Liver and spleen disorders

肝脾不調的原因,症狀與經絡,運用穴道及中藥加以改善!

- 最後更新:2022-11-26

肝脾不調的傳統中醫證型介紹


同名證候:
肝脾不和脾虛肝乘脾虛肝旺肝鬱脾虛肝脾氣滯肝氣犯脾

「肝脾不調證」是一個中醫相當常用的證候,幾乎多數疾病都與這個證候有關,因此類似的名稱很多。要理解這個證候,首先要理解中醫的肝臟脾臟(可點選文字連結進階閱讀),與現代醫學的概念是不一樣的。

傳統中醫認為,肝脾不調證的主因,主要是心情鬱悶,生氣惱怒之後傷肝導致「肝鬱氣滯」。飲食不節、過於疲勞、思慮過度傷脾所造成。

基於五行原理,肝屬木,脾屬土,肝木過於旺盛,導致肝氣剋脾土。或是脾臟受傷,失去健運功能,或是濕氣太重造成脾虛,導致肝、脾兩臟功能失調的證侯。

五行木剋土,造成肝脾不調
五行木剋土,造成肝脾不調

最常出現的症狀,就是因為情緒因素(憤怒、抑鬱或精神緊張之時)所造成的腹瀉或大便溏、腹痛、胸肋之間疼痛脹痛、常嘆氣、精神抑鬱、心煩易怒、口苦口乾、噯氣、食慾不佳、腹脹、腸鳴、常放屁、面目浮腫、四肢無力、小便短少、苔白或膩,脈弦

肝脾不調證經常見於女性,是婦科常用的證候。所謂「肝藏血」而「主疏泄」,而「脾統血」、「主運化」。肝鬱氣滯時血液運行不暢,可引起血瘀。或因肝不藏血,脾不統血,血液溢於脈外,亦可形成血瘀而造成月經不調。

常見的主要婦科症狀是:經期提前或延後、經量太多或太少、經血色暗有血塊、胸脅乳房脹痛、月經痛、煩躁易怒、食慾不佳。

肝脾不調證也會引起「白帶」或「黃帶」,帶下綿綿不斷、稠粘臭穢、或流黃水、或挾血液,陰部灼熱或陰部痛癢,且伴有口苦咽乾,心煩易怒,胸脅脹滿,腹脹便溏…等等症狀。

以上的分析就是傳統中醫的抽象分析,過去千年來許多人有看沒有懂,現在運用現代科技的數據與圖表,可以清楚理解什麼叫做「肝脾不調」。

從下圖可以清楚看出,每年5月之後肝經實證、脾經虛證的機率大幅提高,將近40%的人都出現這種經絡現象。隨著春夏季節後肝氣(木氣)能量旺盛,夏天的主氣是濕氣造成脾虛(土弱),這段期間肝脾不調成為常態。這種狀態要持續到每年的冬天之後才會改善,這就是季節造成的現象。

肝經實證,脾經虛證的經絡型態
肝經實證,脾經虛證的經絡型態

。而一年四季中的任何時候,只要情緒不佳、熬夜、用腦過多、過度疲勞...等等時,也都會出現這種經絡型態,也符合傳統中醫所說的「肝氣鬱結」所導致的肝脾不調原因。


「肝脾不調證」常與「肝胃不和證」、「心脾兩虛證」、「脾虛濕困證」與「肝火上炎證」一起探討。

由於脾胃互為表裡,「肝胃不和證」與「肝脾不調證」類似,都是源自於情志抑鬱,情緒不佳而導致肝氣鬱結,肝氣橫逆侵犯中焦所致。因此二證均有胸脅脹滿疼痛、精神抑鬱或急躁易怒、少腹脹痛、善太息等現象。

所謂「脾宜升則健,胃宜降則和」,「肝胃不和證」是胃失和降,胃氣上逆,「肝脾不調證」是脾氣虛弱,運化失常。所以肝胃不和證主要是胃脘部位脹滿疼痛、呃逆噯氣、吞酸嘈雜、嘔吐…等等胃氣上逆表現。而肝脾不調證則是脾虛症狀(食慾不佳、腹脹、腹瀉、腸鳴、常放屁、全身無力…等),關鍵就是有脾虛證的表現

心脾兩虛證起經常因於思慮過度而傷心脾,許多原因與症狀與「肝脾不調證」類似(例如:食慾不佳、腹脹便溏、大便不調、腸鳴放屁…等等),而心脾兩虛證還有心悸、氣短、失眠多夢、健忘、面色皖白、疲倦、自汗、脈細澀或結代等心氣血兩虛的表現。

由於「肝脾不調證」主要出現脾虛症狀,因此症狀與「脾虛濕困證」類似,脾虛水濕常見症狀有:頭身困重、胸悶、腹瀉、全身浮腫、舌苔白膩、脈濡、氣候潮濕時症狀加重。

「肝火上炎證」也起因於情緒問題,與「肝脾不調證」類似,而「肝火上炎證」多由肝鬱氣滯,久了之後化火,因為火性炎上,火氣上逆所致。症狀是:面紅目赤、口苦咽乾、煩躁易怒、肋痛、頭痛、眩暈、耳鳴,便秘、尿紅,或吐血…等等。

肝脾不調證常見於古代中醫多種疾病中,例如:「洩瀉」、「脅痛」、「臌脹」、「腹痛」、「月經不調」、「帶下」。

從經絡理解肝脾不調


https://static.cloudtcm.com/syndrome/IG%E8%82%9D%E8%84%BE%E4%B8%8D%E8%AA%BF.jpg

造成肝脾不調的6種主要原因


載入中...

肝脾不調的舌相與脈相


舌相

舌苔白膩

脈相

弦脈

肝脾不調的臨床症狀或疾病


白帶容易嘆氣胸悶脹胃腸脹氣容易憂鬱睡眠障礙四肢痿軟無力無尿及少尿心情煩燥容易生氣嘴裡發苦食慾不振大便溏(稀薄)腹中有鳴叫聲經常放屁腹瀉口乾口渴面部浮腫女陰搔癢消化不良容易焦慮恐懼小腿抽筋月經夾有血塊黃帶月經不調月經延後到來月經提前到來心胸煩熱胃脘不舒服胃酸食道逆流乳房脹痛腳跟痛(足底筋膜炎)手肘外側痛媽媽手腹痛下腹部痛(小腹痛)肋間神經疼痛月經腹痛大腸激擾綜合症月經前緊張症候群胰臟炎胃癌原發性高血壓高血脂症(膽固醇過高)糖尿病慢性肝炎慢性肝硬化胃及十二指腸炎胃潰瘍

肝脾不調的相關證型


改善肝脾不調的常用方劑


改善肝脾不調的常用穴道


肝脾不調的可能經絡型態或現象


肝脾不調證的主要經絡型態,已於本文中提出分析,最常見於春夏之間的所謂「鐵三角經絡組合」,除了脾經虛證之外,還見肝經實證、脾經與膀胱經同時虛證。或是鐵三角經絡型態的變化型。

這種經絡型態幾乎主導著所有春末、夏季與初秋期間的所有疾病,以及許多現代流行慢性疾病,出現機率非常高,值得現代醫學界深入研究。

載入中...

肝脾不調的相關典籍


  • 本文主要參考《中醫證候鑑別診斷學》所撰寫而成。
  • 《素問·舉痛論》:「怒則氣逆,甚則嘔血及饗洩,故氣上矣。」
  • 《景岳全書‧鬱證》:「實邪在肝,多見氣滿腹脹,所當平也。及其怒後而逆氣已去,惟中氣受傷矣。既無脹滿疼痛等症,而或為倦怠,或為少食,此以木鬱克土,損在脾矣。」
  • 《類證治裁‧肝氣》:「肝木性升散,不受遏鬱,鬱則經氣逆,為噯,為脹,為嘔吐,為暴怒脅痛,為胸滿不食,為飧泄,為疝,皆肝氣橫決也。」
  • 《張氏醫通‧諸氣門》:「怒氣所致為嘔血,為飧泄,為煎厥,為薄厥,為陽厥,為胸滿脅痛;怒則氣逆而不下,為喘渴煩心,為消痹,為肥氣,為目暴盲耳暴閉,筋緩,發於外為癰疽。」
  • 《景岳全書·洩瀉》篇曰:「凡遇怒氣便作洩瀉者,必先以怒時挾食,致傷脾胃,故但有所犯,即隨觸而發,此肝脾二髒之病也。蓋以肝木克土,脾氣受傷而然。」
  • 《沈氏尊生書·腫脹源流》曰:「臌脹……或由怒氣傷肝,漸濁其脾,脾虛之極,故陰陽不交,清濁相混,隧道不通。郁而為熱,熱留為濕,濕熱相生,故其腹脹大。」
  • 《景岳全書·積聚》說:「若飢飽無倫,飲食迭進,以致陽明胃氣一有所逆,則陰寒之氣得以乘之,而脾不及化,故余滯未消,乃並腸外汁沫,搏聚不散,漸成癌積矣。」
  • 《本草經疏·婦入門》曰:「白帶多是脾虛。蓋肝氣郁則脾受傷,脾傷則濕土之氣下陷,是脾精不守,不能輸為榮血,而下白滑之物矣。皆由肝木郁千地中使然耳。法當開提肝氣,輔助脾元。」
  • 《景岳全書·心腹痛〉〉雲:「痛證當辨有形無形。無形者痛在氣分,凡氣病而為脹痛者,必或脹或止,而痛無常處,氣聚則痛而見形,氣散則平而無跡,此無形之痛也。但宜順氣,氣順則痛自愈矣。」
  • 《沈氏女科輯要箋正.經行聲啞及目暗、泄瀉、帶下等證》:「…所謂肝木侮土者,則左脈當弦,而右脈當弱。宜扶土而柔肝。亦有左關反軟,而右關反勁者,則所謂木乘土位,肝尤橫而土德益衰,宜參耆升陷、而參用柔馴肝木之法。」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