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遙散

Xiao Yao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3

寒性指數

9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6%
肝經 16%
心經 13%
肺經 13%
胃經 11%
心包經 4%
三焦經 4%
腎經 4%
膽經 4%
脾經
肝經
心經
肺經
胃經
心包經
三焦經
腎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主治功效(症狀或疾病)


脈象虛脈,弦脈

舌象舌苔乾燥(舌乾),舌苔淡薄白

疼痛乳房脹痛,肋間神經疼痛,眼睛紅痛,眼窩前額眉稜骨痛,膝蓋內側痛,肩關節痛,肩頸痠痛,全身酸痛,月經腹痛,上腹胃脘痛,上半身側邊痛,小便疼痛,頭頂痛,手背痛,膝蓋後側痛

症狀月經不調,經常疲勞想睡,暈眩,咽喉有異物感,產後發熱,精神壓力大,容易嘆氣,大便像羊屎,腦鳴,容易緊張,食慾不振,手心腳心發熱,忽冷忽熱,口乾口渴,容易憂鬱

現代疾病原發性高血壓,青光眼,胃酸食道逆流,憂鬱性障礙,乳房硬結,暴食症,癲狂狂躁,月經前緊張症候群,慢性肝炎,角膜炎,神經性厭食症,瘧疾,胰臟炎,肺結核,子宮肌瘤

方劑組成解釋

逍遙散中加入甘草,主要有兩個原因:

  1. 調和藥性: 逍遙散以疏肝解鬱、健脾養血為主要功效,但其中藥材多偏於辛、苦、燥,容易傷脾胃。甘草性平和,味甘,有調和諸藥、緩解藥性燥烈之功效,有助於保護脾胃,避免藥物對脾胃造成損傷。
  2. 增強療效: 甘草味甘,具有補氣益血、緩和藥性、調和脾胃等作用。在逍遙散中,甘草能與其他藥材相互協同,增強其疏肝解鬱、健脾養血的功效,使藥效更加顯著。

逍遙散中加入生薑,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和胃降逆:生薑味辛溫,入脾胃經,具有溫中止嘔、降逆止呃的作用。逍遙散主治肝鬱氣滯、脾胃不和,生薑能溫脾胃、降逆氣,有助於緩解胸悶、噁心、嘔吐等症狀,使藥效更為協調。
  2. 調和藥性:逍遙散中包含多味藥材,部分藥性偏寒涼,而生薑性溫,加入生薑可以溫和藥性,避免藥性過於寒涼而損傷脾胃,使藥性更加平和,更易於被人體吸收利用。

逍遙散是一種經典的中藥方劑,主要用於治療肝鬱引起的情緒問題及身體不適。其組成中包含白芍,這是因為白芍具有和胃止痛、養血柔肝的功效,能夠改善肝氣鬱結所導致的不適。白芍的特性為酸,能夠柔和肝臟,減輕情緒問題所造成的影響。

在逍遙散中,白芍與當歸、茯苓等藥材相輔相成,共同調和脾胃,增強人體的自我調節能力。此外,白芍還能夠促進血液循環,對於由於肝氣不舒而引發的頭痛、胸悶等症狀有良好的緩解效果。與其他藥材的配伍使得逍遙散在調理月經不調、緩解壓力等方面也展現了卓越的效果,正是因為白芍的加入,讓這個方劑的藥效更加全面,促進身心的和諧。這些特點使得白芍成為逍遙散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逍遙散中加入白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健脾益氣:白朮性溫味甘,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之功效。逍遙散主治肝鬱脾虛、氣血不暢之證,而白朮可補脾氣、助運化,使脾胃功能旺盛,從而更好地吸收營養,化生氣血,改善肝鬱脾虛的病症。
  2. 燥濕健脾:逍遙散中含有柴胡、當歸等藥物,容易導致脾胃濕困,而白朮能燥濕健脾,利水滲濕,有助於化解濕邪,改善脾胃功能,使藥物更有效地發揮作用。

白朮在逍遙散中與其他藥物協同作用,共同達到疏肝解鬱、健脾益氣、調和氣血的功效,是方劑中不可或缺的一味藥材。

逍遙散中包含薄荷,主要考量其 疏肝解鬱清熱解表 的功效。

薄荷性涼,味辛,入肺經、肝經,具有疏散風熱、清利頭目、疏肝解鬱、散熱解毒的功效。

對於肝鬱氣滯、脾胃不和所致的胸悶、脅痛、心煩易怒、月經不調等症狀,薄荷可以疏肝解鬱,使氣機通暢,解除肝氣鬱結。

此外,薄荷還可以清熱解表,對於伴隨發熱、頭疼等症狀的肝鬱氣滯者,薄荷能夠起到清熱解表,緩解不適的作用。因此,逍遙散中加入薄荷,可以增強其疏肝解鬱、清熱解表的效果,使藥效更佳。

逍遙散中包含柴胡,主要有以下原因:

  1. 疏肝解鬱: 柴胡性微寒,味苦辛,入肝膽經,能疏肝解鬱,調暢氣機。逍遙散用柴胡,旨在疏解肝氣鬱結,使肝氣條達,氣血運行通暢,從而達到改善心情,緩解情緒波動的效果。
  2. 和解少陽: 柴胡為少陽經藥,具有調和少陽,升陽利膽的作用。逍遙散以柴胡為君藥,能調節少陽經氣,使氣血運行正常,並兼顧肝膽功能的調理,達到全面的調理效果。

逍遙散中加入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補血調經:當歸為補血要藥,能養血活血,調經止痛,對於逍遙散治療肝鬱氣滯、血虛所致的月經不調、經行腹痛、面色蒼白等症狀有顯著療效。
  2. 滋陰養血:肝鬱氣滯易導致血虛,而當歸具有滋陰養血的作用,能補益肝腎,協調氣血,使肝氣舒暢,血脈流通,從而改善肝鬱氣滯所致的胸脅脹滿、精神抑鬱等症狀。

逍遙散中加入茯苓,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健脾利濕,寧心安神: 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脾、心、腎經,具有健脾利濕、寧心安神之功效。逍遙散主治肝鬱脾虛,氣血不暢,而茯苓可健脾益氣,利濕化痰,有助於改善脾胃運化功能,進一步疏肝解鬱,達到寧心安神之效。
  2. 配伍相宜: 逍遙散中柴胡疏肝解鬱,白芍養血柔肝,當歸補血活血,茯苓與之相配,既可健脾利濕,輔助疏肝解鬱,又能利水滲濕,防止藥物積滯,使藥效更為協調和諧。

方劑介紹


逍遙散

逍遙散是一個相當熱門中藥方劑,尤其是台灣民眾的最愛,在Google Trend始終是熱門中藥,搜尋量有逐年增高的趨勢,因為這個方劑效果很好。尤其是台灣健保中醫,最常運用此方劑(加味逍遙散)來改善各種婦科疾病。

逍遙散始見於《太平惠民和劑局方》,之後即成為調和肝脾的經世名方,頗受古今醫家的推崇。此方劑主要功效,可以用八個字來總結:「疏肝解鬱、養血健脾」

傳統中醫認為,肝主疏泄,喜歡「條達舒暢」,而不樂見「抑鬱」。肝臟又為藏血之臟。肝臟是五臟,陰陽屬性為陰,所謂「肝體陰而用陽」,是指必須以陽氣讓其舒暢。如果情志不暢,就會肝氣鬱滯

肝氣鬱滯的時候,藏血功能障礙會導致血虛。同時肝屬木,脾胃屬土,肝氣不順暢時,肝(木)剋脾胃(土),脾失健運,血之化源不足,血虛更為嚴重。而血虛不能養肝,則肝鬱更加嚴重,這是互為因果的。

若從肝經的巡行路線看來,肝經異常時會出現喉嚨異常、頭痛、暈眩、肋間疼痛、眼睛疾病、口乾舌燥、月經不調、乳房脹痛、陰部子宮疾病。

由於脾胃虛弱,會產生食慾不振、消化不良、疲勞沒有精神。總體而言舌淡、脈弦而虛,這是「肝鬱血虛」之象。

所以本方重在解除肝氣鬱滯,以疏肝解鬱為主,配合養血健脾之法。方中首選柴胡,目的在於疏肝解鬱,讓肝氣條達。配合當歸、白芍,兩藥皆入肝經,均能補血,合用相得益彰。

白芍能緩急以柔肝,當歸能活血以助柴胡疏肝鬱,由於《傷寒雜病論》上提到:「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所以要加上白朮、茯苓、甘草健脾益氣,使營血生化有源,以增強當歸、白芍養血。

最後加薄荷少許,辛散氣升、疏散透達肝經之鬱滯,加上薄荷一味是很妙的!最後以生薑降逆和中,且能辛散達鬱。此方深合《黃帝內經》提到「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脾欲緩,急食甘以緩之」、「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之意思。 

由於服用本方之後,可使肝氣條達,鬱結消解,氣血調和,神情怡悅,所以稱為逍遙散

服用逍遙散之後,心情會感到愉悅
服用逍遙散之後,心情會感到愉悅

本方是由「四逆散」去枳實,加白朮、茯苓、當歸、薄荷、生薑所組成,與四逆散都是一樣治療「肝脾失調」,而本方養血疏肝且健脾,疏肝理脾養血功能較四逆散為強。

此方是中醫婦科的常用方,常用於治療各種「月經不調」,經常加香附、陳皮以疏肝解鬱。陰虛嚴重者,加熟地以養肝。肝鬱化火者,加牡丹皮、梔子以清熱涼血。

從此方變化出來的方劑非常多,最常見的就是「加味逍遙散」(八味逍遙散、丹梔逍遙散),這是逍遙散加上牡丹皮、梔子以清熱涼血,適用於肝脾血虛,內有鬱熱之現象。更常被運用的是將白芍改為赤芍,加上牡丹皮、梔子、香附、丹參、黃芩,疏肝去鬱熱作用更強

現代臨床常用於:失眠健忘、肢體無力、神疲食少 、胸悶歎息、胸口灼熱、脅肋脹痛、胃脘疼痛、泛酸噯氣、腹中嘈雜、口燥咽乾、納獃腹脹、性慾減退、男子陽痿早泄、女子月經不調、乳房脹痛、月經痛、神經衰弱、神經官能症、精神分裂症、憂鬱症、子宮內膜異位、子宮肌瘤、經前緊張症、更年期綜合症、慢性肝炎、膽結石、膽囊炎、視神經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視乳頭炎、慢性甲狀腺炎、月經不調、不孕症、帶下、盆腔炎、濕疹、手掌角皮症。

傳統服藥法


上為粗未,每服二錢(6g),水—大盞,燒生薑一塊切破,薄荷少許,同煎至七分,去渣熱服,不拘時候 現代用法:共為散,每服6-9g,加煨姜、薄荷少許共煎湯溫服,日3次。亦可作湯劑,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情增減。亦有丸劑,每服6-9g,日服2次。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肝鬱多因情志不遂所致,服用的人也必須從心理下手釋放壓力,才會有效果。否則藥血「逍遙」而人不逍遙,效果有限。

現代藥理研究


  • 中樞神經系統的影響:實驗證明,本方對中樞神經系統有明顯抑制作用。能明顯延長硫苯妥鈉、戊巴比妥鈉麻醉時間,增強麻醉效果,並有一定的鎮痛作用。實驗證明,本方可使鼠腦的紋狀體、丘腦下部、邊緣系中多巴胺的代謝物高香華酸顯著增多,故認為本方對中樞多巴胺神經系統活動發生變化的精神、神經疾患有效
  • 保肝作用:本方能減輕匹氯化碳實驗性肝炎肝細胞之脂肪變,在退行性病變恢復期中,能促使肝細胞再生。本方可使四氯化碳所致大鼠急性肝細胞變性、壞處減輕,使血清谷丙轉氨酶活力顯著下降
  • 對內分泌功能的影響:本方有類似雌激素樣作用,可使動物子宮重最明顯,本方具有溫和的雌激素樣活性。另外,本方還能使雄鼠精囊減重,也證明有雌激素樣活性。
  • 對胃腸功能的影響:實驗表明,逍遙散沖劑沒膏給予大鼠22.93g生藥/kg,司使胃液明顯增加,腸興奮性提高。本藥對家兔離體腸平滑肌有鬆弛作用。
  • 本藥毒性甚小,大量運用於實驗動物亦不見死亡

逍遙散的經絡型態


本方為千古名方不是沒有原因的,從大量現代人經絡數據看來,每年從5月開始持續到冬天,至少有半年的時間,經絡型態容易轉變成肝經實證、脾經虛證的經絡型態,容易出現肝脾不調相關證候。

現代人至少有半年的時間,會出現肝脾不調
現代人至少有半年的時間,會出現肝脾不調

同時,一年四季中的任何時候,只要情緒不佳、熬夜、用腦過多、過度疲勞...等等時,也都會出現這種經絡型態,也符合傳統中醫所說的「肝氣鬱結」所導致的肝鬱血虛時,就很適合運用逍遙散。

而這種經絡型態,不會乖乖的這麼單純,久了之後會出現少陽經(三焦經、膽經)、陽明經(大腸經、胃經)實證,這時候就不是單純的逍遙散可以應付。必須加上一些清熱的藥物,這就是為什麼最流行的中藥會是「加味逍遙散」的背後原因

鐵三角經絡型態,久了之後會化出火熱
鐵三角經絡型態,久了之後會化出火熱

相關證候


相同名稱方劑


逍遙散, 出處:《赤水玄珠》卷二十。 組成:地骨皮3錢,甘草3錢,黃芩3錢,川芎3錢,北柴胡5錢,香附3錢。 主治:日夜虛熱,脈微細。

逍遙散, 出處:《辨證錄》卷七。 組成:白朮2錢,白芍5錢,當歸3錢,柴胡2錢,陳皮1錢,半夏1錢,鱉甲3錢,甘草5分,茯苓3錢。 主治:開鬱平肝。主治:正值飲食之時,忽遇可驚之事,驚氣未收,遂停滯不化,久成癥瘕。

逍遙散, 出處:《女科萬金方》。 組成:當歸2錢,白芍2錢,乾葛2錢,生地1錢5分,川芎1錢5分,黃芩1錢5分,人參9分,麥冬9分,柴胡1錢,烏梅肉3個。 主治:婦人胎産因食薑、蒜、胡椒熱物過多,血熱積於脾胃,氣攻上焦,産後發汗,口乾作渴,唇裂生瘡。

逍遙散, 出處:《女科萬金方》。 組成:麥門冬2錢5分,當歸4錢,白芍4錢,柴胡4錢,黃芩3錢,川芎3錢,熟地3錢,半夏2錢5分,甘草1錢5分。 主治:補血,扶脾胃,調經水。主治:室女17-18歲時脾胃虛弱,誤食生冷,經脈不通,或阻百日,或半年,顔色有異,飲食少進,寒熱往來,四肢困倦,頭疼目眩,腹疼惡心,煩熱嘔吐,腹脹。

逍遙散, 出處:《女科秘要》卷三。 組成:白朮,川歸,白芍,花粉8分,玄胡8分,地骨皮1錢,石蓮子1錢,黃芩4分,薄荷4分,龍膽草5分(1方無黃芩)。 主治:退寒熱。主治:婦人血虛,性急,或當行經時房事觸傷,腹中結塊如雞子大,左右而動,月水不行,變作五心煩熱,頭昏目眩。婦人行經時及産後過食生冷之物,血見水即滯,閉而發熱,初起1-2月生寒發熱,五心煩躁,口苦舌乾,面色青黃。

逍遙散, 出處:《局方》卷九。 組成:甘草(微炙赤)半兩,當歸(去苗,銼,微炒)1兩,茯苓(去皮,白者)1兩,芍藥(白)1兩,白朮1兩,柴胡(去苗)1兩。 主治:疏肝解鬱,養血健脾,調榮益衛,止嗽消痰,降火滋陰。主治:肝鬱血虛,兩脅疼痛,頭痛目眩,口燥咽乾,神疲食少,往來寒熱;婦人月水不調。血虛勞倦,五心煩熱,肢體疼痛,頭目昏重,心忪頰赤,發熱盜汗,減食嗜卧;血熱相搏,月水不調,臍腹脹痛,寒熱如瘧;及室女血弱陰虛,榮衛不和,痰嗽潮熱,肌體羸瘦,漸成骨蒸。産後亡陰血虛,心煩自汗,精神昏冒。口舌生瘡。或因勞疫所傷,或食煎炒,血得熱而流於脬中,小便帶血。乳母肝脾有熱,致小兒痘瘡欲靨不靨,欲落不落。女子月經來少色淡,或閉不行。怒火而致翻花瘡。血虛小便不禁。肝膽二經鬱火,或胃脘當心而痛,或肩背絆痛,或時眼赤痛,連及太陽;六經傷寒陽證;或婦人鬱怒傷肝,致血妄行,赤白淫,砂淋、崩濁。心肝鬱而致肝癰,左脅痛,手不可按,左脅見紫色而舌青。肝家血虛火旺,口苦,倦怠煩渴,抑鬱不樂,小腹重墜。傷寒火鬱於中,乾咳連聲而痰不來,或全無痰。肝鬱血虛所致的神疲食少,乳房作脹,舌淡紅,脈弦而虛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