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

FU LING

寒熱指數

1
  • 英文名稱: Sclerotium Poriae Cocoa Tuckahoe, China-Root, Poria Indian Buead, Tuckahoe, Indian Buead, Tuckahoe

  • 其他名稱:茯神,絳晨伏胎,伏菟,雲苓,松木薯,白茯苓,茯兔,伏苓,茯靈,茯菟,松薯,茯蕶,松腴,茯苓塊,赤茯苓,松苓,茯苓皮,茯苓個

  • 藥品來源:本品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eria cocos (Schw.) Wolf 的乾燥菌核 。 多於7~9月採挖,挖出後除去泥沙,堆置“發汗”後,攤開晾至表面乾燥,再“發汗”,反複數次至現皺紋、內部水分大部散失後,陰乾,稱為“茯苓個”;或將鮮茯苓按不同部位切制,陰乾,分別稱為“茯苓皮”及“茯苓塊”。

  • 道地藥材:河北,雲南,四川,廣西,吉林,河南,安徽,浙江,湖南,湖北,貴州,福建,台灣,

現代中藥典籍摘錄

(請登入點選開啟閱讀)

最後更新日:2022-09-12

茯苓的運用方法與用量

內服:煎湯,10-15g;或入丸散。寧心安神用朱砂拌。


茯苓的炮製

茯苓:用水浸泡,洗淨,撈出,悶透後,切片,曬乾。朱茯苓:取茯苓塊以清水噴淋,稍悶潤,加朱砂細粉撒布均勻,反復翻動,使其外表粘滿朱砂粉末,然後晾乾,(每茯苓塊100斤,用朱砂粉30兩)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陰虛而無濕熱者慎服。
  • 虛寒精滑或氣虛下陷者忌服。
  • 《本草經集註》:馬藺為之使。惡白斂。畏牡蒙、地榆、雄黃、秦艽、龜甲。
  • 《藥性論》:忌米醋。
  • 張元素:如小便利或數,服之則損人目。如汗多入服之,損元氣。
  • 《本草經疏》:病人腎虛,小水自利或不禁或虛寒精清滑,皆不得服。
  • 《得配本草》:氣虛下陷、水涸口乾俱禁用。

茯苓相關的方劑


茯苓可治療的相關疾病

前列腺炎妄想狀態阿茲海默症(失智症)大腸激擾綜合症咳嗽腹瀉無尿及少尿便秘與腹瀉交替出現嘴裡發苦容易健忘上呼吸道感染(感冒流感)心悸遺精胃及十二指腸炎腸炎精神分裂症嘔吐胃腸脹氣食慾不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