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

茯苓

FU LING

  • 英文名稱:Peria cocos Schw. Wolf Sclerotium Poriae Cocos Tuckahoe, China-Root, Poria Indian Bread, Tuckahoe
  • 別名:茯神,絳晨伏胎,伏菟,雲苓,松木薯,白茯苓,茯兔,伏苓,茯靈,茯菟,松薯,茯蕶,松腴,茯苓塊,赤茯苓,松苓,茯苓皮,茯苓個
  • 藥品來源:本品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乾燥菌核。多於7~9月採挖,挖出後除去泥沙,堆置“發汗”後,攤開晾至表面乾燥,再“發汗”,反複數次至現皺紋、內部水分大部散失後,陰乾,稱為“茯苓個”;或將鮮茯苓按不同部位切制,陰乾,分別稱為“茯苓皮”及“茯苓塊”。
  • 道地藥材:河北, 雲南, 四川, 廣西, 吉林, 河南, 安徽, 浙江, 湖南, 湖北, 貴州, 福建, 台灣
  • 現代中藥典籍摘錄(請登入點選開啟閱讀)
    中國藥典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

最後更新日:2024-11-18

茯苓的傳統功效


1. 利水消腫

茯苓,其利水消腫的功效歷來受到重視,並在眾多古代醫籍中有所記載。

《本草經集註》中,陶弘景已指出茯苓的顏色與功效相關:「茯苓,白色者補,赤色者利」。這暗示了不同色澤的茯苓在利水方面可能存在差異,白色茯苓更偏向補益,紅色茯苓則更強調利水作用。

《本草書名》則將茯苓譽為「除濕之聖藥」,並強調其「淡能利竅,甘以助陽」的特性。其味甘平,能補益脾陽,促進水液代謝,從而達到利水消腫的效果。

《本草衍義補遺》提及張仲景常用茯苓治療小便不利,尤其針對急性水腫。《本草綱目》李時珍則深入探討了茯苓利水機制,指出其「氣味淡而滲,其性上行,生津液,開腠理,滋水源而下降,利小便」。他認為茯苓雖能利水,但其應用需區分病因,陰虛者不宜使用,因其淡滲之性,會進一步耗損陰液。此觀點也與《本草衍義補遺》中「陰虛者,恐未為宜」的說法相呼應。

《藥品化義》進一步闡述了茯苓利水的機理,認為其「甘則能補,淡則能滲」,能補益脾陰,並通過脾肺氣的協調,促進水液代謝,從而達到利水消腫的目的。 《本草正》則指出茯苓「能利竅去濕」,並能「逐水燥脾,補中健胃」,說明其利水消腫的功效與健脾胃密切相關。 綜觀諸家論述,茯苓利水消腫的功效,並非單純的排水,而是通過調整人體水液代謝平衡,健脾益氣,最終達到消腫利尿的效果。 其作用機制複雜,與臟腑功能密切相關,需根據患者具體情況辨證施治。

2. 利水滲濕

茯苓,其利水滲濕功效歷來受到重視,多部古代醫籍均有記載。

《本草經集註》中,陶弘景已指出茯苓的顏色與功效相關:「白色者補,赤色者利。」暗示不同顏色茯苓的利水作用強度有所差異。 《用藥心法》則更進一步概括茯苓的特性:「淡能利竅,甘以助陽,除濕之聖藥也。」說明茯苓味甘淡,能通過利竅(通利身體的孔竅)來排出體內濕邪,並能溫補陽氣,達到除濕的目的。 《本草衍義補遺》則強調茯苓在治療急性水腫方面的價值:「仲景利小便多用之,此治暴新病之要藥也」,說明茯苓在張仲景的許多方劑中被廣泛用於治療水腫、小便不利等症。但同時也提出「若陰虛者,恐未為宜」的警示,說明茯苓雖利水,但並非適用於所有體質。

《本草綱目》李時珍對茯苓利水機理作了更深入的闡述,他認為茯苓「氣味淡而滲,其性上行,生津液,開腠理,滋水源而下降,利小便」。茯苓先向上運行,生津液,疏通毛孔,再滋養水源,最後向下運行,利尿排濕。 李時珍也解釋了前人對茯苓利水功效的歧見,指出茯苓的運用需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而定,並非所有小便不利都適合使用,陰虛體質者慎用。 《藥品化義》則更詳細地闡述了茯苓「甘則能補,淡則能滲」的特性,認為其能補脾陰、益肺氣,同時又能利尿通淋,從而達到利水滲濕的目的。

總體而言,古籍對茯苓利水滲濕功效的描述,既肯定了其在治療水濕病證中的重要作用,也提醒我們需辨證施治,避免濫用。茯苓的利水機制,是通過其甘淡的特性,兼顧補益和利水,最終達到調節水液代謝平衡的效果。

3. 安神

茯苓,歷代醫家皆認其有安神之效。其作用機理,並非單純鎮靜,而是透過多重途徑,間接達到安神效果。

從古代醫籍中,我們可見其安神功效的論述:

《神農本草經》即記載茯苓“主胸脅逆氣,憂恚驚邪恐悸”,指出茯苓能治療因情志不暢、心神不安所致的症狀。 《藥性論》更明確指出其“開胃,止嘔逆,善安心神”。 這些記載都直接點明瞭茯苓的安神作用。

然而,古籍中對茯苓功效的描述並非單一指向安神,而是與利水、健脾等密切相關。《本草綱目》李時珍認為茯苓“氣味淡而滲,其性上行,生津液,開腠理,滋水源而下降”,此“上行下降”的特性,說明茯苓能調節水液代謝,使水液平衡,從而間接影響心神。 過多的水濕,會影響脾胃運化,進而影響心神;而茯苓利水的作用,能改善這種情況,達到安神效果。

《本草正》提及茯苓“利竅則開心益智”,說明利水通竅,能使心神通達,解除鬱滯,從而安神。 《藥品化義》則強調茯苓“甘補則脾臟受益,中氣既和,則津液白生,口焦舌乾煩渴亦解”,說明茯苓健脾益氣生津,改善臟腑功能,最終達到安神之效。

總而言之,古代醫家認為茯苓安神,並非單一藥理作用,而是透過其利水、健脾、益氣、生津等多方面作用,改善臟腑功能,調節水液代謝,使機體處於平衡狀態,從而達到間接安神之效。 此種安神方式,與現代藥物直接作用於神經系統的安神方式有所不同,更側重於整體調理,標本兼治。

4. 補血

茯苓,自古以來即其功效眾多,但關於其補血作用,歷代醫家論述不一,需細細分析。

首先,《本草經集註》中陶弘景提及「茯苓,白色者補,赤色者利」,暗示茯苓不同顏色具有不同功效,白色茯苓偏向補益。 然而,此說並未明確指出「補」的是何種不足,更未提及「補血」。

《本草書名》的《用藥心法》則強調茯苓「味甘平補陽」,雖未直接提及補血,但其「益脾」作用間接有助於氣血生化。脾為後天之本,脾健則運化水谷精微,供給氣血生成之源。

《本草綱目》李時珍則深入探討茯苓利尿與補益之關係。他指出茯苓「氣味淡而滲,其性上行,生津液,開腠理,滋水源而下降」,認為其利尿作用並非單純向下,而是先上行生津,後下降利水。此「生津液」的過程,則可能間接有助於營血的滋養。 此外,李時珍也提到茯苓赤白之分,認為「赤入血分,白入氣分」,暗示赤茯苓更可能具有補血之效,但並未明確肯定。

《本草正》則提到茯苓「味有微甘,故曰補陽」,並提出以人乳拌曬茯苓以增強補陰功效。此處的「補陰」雖非直接的「補血」,但陰血相依,陰液充足也利於血的生成。

綜上所述,古代醫籍中並無直接明確指出茯苓具有顯著的補血功效。 其補益作用更多體現在益脾、補陽、生津等方面,這些作用間接有助於氣血的生成和運行。 因此,茯苓雖非專門的補血藥,但在某些情況下,其間接的補益作用可能對改善血虛有一定的輔助效果。 但需強調的是,若需治療血虛,應選擇具有明確補血功效的中藥。

5. 健脾胃

茯苓,自古以來即為重要的中藥材,其健脾胃功效在眾多古代醫籍中多有記載,且觀點各有側重。

《神農本草經》最早記載茯苓能治「胸脅逆氣,憂恚驚邪恐悸,心下結痛,寒熱煩滿」,這些症狀都與脾胃功能失調相關。 《藥性論》更明確指出茯苓能「開胃,止嘔逆」,說明其有助於改善脾胃運化功能,緩解消化不良等症狀。

陶弘景在《本草經集註》中提到「茯苓,白色者補,赤色者利」,點明茯苓不同顏色具有不同的功效,暗示其補益脾胃的功能。 《本草書名》則將茯苓譽為「除濕之聖藥」,強調其利水滲濕的功效,而脾胃濕困是許多脾胃疾病的病機,茯苓除濕,自然能健脾胃。

《本草綱目》李時珍則對茯苓的功效作用做了更深入的闡述,他認為茯苓「氣味淡而滲,其性上行,生津液,開腠理」,其利水作用並非單純向下,而是先上行後下降,這與現代醫學對體液循環的認識不謀而合。 同時,他亦指出茯苓的運用需謹慎,因其性味甘淡,偏於滲利,陰虛者不宜使用。 《本草正》也提到「補少利多,故多服最能損目」,說明茯苓雖能健脾胃,但需注意用量。

《藥品化義》則從藥性角度分析,認為茯苓「甘則能補,淡則能滲」,補益脾陰,並能益肺氣,從而達到和中益氣的目的,使脾胃功能恢復正常。

綜上所述,古籍中對茯苓健脾胃功效的論述,雖然角度不一,但都指向茯苓能通過利水滲濕、健脾益氣等多重途徑來改善脾胃功能,緩解相關症狀。 其運用需根據個人體質和病情,謹慎施治。

6. 安胎

古籍中記載茯苓具有安胎功效,但其機理並非單純,需結合不同典籍的觀點綜合分析。

《日華子諸家本草》直接指出茯苓「安胎」,但未詳述其機制。 其他典籍則從茯苓的利水、健脾、寧心等功效,間接佐證其安胎作用。

《本草經集註》提及茯苓的顏色與功效:「白色者補,赤色者利」,暗示不同品類茯苓作用略有差異,但與安胎的直接關聯性仍需進一步研究。

《本草衍義補遺》則提出警示:「若陰虛者,恐未為宜」,指出茯苓並非所有孕婦都適用,應根據體質辨證施治。 《本草綱目》更深入分析了茯苓「小便多者能止,澀者能通」的特性,認為其藥性上行後下降,利水而不傷正氣。 此特性在孕期水濕停滯的情況下,能有效改善水腫等症狀,間接維護胎兒的發育環境。 但對於陰虛火旺的孕婦,則可能加重病情。

《藥品化義》從茯苓的甘淡性味出發,說明其能補脾陰、益肺氣,脾肺功能正常,則氣血運行通暢,有利於孕婦及胎兒的健康。 此外,茯苓能利水除濕,對於孕期水腫、濕熱等症狀,也具有一定改善作用。

總而言之,古籍中關於茯苓安胎功效的記載,多從其利水、健脾、寧心等方面推斷。 其作用機制可能與改善孕婦體內水液代謝、增強臟腑功能,從而維持胎兒發育的穩定環境有關。 但需注意,茯苓的應用需根據孕婦的具體體質和病症,在專業醫師的指導下進行。

7. 祛風除濕

茯苓,自古以來即被譽為「除濕之聖藥」,其祛風除濕之效,在眾多古代醫籍中多有記載,其作用機理與現代醫學觀點亦有共通之處。

《本草經集註》中陶弘景指出茯苓「白色者補,赤色者利」,提示茯苓不同顏色可能具有不同功效,或與其所含成分略有差異有關。而《用藥心法》則更進一步闡述茯苓「淡能利竅,甘以助陽,除濕之聖藥也」,指出其味甘淡,能通過利水滲濕來調節體內水液平衡,並具有補益陽氣的作用。此「淡滲」特性,正是茯苓祛風除濕的關鍵。

《本草綱目》李時珍對茯苓祛風除濕功效的論述尤為詳細。他認為茯苓「氣味淡而滲,其性上行,生津液,開腠理,滋水源而下降,利小便」,說明茯苓能透過疏通經絡、促進津液生成,最終達到利水消腫的效果。其「上行而後下降」的特性,也暗示了其在調節氣機方面的作用,可有效改善因風濕之邪阻滯經絡而引起的諸多症狀,例如肢體痠痛、水腫等。

《本草正》則提到茯苓「能利竅去濕,利竅則開心益智,導濁生津;去濕則逐水燥脾」,說明茯苓除了利水之外,還能健脾益胃,從根本上解決濕邪的產生。

綜觀諸多古代醫籍,茯苓祛風除濕的作用,並非單純的利尿消腫,而是透過其獨特的「淡滲」特性,調節人體氣機、水液平衡,從而達到祛風除濕、健脾益胃之效。 不同醫家對其功效的側重略有不同,但皆肯定了其在治療風濕病證中的重要作用。

8. 清熱利尿

茯苓,其清熱利尿功效在古代醫籍中多有記載,並受到歷代醫家高度重視。其作用機理,並非單純的「利尿」,而是與體內水液代謝和氣機運行密切相關。

《本草經集註》中陶弘景指出「茯苓,白色者補,赤色者利」,暗示茯苓不同顏色具有不同功效,白茯苓偏於補益,赤茯苓則更偏向於利水。而《本草書名》更直接稱茯苓為「除濕之聖藥」,認為其「淡能利竅,甘以助陽」,說明茯苓的利水作用,是通過其甘淡的藥性,調節人體氣機,達到通利水道之效,而非單純的瀉水。

《本草綱目》李時珍則深入探討茯苓利尿的機制。他認為茯苓「氣味淡而滲,其性上行,生津液,開腠理,滋水源而下降,利小便」,說明茯苓雖利小便,但其作用並非簡單向下排泄,而是先上行開通水道,滋生津液,然後再下降利水。他進一步指出,茯苓適用於實熱型小便不利,而對於因陰虛、肺虛、心虛等導致的小便異常則不宜使用,這與《本草衍義補遺》中「陰虛者,恐未為宜」的觀點相呼應。

《藥品化義》則從脾肺的角度解釋茯苓的利尿作用:「甘補則脾臟受益,中氣既和,則津液白生……淡滲則膀胱得養,腎氣既旺」,認為茯苓通過補脾益肺,促進津液生成,並通利膀胱,從而達到利尿的效果。

綜上所述,古籍記載中茯苓的清熱利尿功效,並非單純地排出水分,而是通過其獨特的藥性,調節人體氣機、脾肺腎功能,從而達到利水消腫、清熱解毒的效果。其應用需結合患者體質和病證辨證論治。

茯苓的古代典籍


茯苓的現代功效


1. 抗發炎

茯苓,古稱「云苓」,性平味甘,入心、肺、腎三經,具有利水滲濕、健脾益氣、寧心安神的作用。其含有茯苓多糖、茯苓酸等活性成分,具有良好的抗炎和抗菌作用。

研究表明,茯苓多糖能抑制細菌生長,減少炎症因子產生,從而改善尿路感染和皮膚炎症等疾病症狀。茯苓酸則具有抗炎和鎮痛作用,可緩解炎症疼痛。此外,茯苓還具有抗氧化作用,能清除體內自由基,減少炎症反應。

2. 抗菌抗病毒

茯苓具抗菌、抗病毒之功,其內含茯苓酸、茯苓甙、茯苓醇等成分,可有效抑制細菌及病毒之生長,用於治療因感染而致之疾病,如感冒、咳嗽等,並可調節免疫系統,增強人體免疫力,預防疾病發生。茯苓之抗菌作用尤適用於感染性疾病,如細菌感染、病毒感染等,能有效控制感染擴散,減輕病情。

3. 保肝利膽

茯苓是保肝利膽之良藥。其注射液能對抗四氯化碳所致肝損傷,減輕谷丙轉氨酶升高。茯苓醇治療實驗性肝硬變動物,三週後肝硬變明顯減輕,且肝臟膠原蛋白降解,纖維組織重吸收。此皆茯苓保肝利膽之功也。

4. 防癌抗腫瘤

小鼠腹腔注射茯苓多糖連續10 日,對實體瘤抑制率為95% 。茯苓多糖提取物腹腔注射對艾氏腹水癌(EAC) 的抑制率為60%

茯苓抗腫瘤的機理有多個環節。有認為茯苓多糖抗癌機理與增強免疫,特別是增強巨噬細胞功能有關。另有試驗表明,茯苓多糖能提高荷瘤小鼠體內的腫瘤壞死因子(TNF) 水平和明顯提高自然殺傷(NK) 細胞活性。

研究發現桂枝茯苓丸可以抑制乳腺癌中的 PI3K 與 MAPK 途徑。

5. 鎮靜

茯苓乃寧心安神之佳品,古籍《本草衍義》云:「茯苓、茯神,皆益心脾,不可闕也。」

茯苓性平味甘,主潤燥利水,兼具鎮靜作用。茯苓含多種有效成分,如茯苓酸、茯苓甙、茯苓醇等,可舒緩神經,增加舒適感,達到鎮靜效果。此外,茯苓亦能調節心理狀態,平衡情緒,緩解焦慮、憂鬱等症狀。

6. 提升免疫力

中醫認為「脾主為衛」,「四季脾旺不受邪」。說明脾具有增強抗禦病邪能力與機體免疫功能有關。

茯苓多糖灌胃,每日1 次,連續7日,可促進正常及荷瘤小鼠巨噬細胞吞噬功能,增加ANAE 陽性細胞及脾臟抗體分泌細胞的數量。

小鼠腹腔注射茯苓素可使腹腔巨噬細胞百分數增加,吞飲率升高。細胞內酸性磷酸酶和N —乙酰氨基葡萄糖甘酶含量升高,細胞膜中鹼性磷酸酶、非特異性酷酶及亮氨酸氨基膚酶活性升高。

小劑量茯苓素有刺激血清溶血素水平及脾細胞抗體產生作用,稍大劑量表現為抑制,且達到一定劑量後再增加劑量,其抑制強度不再增高。

7. 降血糖

茯苓中含有多種有效成分,如茯苓酸、茯苓甙、茯苓醇等,這些成分能夠促進胰島素的分泌,降低血糖水平,達到降血糖的效果。茯苓還能夠調節體內的電解質平衡,提高腎臟排泄功能,進一步降低血糖水平。

茯苓的運用方法與用量


內服:煎湯,10-15g;或入丸散。寧心安神用朱砂拌。

茯苓的炮製


  • 茯苓:用水浸泡,洗淨,撈出,悶透後,切片,曬乾。
  • 朱茯苓:取茯苓塊以清水噴淋,稍悶潤,加朱砂細粉撒布均勻,反復翻動,使其外表粘滿朱砂粉末,然後晾乾,(每茯苓塊100斤,用朱砂粉30兩)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1. 陰虛而無濕熱者慎服:茯苓性平味甘,陰虛無濕熱者服用可能加重體內陰虛狀況。
  2. 虛寒精滑或氣虛下陷者忌服:茯苓性平偏涼,虛寒精滑或氣虛下陷者服用可能損傷陽氣,加重虛症。
  3. 避免與白斂、牡蒙、地榆、雄黃、秦艽、龜甲等藥物同用:這些藥物會影響茯苓的藥效。
  4. 忌米醋:米醋會破壞茯苓的藥性。
  5. 體質虛寒、肝腎不足、胃寒食慾不振者不宜服用:茯苓的溫補作用可能加重這些症狀。
  6. 腎功能不全、高血鉀症、心臟衰竭等患者應慎用或避免使用:茯苓含有一定量的鉀離子,可能會影響這些患者的身體健康。
  7. 小便利或數者不宜服用:茯苓利尿,小便頻繁者服用可能損傷目力。
  8. 汗多入服之損元氣:茯苓利尿,汗出過多者服用可能損耗元氣。
  9. 病人腎虛、小水自利或不禁、虛寒精清滑者皆不得服:茯苓利尿,上述情況者服用可能加重病情。
  10. 氣虛下陷、水涸口乾者俱禁用:茯苓利尿,氣虛下陷、水涸口乾者服用可能加重虛症。
  11. 腹瀉者不宜服用:茯苓有收斂止瀉的作用,腹瀉者服用可能加重腹瀉症狀。
  12. 孕婦應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茯苓:茯苓具有利尿作用,孕婦過量使用可能會影響胎兒發育。

茯苓相關的方劑


茯苓可治療的相關疾病


前列腺炎妄想狀態阿茲海默症大腸激擾綜合症咳嗽腹瀉無尿及少尿便秘與腹瀉交替出現嘴裡發苦容易健忘感冒心悸嘔吐遺精食慾不振精神分裂症胃腸脹氣腸炎胃及十二指腸炎腎炎失眠損傷膀胱炎早產低血糖皮膚炎虛弱疼痛消化不良腹水細菌感染病毒感染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