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文名稱:Peria cocos Schw. Wolf
Sclerotium Poriae Cocos
Tuckahoe, China-Root, Poria Indian Bread, Tuckahoe
- 別名:茯神,絳晨伏胎,伏菟,雲苓,松木薯,白茯苓,茯兔,伏苓,茯靈,茯菟,松薯,茯蕶,松腴,茯苓塊,赤茯苓,松苓,茯苓皮,茯苓個
- 藥品來源:本品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乾燥菌核。多於7~9月採挖,挖出後除去泥沙,堆置“發汗”後,攤開晾至表面乾燥,再“發汗”,反複數次至現皺紋、內部水分大部散失後,陰乾,稱為“茯苓個”;或將鮮茯苓按不同部位切制,陰乾,分別稱為“茯苓皮”及“茯苓塊”。
- 道地藥材:河北, 雲南, 四川, 廣西, 吉林, 河南, 安徽, 浙江, 湖南, 湖北, 貴州, 福建, 台灣
- 現代中藥典籍摘錄(請登入點選開啟閱讀)
中國藥典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
茯苓的傳統功效
1. 利水消腫
茯苓,其利水消腫的功效歷來受到重視,並在眾多古代醫籍中有所記載。
《本草經集註》中,陶弘景已指出茯苓的顏色與功效相關:「茯苓,白色者補,赤色者利」。這暗示了不同色澤的茯苓在利水方面可能存在差異,白色茯苓更偏向補益,紅色茯苓則更強調利水作用。
《本草書名》則將茯苓譽為「除濕之聖藥」,並強調其「淡能利竅,甘以助陽」的特性。其味甘平,能補益脾陽,促進水液代謝,從而達到利水消腫的效果。
《本草衍義補遺》提及張仲景常用茯苓治療小便不利,尤其針對急性水腫。《本草綱目》李時珍則深入探討了茯苓利水機制,指出其「氣味淡而滲,其性上行,生津液,開腠理,滋水源而下降,利小便」。他認為茯苓雖能利水,但其應用需區分病因,陰虛者不宜使用,因其淡滲之性,會進一步耗損陰液。此觀點也與《本草衍義補遺》中「陰虛者,恐未為宜」的說法相呼應。
《藥品化義》進一步闡述了茯苓利水的機理,認為其「甘則能補,淡則能滲」,能補益脾陰,並通過脾肺氣的協調,促進水液代謝,從而達到利水消腫的目的。 《本草正》則指出茯苓「能利竅去濕」,並能「逐水燥脾,補中健胃」,說明其利水消腫的功效與健脾胃密切相關。 綜觀諸家論述,茯苓利水消腫的功效,並非單純的排水,而是通過調整人體水液代謝平衡,健脾益氣,最終達到消腫利尿的效果。 其作用機制複雜,與臟腑功能密切相關,需根據患者具體情況辨證施治。
2. 利水滲濕
茯苓,其利水滲濕功效歷來受到重視,多部古代醫籍均有記載。
《本草經集註》中,陶弘景已指出茯苓的顏色與功效相關:「白色者補,赤色者利。」暗示不同顏色茯苓的利水作用強度有所差異。 《用藥心法》則更進一步概括茯苓的特性:「淡能利竅,甘以助陽,除濕之聖藥也。」說明茯苓味甘淡,能通過利竅(通利身體的孔竅)來排出體內濕邪,並能溫補陽氣,達到除濕的目的。 《本草衍義補遺》則強調茯苓在治療急性水腫方面的價值:「仲景利小便多用之,此治暴新病之要藥也」,說明茯苓在張仲景的許多方劑中被廣泛用於治療水腫、小便不利等症。但同時也提出「若陰虛者,恐未為宜」的警示,說明茯苓雖利水,但並非適用於所有體質。
《本草綱目》李時珍對茯苓利水機理作了更深入的闡述,他認為茯苓「氣味淡而滲,其性上行,生津液,開腠理,滋水源而下降,利小便」。茯苓先向上運行,生津液,疏通毛孔,再滋養水源,最後向下運行,利尿排濕。 李時珍也解釋了前人對茯苓利水功效的歧見,指出茯苓的運用需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而定,並非所有小便不利都適合使用,陰虛體質者慎用。 《藥品化義》則更詳細地闡述了茯苓「甘則能補,淡則能滲」的特性,認為其能補脾陰、益肺氣,同時又能利尿通淋,從而達到利水滲濕的目的。
總體而言,古籍對茯苓利水滲濕功效的描述,既肯定了其在治療水濕病證中的重要作用,也提醒我們需辨證施治,避免濫用。茯苓的利水機制,是通過其甘淡的特性,兼顧補益和利水,最終達到調節水液代謝平衡的效果。
3. 安神
茯苓,歷代醫家皆認其有安神之效。其作用機理,並非單純鎮靜,而是透過多重途徑,間接達到安神效果。
從古代醫籍中,我們可見其安神功效的論述:
《神農本草經》即記載茯苓“主胸脅逆氣,憂恚驚邪恐悸”,指出茯苓能治療因情志不暢、心神不安所致的症狀。 《藥性論》更明確指出其“開胃,止嘔逆,善安心神”。 這些記載都直接點明瞭茯苓的安神作用。
然而,古籍中對茯苓功效的描述並非單一指向安神,而是與利水、健脾等密切相關。《本草綱目》李時珍認為茯苓“氣味淡而滲,其性上行,生津液,開腠理,滋水源而下降”,此“上行下降”的特性,說明茯苓能調節水液代謝,使水液平衡,從而間接影響心神。 過多的水濕,會影響脾胃運化,進而影響心神;而茯苓利水的作用,能改善這種情況,達到安神效果。
《本草正》提及茯苓“利竅則開心益智”,說明利水通竅,能使心神通達,解除鬱滯,從而安神。 《藥品化義》則強調茯苓“甘補則脾臟受益,中氣既和,則津液白生,口焦舌乾煩渴亦解”,說明茯苓健脾益氣生津,改善臟腑功能,最終達到安神之效。
總而言之,古代醫家認為茯苓安神,並非單一藥理作用,而是透過其利水、健脾、益氣、生津等多方面作用,改善臟腑功能,調節水液代謝,使機體處於平衡狀態,從而達到間接安神之效。 此種安神方式,與現代藥物直接作用於神經系統的安神方式有所不同,更側重於整體調理,標本兼治。
4. 補血
茯苓,自古以來即其功效眾多,但關於其補血作用,歷代醫家論述不一,需細細分析。
首先,《本草經集註》中陶弘景提及「茯苓,白色者補,赤色者利」,暗示茯苓不同顏色具有不同功效,白色茯苓偏向補益。 然而,此說並未明確指出「補」的是何種不足,更未提及「補血」。
《本草書名》的《用藥心法》則強調茯苓「味甘平補陽」,雖未直接提及補血,但其「益脾」作用間接有助於氣血生化。脾為後天之本,脾健則運化水谷精微,供給氣血生成之源。
《本草綱目》李時珍則深入探討茯苓利尿與補益之關係。他指出茯苓「氣味淡而滲,其性上行,生津液,開腠理,滋水源而下降」,認為其利尿作用並非單純向下,而是先上行生津,後下降利水。此「生津液」的過程,則可能間接有助於營血的滋養。 此外,李時珍也提到茯苓赤白之分,認為「赤入血分,白入氣分」,暗示赤茯苓更可能具有補血之效,但並未明確肯定。
《本草正》則提到茯苓「味有微甘,故曰補陽」,並提出以人乳拌曬茯苓以增強補陰功效。此處的「補陰」雖非直接的「補血」,但陰血相依,陰液充足也利於血的生成。
綜上所述,古代醫籍中並無直接明確指出茯苓具有顯著的補血功效。 其補益作用更多體現在益脾、補陽、生津等方面,這些作用間接有助於氣血的生成和運行。 因此,茯苓雖非專門的補血藥,但在某些情況下,其間接的補益作用可能對改善血虛有一定的輔助效果。 但需強調的是,若需治療血虛,應選擇具有明確補血功效的中藥。
5. 健脾胃
茯苓,自古以來即為重要的中藥材,其健脾胃功效在眾多古代醫籍中多有記載,且觀點各有側重。
《神農本草經》最早記載茯苓能治「胸脅逆氣,憂恚驚邪恐悸,心下結痛,寒熱煩滿」,這些症狀都與脾胃功能失調相關。 《藥性論》更明確指出茯苓能「開胃,止嘔逆」,說明其有助於改善脾胃運化功能,緩解消化不良等症狀。
陶弘景在《本草經集註》中提到「茯苓,白色者補,赤色者利」,點明茯苓不同顏色具有不同的功效,暗示其補益脾胃的功能。 《本草書名》則將茯苓譽為「除濕之聖藥」,強調其利水滲濕的功效,而脾胃濕困是許多脾胃疾病的病機,茯苓除濕,自然能健脾胃。
《本草綱目》李時珍則對茯苓的功效作用做了更深入的闡述,他認為茯苓「氣味淡而滲,其性上行,生津液,開腠理」,其利水作用並非單純向下,而是先上行後下降,這與現代醫學對體液循環的認識不謀而合。 同時,他亦指出茯苓的運用需謹慎,因其性味甘淡,偏於滲利,陰虛者不宜使用。 《本草正》也提到「補少利多,故多服最能損目」,說明茯苓雖能健脾胃,但需注意用量。
《藥品化義》則從藥性角度分析,認為茯苓「甘則能補,淡則能滲」,補益脾陰,並能益肺氣,從而達到和中益氣的目的,使脾胃功能恢復正常。
綜上所述,古籍中對茯苓健脾胃功效的論述,雖然角度不一,但都指向茯苓能通過利水滲濕、健脾益氣等多重途徑來改善脾胃功能,緩解相關症狀。 其運用需根據個人體質和病情,謹慎施治。
6. 安胎
古籍中記載茯苓具有安胎功效,但其機理並非單純,需結合不同典籍的觀點綜合分析。
《日華子諸家本草》直接指出茯苓「安胎」,但未詳述其機制。 其他典籍則從茯苓的利水、健脾、寧心等功效,間接佐證其安胎作用。
《本草經集註》提及茯苓的顏色與功效:「白色者補,赤色者利」,暗示不同品類茯苓作用略有差異,但與安胎的直接關聯性仍需進一步研究。
《本草衍義補遺》則提出警示:「若陰虛者,恐未為宜」,指出茯苓並非所有孕婦都適用,應根據體質辨證施治。 《本草綱目》更深入分析了茯苓「小便多者能止,澀者能通」的特性,認為其藥性上行後下降,利水而不傷正氣。 此特性在孕期水濕停滯的情況下,能有效改善水腫等症狀,間接維護胎兒的發育環境。 但對於陰虛火旺的孕婦,則可能加重病情。
《藥品化義》從茯苓的甘淡性味出發,說明其能補脾陰、益肺氣,脾肺功能正常,則氣血運行通暢,有利於孕婦及胎兒的健康。 此外,茯苓能利水除濕,對於孕期水腫、濕熱等症狀,也具有一定改善作用。
總而言之,古籍中關於茯苓安胎功效的記載,多從其利水、健脾、寧心等方面推斷。 其作用機制可能與改善孕婦體內水液代謝、增強臟腑功能,從而維持胎兒發育的穩定環境有關。 但需注意,茯苓的應用需根據孕婦的具體體質和病症,在專業醫師的指導下進行。
7. 祛風除濕
茯苓,自古以來即被譽為「除濕之聖藥」,其祛風除濕之效,在眾多古代醫籍中多有記載,其作用機理與現代醫學觀點亦有共通之處。
《本草經集註》中陶弘景指出茯苓「白色者補,赤色者利」,提示茯苓不同顏色可能具有不同功效,或與其所含成分略有差異有關。而《用藥心法》則更進一步闡述茯苓「淡能利竅,甘以助陽,除濕之聖藥也」,指出其味甘淡,能通過利水滲濕來調節體內水液平衡,並具有補益陽氣的作用。此「淡滲」特性,正是茯苓祛風除濕的關鍵。
《本草綱目》李時珍對茯苓祛風除濕功效的論述尤為詳細。他認為茯苓「氣味淡而滲,其性上行,生津液,開腠理,滋水源而下降,利小便」,說明茯苓能透過疏通經絡、促進津液生成,最終達到利水消腫的效果。其「上行而後下降」的特性,也暗示了其在調節氣機方面的作用,可有效改善因風濕之邪阻滯經絡而引起的諸多症狀,例如肢體痠痛、水腫等。
《本草正》則提到茯苓「能利竅去濕,利竅則開心益智,導濁生津;去濕則逐水燥脾」,說明茯苓除了利水之外,還能健脾益胃,從根本上解決濕邪的產生。
綜觀諸多古代醫籍,茯苓祛風除濕的作用,並非單純的利尿消腫,而是透過其獨特的「淡滲」特性,調節人體氣機、水液平衡,從而達到祛風除濕、健脾益胃之效。 不同醫家對其功效的側重略有不同,但皆肯定了其在治療風濕病證中的重要作用。
8. 清熱利尿
茯苓,其清熱利尿功效在古代醫籍中多有記載,並受到歷代醫家高度重視。其作用機理,並非單純的「利尿」,而是與體內水液代謝和氣機運行密切相關。
《本草經集註》中陶弘景指出「茯苓,白色者補,赤色者利」,暗示茯苓不同顏色具有不同功效,白茯苓偏於補益,赤茯苓則更偏向於利水。而《本草書名》更直接稱茯苓為「除濕之聖藥」,認為其「淡能利竅,甘以助陽」,說明茯苓的利水作用,是通過其甘淡的藥性,調節人體氣機,達到通利水道之效,而非單純的瀉水。
《本草綱目》李時珍則深入探討茯苓利尿的機制。他認為茯苓「氣味淡而滲,其性上行,生津液,開腠理,滋水源而下降,利小便」,說明茯苓雖利小便,但其作用並非簡單向下排泄,而是先上行開通水道,滋生津液,然後再下降利水。他進一步指出,茯苓適用於實熱型小便不利,而對於因陰虛、肺虛、心虛等導致的小便異常則不宜使用,這與《本草衍義補遺》中「陰虛者,恐未為宜」的觀點相呼應。
《藥品化義》則從脾肺的角度解釋茯苓的利尿作用:「甘補則脾臟受益,中氣既和,則津液白生……淡滲則膀胱得養,腎氣既旺」,認為茯苓通過補脾益肺,促進津液生成,並通利膀胱,從而達到利尿的效果。
綜上所述,古籍記載中茯苓的清熱利尿功效,並非單純地排出水分,而是通過其獨特的藥性,調節人體氣機、脾肺腎功能,從而達到利水消腫、清熱解毒的效果。其應用需結合患者體質和病證辨證論治。
茯苓的古代典籍
- 《 本草經集注》:根據中醫古書《本草經集註》的作者陶弘景對於中藥「茯苓」的描述,他指出茯苓有不同的顏色種類,其中白色的茯苓具有補益的效果,而赤色的茯苓則有促進排泄的作用。
在這裏,「補」指的是茯苓能夠滋養身體、增強體力,對於體弱多病的人來說,白色茯苓可能更適合他們。而「利」則是指茯苓能幫助人體排出多餘的水分和廢物,對於水腫、小便不暢等問題,赤色茯苓可能更為適用。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陶弘景的這段描述只是對茯苓基本特性的簡略概述,實際應用時還需考慮個人體質、病情以及配伍等因素,不能單純依賴顏色來判斷茯苓的使用方式。
- 《 本草衍義》:《本草衍義》對於茯苓的描述指出,茯苓與茯神在促進身體水分代謝,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行水」功效上特別顯著。它們對於滋補心臟和脾臟的健康同樣有著重要的作用,這一點是絕對不能忽視的。
這裏的"益心脾不可鬧也",可以理解為強調茯苓和茯神對心臟和脾臟的滋補效果非常重要,不可輕易忽視。換言之,它們在保護和增強心脾功能上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 《 神農本草經百種錄》:根據中醫古書《神農本草經百種錄》中的記載,茯苓這味中藥主要可以治療以下的症狀:
1. 胸部與脅部的不順氣息,這可能指的是呼吸困難或是胸部壓迫感。
2. 憂鬱、憤怒、驚嚇、恐懼以及心悸等情緒問題。
3. 胸口下方(即心下)的結痛,可能是胃痛或消化不良。
4. 感受冷熱不適,全身感到煩躁及滿悶。
5. 咳嗽且伴有反胃的現象。
6. 口腔乾燥,舌頭感覺乾澀。
7. 利於小便,可能有助於泌尿系統的健康。
- 《 本經疏證》:《本經疏證》對於茯苓的解釋如下:
氣血的運行需要濕潤,水液的循環依賴氣的推動。一旦水分積聚不流,氣的運行就會受阻;反之,若氣受阻,水分也會滯留。茯苓這種藥材,主要是通過調整氣的作用來發揮效應,因此它主要用於處理和水液相關的問題。
在張仲景的著作中,可以清楚看到茯苓的運用原則。當氣的運行受阻,就用茯苓來促進水液的排泄(如茯苓甘草湯);若是水分滯留,則用茯苓來調節氣的運行(如五苓散)。當氣因水而逆亂,就先導引水液下行,再調理氣的運行(如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茯苓桂枝白朮甘草湯);若水因氣而上湧,則先調理氣的運行,輔以導引水液(如桂枝五味甘草及諸加減湯)。當氣與水一同壅塞在上部,則需從側面疏通,但要小心不要過度(如茯苓杏仁甘草湯、茯苓戎鹽湯、茯苓澤瀉湯);若是氣與水同時溢出體外,則需從內部固守,以防陽氣流失(如防己茯苓湯)。若氣在外耗散,則水會在內迫脅,所以茯苓常被用於提振陽氣的藥方中(如茯苓四逆湯);若氣在下部受阻,則水會在中間停留,因此茯苓也被用於處理懷孕期間的水腫問題(如桂枝茯苓丸、葵子茯苓散)。
總的來說,這些應用都顯示了茯苓能幫助陰氣順從陽氣,讓陽氣得以廣泛散佈,從而使清澈的氣得以暢通,渾濁的氣自然消退,或是向下排出,或是從外排出。使用茯苓的關鍵,在於調理而不是排泄,茯苓的作用,在於排泄而不是滋補。
- 《 本草求真》:根據中醫古書《本草求真》的記載,茯苓是一種非常重要的中藥,特別是在處理水分代謝問題上。當茯苓被加入到「四君子湯」中,它能輔助人參和白朮,幫助排解脾臟中的濕氣。而當茯苓被加在「六味地黃丸」中,則會與澤瀉配合,幫助排出腎臟的邪氣和剩餘濕氣。由此可見,茯苓是用來利尿除濕的重要藥材。
書中提到的「健脾」效果,就是指當體內的水分過多被排除後,脾臟自然就能恢復健康。當身體不再受水分過多困擾,小便自然就會順暢,也就無需擔心尿路閉塞的問題。同樣的,當體內的濕氣被消除後,也不會出現小便頻繁的情況。
因此,當體內的水分得到適度的調節,胸部的壓迫感和結痛、煩悶等症狀就會減輕;同時,身體的津液也會得到補充,口乾舌燥的感覺也會消失。這些都是茯苓能夠協助調節體內水分平衡,進而改善相關症狀的具體表現。
- 《 神農本草經讀》:根據中醫古書《神農本草經讀》的記載,茯苓這味中藥主要用於治療以下症狀:
1. 胸脅部位的不順暢感和氣逆現象。
2. 心理上的憂鬱、恚怒、驚嚇、邪念、恐懼和悸動等情緒問題。
3. 心臟下方的結痛感,可能是因為氣滯或血瘀導致的。
4. 身體出現的寒熱交錯、煩躁和身體飽滿感,可能與體內濕氣過重有關。
5. 咳嗽和呼吸困難,通常由肺部積水或氣管炎等疾病引起。
6. 口腔乾燥和舌頭乾澀,可能是因為體內陰虛或津液不足造成的。
7. 利於小便,對於腎臟和膀胱功能不佳引起的尿頻、尿急、尿痛等症狀有緩解作用。
總的來說,茯苓被認為是一種能夠調節人體氣機、改善情緒、利水消腫、清熱解毒的良藥。然而,具體使用時仍需根據個人體質和病情來決定劑量和搭配其他藥物的方式。
- 《 神農本草經》:根據中醫古書《神農本草經》的記載,茯苓這種中藥主要用於調理以下的身體狀況:
1. 能夠幫助緩解胸脅部位的不順暢感,像是氣悶或是呼吸困難的情況。
2. 對於因情緒波動所引起的身心不適,如憂鬱、憤怒、驚嚇、恐懼及心悸等,茯苓也有一定的舒緩作用。
3. 它能夠緩解心臟下方的結痛,可能是心臟或胃部的疼痛。
4. 茯苓能調節體內的寒熱平衡,改善身體的煩躁與飽滿感,使身體感到更加舒適。
5. 另外,它還能減輕咳嗽和呼吸困難的症狀。
6. 若有口乾舌燥的情況,茯苓也能有所助益。
7. 最後,茯苓有利尿的效果,可以幫助排出體內多餘的水分。
以上就是《神農本草經》對於茯苓的解釋,其強調了茯苓在調節身體機能,尤其是與情緒、呼吸系統和水分代謝相關的健康問題上的作用。
- 《 湯液本草》:
茯苓這種藥材,主要功能在於調理和抑制腎臟的不適或異常,對於頻尿的情況,茯苓能有效控制,使之減少;而對於排尿困難、尿流不暢的人來說,它又能促進排尿,改善狀況,這點與車前子的功效頗為類似。特別的是,儘管茯苓能促進小便,卻不會造成體內元氣的流失。
如果將茯苓浸泡在酒中,再搭配使用光明硃砂,兩者相輔相成,能更進一步地幫助固精,也就是增強人體保持精氣的能力。
- 《 名醫別錄》:根據中醫古書《名醫別錄》的記載,茯苓這味中藥具有多種功效。首先,它可以緩解口渴的症狀,對容易感到疲倦、想睡覺的人有幫助。對於腹部脹大的問題,茯苓也能有所改善。它能處理尿路不暢的問題,像是頻尿、尿急等症狀,同時,對於胸腔內的痰液和水分過多的情況,茯苓也有調節的作用。
此外,《名醫別錄》指出,茯苓可以減輕水腫,也就是身體組織裡水分過多而引起的腫脹。它還能夠疏通胸腔,讓心肺功能更為順暢,調節臟腑氣機,使全身的機能更加協調。
在治療腎臟相關的問題上,茯苓被認為可以抑制腎臟的異常,並且促進生殖系統的健康。它還能增強體力,提升整體的活力。最後,茯苓具有安神的作用,能幫助人保持精神的平靜與集中。
總的來說,茯苓是一味非常全面的中藥,對於多種疾病都有一定的療效。
- 《 本草正》:
茯苓這味藥,它能夠幫助身體排出濕氣,暢通體內的通道。當通道順暢,心神便會更加清晰,智慧也能得到提升,同時還能促進身體產生津液,去除渾濁物質。它又能排除體內過多的水分,使脾臟功能更強壯,補充中焦,增強胃部健康。此外,茯苓還能緩解驚嚇和癲癇症狀,強化腸道功能,從根本上治療痰濕問題,並協助其他藥物更好地作用於下焦。
由於茯苓帶有微微的甜味,因此被認為具有補養陽氣的作用。然而,它補益的效果較為微弱,利尿的作用卻較為顯著,所以過量服用可能會對視力造成傷害,對於體質虛弱的人來說並不適合長期大量使用。如果用母乳與茯苓混合晾曬,製成的茯苓粉末不僅能補充陰氣,效果也會變得更佳。
- 《 神農本草經疏》:根據中醫古書《神農本草經疏》的記載,茯苓是一種味道甘甜、性質平和且無毒的藥材,主要作用於人體的手足少陰脈,手太陽脈,以及足太陰和陽明脈,屬性為陽中的陰。
若出現胸脅部位的逆氣,此乃手少陰脈受到幹擾;當心神不安、憂慮恚怒或驚嚇等症狀發生,均顯示心氣有所虧損;而感到恐懼心悸,則是腎臟功能不足的表現;心下部位結痛、伴隨寒熱交錯、煩躁滿悶、咳嗽逆氣、口乾舌燥,這些都是手少陰脈受到侵襲的徵兆。茯苓的甘甜能滋補中焦,其淡味可利尿排濕,滋補中焦能使心脾強壯,利尿排濕能清除邪熱,心脾強壯後,憂慮恚怒驚嚇等症狀自然會停止,邪熱消除後,心下結痛、寒熱交錯、煩躁滿悶、咳嗽逆氣、口乾舌燥等症狀也會自行消失。中焦部位若受到濕熱影響,就會導致口渴;濕氣滯留在脾臟,脾氣虛弱時,人會變得嗜睡;腹部膨脹,則是因為脾土虛弱,無法有效排水,因此腹部會出現脹大現象。排尿困難,是因為脾臟受到濕邪影響,使得水路不暢。隔膜中的痰水、水腫,通常都是由脾虛所導致,中焦部位正是脾臟掌控的地方,若中焦功能失調,就會出現這些病症。若能利水實脾,這些症狀自然就會緩解。開闊胸腑、調節臟腑氣機、消滅腎臟邪氣,這些功效無一不是通過利水除濕、解熱散結來實現的。
茯苓中白色的部分對氣分有益,紅色的部分對血分有益,若要補心益脾,白色的茯苓效果更佳;若要專門排除濕熱,紅色的茯苓則更勝一籌。
- 《 醫學啓源》:《醫學啓源》這本書中對於中藥茯苓的描述是這樣的:
茯苓的主要功效在於排除身體內的濕氣,特別是對腰部與肚臍周圍的血液循環有很好的促進作用,同時它能調和中焦(脾胃)功能,增強人體的氣力。茯苓還能治療小便顏色偏黃或者偏紅但排尿不順的情況。
在另一本叫做《主治祕訣》的書裡,則提到茯苓能有效止瀉,消除體內的虛熱,讓皮膚毛孔得以舒暢,並且能生發體內的津液,保持身體的濕潤。
換句話說,茯苓在中醫的角度看來,是一種能夠調節體內濕度,促進血液循環,並能改善消化系統,止瀉、清熱、生津的中藥材。
- 《 本草經集注》:根據中醫古書《本草經集註》的作者陶弘景對於中藥「茯苓」的描述,他指出茯苓有不同的顏色種類,其中白色的茯苓具有補益的效果,而赤色的茯苓則有促進排泄的作用。
在這裏,“補”指的是茯苓能夠滋補身體,增強體質;“利”則是說茯苓能幫助人體排出多餘的水分和廢物,具有利尿和排毒的效果。不同的顏色代表著茯苓在生長過程中吸收的不同環境因素,因此其藥性也會有所不同。
- 《 本草衍義》:《本草衍義補遺》:茯苓經常被仲景用於利尿,是治療急性新病的重要藥物,但對於陰虛體質的人可能不適合。
- 《 本草綱目》:《本草綱目》對茯苓的解釋如下:
茯苓在古代的《本草》中被認為有利尿效果,可以排除腎臟的邪氣。但後來的醫學家如東垣和王海藏則指出,茯苓對於頻尿的人有改善作用,對於排尿困難的人也能疏通,與硃砂一同使用更能保護身體的根本。然而,朱丹溪卻認為,對於陰虛的人不宜使用茯苓,這似乎和之前的說法有些矛盾。
茯苓的氣味淡而有滲透力,其性質向上行進,可以生成津液,打開肌膚毛孔,滋潤水的來源並向下流動,促進小便的排出。因此,張潔古認為茯苓屬陽,可以浮升,這是描述它的性質;而東垣認為它是陽中之陰,能夠下降,這是講述它的功效。
根據《黃帝內經》,食物進入胃部後,會產生精氣,再由肺部輸送至全身,調節水份運行,最終送達膀胱。由此可知,所有具有淡滲效果的藥物,都是先上升再下降,並非直接下降。
小便過多的原因很多,可能是肺氣過旺導致,這種情況下,人通常精力旺盛,脈搏強健,應該使用茯苓這種甘淡的藥材來消除過剩的熱氣。但如果是肺虛、心虛、胞熱或是厥陰病導致的小便問題,這都是虛熱的表現,患者通常上半身熱下半身冷,脈搏虛弱,應該使用提升陽氣的藥物,而不是像茯苓這種淡滲的藥材。陶弘景最早提出茯苓紅色可以瀉,白色可以補的理論,李東垣進一步區分紅色入心肺,白色入腎膀胱。我則認為,茯苓和茯神應該是紅色入血分,白色入氣分,各自有其適應範疇,如同牡丹和芍藥一樣,而不應該單純以五行來區分。如果硬要這樣區分,那麼白色的茯神就不能治療心病,紅色的茯苓也不能作用於膀胱了。張元素不區分紅白茯苓的說法,顯然缺乏道理。
- 《 本草正》:
茯苓這味藥,它能夠幫助身體排出濕氣,暢通體內的通道。當通道順暢,心神便會更加清晰,智慧也能得到提升,同時還能促進身體產生津液,去除渾濁物質。它又能排除體內過多的水分,使脾臟功能更強壯,補充中焦,增強胃部健康。此外,茯苓還能緩解驚嚇和癲癇症狀,強化腸道功能,從根本上治療痰濕問題,並協助其他藥物更好地作用於下焦。
由於茯苓帶有微微的甜味,因此被認為具有補養陽氣的作用。然而,它補益的效果較為微弱,利尿的作用卻較為顯著,所以過量服用可能會對視力造成損傷,對於體質虛弱的人來說並不適合長期大量使用。如果用母乳與茯苓混合晾曬,製成的茯苓粉末不僅能補充陰氣,效果也會變得更佳。
- 《 藥品化義》:《藥品化義》對於茯苓的描述是這樣的:茯苓的味道主要為甘淡,其中甘甜的特性有助於補益,而淡味則有利於滲透。甘淡兩味歸屬於土性,因此茯苓能用來滋補脾臟的陰氣。脾氣旺盛後,又可以進一步滋潤肺臟,對肺氣也有增強作用。
茯苓主要治療的症狀包括脾胃失調、腹瀉脹氣、胸脇部位的不順暢感、憂鬱煩躁、懷孕初期的不安、精神緊張以及膈間有痰的情況。這是因為茯苓的甘補特性,使脾臟得到滋養,當中氣和諧,身體自然產生充足的津液,進而緩解口乾舌燥及煩渴的現象。
另外,茯苓也適用於下部濕熱的問題,如尿路感染、水腫、小便黃赤、腰部不適等,這都是由於膀胱功能不佳,導致身體無法正常排出水分。但透過茯苓的淡滲特性,可養護膀胱,當腎臟功能強健,腰部血液循環良好,津液就能順利流通,從而提升上部肺臟功能,同時補充中焦的脾臟,讓脾肺的氣機上下順暢,調節水份的運行,將其順利送達膀胱,這樣一來,小便量雖多卻能控制,即使原本排尿困難也能改善。
- 《 本經疏證》:《本經疏證》對於茯苓的解釋如下:
氣血的運行需要濕潤,水液的循環依賴氣的推動。一旦水分積聚不流,氣的運行就會受阻;反之,若氣受阻,水分也會滯留。茯苓這種藥材,主要是通過調整氣的作用來發揮效應,因此它主要用於處理和水液相關的問題。
在張仲景的著作中,可以清楚看到茯苓的運用原則。當氣的運行受阻,就用茯苓來促進水液的排泄(如茯苓甘草湯);當水液滯留,就用茯苓來調理氣的運行(如五苓散)。當氣因為水液問題而逆亂,就先用茯苓引導水液向下,再調整氣的運行(如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茯苓桂枝白朮甘草湯);當水液因氣的問題而湧動,就先調整氣,輔以茯苓引導水液(如桂枝五味甘草及諸加減湯)。當氣與水同時在身體上部堆積,就需從側面緩解,避免過度損傷(如茯苓杏仁甘草湯、茯苓戎鹽湯、茯苓澤瀉湯)。當氣與水同時溢出體外,就要從內部鞏固,防止陽氣流失(如防己茯苓湯)。當氣在外耗散,水液在內逼迫,茯苓就在提振陽氣的藥方中擔任要角(如茯苓四逆湯)。當氣在下部受阻,水液就會在中間停滯,這時茯苓就能在治療懷孕婦女的病痛中見到功效(如桂枝茯苓丸、葵子茯苓散)。
總的來說,茯苓的運用旨在調節陰氣,使之順應陽氣,讓陽氣得以充分發揚,陰氣自然退散。無論是向下引導,還是向外疏通,使用茯苓的關鍵在於補益,而非單純的排泄。但實際上,茯苓的效用往往是在排泄中實現補益的效果。
- 《 神農本草經》:根據中醫古書《神農本草經》的記載,茯苓這種中藥主要用於調理以下的身體狀況:
1. 能夠幫助緩解胸脅部位的不順暢感,像是氣悶或是呼吸困難的情況。
2. 對於因情緒波動所引起的身心不適,如憂鬱、憤怒、驚嚇、恐懼及心悸等,茯苓也有一定的舒緩作用。
3. 它能夠緩解心臟下方的結痛,可能是心臟或胃部的疼痛。
4. 茯苓能調節體內的寒熱平衡,改善身體的煩躁與飽滿感,使身體感到更加舒適。
5. 另外,它還能減輕咳嗽和呼吸困難的症狀。
6. 若有口乾舌燥的情況,茯苓也能有所助益。
7. 最後,茯苓有利尿的效果,可以幫助排出體內多餘的水分。
- 《 藥性論》:
茯苓能打開胃口,止住嘔吐和反胃的情況,它對於安定心神有良好的效果。主要針對肺部萎縮伴有痰多的症狀。此外,茯苓還能治療小孩子的驚風癲癇,以及心腹部的脹滿感。對於婦女來說,茯苓也能用來治療熱淋(一種類似尿道感染的症狀)。
以上就是《藥性論》對茯苓的功效和適用範圍的描述。
- 《 日華子諸家本草》:根據中醫古書《日華子諸家本草》對於中藥「茯苓」的描述,其主要功效如下:
1. 補五勞七傷:茯苓能夠滋補身體因過度勞累或病後虛弱所導致的五勞(心、肝、脾、肺、腎)與七傷(憂、怒、悲、喜、恐、驚、思),增強體質。
2. 安胎:對於孕婦來說,茯苓有安胎作用,能幫助維持胎兒的穩定,減少流產風險。
3. 暖腰膝:茯苓可以溫暖腰部和膝部,對緩解因寒涼所引起的腰膝痠痛有幫助。
4. 開心益智:茯苓能開闊心胸,提升智力,有助於改善心情,使人精神振奮。
5. 止健忘:茯苓具有增強記憶力的作用,能幫助減輕健忘症狀,使腦力更加敏銳。
總之,《日華子諸家本草》認為茯苓是一種能全面調理身體,增強體質,同時對精神和智力也有正面影響的中藥。
- 《 傷寒明理論》:《傷寒明理論》對於茯苓的解釋是:茯苓能幫助身體排出多餘的水分,同時也有調節和緩和脾臟功能的作用。
在這句古文中,“滲水”指的是茯苓有利尿作用,能夠幫助身體排除多餘的水分,對水腫、小便不利等症狀有良好的效果。“緩脾”則是指茯苓可以調理脾臟的功能,脾臟在中醫學中被認為是運化水濕的重要器官,茯苓通過調節脾臟功能,達到改善消化不良、食少便溏等問題的效果。
總結來說,《傷寒明理論》認為茯苓是一種既能利尿排水,又能調理脾臟功能的中藥。
- 《 醫學啓源》:《醫學啓源》這本書中對於中藥茯苓的描述是這樣的:
茯苓的主要功效在於排除身體內的濕氣,特別是對腰部與肚臍周圍的血液循環有很好的促進作用,同時它能調和中焦(脾胃)功能,增強人體的氣力。對於小便顏色偏黃或紅,但排尿不順暢的情況,茯苓具有很好的治療效果。
根據另一本古籍《主治祕訣》的記載,茯苓還可以止瀉,消除體內的虛熱,促進皮膚毛孔的開合,幫助身體產生津液,保持水分平衡。
以上就是《醫學啓源》及《主治祕訣》中對於茯苓的解釋,可以看出茯苓在中醫理論中有多種功效,是一味非常重要的草藥。
- 《 湯液本草》:根據中醫古書《湯液本草》中王好古的描述,茯苓這種中藥主要功能在於清利膀胱濕熱,同時對脾胃有補益作用。它還能用於治療因腎臟積滯所引起的奔豚症(類似現代醫學中的下肢靜脈曲張或某些類型的疝氣)。這表明茯苓在古代中醫學中被認為具有多種療效,既可調理人體下焦的濕熱問題,也能增強脾胃機能,並針對特定的腎臟相關病症提供治療效果。
- 《 藥徵》:根據中醫古書《藥徵》的記載,茯苓這種中藥的主要治療對象是心悸(就是心臟莫名的快速跳動)以及肉瞤筋惕(肌肉不自主的顫抖)。此外,它還能用於輔助治療頭暈眼花和心情煩躁的情況。這本書認為茯苓有著安神定驚、舒緩肌肉和鎮靜心緒的效果。
- 《 神農本草經讀》:根據中醫古書《神農本草經讀》的記載,茯苓這味中藥主要用於治療以下症狀:
1. 胸脅部位的不順暢感和氣逆現象。
2. 心理上的憂鬱、恚怒、驚嚇、邪念、恐懼和悸動等情緒問題。
3. 心臟下方的結痛感,可能是因為氣滯或血瘀導致的。
4. 身體出現的寒熱交錯、煩躁和身體飽滿感,可能與體內濕氣過重有關。
5. 咳嗽和呼吸困難,通常由肺部問題引起。
6. 口腔乾燥、口渴和舌頭乾澀,這些都是津液不足的表現。
7. 利於小便,幫助排除體內多餘的水分和廢物。
總之,《神農本草經讀》認為茯苓具有調節氣血、清熱利濕、安神定驚、化痰止咳和利尿通淋的功效,適用於多種身體不適和疾病治療。
- 《 神農本草經贊》:根據中醫古書《神農本草經贊》對於中藥「茯苓」的描述,其主要功效如下:
茯苓能調理胸脅部位的逆氣,對於因情緒如憂鬱、恚怒、驚嚇、恐懼及悸動等所引起的身體不適有舒緩作用。此外,它也能治療心下結痛,即心臟周圍的疼痛,以及因寒熱交錯而產生的身體煩躁與滿悶感。
對於呼吸道疾病,如咳嗽和呼吸困難(咳逆),茯苓也有一定的療效。同時,它還能改善口乾舌燥的症狀,並有利於小便的排泄,顯示出對泌尿系統的正面影響。
總體而言,《神農本草經贊》認為茯苓是一種能有效處理多種身體問題的中藥,特別是在調節情緒、緩解疼痛、改善呼吸道及泌尿系統功能方面有著顯著效果。
- 《 神農本草經百種錄》:根據中醫古書《神農本草經百種錄》中的記載,茯苓這味中藥主要可以治療以下的症狀:
1. 胸部與脅部的不順氣息,這可能指的是呼吸困難或是胸部壓迫感。
2. 憂鬱、憤怒、驚嚇、恐懼以及心悸等情緒問題。
3. 胸口下方(即心下)的結痛,可能是胃痛或消化不良。
4. 感受冷熱不適,全身感到煩躁及滿悶。
5. 咳嗽且伴有嘔吐感。
6. 口腔乾燥和舌頭乾澀。
7. 最後,茯苓還有助於利尿,促進小便的排泄。
- 《 本草衍義》:《本草衍義》對於中藥茯苓的解釋如下:
此處強調了茯苓和茯神在中醫學中的兩個主要作用:一是它們能有效地幫助身體排除多餘的水分,這對於處理水腫或尿量不足等問題非常有益;二是它們對心臟和脾臟有正面影響,能夠滋養和強化這些重要器官的功能,進而提升整體健康狀況。
- 《 湯液本草》:
茯苓這種藥材,主要功能在於調理和抑制腎臟的不適或異常,對於頻尿的情況,茯苓能有效控制,使之減少;而對於排尿困難、尿流不暢的人來說,它又能促進排尿,改善狀況,這點與車前子的功效頗為類似。特別的是,儘管茯苓能促進小便,卻不會造成體內元氣的流失。
另外,如果將茯苓浸泡於酒中,再配合使用明亮色澤的硃砂一同服用,對於固守人體內的精氣,有著獨特的效果。
- 《 本草求真》:根據中醫古書《本草求真》的記載,茯苓是一種非常重要的中藥,特別是在處理水分代謝問題上。當茯苓被加入到「四君子湯」中,它能輔助人參和白朮,幫助排解脾臟中的濕氣。而當茯苓被加在「六味地黃丸」中,則會與澤瀉配合,幫助排出腎臟的邪氣。
《本草求真》中提到茯苓是利尿除濕的重要藥材。書中提到的健脾作用,就是指當體內的水分得到妥善處理後,脾臟的功能自然就會恢復正常。並且,當水分得以排解後,小便也會順暢,就不必擔心有閉尿的問題。同樣的,當內濕消除,也不會有頻尿的現象。
因此,當水分排除後,胸悶、結痛和煩躁等症狀也會消失,同時,口乾舌燥的感覺也會減輕,因為身體的津液得到了補充。總的來說,《本草求真》認為茯苓在調節水分平衡和改善相關症狀上有著顯著的效果。
- 《 名醫別錄》:根據中醫古書《名醫別錄》的記載,茯苓這味中藥具有多種功效。首先,它可以緩解口渴難耐的情況,也就是所謂的消渴症狀。此外,它還能幫助改善睡眠品質,對經常感到疲倦、嗜睡的人有益。
對於消化系統,茯苓能處理腹部脹滿的問題,有助於排尿順暢,減少因體內積水而產生的水腫現象。它能促進胸腔和腹部的舒暢,調節臟腑氣機,特別是對腎臟的健康有正面影響,可以抑制腎臟中的異常狀態。
在長期服用上,茯苓能夠滋養身體,增強體力,提升整體的活力。同時,它還有安定心神的作用,有助於保持心神的平靜與集中,使人能夠更好地守護內心的平和。
總的來說,《名醫別錄》認為茯苓是一味多功能的中藥,適用於多種身體狀況,從調理臟腑到滋養身體,都有其獨特的功效。
- 《 神農本草經疏》:根據中醫古書《神農本草經疏》的記載,茯苓是一種味道甘甜、性質平和且無毒的藥材,主要作用於人體的手足少陰脈絡,以及手太陽、足太陰和陽明脈絡,屬於陽中的陰性物質。
胸脅部位的逆氣,是因為手少陰脈絡受到邪氣影響;而憂慮、怨恨和驚嚇等情緒問題,通常是由於心氣不足所致;感到恐懼和悸動,則是腎臟功能不足的表現;心窩下方的結痛、寒熱交錯、身體煩躁、咳嗽、口乾舌燥,這些症狀都是手少陰脈絡受到邪氣侵擾的結果。茯苓的味道甘甜,能夠滋補中焦,其性質淡泊,有利於疏通人體的竅穴。滋補中焦可使心脾兩臟得到充實,疏通竅穴則有助於驅散邪熱。當心脾兩臟充實後,憂慮、怨恨和驚嚇等情緒問題自然會得到緩解;邪熱被驅散後,心窩下方的結痛、寒熱交錯、身體煩躁、咳嗽、口乾舌燥等症狀也會隨之消失。
若中焦受到濕熱影響,人體便會感到口渴;若濕氣困在脾臟,脾氣就會變得虛弱,導致人容易嗜睡;腹部膨脹的情況,是因為脾臟虛弱,無法正常利水,使得水液積聚在腹部;若脾臟受到濕邪影響,則會導致小便不暢。膈膜之間的痰水和水腫,通常是因為脾臟虛弱所致,而中焦是脾臟所管轄的區域,若中焦功能失調,便會出現這些症狀。透過利水和實脾的治療方式,這些症狀就能得到緩解。開闊胸腹、調節臟腑之氣、排除腎臟邪氣,這些效果都與利水除濕、解熱散結的功效有關。
其中,白色的茯苓作用於氣分,紅色的茯苓則作用於血分,對於滋補心臟和脾臟,白色茯苓的效果更為優越;對於通利小腸、專門排除濕熱,紅色茯苓的效果更為出色。
茯苓的現代功效
1. 抗發炎
茯苓,古稱「云苓」,性平味甘,入心、肺、腎三經,具有利水滲濕、健脾益氣、寧心安神的作用。其含有茯苓多糖、茯苓酸等活性成分,具有良好的抗炎和抗菌作用。
研究表明,茯苓多糖能抑制細菌生長,減少炎症因子產生,從而改善尿路感染和皮膚炎症等疾病症狀。茯苓酸則具有抗炎和鎮痛作用,可緩解炎症疼痛。此外,茯苓還具有抗氧化作用,能清除體內自由基,減少炎症反應。
2. 抗菌抗病毒
茯苓具抗菌、抗病毒之功,其內含茯苓酸、茯苓甙、茯苓醇等成分,可有效抑制細菌及病毒之生長,用於治療因感染而致之疾病,如感冒、咳嗽等,並可調節免疫系統,增強人體免疫力,預防疾病發生。茯苓之抗菌作用尤適用於感染性疾病,如細菌感染、病毒感染等,能有效控制感染擴散,減輕病情。
3. 保肝利膽
茯苓是保肝利膽之良藥。其注射液能對抗四氯化碳所致肝損傷,減輕谷丙轉氨酶升高。茯苓醇治療實驗性肝硬變動物,三週後肝硬變明顯減輕,且肝臟膠原蛋白降解,纖維組織重吸收。此皆茯苓保肝利膽之功也。
4. 防癌抗腫瘤
小鼠腹腔注射茯苓多糖連續10 日,對實體瘤抑制率為95% 。茯苓多糖提取物腹腔注射對艾氏腹水癌(EAC) 的抑制率為60%
茯苓抗腫瘤的機理有多個環節。有認為茯苓多糖抗癌機理與增強免疫,特別是增強巨噬細胞功能有關。另有試驗表明,茯苓多糖能提高荷瘤小鼠體內的腫瘤壞死因子(TNF) 水平和明顯提高自然殺傷(NK) 細胞活性。
研究發現桂枝茯苓丸可以抑制乳腺癌中的 PI3K 與 MAPK 途徑。
5. 鎮靜
茯苓乃寧心安神之佳品,古籍《本草衍義》云:「茯苓、茯神,皆益心脾,不可闕也。」
茯苓性平味甘,主潤燥利水,兼具鎮靜作用。茯苓含多種有效成分,如茯苓酸、茯苓甙、茯苓醇等,可舒緩神經,增加舒適感,達到鎮靜效果。此外,茯苓亦能調節心理狀態,平衡情緒,緩解焦慮、憂鬱等症狀。
6. 提升免疫力
中醫認為「脾主為衛」,「四季脾旺不受邪」。說明脾具有增強抗禦病邪能力與機體免疫功能有關。
茯苓多糖灌胃,每日1 次,連續7日,可促進正常及荷瘤小鼠巨噬細胞吞噬功能,增加ANAE 陽性細胞及脾臟抗體分泌細胞的數量。
小鼠腹腔注射茯苓素可使腹腔巨噬細胞百分數增加,吞飲率升高。細胞內酸性磷酸酶和N —乙酰氨基葡萄糖甘酶含量升高,細胞膜中鹼性磷酸酶、非特異性酷酶及亮氨酸氨基膚酶活性升高。
小劑量茯苓素有刺激血清溶血素水平及脾細胞抗體產生作用,稍大劑量表現為抑制,且達到一定劑量後再增加劑量,其抑制強度不再增高。
7. 降血糖
茯苓中含有多種有效成分,如茯苓酸、茯苓甙、茯苓醇等,這些成分能夠促進胰島素的分泌,降低血糖水平,達到降血糖的效果。茯苓還能夠調節體內的電解質平衡,提高腎臟排泄功能,進一步降低血糖水平。
茯苓的運用方法與用量
內服:煎湯,10-15g;或入丸散。寧心安神用朱砂拌。
茯苓的炮製
- 茯苓:用水浸泡,洗淨,撈出,悶透後,切片,曬乾。
- 朱茯苓:取茯苓塊以清水噴淋,稍悶潤,加朱砂細粉撒布均勻,反復翻動,使其外表粘滿朱砂粉末,然後晾乾,(每茯苓塊100斤,用朱砂粉30兩)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陰虛而無濕熱者慎服:茯苓性平味甘,陰虛無濕熱者服用可能加重體內陰虛狀況。
- 虛寒精滑或氣虛下陷者忌服:茯苓性平偏涼,虛寒精滑或氣虛下陷者服用可能損傷陽氣,加重虛症。
- 避免與白斂、牡蒙、地榆、雄黃、秦艽、龜甲等藥物同用:這些藥物會影響茯苓的藥效。
- 忌米醋:米醋會破壞茯苓的藥性。
- 體質虛寒、肝腎不足、胃寒食慾不振者不宜服用:茯苓的溫補作用可能加重這些症狀。
- 腎功能不全、高血鉀症、心臟衰竭等患者應慎用或避免使用:茯苓含有一定量的鉀離子,可能會影響這些患者的身體健康。
- 小便利或數者不宜服用:茯苓利尿,小便頻繁者服用可能損傷目力。
- 汗多入服之損元氣:茯苓利尿,汗出過多者服用可能損耗元氣。
- 病人腎虛、小水自利或不禁、虛寒精清滑者皆不得服:茯苓利尿,上述情況者服用可能加重病情。
- 氣虛下陷、水涸口乾者俱禁用:茯苓利尿,氣虛下陷、水涸口乾者服用可能加重虛症。
- 腹瀉者不宜服用:茯苓有收斂止瀉的作用,腹瀉者服用可能加重腹瀉症狀。
- 孕婦應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茯苓:茯苓具有利尿作用,孕婦過量使用可能會影響胎兒發育。
茯苓可治療的相關疾病
前列腺炎妄想狀態阿茲海默症大腸激擾綜合症咳嗽腹瀉無尿及少尿便秘與腹瀉交替出現嘴裡發苦容易健忘感冒心悸嘔吐遺精食慾不振精神分裂症胃腸脹氣腸炎胃及十二指腸炎腎炎失眠損傷膀胱炎早產低血糖皮膚炎虛弱疼痛消化不良腹水細菌感染病毒感染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