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桂苓五味甘草湯中包含茯苓,主要原因如下:
- 利水滲濕: 茯苓性平味甘,入脾、肺經,具有利水滲濕的功效,可以幫助身體排除多餘的水分,減輕水腫。本方中桂枝、白朮、澤瀉等藥物也具有利水作用,茯苓與之配合,可以加強利水滲濕的效果。
- 健脾益氣: 茯苓同時具有健脾益氣的功效,可以改善脾胃功能,促進消化吸收。本方中甘草、五味子等藥物也具有健脾益氣的作用,茯苓與之搭配,可以增強補脾益氣的效果。
因此,桂苓五味甘草湯中加入茯苓,不僅可以利水滲濕,還可以健脾益氣,達到治療脾虛水腫的目的。
桂苓五味甘草湯中加入桂枝,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 溫陽化氣: 桂枝性溫,味辛,具有溫通經絡、散寒止痛、發表解肌之效。方中加入桂枝,可溫陽化氣,有助於驅散寒邪,改善體表寒涼之症。
- 調和藥性: 桂枝與其他藥物配伍,可起到調和藥性的作用。例如,桂枝與茯苓、白朮等藥物配伍,可加強利水滲濕之效;與甘草配伍,可緩解桂枝的辛燥之性,使藥性更加平和。
桂苓五味甘草湯中包含甘草,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調和諸藥,緩解藥性: 甘草味甘性平,入脾、肺經,具有調和藥性、緩解藥物毒副作用的作用。桂苓五味甘草湯中包含多味藥材,甘草可以調和各藥材的寒熱溫涼之性,使藥效協調,減少藥物對人體的刺激和傷害。
- 補脾益氣,增強藥效: 甘草具有補脾益氣的功效,可以增強脾胃的運化功能,促進藥物的吸收和利用,進而提高藥物的療效。桂苓五味甘草湯多用於治療脾胃虛弱、氣血不足等症狀,甘草的加入可以補益脾胃,提高藥效。
桂苓五味甘草湯中加入五味子,是基於其固表止汗、益氣生津的功效。
方中桂枝溫陽散寒,茯苓利水滲濕,但容易耗氣傷津,造成汗出不止。五味子酸收斂,可固表止汗,並能益氣生津,與桂枝、茯苓相配,既能溫陽散寒、利水滲濕,又能防止耗氣傷津,達到溫陽利水而不傷津的效果。此外,五味子還能斂肺止咳,進一步增強方劑的整體療效。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主治「青龍湯下已」後出現的複雜變證,核心病機為陽虛飲停,衝氣上逆,兼見氣化失常與虛陽浮越之象。具體症狀解析如下:
- 多唾口燥:陽虛水飲不化,津液上泛為唾,然氣不布津則口燥,屬「飲阻津傷」。
- 寸脈沉,尺脈微:寸沉主上焦陽氣不足,尺微為下焦腎陽虛衰,提示全身陽虛。
- 手足厥逆、痹:陽虛不溫四末,兼水飲阻滯經絡。
- 氣從小腹上衝胸咽(奔豚):下焦陰寒之氣挾水飲上衝,因腎陽虛不能鎮攝。
- 面翕熱如醉狀:虛陽浮越於上,呈現真寒假熱之象。
- 小便難、時復冒:腎陽虛氣化失司則小便難,水飲上蒙清陽則頭眩昏冒。
此證屬水飲挾衝氣上逆,兼陰陽兩虛,故需溫陽化飲、降逆平衝,佐以收斂浮陽。
二、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藥物配伍分析
- 桂枝(四兩,去皮):
- 溫通心腎之陽,助氣化以行水;
- 平降衝逆之氣,針對「氣從小腹上衝胸咽」。
- 茯苓(四兩):
- 淡滲利水,導飲邪從小便出;
- 寧心安神,緩解「時復冒」之眩暈。
- 炙甘草(三兩):
- 甘緩急,配合桂枝辛甘化陽,補益中焦;
- 緩和衝氣上逆之勢。
- 五味子(半升):
- 酸收斂氣,固攝浮越之陽,治「面翕熱如醉狀」;
- 斂肺腎之氣,防桂枝之辛散耗氣。
2. 組方邏輯
- 溫陽化飲為主(桂枝+茯苓):針對水飲停聚與陽虛之本。
- 降衝斂陽為輔(桂枝+五味子):桂枝降逆,五味子收斂,一散一收調和氣機。
- 甘緩和中為佐(甘草):調和藥性,緩解急證。
3. 治療原理
此方體現「病痰飲者,當以溫藥和之」之法,通過:
- 溫補腎陽:桂枝振奮陽氣,恢復氣化功能;
- 利水消飲:茯苓滲濕,從小便分消飲邪;
- 調節氣機:五味子斂降浮陽,與桂枝一升一降,恢復陰陽平衡。
三、後世應用拓展
後世以此方為基礎,用於水飲上淩心肺(如喘咳、心悸)、虛陽上浮(如更年期潮熱)、奔豚氣等證,凡屬陽虛飲停、氣機上逆者,皆可加減化裁。例如:
- 加白朮增強健脾化濕之力;
- 加龍骨、牡蠣加強鎮攝浮陽之效。
此方結構簡潔而層次分明,堪為治療陽虛水飲挾衝氣上逆之典範。
傳統服藥法
茯苓4兩,桂枝4兩(去皮),甘草3兩(炙),五味子半升。
以水8升,煮取3升,去滓,分3次溫服。
忌海藻、菘菜、生蔥。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湯(原書同卷)、茯苓桂心甘草五味子湯(《千金》卷十八)、茯苓五味子湯(《三因》卷十三)、苓桂味甘湯(《普濟方》卷一四0)、苓桂五味甘草湯(《類聚方》)、桂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具有溫陽化氣、利水消腫的作用,因此不宜在感冒發熱、陰虛火旺等情況下使用。
- 本方中的茯苓、桂枝、甘草、五味子均具有一定的副作用,因此在使用本方時,應遵醫囑,並注意用量。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桂苓五味甘草湯, 出處:《金匱》卷中。 組成:茯苓4兩,桂枝4兩(去皮),甘草3兩(炙),五味子半升。 主治:青龍湯下已,多唾口燥,寸脈沉,尺脈微,手足厥逆,氣從小腹上衝胸咽,手足痹,其面翕熱如醉狀,因復下流陰股,小便難,時復冒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