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苓甘味合附子都氣丸

GUI LING GAN WEI HE FU ZI DOU QI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20

寒性指數

4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19%
脾經 19%
腎經 18%
心經 16%
胃經 15%
肝經 7%
膀胱經 2%
肺經
脾經
腎經
心經
胃經
肝經
膀胱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9

方劑組成解釋

桂枝是桂苓甘味合附子都氣丸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其加入的原因主要有二:

  1. 溫陽散寒,通經活絡: 桂枝性溫,具有溫陽散寒、通經活絡的作用。對於寒邪客於經絡、氣血運行不暢所致的肢體麻木、疼痛、畏寒等症狀,桂枝能有效溫經散寒,促進血液循環,緩解疼痛。
  2. 調和營衛,扶正祛邪: 桂枝具有調和營衛的作用,可使營氣充足,衛氣固密,增強機體抵抗力。對於正氣不足、寒邪入侵所致的各種疾病,桂枝能起到扶正祛邪的作用,增強機體抵抗力,促進疾病康復。

桂苓甘味合附子都氣丸方中包含茯苓,主要是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利水滲濕: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脾、肺經,具有利水滲濕的功效。方中桂枝、附子溫陽化氣,但易耗津傷液,茯苓可協同利水滲濕,防止溫陽過度而傷陰。
  2. 健脾和胃:茯苓亦有健脾和胃的作用,可助消化吸收,增強脾胃功能,使藥物更好地發揮療效。方中甘草、附子等藥物,若脾胃虛弱,難以吸收藥力,茯苓可增強脾胃運化,提高藥效。

桂苓甘味合附子都氣丸方劑中加入五味子,主要是為了固護脾胃,防止藥性過於燥烈

五味子味酸甘,性溫,入肺、腎經,具有斂肺止咳、生津斂汗、收澀固精、益氣生津等功效。桂苓甘味合附子都氣丸屬於溫陽補氣、化痰利水的方劑,其中附子、乾薑等藥性較為燥烈,容易耗傷津液,五味子的加入可以起到滋陰斂津,保護脾胃的作用,防止藥性過於燥烈,避免損傷正氣。

桂苓甘味合附子都氣丸方中加入白朮,主要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健脾益氣,助運藥力:白朮性溫,味甘苦,歸脾胃經,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止汗安胎等功效。方中桂苓甘味合附子都氣丸以溫陽利水為主,白朮的健脾益氣作用可以增強脾胃運化功能,使藥物更好地吸收和發揮功效。
  2. 補氣固本,防治虛脫:方中附子等溫陽藥力強,容易耗氣傷陰。白朮能補氣固本,避免因溫陽過度導致氣虛,從而使藥效更加平和穩妥。

桂苓甘味合附子都氣丸中加入半夏,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降逆止嘔: 半夏性寒,味辛,入脾、胃經,能降逆止嘔,化痰止咳。方中附子溫陽助氣,容易出現氣逆上衝,而半夏可緩解附子溫陽上衝之弊,防止藥物過於燥烈,避免出現噁心嘔吐等副作用。
  2. 化痰止咳: 半夏能化痰止咳,與茯苓、甘草等藥物配合,可以有效地祛除痰濁,緩解咳嗽等症狀。

半夏的加入,有效平衡了方劑中溫陽之性,使其溫而不燥,使藥效更加溫和、安全。

「桂苓甘味合附子都氣丸」方劑中加入山藥,主要有兩方面原因:

  1. 補脾益氣:山藥性平味甘,入脾、肺、腎經,具有補脾益氣、滋陰養肺、固腎澀精之功效。方中桂枝、附子溫陽補氣,但易耗傷陰津,山藥能補脾益氣,滋陰生津,協調藥性,防止溫燥傷陰。
  2. 固澀止瀉:山藥能固腎澀精,止瀉止帶,與方中茯苓、白朮等健脾燥濕藥物相配,共同作用,達到健脾固澀,止瀉止帶之效。

桂苓甘味合附子都氣丸中加入熟地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補血滋陰:熟地黃為補血滋陰之要藥,能補益腎陰,滋養心血,與方中附子、甘草等藥物相配,可溫陽補腎,滋陰助陽,達到陰陽調和之效。

2. 緩解燥熱:桂苓甘味合附子都氣丸以桂枝、茯苓等辛溫燥濕之品為主,熟地黃的滋陰作用可緩解方中燥熱之氣,避免傷陰耗津,使藥性更趨平和,更利於臨牀應用。

桂苓甘味合附子都氣丸中加入甘草,主要原因有二:

  1. 調和藥性: 方中包含附子等辛溫藥,容易燥烈,而甘草性甘平,能緩和附子的燥熱之性,使藥性平和,避免傷陰。
  2. 增強藥效: 甘草具有益氣健脾、和中緩急的功效,能增強藥效,促進其他藥物的吸收和發揮作用,使整體療效更佳。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 桂苓甘味合附子都氣丸 」,主要成分是:桂枝,茯苓,五味子,白朮,半夏,山藥,熟地黃,甘草, 主治功效是:咳嗽氣喘:是指咳嗽和氣喘同時發生的症狀。咳嗽是指一種呼吸道反射性動作,目的是將呼吸道中的異物或分泌物排出體外;氣喘是指呼吸困難,感覺呼吸急促或呼吸不順暢。咳嗽氣喘可能是由各種原因引起的,例如感冒、肺炎、支氣管炎、哮喘等。

桂枝性溫味辛,具有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溫經、散風寒、通經絡、活絡止痛、止嘔、活血化瘀、提振胸陽等功效。桂枝常與其他中藥材搭配使用,以增強藥效。桂枝主要用於治療風寒感冒、水腫、痛經、血瘀等症狀。

茯苓性平,味甘淡,歸脾、胃、心經。具有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等功效。茯苓可以促進小便的生成和排出,幫助排除體內多餘的水分,適用於水腫、尿路感染、膀胱炎、腎炎等症。茯苓還可以祛風除濕,適用於風濕痹痛、關節炎、水腫等症。茯苓還可以安胎,適用於孕婦水腫、先兆流產等症。茯苓還可以健脾胃,適用於脾虛諸證,虛弱、食少納呆、倦怠乏力等症。茯苓還可以補血,適用於氣血兩虛、面色蒼白、頭暈目眩等症。茯苓還可以安神,適用於失眠、多夢等症。

五味子性溫、味酸、澀,具有固澀收斂、補氣、補腎、止咳化痰、降氣、生津止渴、強筋骨、解酒毒等功效。其中,固澀收斂可斂肺止咳、澀腸固精、益氣生津、補腎寧心;補氣可助脾益氣,增強抵抗力,緩解疲勞;補腎可改善腎虛諸症,如腰膝酸軟、頭暈耳鳴、遺精早洩、陽痿不舉等;止咳化痰可稀釋呼吸道分泌物,促進痰液排出;降氣可治嘔吐、暈眩、口苦等症;生津止渴可刺激唾液和其他消化液的分泌,從而起到生津止渴的作用;強筋骨可增強骨骼力量,強健筋骨;解酒毒可保護肝臟,促進酒精代謝,緩解酒後不適。

半夏具有溫化寒痰、止咳化痰、止嘔、降氣、燥濕、利水消腫、散結等功效。能溫暖肺氣,使痰液化解,鎮咳祛痰,消除嘔吐,幫助降低血壓,減少水腫,散結消腫,適用於咳嗽、哮喘、嘔吐、腹脹、水腫等症狀。同時還可外用於治療皮膚腫瘤、毒蛇咬傷等。

熟地黃具有補血、滋陰、益精、補腎、滋補養生等功效。它能補血養血,改善貧血癥狀;滋補肝腎,緩解肝腎陰虛症狀;益精填髓,增強精血;補腎填精,增強腎臟功能;滋補養生,增強體質,延緩衰老。熟地黃常與其他中藥配伍使用,以增強療效。

白朮具有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等功效。\n\n白朮可以補氣健脾、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具有多種藥用價值,常用於治療脾虛氣弱、食慾不振、肢體乏力、水腫、黃疸、自汗、盜汗、口渴、口乾舌燥、安胎、食少、腹脹、泄瀉、風濕疼痛、關節炎等症狀。

山藥具有補氣、澀精止遺、補腎、止咳化痰、強筋骨、健脾胃、滋陰、止瀉等功效。山藥性平味甘,入脾、肺、腎經,有補氣益虛,生津止渴,健脾養胃的功效。山藥含有黏液蛋白、澱粉、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等營養成分,能補充人體所需的營養,增強體質,緩解疲勞,增強體力。山藥還具有滋陰功效,可以改善皮膚乾燥、粗糙等症狀。

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臨牀上,甘草可適用於治療熱毒瘡瘍、咽喉腫痛、藥物中毒、心氣不足、脾氣虛弱、熱毒發熱、口渴、咳嗽、痺痛、泄瀉、咽喉腫痛、口腔潰瘍、肺熱咳嗽、痰多氣喘、咽喉腫痛、口瘡、胃炎、十二指腸潰瘍等症狀。

中醫認為,咳嗽氣喘的發生是因肺氣虛弱、衛表不固、痰飲內阻造成的。因此,治療咳嗽氣喘應以益氣固表、化痰止咳為法。桂苓甘味合附子都氣丸方中,桂枝、茯苓、五味子、白朮、半夏、山藥、熟地黃、甘草等,具有益氣固表、化痰止咳的功效。諸藥合用,可有效緩解咳嗽氣喘的症狀。

傳統服藥法


桂枝8分,雲苓3錢,炙甘草5分,五味子5分,生白朮5錢,制半夏2錢,炙遠志1錢,炒補骨脂5錢,熟附塊5錢,懷山藥3錢,大熟地(炒松)3錢,合桃肉2枚。
溫化痰飲,攝納腎氣。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引起胃腸不適。

相關疾病


咳血肺氣腫咳嗽氣喘心內膜炎百日咳心包炎慢性喉炎和喉氣管炎支氣管炎二尖瓣狹窄多痰

相同名稱方劑


桂苓甘味合附子都氣丸, 出處:《丁甘仁醫案》卷四。 組成:桂枝8分,雲苓3錢,炙甘草5分,五味子5分,生白朮5錢,制半夏2錢,炙遠志1錢,炒補骨脂5錢,熟附塊5錢,懷山藥3錢,大熟地(炒松)3錢,合桃肉2枚。 主治:溫化痰飲,攝納腎氣。主治:咳嗽氣喘。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