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陰煎

WU YIN JI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4

寒性指數

7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24%
腎經 20%
脾經 17%
肺經 14%
肝經 14%
胃經 9%
心經
腎經
脾經
肺經
肝經
胃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五陰煎方中使用熟地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滋陰補血:熟地黃性溫,味甘,入心、肝、腎經,具有滋陰補血、益精填髓的功效。五陰煎主要針對陰虛血虧所致的病症,而熟地黃能補益陰血,改善因陰虛所致的各種症狀,如頭暈眼花、心悸失眠、腰膝酸軟等。
  2. 調和藥性:方中其他藥物如當歸、川芎、白芍等,多偏於涼性,而熟地黃性溫,可以起到調和藥性的作用,避免藥物過於寒涼,導致脾胃受損。

五陰煎中加入山藥,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益脾腎:山藥性平味甘,入脾、腎二經,具有健脾益氣、補腎固精的功效。五陰煎為滋陰補腎的方劑,用山藥可補益脾腎之氣,加強整體滋陰效果,使補腎作用更顯著。

2. 固本培元:山藥能滋養脾胃,促進消化吸收,改善脾胃運化功能,從而提高機體免疫力,達到固本培元的效果。五陰煎多用於體虛之人,加入山藥可增強體質,提高療效。

五陰煎中加入白扁豆,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健脾化濕: 白扁豆性平味甘,入脾胃經,具有健脾化濕、消暑解毒的功效。五陰煎治療的是脾虛濕盛所致的五陰煩熱,白扁豆能健脾燥濕,促進脾胃運化,改善濕熱內蘊,從而達到清熱解暑、緩解煩躁的效果。
  2. 和中益氣: 白扁豆除了健脾化濕外,還具有和中益氣的作用,可以改善脾胃虛弱所致的氣虛乏力、食慾不振等症狀,配合其他藥物共同發揮作用,更全面地調理脾胃功能,提高機體抵抗力。

五陰煎方劑中包含茯苓,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健脾利濕: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脾、肺經,具有健脾利濕、寧心安神之效。五陰煎主要用於治療脾腎陽虛,濕濁內停所致的五種陰證,如咳嗽痰多、腹瀉便溏、肢體沉重等。茯苓可健脾利濕,化解濕濁,改善脾腎陽虛的症狀。
  2. 滲濕利水:茯苓具有利水滲濕的作用,可以促進體內水液的代謝,減少濕氣的積聚。五陰煎中的其他藥物,如山藥、澤瀉等,也具有利水滲濕的功效,茯苓與之相配合,可以更好地消除水濕,改善水腫等症狀。

五陰煎中加入白芍,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緩解陰虛內熱: 白芍性微寒,味苦酸,歸肝、脾經,具有養血柔肝、斂陰止汗、緩急止痛的功效。五陰煎主要針對五臟陰虛、內熱熾盛所致的病症,白芍可滋陰降火,緩解陰虛所致的燥熱症狀,如口乾舌燥、心煩失眠等。
  2. 調節肝脾功能: 五陰煎中常配伍黃連、黃柏等清熱燥濕藥物,容易傷及脾胃,而白芍能養脾柔肝,緩解藥物對脾胃的刺激,防止脾胃虛弱,保證藥物療效的發揮。

五陰煎方劑中包含五味子,其原因主要為以下兩點:

  1. 滋陰斂肺,固澀止汗:五味子性酸甘,入肺、腎經,具有滋陰斂肺、固澀止汗之功效,可改善肺陰虛所致的虛汗、盜汗、咳嗽等症狀,與五陰煎治療陰虛津虧、氣虛汗出之證相契合。
  2. 補腎固精,益氣生津:五味子亦能補腎固精,益氣生津,對於腎陰不足、精氣虧損所致的腰膝酸軟、頭暈目眩等症狀亦有改善作用,進一步增強五陰煎滋陰益氣、補腎固精之效。

五陰煎方劑中加入人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氣扶正:五陰煎主治虛寒證,患者多伴有氣虛乏力、面色蒼白等症狀。人參性溫味甘,入脾肺經,具有大補元氣、益氣復脈之效,可補益患者虛損之氣,提升正氣,增強抵抗力。
  2. 溫陽散寒:人參亦有溫陽散寒之效,能溫煦臟腑,驅散寒邪。五陰煎中其他藥物如附子、肉桂等亦有溫陽散寒作用,人參與之配合,相輔相成,更能有效溫陽散寒,改善虛寒症狀。

五陰煎方劑中包含白朮,主要原因有二:

  1. 健脾益氣:白朮味甘性溫,入脾胃經,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止汗固表等功效。五陰煎主治脾虛濕困,氣血不足,症見面色蒼白、神疲乏力、食少便溏、腹脹、四肢倦怠、自汗等,而白朮能補脾益氣,改善脾胃運化功能,從根本上改善上述症狀。
  2. 燥濕利水:白朮亦具燥濕利水之功,能祛除體內濕氣,利水滲濕,配合其他藥物,更能有效改善脾虛濕困的病症,達到祛濕健脾的效果。

五陰煎中加入甘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調和藥性,緩解藥物毒性: 甘草味甘,性平,具有調和諸藥、緩解藥物毒性的作用。五陰煎方中藥材多性寒,加入甘草可以中和寒性,避免寒涼之性傷及脾胃。
  2. 增強藥效,益氣健脾: 甘草能益氣健脾,與其他藥材配合,有助於補氣血、益脾胃,進一步增強藥效,使藥物更有效地治療五陰俱虛之症。

總之,甘草在五陰煎方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不僅能調和藥性、緩解毒性,更能增強藥效,使其更有效地治療五陰虛證。

主治功效


五陰煎中藥方劑

  • 熟地黃:補血、滋陰、益精、補腎、滋補養生

  • 山藥:補氣、澀精止遺、補腎、止咳化痰、強筋骨、健脾胃、滋陰、止瀉

  • 白扁豆:補氣、止瀉、健脾胃、消暑、解毒、固崩止帶

  • 茯苓: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

  • 白芍: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

  • 五味子:固澀收斂、補氣、補腎、止咳化痰、降氣、生津止渴、強筋骨、解酒毒

  • 人參:補氣、增強免疫力、調節血糖、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記憶力、延緩衰老、提高性功能

  • 白朮: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

  • 甘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

總結:

中藥方劑「五陰煎」,主要成分是:熟地黃、山藥、白扁豆、茯苓、白芍、五味子、人參、白朮、甘草。其主治功效是:真正的陰液虧損,脾臟虛弱,出血,或者見到大便稀溏不嚴重的情況。該方劑具有補氣、養血、健脾、利水、止瀉、澀精、止咳、化痰、強筋、益腎、寧心、解酒等多種功效,適用於多種慢性疾病的治療,具有良好的療效。

傳統服藥法


熟地5-7錢或1兩,山藥(炒)2錢,扁豆(炒)2-3錢,炙甘草1-2錢,茯苓1錢半,芍藥(炒黃)2錢,五味子20粒,人參隨宜用,白朮(炒)1-2錢。水2鐘,加蓮肉(去心)20粒,煎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宜在醫生指導下使用,不可自行服用。
  • 本方有滋陰補血、健脾益氣的功效,但不宜長期服用,以免滋膩礙胃。
  • 本方有一定的活血作用,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大便溏

相同名稱方劑


五陰煎, 出處:《景岳全書》卷五十一。 組成:熟地5-7錢或1兩,山藥(炒)2錢,扁豆(炒)2-3錢,炙甘草1-2錢,茯苓1錢半,芍藥(炒黃)2錢,五味子20粒,人參随宜用,白朮(炒)1-2錢。 主治:真陰虧損,脾虛失血,或見溏泄未甚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