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mhealthlogo

白芍

BAI SHAO

最後更新日:2023-04-11

白芍的傳統功效

白芍

1. 補血養肝

白芍其主要功效是活血化瘀、緩解疼痛和補血養肝。

白芍中的芍藥苷和芍藥苷酸等成分能夠促進血液循環,增加血液中的紅血球數量和含氧量,從而達到補血的效果。同時,白芍還能夠調節肝臟的功能,增加肝臟的解毒能力和代謝能力,從而達到養肝的效果。

因此,白芍在中醫臨床上常被用於治療貧血、疲勞乏力、月經不調、肝臟功能異常等與氣血不足和肝臟功能有關的症狀。

2. 平肝息風

平肝止痛,斂陰止汗,養血和營。主月經不調;經行腹痛;崩漏;自汗;盜汗;脅肋脘腹疼痛;四肢攣痛;頭痛;眩暈

用於肝陰不足,肝氣不舒或肝陽偏亢的頭痛,眩暈、脇肋疼痛、脘腹四肢拘攣作痛等證。有養肝陰,調肝氣,平肝陽,緩急止痛之效。

治肝陽上亢的頭痛眩暈,常配生地、牛膝、石決明等同用:治肝鬱脇肋疼痛,常配當歸、白朮、柴胡等同用;治脘腹手足攣急疼痛,常配甘草同用;治肝脾不調,腹痛泄瀉,常配防風、白朮同用。 用於陰虛盜汗,及營衛不和的表虛自汗證。能斂陰、和營而止汗。治營衛不和,表虛自汗,常與桂枝配伍,調和營衛而止汗;治陰虛盜汗,可配生地黃、牡蠣、浮小麥等,斂陰而止汗。

3. 健脾胃

《醫學啟源》:安脾經,治腹痛,收胃氣,止瀉利,和血,固腠理,瀉肝,補脾胃。

白芍的現代功效

1. 提升免疫力

白芍其成分中含有多種化學物質,其中包括多酚類化合物、芍藥苷、芍藥苷酸等,這些成分中的一些具有調節免疫系統的作用。

研究顯示,白芍中的多酚類化合物能夠刺激免疫細胞的活性,增加免疫細胞的數量和活性,進而提高人體的免疫力。此外,白芍中的芍藥苷和芍藥苷酸等成分也能夠調節免疫系統,增強人體免疫力,提高對於病原體的抵抗力。

2. 預防腫瘤或抗癌

白芍其成分中含有多種化學物質,包括多酚類化合物、芍藥苷、芍藥苷酸等,這些成分中的一些具有抑制腫瘤的作用。

研究顯示,白芍中的芍藥苷和芍藥苷酸等成分能夠抑制腫瘤細胞的生長和分裂,促進腫瘤細胞凋亡,並且能夠阻止腫瘤細胞侵襲和轉移。此外,白芍中的多酚類化合物也具有抗腫瘤的作用,能夠抑制腫瘤的形成和發展。

3. 降血壓

白芍其成分中含有多種化學物質,其中包括芍藥苷和芍藥苷酸等成分,具有降血壓的作用。

研究顯示,白芍中的芍藥苷和芍藥苷酸能夠通過擴張血管,降低血管阻力,減少心臟負荷,從而降低血壓。此外,白芍還能夠減少脂肪堆積和脂質代謝異常,進一步降低血壓。

4. 抗發炎

白芍其主要功效之一就是抗炎作用。

白芍中的芍藥苷和芍藥苷酸等成分具有抗炎作用,能夠減少炎症反應,緩解紅腫和疼痛。這些成分能夠減少發炎部位的白細胞浸潤和纖維母細胞增殖,從而減少炎症反應所引起的組織損傷。此外,白芍還能夠減少炎症所產生的自由基,保護身體細胞不受氧化損傷。

因此,白芍在中醫臨床上常被用於治療各種炎症,例如風濕性關節炎、軟組織炎症、皮膚炎症等。此外,白芍還常被用於治療疼痛,例如經痛、頭痛、肌肉酸痛等,其抗炎作用也是其中的一個重要原因。

5. 止痛功效

白芍主要功效是活血化瘀、緩解疼痛。在中醫理論中,白芍的緩解疼痛作用主要來自其對血液循環的調節作用。

白芍中的主要成分是芍藥苷和芍藥苷酸等,這些成分能夠促進血液循環,增加血液中的紅血球數量和含氧量,從而提高身體的能量水平和身體免疫力。同時,白芍還能夠減少炎症反應,緩解局部組織的損傷,從而減輕疼痛。

因此,白芍在中醫臨床上常被用於治療各種疼痛,例如經痛、頭痛、肌肉酸痛、關節疼痛等。此外,白芍還常被用於治療傷口疼痛,例如手術後的疼痛、牙痛等。

白芍的運用方法與用量

內服:煎湯,5-12g;或入丸、散。大劑量可用15-30g。

白芍的炮製

  • 白芍《金匱玉函經》載:"刮去皮。"《雷公炮炙論》:"於日中曬乾,以竹刀刮上粗皮並頭上了,銼之。"《世醫得效方》:"去蘆,鍘碎。"現行,取原藥材,除去雜質,分開大小條,浸至六、七成透,悶潤至透,切薄片,乾燥。
  • 炒白芍《經效產寶》載:"炒黃。"《婦人良方》:"微炒。""炒焦黃。"現行,取白芍片置鍋內,用文火加熱,炒至表面微黃色,取出放涼。炒用性緩,柔肝,和脾,止瀉。
  • 酒白芍《扁鵲心書》載:"酒炒。"《湯液本草》:"酒浸。"《炮炙大法》:"酒浸蒸切片。"《本草崇原》:"切片,酒潤,覆蓋過宿。"現行,取白芍片,噴淋黃酒拌勻,稍悶後,置鍋內用文火加熱,炒乾,取出放涼。每白芍片100kg,用黃酒10kg。酒制行經,止中寒腹痛。
  • 醋白芍《綱目》載:"醋炒。"現行,取白芍片,用米醋拌勻,稍悶後置鍋內,用文火加熱,炒乾,取出放涼。每白芍片100kg,用米醋15kg,醋炒斂血、止血。
  • 土炒白芍《時病論》載:"土炒。"現行,取灶心土(伏龍肝)細粉置鍋內,用中火炒熱,倒入白芍片,炒至表面掛土色,微顯焦黃色時,取出,篩去土粉,放涼。每白芍片100kg,用灶心土20kg。
  • 白芍炭《丹溪心法》載:"炒成炭。""燒灰存性。"《醫學綱目》:"煅存性。"現行,取白芍片,置鍋內,用武火加熱,炒至焦黑色,噴淋清水少許滅盡火星,取出,晾乾,涼透。制炭止血。此外,還有煨白芍、鹽白芍、麩炒白芍。飲片性狀:白芍為類圓形或橢圓形的薄片,直徑10-25mm,表面類白色或微帶棕紅色,平滑,角質樣,中間類白色有明顯的環紋和放射狀紋理。周邊淡棕紅色或粉白色,有皺紋。質堅脆。氣微,味微苦、酸。炒白芍形如白芍,表面微黃色,偶有黃斑。酒白芍形如白芍,黃色,微有酒氣。醋白芍形如白芍,微有醋氣。土炒白芍形如白芍,土黃色,微有焦土氣。白芍炭形如白芍,表面焦黑色。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不宜與藜蘆同用。虛寒腹痛泄瀉者慎服。
  • 《本草經集註》:惡石斛、芒消。畏消石、鱉甲、小薊。反藜蘆。
  • 《本草經疏》:凡中寒腹痛,中寒作泄,腹中冷痛,腸胃中覺冷等證忌之。
  • 《藥品化義》:疹子忌之。
  • 《得配本草》:脾氣虛寒,下痢純血禁用。
  • 孕婦和哺乳期婦女應避免使用白芍,因為其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可能對胎兒或嬰兒造成影響。
  • 脾胃虛弱、食欲不振、大便溏瀉的人應避免過量使用白芍,以免影響脾胃消化吸收功能。
  • 血瘀體質的人應避免長期大量使用白芍,以免導致血瘀病情加重。
  • 白芍與某些藥物有相互作用的風險,例如與阿司匹林、戊巴比妥等藥物合用可能增加出血風險。

白芍相關的方劑

白芍可治療的相關疾病

前列腺炎
胰臟炎
結膜炎
月經腹痛
白帶
子宮崩漏
心內膜炎
原發性高血壓
心包炎
心肌炎
低血壓
慢性腎衰竭
子宮頸惡性腫瘤(子宮頸癌)
梅尼爾氏病
風濕性心臟病
二尖瓣狹窄
高血壓性心臟病
高血壓性腎臟病
心臟衰竭
腎絲球腎炎
子宮頸炎
月經前緊張症候群
暈眩
肋間神經疼痛
夜間盜汗
汗出(身體易出汗)
眼睛紅痛
胃腸脹氣
月經不調
腹痛
腰痛
頭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