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當歸散」的方劑名中,包含「當歸」,乃因「當歸」為其君藥,藥性溫和,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等功效。
「當歸」名副其實,性味甘溫,能補血而不燥熱,活血而不傷陰,對於女性經期不順、血虛頭暈、面色蒼白、腸燥便祕等症狀,皆有顯著療效。因此,將「當歸」作為方劑主藥,意在彰顯其藥效之重要性和全面性,亦表明方劑以補血活血為主要治療方向。
當歸散中加入黃芩,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解毒:黃芩性寒,味苦,具有清熱瀉火、涼血解毒之效。當歸散主治血熱妄行、瘀血阻滯所致的各種出血症狀,而黃芩的清熱解毒作用,可以抑制血熱,預防出血加重。
- 抗炎止痛:黃芩含有黃芩苷等成分,具有抗炎作用,可以抑制炎症反應,緩解出血所引起的疼痛。當歸散中加入黃芩,可以增強其止痛效果,減輕患者痛苦。
當歸散中加入白芍,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緩解血虛所致的疼痛: 白芍具有養血柔肝、斂陰止痛的功效,能緩解血虛所致的疼痛,與當歸的補血活血作用相輔相成,共同改善氣血不足導致的疼痛症狀。
- 協調藥性: 當歸性溫,偏於補血活血,而白芍性微寒,偏於斂陰止痛,二者藥性相配,可使藥效更加協調,避免單獨使用當歸可能出現的燥熱之弊。
因此,白芍的加入對於改善當歸散的療效具有重要意義,使其更能有效地治療血虛所致的疼痛。
當歸散中包含川芎,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 協同作用:當歸散以補血活血為主,而川芎具有行氣活血、止痛的功能。兩者合用,可相輔相成,加強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的效果,更好地改善血瘀所致的疼痛、經絡不通等症狀。
- 藥性相配:當歸性溫,川芎性溫,兩者藥性相近,且皆入肝經,可相助藥力,提高療效。川芎的辛溫之性可助當歸活血化瘀,更能促進血液循環,溫通經絡。
當歸散中加入白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健脾益氣,助補血功效:當歸散以補血活血為主要功效,而白朮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之效。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脾氣健運,方能更好地吸收營養,促進血液生成。白朮健脾,有助於提升當歸補血的效力。
- 佐使當歸,防止滑泄:當歸性偏潤滑,若單用,容易導致滑泄,影響補血效果。白朮性燥,能收斂固澀,與當歸相配,可防止滑泄,使補血功效更加穩定。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當歸散」由當歸、黃芩、白芍、川芎、白朮等成分組成,主要用於治療產婦分娩後惡露無法排出的問題。這種方劑透過其獨特的中藥材配方,有效地解決了婦科常見的這一問題。
白芍,具有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等傳統功效。適用於治療肝陰不足、肝氣不舒引起的頭痛、眩暈等症狀;補血養肝功能有助於調節肝臟功能,增強解毒代謝能力;健脾胃功效適用於脾胃虛弱相關症狀。
白朮,具有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等功效。常用於治療脾虛氣弱、食慾不振、水腫、黃疸、自汗、盜汗等症狀,並能有效地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
川芎,具有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理氣行氣等功效。用於治療頭痛眩暈、目赤腫痛、風濕痹痛等症狀,並且對風寒感冒、肢體疼痛、月經不調等症狀也有良好效果。
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等功效。能夠促進造血功能,增加血細胞數量,改善月經不調;其所含的維生素K等成分能增強血管壁張力,達到止血效果;同時也有助於活血化瘀、消腫止痛。
黃芩,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等功效。適用於治療外感熱病、濕熱蘊結、咳嗽痰稠等症狀,並對肝臟和膽囊疾病、小便不利等症有良好療效。
總結來看,「當歸散」通過其特有的中藥材組合,能有效治療產婦分娩後惡露不排等問題,並對相關的婦科症狀有顯著的療效。這些中藥材各具特色,但在組合使用時,彼此的功效得到加強,形成了一個全面而有效的治療方案。
傳統服藥法
歸身、川芎、白藥、陳皮、木香、香附、烏藥、吳茱萸、砂仁、白朮、甘草、前胡、紫蘇、蔥白、生薑。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當歸散, 出處:《保命集》卷下。 組成:當歸、芫花(炒)。 主治:婦人産後惡物不下。
當歸散, 出處:《保命集》卷下。 組成:當歸、黃耆、栝樓、木香、黃連各等分。 主治:諸瘡腫已破未破,焮腫甚。
當歸散, 出處:《便覽》卷四。 組成:乳香3錢,沒藥3錢,茴香4錢,當歸1兩,自然銅(火煅,醋淬7次)。 主治:杖瘡。
當歸散, 出處:《葆光道人眼科龍木集》。 組成:當歸、防風苗(泡)、蒺藜(炒)、牡丹皮各等分。 主治:目中紅筋附睛者。
當歸散, 出處:《本事》卷十。 組成:當歸(洗,去蘆,薄切,焙乾)1兩,川芎(洗)1兩,白芍藥1兩,黃芩(銼,炒)1兩,白朮半兩,山茱萸1兩半(連核用)。 主治:經水妄行不止,及産後氣血虛弱,惡露內停,憎寒發熱。
當歸散, 出處:《博濟》卷四。 組成:延胡索、當歸、蒲黃(炒)、京芎、滑石(炒,先研細)、乾地黃、天麻、肉桂(去皮)、澤蘭、蓬莪朮(炮)、赤芍藥各等分,地榆(醋炒,焙乾)減半。 主治:婦人血風攻註,百骨節痠痛,皮膚虛腫,筋脈拘急,或生癮疹,寒熱不時,飲食無味。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