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瘡很常見,不如從中醫證候,經絡與中藥理解!

- 最後更新:2021-10-06

從現代醫學觀點看痔瘡


痔瘡

痔瘡是指肛管的血管組織腫脹或發炎時呈現的病態現象,依照台灣地區成大醫院統計,罹患痔瘡機率竟高達 86%!

痔瘡的症狀,最常見的是不帶疼痛的排便出血(內痔)、肛門搔癢灼熱感、肛門不適或疼痛的情形,甚至有塊狀物從肛門脫出。

造成痔瘡的確切病原因不明,最常見的就是因為久坐或久站,臀部的氣血循環不良,而如果久坐又熬夜、吸菸、酗酒、纖維及水分攝取不足、愛吃辣、長期便秘,則有更高的風險會得到痔瘡。

痔瘡依照發生位置及種類而定,可分為內痔、外痔、混合痔。有潰瘍病史、酗酒及肝病、有吸菸習慣的人也容易痔瘡。

現代醫學治療痔瘡,主要是擦藥膏,或是進行簡單的門診手術,例如:橡皮筋結紮術、電刀切除,嚴重的痔瘡則須以傳統手術切除。

若要改善或移除痔瘡息肉,現代醫學已經掌握的很成熟。但是如果要長久預防罹患痔瘡或復發時,則可以配合運用中醫的理論。

現代人久坐,臀部氣血運作不佳
現代人久坐,臀部經絡氣血運作不佳

從中醫的觀點看痔瘡


常聽人說「十人九痔」,可見這是千古以來一個常見的症狀,中國古代就有很多類似的名稱。例如:牡痔、牝痔、脈痔、血痔、血痔、腸痔、外痔、內痔、二十五痔、七十二痔...等等。

主要是古代的痔,還包含鼻痔、耳痔..等等數種,不只有肛門直腸末端的痔。必須注意的是:不論古今,嚴重的痔瘡都屬於外科領域,現代外科醫學是值得信賴的方法。

傳統中醫討論的痔瘡,主要是站在痔瘡形成的原因以預防養生的角度來探討,主要有以下幾種證候,分述如下:

一、大腸實熱、燥熱

《傷寒雜病論》提到:「小腸有寒者,其人下重便血,有熱者,必痔」。喜歡食用燥熱或辛辣的食物造成大腸實熱,是典型痔瘡形成的原因。秋天天氣燥熱,外感燥熱之邪也容易出現此證。

症狀是:肛門附近疼痛劇烈、大便乾燥秘結(像羊糞很小粒)、面紅口臭、失眠心煩、小便深黃且量少、口乾舌燥、舌紅少津,苔黃燥、脈浮數或洪。

現代人體內三焦經與大腸經能量旺盛,只要飲食與生活習慣不當,就很容易產生大腸火

二、大腸濕熱蘊結

天氣太濕熱,濕氣之氣入侵體內也會造成大腸的熱。如果經常飲食不節制,吃太多、太飽或太油膩,喝酒辛辣,久了會導致濕熱內生,蘊結大腸,逐漸形成痔瘡。

症狀是:大便排出不暢、裡急後重、腹脹、食慾不佳、身重疲倦沈重、舌苔黃膩,脈滑數。

三、脾氣虛,中氣下陷

現代人因為長期思慮過多、勞累過度造成脾虛,導致身體中氣不足。過度勞累再加上久站、久坐,會使中氣下陷,濕熱之氣鬱積於下焦,導致肛門腫脹,進而誘使痔瘡發作。

症狀:肛門下墜、大便排出無力、氣短疲倦、食慾不佳、面色白,舌淡苔白,脈虛。

這種類型的痔瘡,必須先提升脾胃升陽之氣,才有辦法從根本改善痔瘡

四、肝氣鬱結

現代人工作壓力大、又容易生氣、經常熬夜,導致肝氣鬱結、氣機不暢。基於臟腑別通關係,肝臟與大腸互為臟腑別通,所以只要肝不好,大腸也不會好!

這種痔瘡的症狀是:容易生氣鬱悶、生氣之後肋間疼痛、胸悶、肚子脹氣、食慾不佳、失眠。

五、經絡氣滯血瘀

因為久坐、久站,造成臀部、肛門附近氣血運行不佳形成痔瘡。長期便祕的人氣血瘀滯下焦,也會造成痔瘡腫脹。

現代人久坐居多,常常造成臀部附近經絡阻塞,從經絡檢測也可以發現,現代人只要疲勞時就膀胱經虛證,久了之後就會造成痔瘡

相關的5個中醫證候與中藥方劑


載入中...

改善痔瘡的26個中藥方劑清單


與痔瘡的相關症狀或疾病


關於痔瘡之相關中醫典籍


  • 《素問、生氣通天論》說:「因而飽食,筋脈橫解,腸澼為痔。」
  • 《奇效良方.腸癖痔漏門》:「且夫痔與漏,初致之由雖同,所患之病實異。初生肛邊,成不破者曰痔。破潰而出膿血,黃水浸淫、淋瀝久不止者,曰漏也。」
  • 《普濟方.痔漏門》:「蓋熱則血傷,血傷則經滯,經滯則氣不周行,氣與血俱滯,乘虛而墜入大腸,此其所以為痔也。」
  • 《醫學綱目.痔漏》:「如大澤之中有小山突出為痔。人於九竅中,凡有小肉突出皆曰痔,不獨於肛門邊生也。」
  • 《外科正宗》:「夫痔者,乃素積濕熱,過食炙煿,或因久坐而血脈不行,又因七情而過傷生冷,以及擔輕負重,竭力遠行,氣血縱橫,經絡交錯,又或酒色過度,脾胃受傷,以致濁氣瘀血,流注肛門,俱能發痔。」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