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現代醫學觀點看腰痛
現代醫學對於腰痛理解非常深入,造成腰痛(下背痛)的原因非常多,可以說是非常複雜,因為這是許多疾病的共同症狀,以下列出常見的腰痛疾病,可以區分為以下三類:
一、機械性腰痛:最常見就是以下兩種,這種腰痛通常屬於物理治療復健科的範疇。
- 肌肉、肌腱、韌帶拉傷:這是多數的腰痛和下背痛的原因,當腰部用力不當、過度使用時就會造成疼痛,通常只需要適度的休息就能緩解。
- 脊椎異常:當腰痛合併有下肢疼痛、麻痺或乏力等症狀時,就很有可能是椎間板突出症。還可能包含:椎間盤退化、腰椎滑脫、椎弓解離、脊椎神經根壓迫、脊椎骨折、椎孔狹窄、骨質疏鬆造成的壓迫性骨折...等等
二、非機械性腰痛:最常見就是以下兩種,這應該找腫瘤科、泌尿科、肝膽腸胃科、風濕免疫科、感染科...等等。
- 泌尿系統疾病:腎臟發炎、結石、腫瘤時會引起腰痛,包括:急性腎盂腎炎、尿路結石、腎結石、腎腫瘤、腎阻塞等。
- 生殖系統疾病:女性的子宮肌瘤、卵巢腫瘤、骨盆腔發炎。男性的精索靜脈曲張、睪丸扭轉、睪丸或副睪丸發炎,也都可能出現腰痛。
- 消化系統疾病:膽結石併膽囊炎的疼痛,可能會從右上腹牽扯至右後腰。胰臟炎時,也可能造成左腰痛。
- 免疫系統疾病:僵直性關節炎、風濕性關節炎、病毒感染時,都會引起嚴重腰痛。
三、轉移痛:這是指本來不是腰痛,從別的地方疼痛轉移過來的,最常見就是以下兩種:
- 梨狀肌症候群:有些人腰部、臀部和髖關節會痛,卻沒有椎間盤突出,而是臀部的梨狀肌異常造成的,常見於坐骨神經痛。
- 髖關節唇破裂:包覆並固定髖臼的軟骨撕裂,導致活動時產生疼痛感。
- 骨盆前傾症:因為久坐、腰部肌肉不平衡造成骨盆前傾,幾乎是所有腰痛的前驅因子。
以上探討腰痛的原因,可以算是非常完整。然而有一定比例的人的腰痛可能並不屬於以上的任何一種,而是屬於原因不明,同時並沒有出現器質性病變,這時候就很適合從中醫經絡理論來加以探討。
從中醫的觀點看腰痛
腰痛絕對是困擾中國人上千年的症狀,在《黃帝內經》稱為「腰脊痛」或「腰痛」。
古代書籍有很多形容腰痛的生動文字,例如:折腰、折脊、脊痛腰似折、腰痛不可俯仰、腰痛,痛引肩、腰痛俠脊而痛至頭儿儿然、腰痛引少腹、腰背痛而脛痠...等等。
後世醫家將腰痛分為「卒腰痛」(急性腰痛)與「久腰痛」(慢性腰痛),古人與現代人的經驗類似,由於每天做事耗體力,固定於同一姿勢(如久坐、久立、彎腰),肌肉勞損、閃到腰(跌打損傷)而造成腰痛。
若依照證候分析,腰痛主要區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1. 外感六邪(風、寒、濕)
從漢朝《傷寒論》就已經發現,感冒時因為外來風寒之邪入侵體內造成「太陽病」,首先影響的就是「膀胱經」及「督脈」。而這兩條經絡影響整個背部,疼痛的部位與腰痛重疊。
簡單說就是感冒時腰痛,所以同時會伴隨其他症狀,例如:頭痛、脖子痛、肩背痛,臀部、大小腿、後膝蓋、全身關節都痛、發燒、怕冷、無汗或有汗,舌苔薄白,脈浮緊。
外在的「濕氣」也很容易造成腰痛,容易侵襲體內膽經與腰間的帶脈,每次遇到寒冷或陰雨天氣,或是秋冬季節就更加嚴重。
這種風寒濕痹痛,如果累積多年沒有治癒,往往伴隨全身關節發熱、腫脹和疼痛。疼痛和僵硬,類似現代的類風濕性關節炎。
當一個人感受到外來「寒濕」之邪之後,也會脾胃障礙,反應在背部脾俞與胃俞附近,連帶影響到腰間的帶脈,導致腰部及腰以下發冷、重墜感。這就是古人說的「腎著」證。
由於腰痛實在出現的機率太高,很容易被印證,從許多會員的觀察後發現,只要腳三陽經(膽、胃、膀胱經)與腎經虛證時(見下圖),幾乎很難脫離腰痛的魔掌,尤其是進入秋冬之後機率很高!
大約從2020年開始,某會員C先生每年進入秋末初冬時,就一定會出現腰痛,連續觀察到2022年,每年在這個時候膽經、胃經都會開始出現虛證,印證了外來的寒氣,會造成陽經沒有能量的現象。
然而,在最炎熱的夏天依然也會出現腰痛。2022年7-8月間的三伏天極端炎熱,某女性會員B小姐就回報,某天早上突然間腰痛到站不起來,結果經絡檢測如下圖,若比對這張經絡圖與上面提到最容易腰痛的經絡現象,是幾乎一致的。
這通常是出現在「寒性陽虛經絡體質」的人身上,在進入炎熱夏天之後,膽經、胃經與腎經能量依然保持在冬季狀態,並沒有相對提升,加上膀胱經虛證,就會造成整個背部經絡氣血不足,腰痛也就理所當然了。
2. 脾胃障礙、水飲內停
上面提到,外在的寒氣會影響到腰部附近造成冷痛。而當一個人經常熬夜後,脾胃氣血能力不佳後,也會因為體水液運化出現障礙而出現腰痛。
這是因為中醫提出脾主運化,脾臟主要運化體內的水,當體內水運化不佳之後,會在體內出現痰飲。
反應在背部脾、胃、腎、膀胱的俞穴,這也是造成腰痛的主要原因。
此外,還容易出現全身或四肢水腫、咳嗽、氣喘、暈眩、呼吸氣短言語無力、口乾口渴、胸痛...等等症狀。
這種水飲內停的經絡現象,最常見於「鐵三角」經絡型態與「倒鐵三角」經絡型態,在許多文章中都有提到。
由於夏季期間很容易出現所謂的「鐵三角」經絡型態,這種型態的脾經嚴重虛證。
某會員在2022年7月間感冒,出現腰痛、側腰痛及相關感冒症狀,當天的經絡圖分享如下:
3. 腹部虛寒
上面提到的腹部虛寒所造成的腰痛,除了冬天之外,也很有機會出現在炎熱夏天,關鍵就在於喝冰水、服用寒涼食物。
可以透過觀察手三陽經的能量變化,來清楚看出這種經絡現象。
以某會員為例,在2022年初還是冬天時,某天出現嚴重腰痛,整天疲勞想睡,卻出現睡眠障礙,胃脹氣、消化不良、喉嚨痛、流鼻涕,也是很像感冒的症狀,其實就是體內虛寒的現象,當天的經絡圖如下:
4. 腎虛(氣虛、陽虛、陰虛)、肝腎不足
亞洲人由於都有受到中醫的薰陶,許多人聽到腰酸,都會取笑說這是「腎虛」。
這是因為中醫認為「腰為腎之腑」,所以腰痛與中醫的腎息息相關,而這個腎臟不是西醫解剖學的腎臟,而是指「腎氣」、「腎陰」與「腎陽」。
當一個人體內水飲內停久了會出現腎臟疾病,縱慾、疲勞過度或年老腎氣衰減時就會腰痛,下背痛反射在背後的俞穴,主要就是腎與三焦俞附近的位置。
除了腎之外,肝也與腰痛息息相關。因為中醫認為「肝主筋、腎主骨」。
肝血要充足,才得以養筋不會酸痛。腎主理骨骼生長與修復功能,肝腎虛弱時也會腰酸腰痛。
基於此,過去千年以來中醫認為慢性筋骨相關疾病,主要就是肝腎氣血衰敗所造成,因此而中老年人幾乎難以避免。
基於上述,有一種鐵三角經絡型態的變化型(見下圖),最容易出現長年腰痛。這種型態最容易出現在中年之後,因此許多中年人長期受到腰痛的困擾。
5. 下焦濕熱
以上提到的幾乎都與風、寒、濕有關,這是因為古人認為腰痛與這三個因素最相關,然而「熱」其實也會造成腰痛,這很容易出現在夏季。
當一個人下焦濕熱時也會腰部,中醫的下焦指的是大腸、小腸與膀胱。下背痛反射在背後的俞穴,也包含大腸俞、小腸俞與膀胱俞附近的位置。
也因此這種腰痛,也會伴隨大小腸及膀胱的異常症狀,例如大便溏瀉、很臭、小便灼痛或尿路障礙、小腹脹痛,帶下黃白而腥臭、口渴口乾、舌紅苔黃膩...等等。
這種經絡型態,常見於夏季出現的少陽經(三焦經、膽經)與陽明經(大腸經、胃經)實證,直至2022年也有一些會員回報,原來這種極熱的經絡型態也會出現腰痛、腰酸。
一年四季出現腰痛,改善的方法其實很簡單!只要經常拍打膽經、胃經與膀胱經大腿部分,按摩推拿揉開這些經絡上的肌肉沾粘,溫暖腹部,泡熱水半身浴,幾乎都可快速改善與痊癒。
雲端中醫在2020年11月公布一個改善秋冬季節腰痛的成功案例,多數人只要照著操作都會改善。
直到2022年1月時再度訪問這位當事者,他說2022年的冬天儘管很冷,他已經完全不會腰痛,可見經絡拍打對於改善腰痛是真實有用的,而且不容易復發!
相關的12個中醫證候與中藥方劑
可能經絡型態或現象
腰痛的經絡現象,主要以觀察脾經、腎經、膀胱經、膽經為主的經絡型態變化,依照季節而有顯著差異。
夏季經常出現脾經、腎經、膀胱經虛證,冬季經常出現膀胱經、膽經虛證,若這兩個都加起來,就會出現「上實下虛」的經絡型態,更容易出現腰痛。
同時,最終通往腹部的手三陽經虛證時,也容易反射到腰部出現腰痛。綜合以上,原來一年四季的各種經絡型態都有可能造成腰痛,難怪這是高機率出現的症狀,列舉幾種常見的經絡型態如下:
改善腰痛的50個中藥方劑清單
與腰痛的相關症狀或疾病
關於腰痛之相關中醫典籍
- 《素問.生氣通天論》:「因而強力,腎氣乃傷,高骨乃壞」
- 《素問.上古天真論》:「腎藏衰,形體皆極」
- 《素問.脈要精微論》:「腰者腎之府,轉搖不能,腎將憊矣」
- 《素問.上古天真論》:「以妄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所以張景岳說:「欲不可以縱,縱則精竭」
- 《金匱要略》:「虛勞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者,八味腎氣丸主之」
- 《諸病源候論.腰背痛諸候》:「勞損於腎,動傷經絡,又為風冷所侵,血氣擊搏,故腰痛也。」
- 《證治準繩.腰痛》:「有風、有濕、有寒、有熱、有挫閃、有瘀血、有滯氣、有痰積,皆標也,腎虛其本也。」
- 《素問.宣明五氣論》:「久視傷血,久臥傷氣,久坐傷肉,久立傷骨,久行傷筋,是謂五勞所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