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訊
主治功效
七寶美髯丹主要功用是「補益肝腎,烏髮壯骨」,主治「肝腎不足證」。鬚髮早白、脫髮、牙齒浮搖,腰膝酸軟,夢遺滑精,腎虛不育、氣血不足、筋骨無力、身體消瘦。婦女氣血不足、面色萎黃、疲倦乏力、帶下清稀、腰腿痠軟...等。
所謂「肝藏血,腎藏精」,精血互生,乙癸同源。髮為血之餘,腎之華在髮,肝腎精血充盈,則髮黑濃密而有光澤,若肝腎精血不足,輕者髮黃而無澤,重則鬚髮早白或脫落。
齒為骨之餘,骨賴髓養,髓由精化,腎中精氣充盛,則牙齒堅固而不易脫落。若腎虛精虧尤以生髓養骨,則齒牙動搖,甚則掉牙。
腎主生殖,腎精虧虛,則男子精少不育,精虛日久,腎陽亦衰,精關失固,則夢遺滑精,腰膝酸軟。一旦肝腎虧損,精血不足,衰老之症狀即隨之而現。
本方治證以肝腎精血虧虛,元陽不足為基本病機,故治以滋補肝腎,溫壯元陽為法。
腎氣虛衰的人容易長出白髮
方中赤白何首烏並用,白者入氣分,赤者入血分,腎主閉藏,肝主疏泄,此物氣溫、味苦澀,苦補腎,溫補肝,澀能收斂精氣,所以能養血益肝,固精益腎,健筋骨,烏髮,為滋補良藥。
本方不寒不燥,功在地黃、天門冬諸藥之上。故重用之為君藥,以補肝腎,益精血,烏鬚髮,壯筋骨。配袧杞子,當歸茲腎益精,補肝養血。菟絲子,補骨脂溫腎強腰,壯陽固精,俱為臣藥。
牛膝補肝腎,堅筋骨,活血脈。赤白茯苓合用以健脾運,滲濕濁,使補中有行,補中寓活,補而不滯,共為佐藥。
諸藥相合,俾精髓生而陰血充,元陽復而命火旺,齒髮有所滋養,腎精得以固秘,不僅可愈諸虛之疾,並有延年遐齡之功。
本方陰陽並補,以補陰益精為主,同時肝脾腎同治,精血同滋。先後天兼顧,尤以補腎益精為主。補中帶瀉,使補而不滯。
本方由何首烏等七藥組成,藉其溫養肝腎,益精補血之功使鬚髮有所滋養而烏黑華美,故名「七寶美髯丹」。
本方現代常用於治療中年早衰之白髮及脫髮,牙周病、遺精、早泄、月經不調、白帶、不育症,再生不良貧血、眩暈、骨質疏鬆症,以及男子不育症等辨證屬肝腎不足者。
傳統服藥法
赤、白何首烏各一斤(各500g),米泔水浸三四日,瓷片刮去皮,用淘淨黑豆二升,以砂鍋木曾瓦,鋪豆及首烏,重重鋪蓋,蒸之。豆熟取出,去豆曬乾,換豆再蒸,如此九次,曬乾,為末赤、白茯苓各一斤(各500g),去皮,研末,以水淘去筋膜及浮者取沉者撚塊,以人乳十碗浸勻,曬乾,研末牛膝八兩,去苗,同何首烏第七次蒸之,至第九次止,曬乾當歸八兩,酒浸,曬枸杞子八兩,酒浸,曬菟絲子八兩,酒浸生芽,研爛,曬(各240g)補骨脂四兩,以黑脂麻炒香(120g)。上為末,煉蜜為丸,如彈子大,共150丸,清晨溫酒送下,午時薑湯送下,臥時鹽湯送下(現代用法:碾細,煉蜜丸,每丸重10g,早、晚各服一丸,淡鹽開水送服)。
方劑組成解釋
方中何首烏補肝腎,益精血,澀精秘氣;枸杞子滋陰益腎;補骨脂助腎陽,溫丹田;茯苓交通心腎而滲濕補中;牛膝強筋骨,益下焦。本方具有補肝腎,益精血,烏鬚髮之功,適用于年齡較大肝腎兩虧所致的各種病症。可做老年人保健劑。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在配製時忌用鐵器
相關證候

肝腎不足
肝腎陰虛,肝腎陰涸,肝腎虛衰,肝腎虛熱,肝腎虧虛,肝腎虧損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七寶美髯丹, 出處:《仙拈集》卷三。 組成: 七寶美髯丹(《仙拈集》卷三。)出處:《仙拈集》卷三。組成:何首烏8兩(切片,米泔水浸過,用烏豆五升浸軟,一層豆,一層首烏,密蓋,九蒸曬),當歸2兩,人參2兩,黃柏2兩,菟絲2兩,熟地5兩,茯苓5兩,天冬3兩,麥冬3兩,生地3兩,牛膝3兩,枸杞3兩,山萸3兩,山藥2兩半,五味1兩。主治:固元氣,生多男,耐饑勞,美容顔,黑須發。 。 主治:固元氣,生多男,耐饑勞,美容顔,黑須發。
七寶美髯丹, 出處:《本草綱目》卷十八引《積善堂方》。 組成:赤何首烏1斤,白何首烏1斤(米泔水浸 4日,瓷片刮去皮,用淘淨黑豆2升,以砂鍋木甑,鋪豆及首烏,重重鋪蓋蒸之,豆熟取出,去豆曬乾,換豆再蒸,如此9次,曬乾,爲末),赤茯苓1斤,白茯苓1斤(去皮,研末,以水淘去筋膜及浮者,取沉者撚塊,以人乳10碗浸勻,曬乾,研末),牛膝8兩(去苗,酒浸1日,同何首烏第7次蒸之,至第9次止,曬乾),當歸8兩(酒浸,曬),枸杞子8兩(酒浸,曬),菟絲子8兩(酒浸生芽,研爛,曬),補骨脂4兩(以黑脂麻炒香)。 主治:補腎,固精,烏發,壯骨。滋陰益氣,調理榮衛。培補肝腎,益氣養血。主治:肝腎不足,白發,脫發,不育,崩帶,齒牙動搖,腰膝痠軟,腎虛無子。氣血不足,羸弱,周痹,腎虛無子,消渴,淋瀝遺精,崩帶,癰瘡,痔腫。女子血虧脫發,精神衰弱,男子腰腎不足,筋骨不壯。由腎水虧損,血氣不足引起的須發早白,牙齒動搖。肝腎兩虧,腰痠肢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