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蓋後側痛,從中醫證候,經絡及中藥改善!

- 最後更新:2023-07-20
關於膝蓋後側痛的3D經絡穴道分析:點選開啟

從現代醫學觀點看膝蓋後側痛


類似名稱:膕窩肌腱炎,
膝蓋後側痛

膝蓋後側疼痛也是一種常見的疼痛症狀,現代醫學稱之為「膕窩肌腱炎」,膝蓋後側痛通常不會單獨發生,而是和其它位置的膝蓋疼痛同時發生。所以可以先參考「膝蓋內側痛」、「膝蓋外側痛」專文討論。

現代醫學對從解剖學來理解這裡疼痛,「膕窩」部位有腿部幾條肌腱交會的三角形肌肉,幫助後十字韌帶穩定膝關節,伸展與彎曲。

影響的肌肉是大腿後肌(半腱肌、半膜肌和股二頭肌),與小腿的「腓腸肌」。

造成這個部位的疼痛原因,經常是因為「過度使用」造成肌肉拉傷或發炎,常發生在反覆短跑衝刺的身上,嚴重發作的時候,小腿無法完全伸直。

由於膝蓋會產生關節液,有些人在受傷後組織產生過多的關節液,人體無法代謝而產生積水,膝蓋蹲不下去,在膝蓋後方形成一個慢性的囊腫,稱為「貝克氏囊腫」,這也會造成膝蓋後側痛。

膝蓋積水時,後膝蓋出現貝克氏囊腫
膝蓋積水時,後膝蓋出現貝克氏囊腫

有時候膝蓋內側痛,是來自別的位置的牽引痛,例如:小腿疼痛也會感到膝蓋後面疼痛。臀部的坐骨神經痛時,也會延伸到膝蓋後方。

現代醫學改善膕窩肌腱炎的方法,主要是服藥抗發炎止痛藥物,輔助「冰敷」或「熱敷」,以及練習「伸展」復健運動。

如果有一種人,根本沒有運動拉傷卻出現膝蓋後側痛,或是膝蓋水腫導致膝蓋後側痛,這時候就可以考慮從中醫的觀點來下手,提供另外一條新思路。

快速理解膝蓋後側痛


膝蓋後側痛,從中醫證候,經絡及中藥改善!
膝蓋後側痛,從中醫證候,經絡及中藥改善!

從中醫的觀點看膝蓋後側痛


要探討「膝蓋後側痛」,首先就是要先理解膝蓋後側究竟有哪些經絡通過?依照《黃帝內經》的描述,通過這個部位的主要經絡是「膀胱經」與「腎經」,所以膝蓋後側主要就是受到這兩條經絡的影響。

影響後側膝蓋的經絡主要是膀胱經與腎經
影響後側膝蓋的經絡主要是膀胱經與腎經

腎經與膀胱經在中醫五行上都屬於「水」,所以這兩條經絡屬於「表裡」關係。從下圖可以清楚看出,腎經與膀胱經虛證,經絡氣血不足的狀態現象,主要發生在炎熱的夏天!

腎經與膀胱經同時虛證機率趨勢
腎經與膀胱經同時虛證機率趨勢

事實上,現代人腎經是一年四季都虛證的,因此這個趨勢主要是受到「膀胱經」的主導,因為天氣愈熱時,膀胱經能量就愈低,真正原因尚不明確。

由於這兩條經絡異常時,通常不會單獨存在,主要區分為以下3種經絡類型:

1. 鐵三角經絡型態之腎經虛證

雲端中醫最常提到的「鐵三角經絡型態」最常出現的一種變化型,就是「鐵三角」(肝經實證、脾經膀胱經虛證)加上「腎經虛證」。這種經絡型態最容易出現膝蓋「內側」痛加上膝蓋「後側」痛。

鐵三角經絡型態變化型,容易出現膝蓋內側、後側痛
鐵三角經絡型態變化型,容易出現膝蓋內側、後側痛

原因很容易理解,因為肝經與脾經通往膝蓋內側,而腎經與膀胱經通往膝蓋後側,這就是為什麼通常膝蓋後側痛與內側的疼痛,通常會是一起出現的

由於腎與膀胱在中醫理論上而言,所謂「腎主水」,都是主水液運化,所以當這兩條經絡異常時,嚴重的時候就會出現水腫,各種關節炎也會出現這種經絡型態。

2022年3月的時候,天氣開始轉暖,有位會員就私下分享,他不知道是什麼原因,他就像平常一樣走路時,膝蓋後側竟然開始有點疼痛起來。

他可是沒有進行激烈運動,當天他幫自己進行經絡檢測,就是清楚驗證自己出現這種經絡型態。

當天,他就努力拍打與按摩腎經與膀胱經,同時配合拍打脾經與膀胱經,果然膝蓋後側痛就消失了,預防未來可能疾病於無形之間。

2023年7月期間,某會員的媽媽出現右膝蓋後側痛,醫生跟媽媽是膝蓋後面的筋太緊造成拉傷,必須要作復健。結果這位會員在媽媽的左手肘窩附近拍打5分鐘,沒想到膝蓋後側痛就當場消失了,讓他直呼經絡的神奇!

這個案例就印證了「經絡對應」的原理,這位媽媽出現膝蓋後側痛的時間點,就是在夏季膀胱經最虛弱的時候,透過對應關係拍打,就可以改善經絡繹場所造成的膝蓋後側痛。

2. 秋冬常見的陽虛經絡型態

上面提到,由於這兩條經絡異常時,通常不會單獨存在,進入秋冬之後,膽經與胃經通常與腎經會一同加入虛證行列,所以也有可能會出現膝蓋「外側與內側」的疼痛。

膽經胃經與腎經虛證出現機率
膽經胃經與腎經虛證出現機率

從這個角度可以看出,膝蓋外側痛除非是運動傷害,自然出現的膝蓋外側與後側痛,其實是體內寒氣深重的重大訊息,告訴你一定要改變體質,否則未來百病叢生!

這種說法可不是理論,在2022年發表「初春是人體最陰寒的季節」文章之後,有一位會員就私下回報,她說自己再進入2022 年春天之後,由於寒流陸續來襲,她的左小腿經常抽筋,而且位置就是在膽經與胃經上,而小腿也在夜間抽筋,位置也真的是在腎經上,完全印證經絡理論是存在的

由於這種抽筋的牽拉,她也感受到膝蓋外側與後側的疼痛。還好她知道這就是寒氣造成的,因此她每天用熱水泡腳,泡到膝蓋部位,配合相關穴道按摩與經絡拍打,持續兩個星期之後症狀改善80%以上。

不過她也承認,這種陰寒的體質要改變不容易,每年在冬天,她都遇到一樣的問題。這一切還是要等待夏天的來臨,才有可能大幅改變。

3. 多數現代中年人的體質型態

絕大多數不明原因的膝蓋後側痛,其實是整個膝蓋都痛,當然包含後膝蓋疼痛,所以到後來都不知道原因了。這是因為,多數現代人中年以上的經絡型態,就是上面兩點加總所造成的,所以中老年人根本難逃膝蓋痛!

中老年人的經絡型態,難逃膝蓋痛
中老年人的經絡型態,難逃膝蓋痛

從上圖可以清楚看出,現代人的體質是「體三角」+「陽虛」,可以說絕大多數人都是這樣,只要年齡超過40歲的人都可以輕易從經絡檢測自行印證,只是嚴重程度的差別而已。

如果一個人在30歲的時候就出現這種經絡型態,持續到50歲還不出現膝蓋痛,可以說是非常幸運。絕大多數的人難逃膝蓋痛,這就是為什麼退化性關節炎,發生率在50歲為20~30%,70歲以上更高達70%。

膝蓋痛從內側、外側與後側分析至此,已經算是非常完整。任何人只要改善這種經絡體質,除非是外傷,不然一輩子不容易出現膝蓋痛,不論哪一側都不會發生,這才是根本預防與治療膝蓋痛的方法!

相關的8個中醫證候與中藥方劑


載入中...

可能經絡型態或現象


膝蓋後側痛的經絡型態,主要見於腎經與膀胱經虛證的經絡型態,由於這種兩條經絡不會單一存在異常,因此通常會與其他常見的經絡型態重疊,列出常見的如下:

載入中...

改善膝蓋後側痛的27個中藥方劑清單


與膝蓋後側痛的相關症狀或疾病


糖尿病原發性高血壓高血脂症(膽固醇過高)全身性水腫下肢水腫四肢浮腫發脹腎炎腎盂腎炎腎及輸尿管結石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