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中下通用痛風丸

Shang Zhong Xia Tong Yong Tong Fong W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丹溪心法

熱性指數

15

寒性指數

14

熱/寒比例

中性 (1.07)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0%
脾經 14%
肺經 13%
膀胱經 12%
腎經 10%
胃經 9%
心經 8%
大腸經 5%
膽經 4%
心包經 2%
肝經
脾經
肺經
膀胱經
腎經
胃經
心經
大腸經
膽經
心包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上中下通用痛風丸」中加入川芎,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活血化瘀,通經止痛:川芎味辛、性溫,入肝、膽經,具有活血化瘀、通經止痛的功效。痛風發作時,關節處常伴有紅腫熱痛,川芎可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清除瘀血,緩解疼痛。
  2. 疏風解表,清熱解毒:川芎亦具疏風解表、清熱解毒的功效。痛風發作常伴有發熱、頭脹等症狀,川芎可疏散風熱,緩解這些症狀,有助於整體恢復。

上中下通用痛風丸方劑中包含白芷,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祛風除濕: 白芷性溫,具有祛風除濕、通竅止痛的功效。痛風症多因風寒濕邪入侵,阻滯經絡,導致關節疼痛腫脹。白芷可有效驅散風寒濕邪,疏通經絡,緩解疼痛。
  2. 消腫止痛: 白芷亦有消腫止痛的功效。痛風發作時,關節處會出現紅腫熱痛,白芷可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消散瘀血,減輕炎症反應,達到消腫止痛的效果。

因此,白芷作為上中下通用痛風丸的組成成分,能有效改善痛風症狀,達到祛風除濕、消腫止痛之功效。

「上中下通用痛風丸」方劑中加入「神麴」的主要原因有二:

  1. 消積化滯,疏通經絡:神麴性溫,味甘,具有消食化積、行氣止痛的功效。痛風發作時,常伴隨局部紅腫熱痛,甚至出現關節僵硬、活動不便的情況。神麴能幫助消化積滯,改善血液循環,疏通經絡,減輕關節疼痛。
  2. 健脾益氣,增強抵抗力:神麴能健脾益氣,增強人體的抵抗力。痛風患者往往體質虛弱,免疫力低下,容易反覆發作。神麴可以提升患者的免疫功能,減少痛風發作的頻率,並有助於整體體質的改善。

「上中下通用痛風丸」方劑中加入桃仁,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活血化瘀,通絡止痛: 桃仁具有活血化瘀、通經絡、止痛的作用。痛風發作時,關節處會出現紅腫熱痛,並伴隨局部血液循環障礙。桃仁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供血,緩解炎症,達到止痛的效果。
  2. 利水消腫,排泄尿酸: 桃仁性味苦甘,入血、肝經,具有利水消腫的功效。痛風的病因之一是體內尿酸過高,導致尿酸鹽結晶沉積在關節處,引起炎症反應。桃仁有助於利尿排泄,將體內多餘的尿酸排出,減少尿酸鹽結晶的形成,減輕痛風症狀。

「上中下通用痛風丸」中使用威靈仙,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祛風除濕,通經活絡:威靈仙性寒,味苦辛,入肝、腎經,具有祛風除濕、通經活絡之效。痛風症多由風寒濕邪入侵經絡,阻滯氣血,導致關節疼痛腫脹。威靈仙能有效祛除風寒濕邪,改善局部血液循環,緩解疼痛。
  2. 利尿排酸:威靈仙亦具利尿作用,能促進尿酸排泄,降低血尿酸水平,從根本上改善痛風症狀。

因此,將威靈仙納入「上中下通用痛風丸」中,能有效達到祛風除濕、通經活絡、利尿排酸之目的,從而緩解痛風症狀。

「上中下通用痛風丸」方劑中使用羌活,主要基於其祛風除濕、通絡止痛的功效。

痛風發作時,體內尿酸代謝異常,導致尿酸鹽結晶沉積於關節處,引起劇烈疼痛、紅腫熱痛等症狀。羌活性溫,入肝經,具有疏散風寒、通經活絡之效,能有效驅散關節處的寒濕之氣,促進血液循環,緩解疼痛。同時,羌活也能促進尿酸代謝,減少尿酸鹽沉積,達到標本兼治的效果。

因此,羌活在「上中下通用痛風丸」方劑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是治療痛風的常用藥材之一。

「上中下通用痛風丸」中加入紅花,主要基於其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

紅花性溫,味辛,入心、血二經,具有活血化瘀、通經止痛的功效。痛風發作時,關節處常伴隨紅腫熱痛等症狀,而紅花可改善血液循環,促進局部組織的代謝,減輕炎症反應,達到消腫止痛的作用。此外,紅花亦可促進尿酸代謝,有助於降低血尿酸水平,從根本上緩解痛風。因此,紅花被納入「上中下通用痛風丸」之中,有助於改善痛風患者的症狀。

「上中下通用痛風丸」中加入龍膽草,是基於其清熱利濕、消腫止痛的功效,針對痛風症的病理機制進行治療。

痛風多由濕熱內蘊,痰濁瘀阻,經絡不通所致,表現為關節紅腫熱痛。龍膽草味苦寒,能清熱瀉火,利濕通絡,可有效清除體內濕熱,化解痰濁,疏通經絡,緩解關節疼痛和紅腫。

此外,龍膽草亦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可抑制體內炎症因子的釋放,進一步減輕痛風發作時的炎症反應。

「上中下通用痛風丸」方劑中添加「天南星」,主要原因在於其具有祛風止痛的功效。天南星味辛、苦,性溫,入脾、胃經,能通經活絡、散寒止痛,對於痛風所致的關節疼痛、紅腫熱痛等症狀,具有較好的緩解作用。

此外,天南星還具有利水消腫的功效,可以幫助排出體內積聚的尿酸,減輕痛風患者的炎症反應。因此,天南星在「上中下通用痛風丸」中起到緩解疼痛、消腫止痛的作用。

「上中下通用痛風丸」中使用蒼朮,主要基於其以下兩方面功效:

  1. 祛濕除痺:痛風發病與體內濕熱瘀阻密切相關,蒼朮性溫燥,擅長燥濕化痰,能有效去除體內濕氣,緩解關節腫痛、僵硬等症狀,從根本上改善痛風病症。
  2. 利水通淋:蒼朮具利水通淋之效,能促進尿液排出,將體內過多的尿酸代謝物排出體外,降低血尿酸水平,有效預防痛風發作。

「上中下通用痛風丸」方劑中加入黃柏,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瀉火止痛:黃柏性寒,味苦,入腎、膀胱經,具有清熱解毒、瀉火止痛的功效。痛風發作時,體內常有濕熱瘀阻,導致關節紅腫疼痛。黃柏能清熱瀉火,消散熱毒,緩解疼痛。
  2. 利濕通淋,消腫止痛:黃柏還有利濕通淋的作用,能將體內濕熱之邪排出體外,減少痛風發作的誘因。同時,黃柏也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代謝,消腫止痛,減輕痛風發作時的疼痛症狀。

「上中下通用痛風丸」中加入防己,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祛風除濕:防己性味苦寒,入膀胱經,具有祛風除濕、利水消腫之效。痛風發病與風濕邪氣侵犯、痰濕瘀阻關節有關,防己能有效化解關節部位的風濕痰濕,緩解疼痛腫脹。
  2. 清熱解毒:痛風發作時常伴有發熱、紅腫熱痛等炎症反應,防己亦具清熱解毒之功效,能抑制炎症反應,減輕痛風症狀。

因此,防己的加入能有效改善痛風患者的風濕、濕熱等病症,起到標本兼治的效果。

「上中下通用痛風丸」中加入桂枝,主要是為了緩解痛風發作時所伴隨的寒性症狀。桂枝性溫,味辛甘,具有溫經通絡、散寒止痛的功效。痛風發作時,患者常伴隨肢體關節疼痛、紅腫、發熱等症狀,這些症狀多與寒邪入侵、經絡阻滯有關。桂枝入藥,可溫通經絡,驅散寒邪,從而減輕疼痛、促進血液循環,緩解痛風症狀

此外,桂枝還有發表解肌、調和營衛的作用,有助於改善患者體內氣血循環,增強抵抗力,從而預防痛風復發。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上中下通用痛風丸

組成與方解

上中下通用痛風丸出自《醫方集解》,由以下藥材組成:

  • 君藥:
    • 黃柏(酒炒):清熱燥濕。
    • 蒼朮(泔洗):健脾燥濕。 (此二味為二妙散,亦是治療痿症之要藥)
  • 臣藥:
    • 龍膽草:清熱利濕,瀉下焦之火。
    • 防己:利水消腫,祛風止痛,引導濕熱下行。
    • 南星(薑製):燥濕化痰,祛風止痙。
    • 桃仁(去皮尖,搗):活血化瘀。
    • 紅花:活血散瘀,通經止痛。
    • 川芎:活血行氣,為血中氣藥,調暢氣血。
  • 佐藥:
    • 羌活:祛除百節之風,散寒止痛。
    • 白芷:祛除頭面之風,散風解毒。
    • 桂枝:溫經散寒,引藥達四肢,橫行手臂。
    • 威靈仙(酒拌):祛風除濕,通絡止痛,可上下通行。
  • 使藥:
    • 神麴(炒):健脾消食,化積和胃,消中州陳積之氣。

治療原理

本方劑之治療原理,可歸納為以下幾點:

  1. 清熱燥濕,利水消腫: 方中黃柏、蒼朮為二妙散,是治療痿症的要藥,能清下焦濕熱;龍膽草瀉火,防己行水,四者合用,共奏清熱利濕,消腫止痛之效,主要針對濕熱型痛風。

  2. 活血化瘀,通絡止痛: 桃仁、紅花活血祛瘀,川芎行氣活血,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消除瘀滯,緩解疼痛,針對血瘀型痛風。

  3. 祛風散寒,通痹止痛: 羌活祛百節之風,白芷祛頭面之風,桂枝、威靈仙祛臂脛之風,四者合用,能祛除經絡中的風寒濕邪,通痹止痛,針對風寒濕痹型痛風。

  4. 燥濕化痰,消積和胃: 南星燥濕化痰,能祛除體內痰濕;神麴健脾消食,能消除中焦積滯,使氣機調暢。

綜上所述,本方劑透過疏風、清熱、利濕、活血、化痰、消積等多種途徑,達到上、中、下三焦兼顧,風、寒、濕、熱、痰、瘀諸邪並治的效果,故名為「上中下通用痛風丸」。

不同觀點比較

汪昂 (《醫方集解》):

  • 認為痛風有寒、濕、熱、痰、血之不同,此方為通治之劑,即《內經》所謂行痹、痛痹。
  • 強調本方疏風以宣於上,瀉熱利濕以泄於下,活血燥痰消滯以調於中,故能兼治而通用。
  • 若證不兼,則可隨證加減。
  • 引用丹溪觀點,說明本方為大法,並可根據病位不同加減用藥。

費伯雄 (《醫方論》):

  • 認同此方在風寒濕之外,兼治痰與血。
  • 但強調丹溪原意為通劑,僅為示範大法,若病有專經,必須對症立方,不可濫用通劑,以免損傷無病之處。
  • 提醒臨牀應用時需辨證施治,不可一概而論。

綜合分析:

兩位醫家皆認同此方為通治痛風之劑,能兼顧風、寒、濕、熱、痰、瘀等多種病因。汪昂更強調其三焦兼顧,上下內外並治的特點。而費伯雄則更為謹慎,強調辨證論治的重要性,提醒後世醫者不可拘泥於一方,應根據具體病情靈活運用。

結論

上中下通用痛風丸是一首組方嚴謹,療效確切的經典方劑,適用於多種原因引起的痛風。然臨牀應用時,仍需仔細辨證,若證型單純,則可酌情加減,或選用更具針對性的方劑,方能達到最佳療效。切不可將其視為萬能之方,濫用誤用,反致貽誤病情。

相關證候


相關疾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