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朮

CANG ZHU

寒熱指數

7

現代中藥典籍摘錄

(請登入點選開啟閱讀)

最後更新日:2023-03-19

蒼朮的傳統功效

蒼朮

1. 散風寒

蒼朮有散風寒的功效,用於外感風寒挾濕之表證。若風寒濕邪襲表,而致惡寒發熱,頭身痛,無汗等。

蒼朮中含有蒼朮素和蒼朮油等活性成分,具有散寒、發汗的作用,能夠促進血液循環,加速新陳代謝,有助於通過汗液和尿液排出體內的寒邪。

此外,蒼朮還有一定的抗炎作用,能夠減輕炎症反應,緩解疼痛和不適感。因此,蒼朮在中醫藥學中被廣泛應用於治療風寒感冒、咳嗽、鼻炎等症狀。

蒼朮能發汗解表、勝濕,多與白芷、細辛等同用,如《局方》神朮散。

2. 燥濕

蒼朮辛香苦燥,有較好的燥濕健脾作用,用於濕阻中焦,脾失健運之證。為治療脾濕洩痢之要藥,故《珍珠囊》謂其「能健胃安脾,諸濕腫非此不能除」。

蒼朮亦可解鬱,闢穢。治濕盛困脾,倦怠嗜臥,脘痞腹脹,食慾不振,嘔吐,泄瀉,痢疾,瘧疾,痰飲,水腫,時氣感冒,風寒濕痺,足痿,夜盲。

蒼朮燥濕健脾的功效,主要與其對消化系統作用有關。用於濕滯中焦證。本品善燥脾濕,對濕勝中焦,脾失健運而致脘腹脹悶,嘔惡食少,吐瀉乏力,舌苔白膩等症,最為適宜。常與厚朴、陳皮等配伍,如平胃散;若濕熱、濕溫證,則配清熱藥同用,以化濕清熱;若痰飲或濕溢水腫等證,亦可用之。

亦用於風濕痹證。因其辛散苦燥,長於祛濕,痹證濕勝者尤宜,常配獨活、秦艽等同用;若濕熱痹痛,配石膏,知母等,加白虎加蒼朮湯,亦常與黃柏合用,即二妙散,更可用於濕熱瘻辟、下部濕濁帶下、濕瘡、濕疹等。

古代典籍:

  1. 《珍珠囊藥性賦》:「

    《珍珠囊》:能健胃安脾,諸濕腫非此不能除。

  2. 《玉楸藥解》:「

    《玉楸藥解》:燥土利水,洩飲消痰,行瘀,開郁,去漏,化癖,除症,理吞酸去腐,辟山川瘴癘,回筋骨之痿軟,清溲溺之混濁。

  3. 《本草通玄》:「

    《本草通玄》:蒼朮,寬中發汗,其功勝於白術,補中除濕,其力不及白術。大抵卑監之土,宜與白術以培之,敦阜之土,宜與蒼朮以平之。

3. 除穢氣

蒼朮具有除穢氣、除濕氣、解熱毒、祛風濕、調理脾胃等功效。

在中醫理論中,穢氣和濕氣是對人體健康不利的因素,會引起多種疾病。蒼朮具有除穢氣、除濕氣的功效,可以幫助人體清除穢氣和濕氣,改善濕熱等相關症狀。

古代典籍:

  1. 《本草經集注》:「

    陶弘景:除惡氣。

4. 利水滲濕

蒼朮具有利水滲濕的功效,通常用於治療水腫、濕疹等症狀。《新修本草》謂蒼朮能「利小便」

蒼朮中含有蒼朮素和蒼朮油等成分,具有利尿作用,能夠幫助排出體內多餘的水分,減輕水腫症狀。同時,蒼朮還具有滲透壓調節作用,能夠幫助改善濕疹等皮膚病的症狀。

此外,蒼朮還具有消炎作用,能夠減輕炎症反應,緩解相關的不適感。因此,蒼朮在中醫藥學中常被用於治療水腫、濕疹、尿路感染等症狀。

正常大鼠灌胃給予茅蒼朮煎劑,雖未見明顯利尿作用,但尿中Na+, K 十排出量顯著增加。

古代典籍:

  1. 《本草綱目》:「

    《本草綱目》:治濕痰留飲,或挾瘀血成窠囊,及脾濕下流,濁瀝帶下,滑瀉腸風。

  2. 《本草求原》:「

    《本草求原》:止水瀉饗洩,傷食暑瀉,脾濕下血。

  3. 《醫學啓源》:「

    《醫學啓源》:蒼朮,主治與白術同,若除上濕發汗,功最大,若補中焦除濕,力少。《主治秘要》雲:其用與白術同,但比之白術,氣重而體沈。及脛足濕腫,加白術泔浸刮去皮用。

5. 清肝明目

蒼朮中含有少量維生素A 的前體胡蘿蔔素,故古人有「明目」的記載,多與動物內臟(豬肝、羊肝)同煮,用治雀盲及兩目昏澀,如《太平聖惠方》的抵聖散。

此外,蒼朮中還含有與鈣磷吸收有關的維生素D,近年研究發現,蒼朮揮發油有促進骨骼鈣化作用,證實其療效略與維生素D相當。

6. 溫裡溫中

蒼朮在具有溫補脾腎、止瀉固脫、溫中止痛的功效。

蒼朮含有豐富的澱粉、揮發油和芳香酮類物質,具有暖陽化氣、溫中健脾、固腎收澀的作用。

因此,蒼朮可以用於治療脾虛胃弱、脾胃失調、腹痛洩瀉等症狀。同時,蒼朮還能夠滋補肝腎,增強體質,有助於調節人體內分泌和免疫系統功能,增強抗病能力。

7. 補腎

蒼朮在中醫藥學中被歸類為「補土溫裡」的藥物,具有溫補脾腎、固精止遺、益氣生血的功效,可以被用來補腎。

腎臟是人體的重要器官之一,主要負責生殖、排泄、水液代謝、體液平衡調節等多種重要功能。而蒼朮可以滋補腎氣,增強腎臟的功能,有助於防止和改善腎虛引起的相關症狀,如頻尿、夜尿、腰酸腿軟等。

8. 健脾胃

蒼朮治脾胃不和,不思飲食,心腹脅肋脹滿刺痛,口苦無味,嘔吐噁心,常多自利,平胃散就是典型方劑。

蒼朮治太陰脾經受濕,水泄注下,體微重微滿,困弱無力,不欲飲食,暴泄無數,水谷不化,如痛甚者,這就是《素問病機保命集》的「蒼朮芍藥湯」。

蒼朮對胃腸運動有調整作用。蒼朮煎劑能明顯降低家兔離體小腸張力,並能對抗乙酰膽鹼所致小腸痙攣,而對腎上腺素所致小腸運動抑制,蒼朮亦有一定的對抗作用。

蒼朮醇提液還能對抗乙酰膽鹼、氯化鋇所致大鼠離體胃平滑肌痙攣,而對正常大鼠胃平滑肌則有輕度興奮作用。

古代典籍:

  1. 《蘭室秘藏》:「

    李東垣:除濕發汗,健胃安脾,治痿要藥。

9. 芳香化濕

《本草經集注》謂朮能「除惡氣,彌災疹」。《本草正義》提到:「蒼朮芳香辟穢,勝四時不正之氣,故時疫之病多用之,最能驅除穢惡氣。陰霾之域,久曠之屋,宜焚此物而後居人,亦此意也。」

蒼朮的芳香辟穢作用主要表現為煙薰消毒和抑菌兩方面。以蒼朮和艾葉製成的消毒香或煙薰劑點燃熏煙,對多種病毒(腮腺炎病毒、流感病毒、核型多角體病毒、腺病毒3型、鼻病毒浙九-2株、庖疹病毒浙九-9株、副流感I 型病毒仙台株、流感病毒A3 滬防72-10 株),支原體(肺炎支原體、口腔支原體),真菌及乙型溶血性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均有顯著殺滅作用。

另有研究證實,煙薰劑配方中,起主要作用的是蒼朮。利用95 %乙醇浸泡10 小時的蒼朮作手朮室煙薰消毒,每次15 分鐘,共10次實驗,消毒前空氣中平均每次檢出菌落5.6個,消毒後平均每次檢出菌落2.0 個,差異顯著。


蒼朮的現代功效

1. 提升免疫力

蒼朮可顯著提高小鼠網狀內皮系統的碳粒廓清速度,但不明顯提高免疫器官脾臟和胸腺質量指數,明顯增強二硝基氯苯致敏所致的小鼠耳腫,對抗雞紅細胞免疫引起的小鼠血清溶血素水平下降。

蒼朮乙醇提取物對非特異性免疫、特異性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都有提高作用,蒼朮揮發油可對抗熱應激抑制體外脾臟淋巴細胞增殖。

2. 抗癌

蒼朮揮發油、茅朮醇、p-桉葉醇在體外對食管癌細胞有抑制作用,其中茅朮醇作用較強。

蒼朮及其提取物和有效成分對肺癌細胞、消化系腫瘤細胞、白血病細胞、黑色素瘤細胞、宮頸癌細胞等多種腫瘤細胞生長有抑制作用

3. 抗菌、抗病毒

北蒼朮提取物體外對耐四環素、鏈霉素、氨茉青霉素的福氏痢疾桿菌F13 株的亞抑菌濃度為3.125mg/ml 。已知R 質粒即細菌耐藥性基因常常賦予宿主菌對多種抗生素產生耐藥性,試驗發現,蒼朮提取物有一定的消除福氏痢疾桿菌R 質粒的作用。

4. 保肝利膽

體外實驗發現,茅蒼朮提取物及Beta-桉葉醇、茅朮醇、蒼朮酮對CCl4 及D-氨基半乳糖誘發的一級培養鼠肝細胞損害均有顯著的預防作用。

此外,蒼朮煎劑對肝臟蛋白質合成亦有明顯促進作用。

5. 抗潰瘍作用

蒼朮具有消炎、抗菌的作用,可以減少胃部炎症,對於一些較輕微的胃炎和潰瘍也有一定的治療作用。

日本學者對蒼朮的抗潰瘍作用研究較多,茅蒼朮及北蒼朮對幽門結扎型潰瘍、幽門結扎-阿司匹林潰瘍、應激性潰瘍有較強的抑制作用,茅蒼朮對組織胺所致潰瘍,北蒼朮對血清所致潰瘍亦有抑制作用

6. 降血糖

蒼朮煎劑灌胃給藥,可使正常家兔血糖水平升高,但對四氧嗜唗性糖尿病家兔則有降血糖作用。

蒼朮水提物灌胃可使鏈脈霉素(SZ) 誘發的大鼠高血糖水平降低,該水提物能劑量依賴性地升高由前處理所致的血清胰島素水平降低,且升高的胰島素水平較正常值更高。


蒼朮的運用方法與用量

內服:煎湯,3-9g;或入丸、散。


蒼朮的炮製

1.蒼朮:揀去雜質,用水泡至七、八成透,撈出,潤透後切片,曬乾。
2. 炒蒼朮:取蒼朮片,用米泔水噴灑濕潤,置鍋內用文火炒至微黃色;或取揀淨的蒼朮,用米泔水浸泡後撈出,置籠屜內加熱蒸透,取出,切片,乾燥即得。
3. 炭制:取蒼朮片,用武火炒至表面焦黑,內枯黃存,噴水取出;曬乾。
4. 鹽制:取蒼朮用大火炒至外皮焦黑色,加鹽水,炒乾取出。每蒼朮1斤,加鹽5錢,水適量。
5. 蒼朮性燥,故以糯米泔浸去其油,切片焙乾用,亦有用脂麻同炒,以制其燥者。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草經集注》:防風、地榆為之使。
  • 《藥性論》:忌桃、李、雀肉、菘菜、青魚。
  • 《醫學入門》:血虛怯弱及七情氣悶者慎用。誤服耗氣血,燥津液,虛火動而痞悶愈甚。
  • 《本草經疏》:凡病屬陰虛血少、精不足,內熱骨蒸,口乾唇燥,咳嗽吐痰、吐血,鼻衄,咽塞,便秘滯下者,法鹹忌之。肝腎有動氣者勿服。
  • 《本草正》:內熱陰虛,表疏汗出者忌服。陰虛內熱,氣虛多汗者忌服。
  • 將蒼朮艾葉消毒香用於500餘個幼托單位,用香10餘萬盤,使用人次在40萬以上,未見任何嚴重不良反應,僅個別成人聞後有輕度不適和頭暈感覺。
  • 小鼠、大鼠用蒼朮艾葉消毒香熏0.5~2 小時後,外觀行為活動及病理學檢查均未見異常。伊蚊用蒼朮艾葉香熏4小時無死亡,家蠶用此香熏24 小時,無死亡,且對家蠶卵孵化,幼蟲生命力及繭質無影響。

蒼朮相關的方劑


蒼朮可治療的相關疾病

霍亂心內膜炎慢性肝炎容易焦慮恐懼心包炎慢性腎衰竭痢疾志賀桿菌病細菌性食物中毒阿米巴病二尖瓣狹窄三尖瓣疾病高血壓性心臟病高血壓性腎臟病心臟衰竭嘔吐腸吸收不良大腸激擾綜合症下腹部痛(小腹痛)腹瀉全身性水腫便秘與腹瀉交替出現容易憂鬱多痰上腹胃脘痛上吐下瀉噁心反胃夜盲類風濕性關節炎上呼吸道感染(感冒流感)腮腺炎流鼻涕皮膚搔癢心律不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