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文名稱:Atractylodes lancea Thunb. DC. Rhizoma Atractylodis Rhizome of Atractylodes
- 別名:仙朮,馬薊,槍頭菜,沈水香,蜜香,青朮,赤朮
- 藥品來源: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茅蒼朮(茅朮、南蒼朮)或北蒼朮的乾燥根莖。春、秋二季採挖,除去泥沙,曬乾,除去鬚根。
- 道地藥材:華北地區, 河北, 甘肅, 陝西, 四川, 遼寧, 吉林, 山東, 黑龍江, 河南, 安徽, 江蘇, 浙江, 江西, 湖北, 寧夏, 內蒙古, 東北地區, 蒙古
- 生長環境:山坡, 灌叢, 草叢, 林緣, 山坡灌叢, 低山
- 現代中藥典籍摘錄(請登入點選開啟閱讀)中國藥典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
最後更新日:2024-11-18
蒼朮的傳統功效
1. 散風寒
蒼朮,其散風寒功效在古代醫籍中多有記載,並非單純的「發汗」這麼簡單,而是通過多方面作用達到祛除風寒的目的。
《珍珠囊藥性賦》記載蒼朮「能健胃安脾,諸濕腫非此不能除」,點明瞭其健脾利濕的根本功效。濕邪不去,則風寒易侵,因此健脾利濕便是抵禦風寒的重要基礎。《蘭室祕藏》中李東垣則更進一步指出蒼朮「除濕發汗,健胃安脾」,強調其發汗作用,但此發汗並非單純的驅除體表之邪,而是藉由健脾利濕,使體內水濕代謝正常,從而達到祛除風寒的效果。 《醫學啓源》則比較了蒼朮與白朮的差異,認為蒼朮「除上濕發汗,功最大」,說明蒼朮更擅長於疏散上焦濕邪,而上焦濕邪不去,也會影響到風寒的排除。
《本草綱目》、《玉楸藥解》、《本草正》等書中,雖未直接點明「散風寒」,卻從其治療濕痺、水腫、寒濕諸瘡等病症的功效中,可以推測出蒼朮散風寒的機理。 這些病症的發生都與體內寒濕之邪有關,蒼朮通過其溫燥、辛散的特性,驅散體內寒濕,從而達到治療效果。例如《本草正》記載蒼朮「散風眩頭痛」,就明確指出其能治療因風寒導致的頭痛。《藥品化義》更進一步闡述,蒼朮「主治風寒濕痹」,直接說明其能治療風寒濕邪引起的痹症。
綜上所述,蒼朮的散風寒功效並非單純的發汗作用,而是通過其健脾利濕、燥濕祛邪等多重功效,從根本上改善體內環境,祛除風寒濕邪,最終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其「散風寒」作用,實則建立在強大的利濕和健脾基礎之上。
2. 燥濕
蒼朮,在古代醫籍中被廣泛記載,其燥濕功效尤為突出。諸多醫家從不同角度闡述了其作用機理及臨牀應用。
《珍珠囊藥性賦》簡潔地指出蒼朮「能健胃安脾,諸濕腫非此不能除」,強調其祛除濕邪的顯著效果,並與脾胃功能聯繫起來。李東垣在《蘭室祕藏》中更進一步說明蒼朮「除濕發汗,健胃安脾,治痿要藥」,指出其發汗除濕的特性,並強調其在治療痿證(肌肉萎縮無力)中的重要性。此觀點與《玉楸藥解》中「燥土利水,洩飲消痰,行瘀…回筋骨之痿軟」相互印證,說明蒼朮能通過利水消腫,疏通經絡來治療因濕邪導致的肢體痿軟。
《本草綱目》則詳細描述了蒼朮的應用範圍:「治濕痰留飲,或挾瘀血成窠囊,及脾濕下流,濁瀝帶下,滑瀉腸風」,說明其不僅能治療上焦的濕痰,還能處理中下焦的濕邪,包括婦科帶下及腸道濕熱等。 《本草正》更進一步指出蒼朮「其性溫散,故能發汗寬中…其性燥濕,故治冷痢冷洩滑瀉,腸風,寒濕諸瘡」,明確其溫燥之性,適用於寒濕證。
《本草通玄》則將蒼朮與白朮作比較:「蒼朮,寬中發汗,其功勝於白朮,補中除濕,其力不及白朮」,說明兩者雖然都有補脾除濕之功,但蒼朮的發汗作用更強,而補脾作用則不如白朮。 《醫學啓源》也提到蒼朮與白朮的區別:「蒼朮,主治與白朮同,若除上濕發汗,功最大,若補中焦除濕,力少」,進一步佐證了這種觀點。
綜上所述,古代醫家普遍認為蒼朮具有燥濕之功,其作用機理涉及發汗、利水、健脾等多個方面,並根據濕邪所在部位及寒熱虛實的不同,靈活運用,展現其在治療濕邪方面的多樣性和有效性。
- 《珍珠囊藥性賦》:「《珍珠囊》:能健胃安脾,諸濕腫非此不能除。 」
- 《玉楸藥解》:「《玉楸藥解》:燥土利水,洩飲消痰,行瘀,開郁,去漏,化癖,除症,理吞酸去腐,辟山川瘴癘,回筋骨之痿軟,清溲溺之混濁。 」
- 《本草通玄》:「《本草通玄》:蒼朮,寬中發汗,其功勝於白朮,補中除濕,其力不及白朮。大抵卑監之土,宜與白朮以培之,敦阜之土,宜與蒼朮以平之。 」
3. 除穢氣障氣
蒼朮,味辛、性溫,自古以來就被視為重要的除穢氣障氣良藥。其功效並非單純的驅除外邪,而是多面向地調節人體,以達到淨化內外環境的目的。
多部古代醫籍都記載了蒼朮的除穢氣功效。《本草經集註》中陶弘景即明確指出其「除惡氣」。《本草綱目》更進一步指出,古人會燒蒼朮以「闢邪氣」,用於預防疾病及瘟疫。這說明古人已認識到蒼朮具有驅除環境中不良氣體的功效,並應用於日常生活中。
而蒼朮的「除穢氣障氣」功效,並非僅限於環境層面,更體現在對人體內部病邪的祛除。例如,《本草正義》指出蒼朮「氣味雄厚…能徹上徹下,燥濕而宣化痰飲,芳香闢穢,勝四時不正之氣」,此處「不正之氣」可理解為人體內積聚的濕邪、痰飲等致病因素。這些病邪阻礙氣機運行,導致身體不適,蒼朮以其辛溫燥散的特性,能有效驅散這些「穢氣障氣」,恢復氣血的正常運行。
《玉楸藥解》認為蒼朮「走而不守」,相較於白朮的補益,蒼朮更擅長於行氣利濕,將體內滯留的濕濁之氣排出體外。 《丹溪心法》中朱震亨更強調蒼朮能「總解諸鬱」,包括痰、火、濕、食、氣、血等各種致病因素所導致的鬱滯,可見其在疏通氣機、排除病邪方面的作用。 總而言之,蒼朮「除穢氣障氣」的功效,體現了其獨特的辛溫燥散之性,既能淨化環境,又能調節人體內環境,從而達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 《本草經集注》:「陶弘景:除惡氣。 」
4. 利水滲濕
蒼朮,其利水滲濕功效在古代醫籍中多有記載,且被賦予高度評價。其作用機理並非單純的利水,而是透過多方面途徑,達到祛濕的目的。
《珍珠囊藥性賦》言其「能健胃安脾,諸濕腫非此不能除」,點明瞭蒼朮利水滲濕與健脾胃的密切關係。濕邪困脾,脾失健運,則水濕停聚,形成水腫等病症。蒼朮健脾,則脾陽得復,運化水濕的能力增強,從而達到利水滲濕的效果。
《蘭室祕藏》李東垣則強調蒼朮「除濕發汗,健胃安脾」,並指出其為治療痿證的要藥。這說明蒼朮不僅能通過發汗的方式排出體內濕邪,更能從根本上調理脾胃,改善因濕邪導致的肢體痿軟無力等症狀。 《本草綱目》則詳細列舉了蒼朮治療濕痰、瘀血、脾濕下流等多種濕邪相關病症的功效,涵蓋了上、中、下三焦的濕邪。
《玉楸藥解》更進一步指出蒼朮「燥土利水,洩飲消痰」,並列舉了其多樣功效,例如行瘀、開鬱、去漏等,說明蒼朮的利水滲濕作用並非單一,而是包含了疏通經絡、化解瘀滯等多層面作用。 《醫學啓源》比較了蒼朮與白朮,認為蒼朮「除上濕發汗,功最大」,而白朮在補中除濕方面更勝一籌,反映出兩者在利水滲濕方面的側重不同,蒼朮偏於疏散上焦濕邪,發汗解表。 《本草正義》則深入剖析了蒼朮的藥性,指出其「氣味雄厚」,能「徹上徹下,燥濕而宣化痰飲」,尤其在治療脾陽虛弱,濕邪困阻的諸多病症方面有獨到之處。
綜上所述,古代醫家對蒼朮利水滲濕功效的認識是多角度、多層面的,並非僅僅侷限於單純的利水,而是與健脾、化痰、行氣、活血等多種功效緊密聯繫,共同發揮作用,最終達到祛除濕邪的目的。
- 《本草綱目》:「《本草綱目》:治濕痰留飲,或挾瘀血成窠囊,及脾濕下流,濁瀝帶下,滑瀉腸風。 」
- 《本草求原》:「《本草求原》:止水瀉饗洩,傷食暑瀉,脾濕下血。 」
- 《醫學啓源》:「《醫學啓源》:蒼朮,主治與白朮同,若除上濕發汗,功最大,若補中焦除濕,力少。《主治秘要》雲:其用與白朮同,但比之白朮,氣重而體沈。及脛足濕腫,加白朮泔浸刮去皮用。 」
5. 清肝明目
蒼朮,其功效並非僅限於除濕,古籍中亦提及其「明目」之效。然而,單就蒼朮而言,其清肝明目之功並非其主要功效,而是從其整體作用中推導而來的間接效果。
多數古籍記載蒼朮善於燥濕,例如《珍珠囊藥性賦》稱其「能健胃安脾,諸濕腫非此不能除」,《本草綱目》則指出其「治濕痰留飲」。《玉楸藥解》更詳細地闡述其功效:「燥土利水,洩飲消痰,行瘀,開鬱……」。這些記載都說明蒼朮主要作用於脾胃,通過祛除體內濕邪,改善脾胃運化功能。
值得注意的是,《本草書名》中劉完素提及蒼朮「明目,暖水臟」。「明目」在此並非直接作用於肝臟,而是基於以下推論:肝開竅於目,肝腎同源,肝臟功能失調常導致目疾。而蒼朮通過健脾胃,改善體內濕邪,間接地維護了肝腎的陰陽平衡,從而有助於改善視力。 《本草綱目》也記載蒼朮可「闢一切惡氣」,這也間接說明其對於體內環境的淨化作用,利於肝臟的健康。
總而言之,蒼朮的「清肝明目」功效並非其直接作用,而是源於其強大的利濕健脾功效,通過改善體內環境的平衡,間接達到改善肝臟功能,從而達到明目的效果。 因此,單用蒼朮來治療眼疾的效果可能有限,需結合其他藥物,針對具體病因進行治療。
6. 溫裡溫中
蒼朮,其「溫裡溫中」的功效,歷代醫家多有論述,其作用機理與現代醫學觀點雖有差異,但其臨牀療效卻為眾多醫籍所佐證。
從古代典籍來看,蒼朮溫中之效主要體現在其化濕行氣的特性上。 《珍珠囊藥性賦》稱其「健胃安脾,諸濕腫非此不能除」,點明瞭蒼朮健脾胃,除濕腫的功效,這正是溫中之根本。李東垣在《蘭室祕藏》中更進一步指出蒼朮「除濕發汗,健胃安脾」,強調其發汗作用,這也說明瞭其溫陽利濕,溫中散寒的特性。 《本草綱目》則從多個方面闡述其功效,包括「治濕痰留飲」,以及脾濕下注導致的諸多症狀,這些都與溫中化濕、改善脾胃功能密切相關。
《本草通玄》中「寬中發汗,其功勝於白朮,補中除濕,其力不及白朮」的論述,則更精準地說明瞭蒼朮與白朮在溫中方面的異同:蒼朮溫中之力更偏向於行氣利濕,發散寒邪,而白朮則更側重於補益脾胃。 《玉楸藥解》則以「白朮守而不走,蒼朮走而不守」來概括兩藥的特性,更突顯蒼朮溫中之效的活躍性及穿透力。 《丹溪心法》中,朱震亨將蒼朮用於治療「六鬱」,更說明瞭其疏通氣機,溫中和解的廣泛作用。 總之,歷代醫家對於蒼朮溫裡溫中的功效,多從其化濕、行氣、溫陽等角度入手,認為其能改善脾胃功能,溫煦中焦,從而達到溫裡溫中的效果。 其溫中之效,並非單純的溫熱,而是藉由疏通氣機,化解濕邪,最終達到溫中和胃的目的。
7. 補腎
蒼朮,在古代醫籍中多被記載為除濕健脾之藥,其補腎功效則並非其主要作用,但從一些典籍的記載中,可以推測其間接的補腎機理。
《本草書名》中提到蒼朮「暖水臟」,水臟指腎,此處暗示蒼朮能溫煦腎陽。腎陽不足,則容易出現水濕停聚,而蒼朮的除濕功效顯著,如《珍珠囊藥性賦》所言「諸濕腫非此不能除」,《本草綱目》也提到其能治「脾濕下流,濁瀝帶下,滑瀉腸風」。 這些濕邪的去除,間接改善了腎的環境,有利於腎陽的恢復。 《蘭室祕藏》李東垣認為蒼朮「下安太陰」,太陰脾胃為後天之本,脾胃健運,則水谷精微得以化生,供給腎臟,從而達到滋養腎精的目的。
《仁齋直指方》記載蒼朮可用於治療「脾精不禁,小便漏濁淋不止,腰背痠痛」,此處「脾精不禁」與腎精密切相關,脾腎同源,脾之精氣化生腎精,若脾虛則腎精不足。蒼朮斂脾精,則間接補腎。 《本草正義》中也提到蒼朮能治療「濕困脾陽,倦怠嗜臥,肢體酸軟」,這些症狀也與腎陽不足相關,蒼朮通過溫陽利濕,改善整體臟腑功能,從而間接達到補腎的效果。
總而言之,古籍中關於蒼朮補腎的記載並非直接指出其直接作用於腎臟,而是通過其強大的除濕、健脾、溫陽等功效,改善腎臟的周圍環境,提升腎臟功能,達到間接的補腎效果。 需注意的是,蒼朮的補腎作用相對較弱,需結合其他補腎藥物共同使用,才能取得更好的療效。
8. 健脾胃
蒼朮,其健脾胃功效歷來受到醫家重視。多部古代醫籍記載了其在健脾胃方面的作用機理與臨牀應用,茲簡述如下:
《珍珠囊藥性賦》言其「能健胃安脾,諸濕腫非此不能除」,點明瞭蒼朮健脾胃的根本作用,並強調其除濕的效力。李東垣在《蘭室祕藏》中更進一步指出蒼朮「除濕發汗,健胃安脾,治痿要藥」,說明其不僅能健脾胃,還能發汗除濕,並能治療肢體痿軟。此與《玉楸藥解》所述「回筋骨之痿軟」相呼應。
多數醫籍都提到蒼朮能除濕,但其除濕的部位和方式略有不同。《本草綱目》指出蒼朮能治療「濕痰留飲」,以及脾濕下注導致的諸多症狀。《本草求原》則強調其能「止水瀉饗洩,傷食暑瀉,脾濕下血」,說明蒼朮能有效治療因脾胃濕盛引起的泄瀉等症狀。《醫學啓源》則比較了蒼朮與白朮的異同,認為蒼朮「除上濕發汗,功最大」,而補中除濕則力不如白朮。 《本草通玄》亦指出蒼朮「寬中發汗,其功勝於白朮,補中除濕,其力不及白朮」,說明蒼朮偏於行氣,白朮偏於補益。
《丹溪心法》中,朱震亨認為蒼朮「強胃健脾,發谷之氣」,能治療因氣機阻滯所致的各種鬱證,並強調其升降並用的特性,在健脾胃的同時,也調理了臟腑氣機。《本草正》則總結蒼朮能「調胃進食,去心腹脹疼」,更進一步說明其在改善消化功能方面的作用。總而言之,歷代醫家對蒼朮健脾胃功效的論述,豐富而深刻,體現了其在治療脾胃病證中的重要地位。
- 《蘭室秘藏》:「李東垣:除濕發汗,健胃安脾,治痿要藥。 」
9. 芳香化濕
蒼朮,在歷代醫家皆肯定其「芳香化濕」之效,其作用機理與現代醫學所理解的驅邪解表、利水消腫等理念相通。 眾多古代醫籍皆從不同角度闡述了其功效。
《珍珠囊藥性賦》言其「健胃安脾,諸濕腫非此不能除」,點明蒼朮能調理脾胃,並有效治療濕腫。 李東垣在《蘭室祕藏》中更進一步指出其「除濕發汗,健胃安脾,治痿要藥」的功效,強調其在治療痿證(肌肉萎縮)上的價值,並指出其發汗作用與白朮不同。 《本草綱目》則詳細記載蒼朮能治療「濕痰留飲」、「脾濕下流」等症狀,說明其化濕作用涵蓋上焦、中焦、下焦。
《玉楸藥解》更全面地概括了蒼朮的功效:「燥土利水,洩飲消痰,行瘀……」,表明其不僅能化濕,還能利水、消痰、活血、行氣等,作用廣泛。 《本草通玄》則精妙地指出蒼朮與白朮的區別:「蒼朮寬中發汗,其功勝於白朮,補中除濕,其力不及白朮」,說明蒼朮更擅長於行氣化濕,而白朮則更偏重於補脾健胃。 朱震亨在《丹溪心法》中則強調蒼朮「治濕,上、中、下皆有可用」,並指出其能「總解諸鬱」,說明其在治療多種濕邪相關疾病中的重要性。
綜上所述,古代醫家對蒼朮的「芳香化濕」功效有著深入的研究和豐富的臨牀經驗,並從不同角度闡述了其作用機理及臨牀應用,充分體現了中藥的整體觀和辨證論治思想。 其芳香之氣,能開達脾胃,化解濕邪,並兼具其他多種功效,在中醫臨牀應用中佔有重要地位。
蒼朮的現代功效
1. 提升免疫力
蒼朮可顯著提高小鼠網狀內皮系統的碳粒廓清速度,但不明顯提高免疫器官脾臟和胸腺質量指數,明顯增強二硝基氯苯致敏所致的小鼠耳腫,對抗雞紅細胞免疫引起的小鼠血清溶血素水平下降。
蒼朮乙醇提取物對非特異性免疫、特異性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都有提高作用,蒼朮揮發油可對抗熱應激抑制體外脾臟淋巴細胞增殖。
2. 防癌抗腫瘤
蒼朮揮發油、茅朮醇、p-桉葉醇在體外對食管癌細胞有抑制作用,其中茅朮醇作用較強。
蒼朮及其提取物和有效成分對肺癌細胞、消化系腫瘤細胞、白血病細胞、黑色素瘤細胞、宮頸癌細胞等多種腫瘤細胞生長有抑制作用。
3. 抗菌抗病毒
北蒼朮提取物體外實驗證實,對氟氏痢疾菌F13株的亞抑菌濃度為3.125mg/ml,證明蒼朮具有抑制細菌生長的能力。部分細菌耐藥性基因表現為R質粒,賦予宿主菌對多種抗生素產生耐藥性,試驗結果進一步證實,蒼朮提取物可消除氟氏痢疾菌R質粒,由此推論蒼朮具有抗菌作用。
4. 保肝利膽
蒼朮,藥性辛、苦,溫。歸脾、胃、肝經。具有保肝利膽的功效。
現代藥理研究表明,蒼朮具有保肝利膽的功效,體外實驗發現,蒼朮提取物及Beta-桉葉醇、茅朮醇、蒼朮酮對CCl4 及D-氨基半乳糖誘發的一級培養鼠肝細胞損害均有顯著的預防作用。此外,蒼朮煎劑對肝臟蛋白質合成亦有明顯促進作用。
5. 抗潰瘍作用
蒼朮具有消炎、抗菌的作用,可以減少胃部炎症,對於一些較輕微的胃炎和潰瘍也有一定的治療作用。
日本學者對蒼朮的抗潰瘍作用研究較多,茅蒼朮及北蒼朮對幽門結扎型潰瘍、幽門結扎-阿司匹林潰瘍、應激性潰瘍有較強的抑制作用,茅蒼朮對組織胺所致潰瘍,北蒼朮對血清所致潰瘍亦有抑制作用
6. 降血糖
蒼朮具有降血糖作用,實驗顯示蒼朮煎劑灌胃給藥可使正常家兔血糖水平升高,但對四氧嗜唗性糖尿病家兔則有降血糖作用,又蒼朮水提物灌胃可使鏈脈黴素誘發的大鼠高血糖水平降低,該水提物能劑量依賴性地升高由前處理所致的血清胰島素水平降低,且升高的胰島素水平較正常值更高。提示蒼朮可通過升高胰島素水平,促進葡萄糖利用,從而降低血糖。
蒼朮的運用方法與用量
內服:煎湯,3-9g;或入丸、散。
蒼朮的炮製
1.蒼朮:揀去雜質,用水泡至七、八成透,撈出,潤透後切片,曬乾。
2. 炒蒼朮:取蒼朮片,用米泔水噴灑濕潤,置鍋內用文火炒至微黃色;或取揀淨的蒼朮,用米泔水浸泡後撈出,置籠屜內加熱蒸透,取出,切片,乾燥即得。
3. 炭制:取蒼朮片,用武火炒至表面焦黑,內枯黃存,噴水取出;曬乾。
4. 鹽制:取蒼朮用大火炒至外皮焦黑色,加鹽水,炒乾取出。每蒼朮1斤,加鹽5錢,水適量。
5. 蒼朮性燥,故以糯米泔浸去其油,切片焙乾用,亦有用脂麻同炒,以制其燥者。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蒼朮注意事項
- 忌與桃、李、雀肉、菘菜、青魚同食(《藥性論》)
- 血虛怯弱及七情氣悶者慎用,誤服會耗氣血、燥津液,加重虛火及痞悶(《醫學入門》)
- 陰虛血少、精不足、內熱骨蒸、口乾脣燥、咳嗽吐痰、吐血、鼻衄、咽塞、便祕滯下者忌用(《本草經疏》)
- 肝腎有動氣者(《本草經疏》)勿服
- 內熱陰虛、表疏汗出者忌服(《本草正》)
- 陰虛內熱、氣虛多汗者忌服(《本草正》)
蒼朮相關的方劑
蒼朮可治療的相關疾病
蒼朮含有的化學成分
丁香烯(caryophyllene), 葎草烯(humulene), 欖香醇(elemol), 蒼朮酮(atractylone), 茅術醇(hinesol)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