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中藥典籍摘錄
(請登入點選開啟閱讀)
古代中醫典籍摘錄
蒼朮辛香苦燥,有較好的燥濕健脾作用,用於濕阻中焦,脾失健運之證。為治療脾濕洩痢之要藥,故《珍珠囊》謂其「能健胃安脾,諸濕腫非此不能除」。
蒼朮燥濕健脾的功效,主要與其對消化系統作用有關。
《本草經集注》謂朮能「除惡氣,彌災疹」。《本草正義》提到:「蒼朮芳香辟穢,勝四時不正之氣,故時疫之病多用之,最能驅除穢惡氣。陰霾之域,久曠之屋,宜焚此物而後居人,亦此意也。」
蒼朮的芳香辟穢作用主要表現為煙薰消毒和抑菌兩方面。以蒼朮和艾葉製成的消毒香或煙薰劑點燃熏煙,對多種病毒(腮腺炎病毒、流感病毒、核型多角體病毒、腺病毒3型、鼻病毒浙九-2株、庖疹病毒浙九-9株、副流感I 型病毒仙台株、流感病毒A3 滬防72-10 株),支原體(肺炎支原體、口腔支原體),真菌及乙型溶血性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均有顯著殺滅作用。
另有研究證實,煙薰劑配方中,起主要作用的是蒼朮。利用95 %乙醇浸泡10 小時的蒼朮作手朮室煙薰消毒,每次15 分鐘,共10次實驗,消毒前空氣中平均每次檢出菌落5.6個,消毒後平均每次檢出菌落2.0 個,差異顯著。
蒼朮對胃腸運動有調整作用。蒼朮煎劑能明顯降低家兔離體小腸張力,並能對抗乙酰膽鹼所致小腸痙攣,而對腎上腺素所致小腸運動抑制,蒼朮亦有一定的對抗作用。
蒼朮醇提液還能對抗乙酰膽鹼、氯化鋇所致大鼠離體胃平滑肌痙攣,而對正常大鼠胃平滑肌則有輕度興奮作用。
蒼朮煎劑灌胃給藥,可使正常家兔血糖水平升高,但對四氧嗜唗性糖尿病家兔則有降血糖作用。
蒼朮水提物灌胃可使鏈脈霉素(SZ) 誘發的大鼠高血糖水平降低,該水提物能劑量依賴性地升高由前處理所致的血清胰島素水平降低,且升高的胰島素水平較正常值更高。
日本學者對蒼朮的抗潰瘍作用研究較多,茅蒼朮及北蒼朮對幽門結扎型潰瘍、幽門結扎-阿司匹林潰瘍、應激性潰瘍有較強的抑制作用,茅蒼朮對組織胺所致潰瘍,北蒼朮對血清所致潰瘍亦有抑制作用
體外實驗發現,茅蒼朮提取物及Beta-桉葉醇、茅朮醇、蒼朮酮對CCl4 及D-氨基半乳糖誘發的一級培養鼠肝細胞損害均有顯著的預防作用。
此外,蒼朮煎劑對肝臟蛋白質合成亦有明顯促進作用。
北蒼朮提取物體外對耐四環素、鏈霉素、氨茉青霉素的福氏痢疾桿菌F13 株的亞抑菌濃度為3.125mg/ml 。已知R 質粒即細菌耐藥性基因常常賦予宿主菌對多種抗生素產生耐藥性,試驗發現,蒼朮提取物有一定的消除福氏痢疾桿菌R 質粒的作用。
蒼朮中含有少量維生素A 的前體胡蘿蔔素,故古人有「明目」的記載,多與動物內臟(豬肝、羊肝)同煮,用治雀盲及兩目昏澀,如《太平聖惠方》的抵聖散。此外,蒼朮中還含有與鈣磷吸收有關的維生素D,近年研究發現,蒼朮揮發油有促進骨骼鈣化作用,證實其療效略與維生素D相當。
利水濕邪為患,多見水腫,《新修本草》謂蒼朮能「利小便」,正常大鼠灌胃給予茅蒼朮煎劑,雖未見明顯利尿作用,但尿中Na+, K 十排出量顯著增加。
蒼朮揮發油、茅朮醇、p-桉葉醇在體外對食管癌細胞有抑制作用,其中茅朮醇作用較強。
蒼朮及其提取物和有效成分對肺癌細胞、消化系腫瘤細胞、白血病細胞、黑色素瘤細胞、宮頸癌細胞等多種腫瘤細胞生長有抑制作用。
蒼朮可顯著提高小鼠網狀內皮系統的碳粒廓清速度,但不明顯提高免疫器官脾臟和胸腺質量指數,明顯增強二硝基氯苯致敏所致的小鼠耳腫,對抗雞紅細胞免疫引起的小鼠血清溶血素水平下降。
蒼朮乙醇提取物對非特異性免疫、特異性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都有提高作用,蒼朮揮發油可對抗熱應激抑制體外脾臟淋巴細胞增殖。
茅蒼朮 根莖含揮發油-(),內含2-蒈烯(2-carene),7-六氫-2(),5-trimethyl-2H-2(),4α橋亞乙基萘(1,3,4,5,6,7-hexahydro-2,5,5-trimethyl-2H-2(),4α-ethanonaphthalene)(),β-橄檻烯(β-maalinene),花柏烯(chamigrene),丁香烯(caryophel-lene),欖香烯(β-Elemene),葎草烯(humulene),芹子烯(selinene),廣藿香烯(patchoulene),9-馬兜鈴二烯(1,9-aristolodiene),愈創薁醇(guaiol),欖香醇(elemol),蒼朮酮(α-tractlone),芹子二烯酮seli-na-4(),蒼朮呋喃烴(atractylodin),茅術醇(hinesol),β-桉葉醇(β-eudesm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