枸杞還童丸

枸杞還童丸

GOU QI HAI TONG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8

寒性指數

5

熱/寒比例

(3.60)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33%
脾經 16%
胃經 16%
腎經 16%
肺經 16%
肝經
脾經
胃經
腎經
肺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枸杞還童丸」方劑中加入「蒼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健脾燥濕,助益枸杞滋補功效: 蒼朮性溫燥,能健脾燥濕,利水滲濕,有助於改善脾胃虛弱、濕氣困阻等情況,避免枸杞滋補過度,導致濕邪內困。
  2. 佐以補腎,協調陰陽: 蒼朮入脾經,亦可入腎經,有助於提升腎氣,協調陰陽,與枸杞滋陰補腎、益精血的作用相輔相成,使補益效果更加全面。

因此,蒼朮在「枸杞還童丸」中發揮了健脾燥濕、協調陰陽的作用,提升補益效果,使藥效更佳。

「枸杞還童丸」以「枸杞子」為主要成分,原因如下:

  1. 滋補肝腎,益精明目: 枸杞子性甘平,歸肝腎經,具有滋補肝腎、益精明目的功效,能改善肝腎陰虛所致的頭昏眼花、腰膝酸軟、耳鳴等症狀,並有助於延緩衰老。
  2. 延年益壽: 古籍記載,枸杞子能「久服輕身不老,耐寒暑,延年益壽」,現代研究也證實其具有抗氧化、免疫調節等作用,有助於延緩衰老、增強體質。

因此,「枸杞子」作為「枸杞還童丸」的主要成分,符合其「還童」的功效,並具有良好的保健作用。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枸杞還童丸]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主治「肝腎俱冷,眼目昏花,飲食少進」,其病機核心在於肝腎陽虛,精血不足。肝主目,腎藏精,肝腎虛冷則精血不能上榮於目,故見視物昏花;陽氣不運,脾胃失溫,則納穀減少。方名「還童」,隱喻其具補益肝腎、延緩衰老之效,古案記載「年近九十,神不減少年」,符合補虛抗衰之傳統理念。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探討

  1. 蒼朮炮製與四浸一曬法

    • 酒浸:酒性辛溫,可行氣活血,增強蒼朮溫通脾胃、燥濕健脾之效。
    • 米泔浸:米泔水性緩和,能制蒼朮之燥烈,兼顧健脾和胃。
    • 鹽水浸:鹽鹹入腎,引藥下行,助蒼朮溫腎化濕。
    • 醋浸:酸收斂津,防蒼朮過散,兼柔肝之性。
    • 三伏曝曬:此為「天灸」思路,借天地陽氣之盛(初伏至伏盡),激發蒼朮溫陽化濁、升發清氣之力,契合「春夏養陽」之理。
  2. 枸杞子的配伍意義

    • 枸杞甘平,專補肝腎精血,《本草經疏》稱其「潤而滋補,兼能退熱,為益陰除熱之上藥」。與蒼朮相配,一燥一潤,一溫一滋,蒼朮振脾陽以開化源,枸杞填精血以養肝腎,共成「脾腎雙補」之局。
  3. 酒糊為丸與服用方法

    • 酒糊助藥勢通行經絡,棗鹽湯(大棗補脾、鹽引藥入腎)或酒送服,皆為強化溫補脾腎之效。米飲送服則顧護中焦,適合脾胃虛弱者。

推論方劑潛在功效

  • 抗衰機制:蒼朮通過四浸一曬法,兼顧五運(酒、米、鹽、醋、曬)之氣,調和臟腑陰陽;枸杞補精血,二者協同可改善「肝腎—脾胃」軸機能,延緩衰老。
  • 眼疾調理:肝腎精足則目明,蒼朮升清陽、枸杞滋肝陰,對虛性目昏(如老年性視力退化)可能有協同改善作用。
  • 脾胃功能:蒼朮燥濕健脾,枸杞無礙中焦,適合「虛中夾濕」之食欲不振。

此方設計體現「標本兼治」思維:標在脾胃濕阻、清陽不升,本在肝腎虛冷,通過炮製與配伍的精妙結合,達成「補而不滯,溫而不燥」之效。

傳統服藥法


茅山蒼朮1斤(4兩酒浸,4兩米泔浸,4兩鹽水浸,4兩醋浸,各浸已日,將蒼朮和合作1處,自初伏1日為始,早晨朝東曬,日午南曬,至晚西曬,夜則露天明放,至伏盡日收起不曬,如遇天陰下雨,收藏至睛明日再曬),西枸杞子1斤(曬乾,另研細用)。
益氣延年。
上為末,和勻,酒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50-70丸;空心棗鹽湯或酒送下,或米飲湯下亦可。
延年:古杭陳鑒,以此常服,年近九十,親筆傳神不減少年;余人服之,咸有效驗。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神經性厭食症眼睛模糊

相同名稱方劑


枸杞還童丸, 出處:《普濟方》卷二一八引《德生堂方》。 組成:茅山蒼朮1斤(4兩酒浸,4兩米泔浸,4兩鹽水浸,4兩醋浸,各浸已日,將蒼朮和合作1處,自初伏1日爲始,早晨朝東曬,日午南曬,至晚西曬,夜則露天明放,至伏盡日收起不曬,如遇天陰下雨,收藏至睛明日再曬),西枸杞子1斤(曬乾,另研細用)。 主治:益氣延年。主治:肝腎俱冷,眼目昏花,飲食少進。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