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枸杞煎」的組成中包含「枸杞子」,是因為枸杞子本身具有多種藥性,與煎劑的藥效相輔相成。
枸杞子性平味甘,入肝腎經,具有滋補肝腎、益精明目、養血安神等功效。其豐富的營養成分,如多糖、維生素C、β-胡蘿蔔素等,能有效地改善肝腎功能、提升免疫力、延緩衰老。
在中醫理論中,枸杞子與其他藥材搭配,可以發揮更強的功效,例如搭配熟地黃、山藥等,可滋陰補腎;搭配菊花、決明子等,可明目降壓。因此,枸杞煎中加入枸杞子,不僅能提升藥效,也能增強藥材的整體療效。
主治功效
枸杞煎主治功效分析
根據所提供的古文內容,枸杞煎的主要功效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點:
- 滋補強壯,益氣養血:
- 《醫心方》、《博濟方》、《聖濟總錄》等醫書均提到枸杞煎能治「內傷大勞虛損」、「補虛益氣」、「補五勞七傷虛損」。這表明枸杞煎具有良好的滋補作用,能改善因勞損或久病引起的體虛、氣血不足等症狀。
- 《博濟方》提到其能「明目駐顏,行步康健,壯元氣,潤悅肌膚」,進一步說明枸杞煎能改善氣色,增強體力。
- 《聖濟總錄》中枸杞煎丸方、枸杞煎方均強調「補虛益氣」,並配伍肉蓯蓉、附子、白朮、熟地黃、何首烏、補骨脂等溫補藥物,增強補益效果。
- 清熱瀉火,生津止渴:
- 《醫心方》指出枸杞煎主治「五內邪氣,熱中消渴」,說明其具有清熱作用,可治療熱邪內盛導致的消渴症(類似現代的糖尿病)。
- 《本草綱目》提到枸杞煎能「治虛勞,退虛熱」,這裡的「虛熱」是指陰虛火旺導致的發熱,與實熱有別。
- 《顧松園醫鏡》中提到「麥冬、五味、枸杞同為生脈之劑」,指出枸杞煎與麥冬、五味子同用可清暑益氣,用於治療夏季暑熱傷津引起的口渴、身熱等症。
- 祛風除濕,通絡止痛:
- 《醫心方》提到枸杞煎主治「周痹風濕,胸腹遊氣,客熱頭痛,頭面遊風,風頭眼眩,五癃,腳弱痿,四肢拘攣,膝痛不可屈伸」,說明枸杞煎對風濕痹痛、肢體麻木、關節屈伸不利等症狀有療效。
- 安神定志,緩解情志疾病:
- 《醫心方》提到枸杞煎主治「憂患驚邪恐悸,心下結痛,煩滿」,表明枸杞煎有一定的情緒調節作用,可用於治療情志不暢引起的相關症狀。
- 明目養肝,改善視力:
- 《奇效良方》中記載枸杞與車前子、桑葉配伍,可治療「眼中翳少輕者,兼治眼澀痛」,顯示枸杞具有明目的作用。
- 《博濟方》及多部醫書均指出枸杞煎具有「明目」之效。
- 烏髮駐顏,延年益壽:
- 《聖濟總錄》、《博濟方》、《太平聖惠方》等多部醫書都提到枸杞煎能「烏髭」、「駐顏」、「延年」,說明其具有抗衰老的作用。
- 《太平聖惠方》中更詳細描述了枸杞煎能「填骨髓,補虛勞,益顏色,久服,老者反少,身輕目明,延年」。
治療原理分析:
枸杞煎的治療原理主要基於中醫的整體觀念和辨證論治:
- **枸杞子為君藥:**枸杞子性味甘平,歸肝、腎經,具有滋補肝腎、益精明目的功效。肝腎為先天之本,主藏精、生髓、主骨,枸杞子通過補益肝腎,達到強壯筋骨、益氣養血的作用。同時,肝開竅於目,腎精上注於目,枸杞子又能滋養肝腎之精,改善視力。
- **多種炮製方法增強藥效:**古文中記載了多種枸杞煎的炮製方法,包括水煎、酒漬、熬膏等。這些方法可以更好地提取枸杞的有效成分,並根據需要調整其藥性。例如,酒漬可以增強其溫通作用,熬膏則更利於長期保存和服用。
- **配伍用藥,協同增效:**在部分方劑中,枸杞煎還會配伍其他藥物,如人參、茯苓、地黃、麥冬、五味子、肉蓯蓉、附子等。這些藥物與枸杞子相互協調,可以增強其補益、清熱、祛濕等功效。
- **長期服用,滋養根本:**多部醫書都強調枸杞煎需要「久服」才能見效,這與中醫「治未病」的思想相符。通過長期服用枸杞煎,可以逐漸調養身體,達到延年益壽的目的。
總之,枸杞煎是一個以枸杞子為主要成分的方劑,通過不同的炮製方法和配伍用藥,可以發揮多種功效,包括滋補強壯、清熱生津、祛風除濕、安神明目、延年益壽等。其治療原理主要基於中醫的整體觀念和辨證論治,通過補益肝腎、調和氣血、平衡陰陽來達到治療疾病和保健養生的目的。
傳統服藥法
枸杞、白茯苓(末)、白沙蜜、黃蠟少許。
明目。
生取枸杞自然汁,於銀石器內熬成膏,入白茯苓末、白沙蜜、黃蠟少許。
每服1匙,溫酒鹽湯化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枸杞煎, 出處:《千金》卷二十二。 組成:枸杞30斤(銼。葉生至未落,可用莖葉,落而未生可用根)。 主治:輕身益氣,令人有力;預防癰疽。主治:虛勞。
枸杞煎, 出處:《聖惠》卷九十七。 組成:生枸杞根(細銼)1鬭(以水5鬭,煮取1鬭5升,澄清),白羊脊骨1具(銼碎)。 主治:頻遭重病,虛羸不可平復。
枸杞煎, 出處:《千金》卷十二。 組成: 枸杞煎(《千金》卷十二。)出處:《千金》卷十二。組成:枸杞子1升(9月採)。主治:補虛羸,久服輕身不老。 。 主治:補虛羸,久服輕身不老。
枸杞煎, 出處:《傳信適用方》卷二引蘇連叟方。 組成: 枸杞煎(《傳信適用方》卷二引蘇連叟方。)出處:《傳信適用方》卷二引蘇連叟方。組成:枸杞、白茯苓(末)、白沙蜜、黃蠟少許。主治:明目。 。 主治:明目。
枸杞煎, 出處:《博濟》卷五。 組成: 枸杞煎(《博濟》卷五。)出處:《博濟》卷五。組成:枸杞子不拘多少(去蒂子)。主治:明目駐顔,行步康健,壯元氣,潤悅肌膚。 。 主治:明目駐顔,行步康健,壯元氣,潤悅肌膚。
枸杞煎, 出處:《大清經》引賀蘭方(見《醫心方》卷十三)。 組成:枸杞根(切)大1石,薯蕷2大升,藕根2大升,牛膝大1斤,茯苓大1斤,石斛大1斤,杜仲大1斤,茅根大1鬭,蘆根大1鬭,棗膏大1升,地黃煎大2升,麥門冬煎大2升,蜜大1升,千歲葛汁煎大2升,冬時蘇大2升。 主治:補虛羸,除寒熱,益氣力,長肌肉,止腰痛,充五臟,利小便,益精氣,止泄精。久服耳目聰明,陰氣長強,堅筋骨,填腦髓,養神安魄。主治:五內邪氣,熱中消渴,周痹風濕,胸腹遊氣,客熱頭痛,內傷大勞虛損,頭面遊風,風頭眼眩,五癃,腳弱痿,四肢拘攣,膝痛不可屈伸,傷中少氣,陰消腦疼,憂患驚邪恐悸,心下結痛,煩滿咳逆,口焦舌乾,好唾,胸中痰水,水腫,陰下濕癢,小便餘瀝,腳下痠痛,不欲踐地,身中不足,四肢沉重,時行嘔哕,折跌絕筋,積聚,五勞七傷,目暗清盲熱赤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