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卯戍丸
MAO SHU W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普濟方》卷八十六引《海上方》
熱性指數
寒性指數
熱/寒比例
極熱 (9.00)複方歸經比例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卯戍丸是一種源自於中醫的方劑,主要用於調和脾胃,改善身體虛弱的情況。其中,菟蕬子作為其組成成分之一,具有重要的作用。
菟蕬子,又稱為“菟絲子”,其性味甘、鹹,微溫,歸腎經、肝經,主要功效包括補腎益精、安胎、明目等。由於其能夠強健腎精,增強人體的抗病能力,因此在卯戍丸中加入菟蕬子,有助於提升整體的療效。
同時,菟蕬子的補益作用能夠改善因脾虛引起的食慾不振及消化不良等問題,與卯戍丸的調理脾胃的主治相輔相成。此外,菟蕬子還能舒緩焦慮、促進睡眠,從而改善體內的陰陽平衡。總之,菟蕬子在卯戍丸中的使用,確保了方劑的綜合調理效果,對於提升患者的整體健康有著積極的意義。
卯戍丸中加入枸杞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滋補肝腎: 枸杞子味甘性平,入肝腎經,具有滋補肝腎、益精明目的功效。卯戍丸多用於治療肝腎不足所致的腰膝酸軟、頭暈目眩、耳鳴等症狀,而枸杞子正好能補益肝腎,緩解這些症狀。
- 提高免疫力: 枸杞子富含多種營養成分,如多糖、維生素C等,具有提高免疫力的作用。卯戍丸在治療過程中,可能需要提升患者的抵抗力,以更好地應對病症,枸杞子則能起到輔助作用。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卯戍丸方劑分析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卯戍丸在古代主要用於治療眼疾,其功效側重於滋養肝腎、益精明目。此方通過補益肝腎之陰精,改善因肝腎不足所致的視力模糊、眼乾澀、視物昏花等症狀,推測其適用於慢性眼疾或老年性視力退化等證候。
組成邏輯推理與可能功效
1. 藥物組成與性味歸經
- 菟絲子(10兩)
- 性味:辛、甘,平。
- 歸經:入肝、腎、脾經。
- 功效:補腎益精、養肝明目、固精縮尿。菟絲子透過酒浸與蒸製,增強其溫補肝腎的作用,尤其適合因腎精虧虛導致的視力減退。
- 枸杞子(10兩)
- 性味:甘,平。
- 歸經:入肝、腎經。
- 功效:滋補肝腎、益精明目。枸杞為傳統明目要藥,直接針對肝血不足或陰虛導致的眼疾。
2. 配伍原理
- 協同作用:
菟絲子與枸杞子均歸肝腎二經,且性質平和,不偏寒熱。二藥配伍可強化滋補肝腎的效果,尤其針對肝腎陰精不足引起的眼疾。 - 炮製與劑型意義:
- 菟絲子經酒浸後,可增強其溫通之性,有助於精血上行濡養目竅;蒸製則使藥性更溫潤,減少辛散之弊。
- 煉蜜為丸能緩和藥效,適合長期調理,而「梧桐子大」的丸劑便於吞服,適合眼疾的慢性調治。
- 服用方法:
「冷酒、熱水、茶下」顯示此方適應性廣,酒助藥力上行,茶或水則適應不同體質需求。
3. 治療原理
此方從肝腎同調的角度出發:
- 肝開竅於目:枸杞補肝血,直接改善目竅失養。
- 腎藏精,精血互化:菟絲子益腎精,間接補充肝血,形成「精足→血旺→目明」的連鎖效應。
- 適用於虛性眼疾,如久視傷血、年老肝腎虧虛,而非外感或實火所致的急性眼病。
總結
卯戍丸以簡潔的配伍(菟絲子+枸杞子),直指肝腎陰虛型眼病的核心病機。其作用溫和,適合緩補,體現了中醫「治病求本」的辨證思路。現代可延伸應用於乾眼症、早期白內障、視疲勞等屬肝腎不足者。
傳統服藥法
菟絲子(去沙,用無灰酒浸1宿,逼乾,隨飯蒸熟,入臼搗3、5、10下,取起焙乾,淨取)10兩,枸杞子(去枝梗,揀淨)10兩。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30丸,冷酒熱水茶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卯戍丸, 出處:《普濟方》卷八十六引《海上方》。 組成:菟絲子(去沙,用無灰酒浸1宿,逼乾,随飯蒸熟,入臼搗 10下,取起焙乾,淨取)10兩,枸杞子(去枝梗,揀淨)10兩。 主治:眼疾。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