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散風寒]功效的中藥清單(2023年更新)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2-12-26

關於散風寒

「風寒」是指「風」和「寒」相結合的病邪。風邪為百病之長,為外邪致病的主因,易與他邪相合,不同的季節,每與時令之氣相合傷人,而表現不同證候。

《黃帝內經》題泡:「風寒客於人,使人毫毛畢直,皮膚閉而為熱。」秋冬寒冷季節,或是夏季冷氣房,會造成風與寒結合,形成外感風寒證。所謂「寒主收引」、「主凝滯」,易閉塞皮毛,邪郁於肺衛,肺失宣降,衛陽失於溫煦,而出現一系列症狀。

當人體感受到外在的風寒後,會出現怕冷、怕風、頭痛、全身痛、鼻塞流涕、喉嚨癢、咳嗽、舌苔薄白、脈浮緊等症狀。這時候運用祛風散寒的中藥,不論是中藥內服或外用都有一定的效果。

關於散風寒的11種常見中藥或食物

1. 生薑

生薑

生薑性味辛、溫。主治主風寒感冒、惡寒發熱、頭痛鼻塞、嘔吐、痰飲喘咳、脹滿、泄瀉。

生薑性味辛溫,歸肺、脾、胃經。主風寒感冒;惡寒發熱;頭痛鼻塞;嘔吐;痰飲喘咳;脹滿;泄瀉。生薑用於解表,主要為發散風寒,多用治感冒輕症,煎湯,加紅糖乘熱服用,往往能得汗而解,也可用作預防感冒藥物。生薑發汗作用較弱,常配合麻黃、桂枝等同用,作為發汗解表輔助的藥品,能增強發汗力量。


2. 香薷

香薷

香薷性味辛、性微溫。主治發汗解暑、行水散濕、溫胃調中。治夏月感寒飲冷、頭痛發熱、惡寒無汗、胸痞腹痛、嘔吐腹瀉、水腫、腳氣。

香薷發散風寒,散表寒邪,又能微微發汗,藥性辛涼,針對夏季貪涼,感冒風寒所引起的發熱、惡寒、頭痛、無汗之症,效果更佳,常與藿香、佩蘭等同用。


3. 荊芥

荊芥

荊芥性味辛、微苦、性微濕。主治祛風解表、透疹止癢、理血、炒炭止血。治感冒發熱、頭痛、咽喉腫痛、中風口噤、吐血、衄血、便血、崩漏、産後血暈、癰腫、瘡疥、瘰癧。

荊芥性微溫、味辛,入肺經,具有散風寒、發汗解表之效。常用於治療感冒、風寒等症狀。 荊芥配銀花、連翹、薄荷,能清熱解毒、疏散風熱,適用於風熱表症;配生石膏,能清熱涼血、疏散風熱,適用於風熱頭痛;配牛蒡子、桔梗、生甘草,能清熱利咽、消腫止痛,適用於咽喉腫痛;配槐花炭,能涼血止血、清熱解毒,適用於便血;配白茅根,能涼血止血、清熱解毒,適用於鼻衄。


4. 防風

防風

防風性味辛、甘、性微溫。主治袪風解表、除濕、解痙、止癢、止瀉、止血。用於感冒頭痛、風疹瘙癢、外感風寒、頭痛身痛、風濕痹痛、骨節酸痛、腹痛泄瀉、腸風下血、風疹瘙癢等症。

防風性辛溫,氣味俱升,入肺、脾、膀胱經,以辛為用,功善療風,既散肌表風邪,又祛除經絡留濕,止痛功良,微溫不燥。可用於治療感冒、流感、風寒頭痛、惡風寒,配伍荊芥、羌活、獨活等藥同用,如荊防敗毒散。也可治外感風濕,頭痛如裹、身重肢痛者,每與羌活、藁本等藥同用,如羌活勝濕湯。還能治風熱表證,發熱惡風、咽痛微咳者,常配伍薄荷、蟬蛻、連翹等辛涼解表藥同用。若治風疹瘙癢,多配伍苦參、荊芥、當歸等散風止癢、活血消瘀藥同用,如消風散。


5. 細辛

細辛

細辛性辛、溫、小毒。主治祛風、散寒、溫肺化痰、鎮咳通鼻竅、行水、開竅。治風冷頭痛、鼻淵、齒痛、痰飲咳逆、風濕痹痛。少陰引經藥、治少陰頭痛牙痛。

細辛味辛性溫,功能散風寒,溫肺化痰。辛味辛散,走竅散寒,溫肺散寒以止咳,其行散之力健,又可通鼻竅,宣通肺氣而化痰,乃治鼻炎、鼻竇炎之要藥。既能散表寒,又能溫經散寒而止痺痛,故為散風祛寒止痛要藥。


6. 麻黃

麻黃

麻黃性辛微苦溫。主治宣肺氣、散風寒、發汗解表、平喘止咳、利水消腫。可治療風濕痹痛關節痛、頭痛鼻塞、咳嗽氣喘、風疹瘙癢...等等。

麻黃辛溫,能散風寒,解表發汗,為治風寒表實之要藥。風寒表實證,發熱、惡寒、無汗,麻黃可驅散體內風寒,改善症狀。 古人認為,不論瘟疫、瘧疾、山嵐瘴氣,凡足三陽表實之證,皆可用麻黃。若寒邪深入少陰、厥陰筋骨之間,非用麻黃、官桂不能逐也。


7. 桂枝

桂枝

桂枝性辛甘溫、主治發汗解表、調和營衞、溫經通脈止痛、助心陽且通陽利水、常用於治療風寒感冒。

桂枝散風寒,乃治外感風寒表證之良藥,症見自汗、惡風、脈浮緩,多屬「風寒表虛證」,而非「風寒表實證」(症見惡寒、無汗、脈浮緊)。表虛證多伴有自汗,表實證則無汗,桂枝性溫,能溫通血脈,散寒解表,發汗祛邪,故適用於表虛證。風寒表實證多配合運用麻黃,以其辛溫發汗之力較強,更能祛除外感風寒之邪氣。


8. 白芷

白芷

白芷性味辛、溫。主治去風解表、散風、通竅止痛、消腫排膿、燥濕止帶、解蛇毒、通鼻竅。用於外感風寒、頭痛、鼻塞、鼻淵、牙痛、白帶、瘡瘍腫痛。

白芷性辛、溫,能發汗、祛風、散寒,主治風寒感冒。常與桂枝、芍藥、甘草等配伍使用,增強散風寒、溫經散寒之功。


9. 蒼耳子

蒼耳子

蒼耳子性味苦、甘、辛、溫、小毒。主治散風、通竅。有很好的收縮鼻黏膜的作用。通竅止痛散風除濕用於鼻淵頭痛、風寒頭痛。

蒼耳子味辛散風,苦燥濕濁,溫和疏達,通竅止痛。用治鼻淵頭痛、不聞香臭、時流濁涕,常配伍辛夷、白芷、薄荷同用。外感風寒,惡寒無汗、頭痛鼻塞者,可與防風、白芷、羌活、藁本等同用。


10. 羌活

羌活

羌活性辛、苦、溫。主治散表寒、祛風濕、利關節。主治感冒風寒、頭痛無汗、風寒濕痹、項強筋急、骨節酸疼、風水浮腫、癰疽瘡毒。

羌活辛溫,氣雄而散,發表力強,具有散風寒的功效,具有發散寒邪、散風、舒筋活絡的作用,因此在中醫臨床上常用於治療風寒病症和肌肉骨骼系統疾病,如風濕性關節炎、肌肉疼痛等。 羌活主散太陽經風邪及寒濕之邪,用於[風寒感冒](http://tcpa.taiwan-pharma.org.tw/node/11599),頭身疼痛。 此外,羌活還具有抗炎、抗菌、抗病毒、抗氧化等作用,能夠增強人體免疫力,對於預防和治療感染疾病也有一定的作用。 近代將羌活注射酵母發熱家兔,表現出明顯解熱作用,羌活揮發油灌胃大鼠,對大鼠發熱體溫有明顯解熱作用。


11. 紫蘇葉

紫蘇葉

紫蘇葉性味辛、溫。主治發表散寒、開宣肺氣、行氣寬中理氣、主治感冒風寒、惡寒發熱、咳嗽、氣喘、胸腹脹滿。胎動不安、解魚蟹毒。

紫蘇葉性溫,味辛,入肺脾經。具有發表散寒、開宣肺氣、行氣寬中、理氣和營的功效。用於感冒風寒,發熱惡寒,頭痛鼻塞,兼見咳嗽或胸悶不舒者。本品能發散表寒,開宣肺氣,常與生薑同用。兼有咳嗽者,常配伍杏仁、前胡等,如杏蘇散;若兼有氣滯胸悶者,多配伍香附、陳皮等,如蘇散。


關於散風寒的50種中藥清單

請點選以下中藥按鈕,取得更多詳細資訊...

關於散風寒的5種食物清單

請點選以下食物按鈕,取得更多詳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