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補中益氣]功效的中藥清單(2023年更新)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19-06-18

關於補中益氣

具有[補中益氣]功效的中藥清單(2022年更新)

關於補中益氣的8種常見中藥或食物

1. 黃耆

黃耆

黃耆性甘、微溫。主治補氣固表、利尿托毒、排膿、斂瘡生肌。用於氣虛乏力、食少便溏、中氣下陷、久瀉脫肛、便血崩漏、表虛自汗、氣虛水腫、癰疽難潰、久潰不斂、血虛痿黃。

黃耆補中益氣,性甘溫,為補氣之要藥。《珍珠囊》曰:「黃耆甘溫純陽,其用有五:補諸虛不足,一也;益元氣,二也;壯脾胃,三也;去肌熱,四也;排膿止痛,活血生血,內托陰疽,為瘡家聖藥,五也。」


2. 鹿角膠

鹿角膠

鹿角膠性味甘、鹹、溫。主治補益精血、安胎止血。主腎虛、精血不足、虛勞贏瘦、頭暈耳鳴、腰膝酸軟、陽痿滑精、宮寒不孕、胎動不安、崩漏帶下、吐血、衄血、咯血、尿備、陰疽瘡瘍。


3. 飴糖

飴糖

飴糖性甘、溫。主治補中緩急、補虛、生津、潤燥、潤肺止咳、解毒。用於勞倦傷脾、脾胃虛弱、里急腹痛、肺燥咳嗽、吐血、口渴、咽痛、便秘、肺燥咳嗽、咽痛。服烏頭、附子等藥物引起的中毒或不良反應。

補中緩急,補虛,生津,潤燥,潤肺止咳,解毒。主勞倦傷脾;脾胃虛弱,里急腹痛;肺燥咳嗽;吐血;口渴;咽痛;便秘,肺燥咳嗽、咽痛。

《別錄》:主補虛乏,止渴,去血。《千金·食治》:補虛冷,益氣力,止腸鳴、咽痛,除唾血,卻咳嗽。

《本草匯言》:治中焦營氣暴傷,眩暈,消渴,消中,怔忡煩亂。

《長沙藥解》:補脾精,化胃氣,生津,養血,緩里急,止腹痛。

《本草經疏》:飴糖,甘入脾,而米麥皆養脾胃之物,故主補虛乏,仲景建中湯用之是也。肺胃有火則發渴,火上炎,迫血妄行則吐血,甘能緩火之際,則火下降而渴自止,血自去也。


4. 紫草

紫草

紫草性苦、寒。主治涼血、活血、清熱、解毒。治溫熱斑疹、濕熱黃疸、紫癜、吐、衄、尿血、淋濁、熱結便秘、燒傷、濕疹、丹毒、癰瘍。

紫草具有一定的補中益氣功效。其中的多糖類成分能夠增強人體免疫力,促進新陳代謝,同時還能夠補益中氣,增加體力,達到補中益氣的效果。

紫草在中醫學中常用於治療一些與氣血虛弱有關的疾病和症狀,如乏力、疲勞、食欲不振、慢性咳嗽等。此外,紫草還可以用於治療一些與皮膚有關的疾病,如濕疹、牛皮癬等。


5. 大棗

大棗

大棗性甘、溫。主治補中益氣、解藥毒、養血安神。用於脾虛食少、乏力便溏、婦人臟躁、氣管炎、腸炎、痢疾、崩漏、外用治外傷出血。


6. 百合

百合

百合性甘、微苦寒。主治養陰潤肺、清心安神。主治陰虛久嗽、痰中帶血、熱病後期、餘熱未清、虛煩驚悸、失眠多夢、精神恍惚、癰腫、濕瘡等症。

百合具有補中益氣功效,百合含有豐富的營養成分,如蛋白質、糖類、維生素、礦物質等,具有補益身體、滋補體力的作用。此外,百合還含有多種活性成分,如百合甙、皂甙等,這些成分具有調節腎上腺皮質功能、增強體內免疫力、抗氧化等作用,能夠對身體進行全面調理,提高身體免疫力,增強抵抗力。

另外,百合還具有鎮靜安神、清熱涼血、滋陰潤肺等作用,能夠改善身體疲勞、失眠、心悸、口乾舌燥等症狀,達到補中益氣的功效。


7. 黨參

黨參

黨參性味甘、平。主治補中益氣、健脾益肺。用於脾肺虛弱、氣短心悸、食少便溏、虛喘咳嗽、內熱消渴、四肢乏力、肺虛喘咳、氣短自汗、氣微兩虧諸證。

黨參具有補中益氣的功效,被廣泛用於中醫治療中。黨參可以補充人體氣血不足,增強體力和免疫力,改善疲勞、虛弱、食慾不振、失眠、心悸等症狀。


8. 紅棗

紅棗

紅棗性甘、溫。主治補中益氣、養血安神。常用於治療脾虛食少、乏力便溏、婦人臟躁。心悸、失眠、盜汗、血小板減少性紫癜。


關於補中益氣的45種中藥清單

請點選以下中藥按鈕,取得更多詳細資訊...

關於補中益氣的16種食物清單

請點選以下食物按鈕,取得更多詳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