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肉

羊肉

YANG ROU

  • 英文名稱: Hotpot, Mutton
  • 別名:羯肉,羝肉,鰷肉
  • 來源:牛科動物山羊或綿羊的肉
  • 道地藥材:西北地區
  • 現代中藥典籍摘錄(請登入點選開啟閱讀)
    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

最後更新日:2024-11-18

羊肉的傳統功效


1. 益氣補虛

羊肉,在古代醫籍中屢被記載具有益氣補虛的功效,其作用機理與現代營養學觀點也頗為契合。

《名醫別錄》記載羊肉「主緩中,補中益氣」,說明羊肉能溫中暖胃,緩解脾胃虛寒導致的中氣不足。其「主虛勞寒冷」更直接點明羊肉對於氣虛體虛,伴隨畏寒肢冷的症狀具有改善作用。此書也提到羊肉能「安心止驚」,暗示其能改善因氣虛導致的神經系統症狀,例如心悸、失眠等。

《千金食治》則側重羊肉的溫補作用,「主暖中止痛,利產婦」說明其能溫暖子宮,促進產後恢復。而「頭肉:主風眩瘦疾,小兒驚癎」則指出羊肉頭部,也就是比較精華的部分,更能有效治療因氣血不足導致的眩暈、消瘦及小兒驚癇等症。

《日華子諸家本草》及《日用本草》則從不同角度闡述羊肉的益處。《日華子諸家本草》認為羊肉「開胃肥健」,說明其能增進食慾,改善營養不良;「治骨蒸,腦熱,頭眩,明目」則顯示羊肉能治療因氣血不足導致的陰虛內熱症狀。《日用本草》則強調羊肉「治腰膝羸弱,壯筋骨,厚腸胃」,說明其能強健筋骨,改善因氣虛導致的腰膝酸軟。

李東垣在《蘭室祕藏》中精闢地指出:「羊肉,甘熱,能補血之虛,有形之物也,能補有形肌肉之氣。」他將羊肉的功效歸納為補益有形之體,與人參補益元氣相輔相成。這也從側面印證了羊肉益氣補虛的功效,並說明其補益方式與人參不同,是從「形」的層面進行補益。總而言之,古籍中對羊肉的益氣補虛之效有諸多記載,說明其在傳統醫學中佔有一席之地。

2. 強筋骨

羊肉作為單方藥材,其強筋骨功效在古代醫籍中多有記載,主要源於其溫補性質及豐富營養。

《日用本草》明確指出羊肉「治腰膝羸弱,壯筋骨,厚腸胃」,直接肯定了其強筋健骨的作用。這與羊肉富含蛋白質、脂肪以及多種氨基酸等營養成分密切相關。這些營養物質是人體構建和修復肌肉組織、韌帶及骨骼的重要基石,因此能有效改善腰膝酸軟、筋骨無力等症狀。

從其他醫籍的記載也可推斷出羊肉強筋骨的機理。《名醫別錄》雖未直接提及強筋骨,但提到羊肉「補中益氣」,而氣血充足則為筋骨強健的基礎。《千金食治》記載羊肉「主風眩瘦疾,小兒驚癎,丈夫五勞七傷」,其中「五勞七傷」指因勞累過度導致的筋骨損傷,說明羊肉對因勞損引起的筋骨問題具有一定療效。《日華子諸家本草》則提到羊肉「治骨蒸」,骨蒸屬陰虛內熱導致的骨骼病變,羊肉的溫補作用能改善體內陰陽平衡,從而緩解症狀。

李東垣在《蘭室祕藏》中更深入地闡述了羊肉的補益機理,認為羊肉「能補血之虛,有形之物也,能補有形肌肉之氣」,直接點明瞭羊肉補益肌體組織,從而達到強健筋骨的效果。總而言之,歷代醫家均肯定了羊肉的溫補作用,而這種溫補作用正是其強筋骨功效的根本所在。

3. 補中益氣

羊肉歷代醫家皆肯定其「補中益氣」的功效,其作用機理與溫補脾胃、滋養血肉密切相關。

《名醫別錄》記載羊肉「主緩中,補中益氣」,說明羊肉能溫煦脾胃,緩解胃脘不適,從而達到補益中氣的效果。「緩中」指緩解胃腸之氣滯,而「補中益氣」則指增強脾胃的運化功能,使氣血得以生化充足。 此外,該書還提及其可治虛勞寒冷,這也側面印證了羊肉溫補的特性,能改善體虛畏寒的症狀。

《千金食治》則強調羊肉「主暖中止痛」,特別指出其對產婦的益處,這與羊肉能溫補氣血,促進身體恢復的功效相符。「頭肉」部分更被認為能治療風眩瘦疾和小兒驚癎,說明羊肉的溫補作用也延展至神經系統。

《日華子諸家本草》和《日用本草》則更側重羊肉的滋補作用,前者提到其能「開胃肥健」,後者則指出其「治腰膝羸弱,壯筋骨,厚腸胃」。這說明羊肉能增強食慾,促進營養吸收,從而強健筋骨,改善體質。

李東垣在《蘭室祕藏》中精闢地指出羊肉「甘熱,能補血之虛,有形之物也,能補有形肌肉之氣」,將羊肉的補益作用與其溫熱性質及滋養血肉的功效聯繫起來。他更將羊肉與人參作比較,認為人參補氣,羊肉補形,二者互為表裡,共同達到強身健體的目的。

總而言之,古籍記載充分顯示羊肉具有溫補脾胃、益氣養血、滋養肌肉的功效,其「補中益氣」的作用,是通過溫陽補血,改善臟腑功能,最終達到強壯身體的目的。

4. 溫裡溫中

羊肉,其「溫裡溫中」的功效在古代醫籍中多有記載,主要體現在溫暖臟腑、改善虛寒等方面。

《名醫別錄》記載羊肉「主緩中,字乳餘疾,及頭腦大風汗出,虛勞寒冷,補中益氣,安心止驚。」其中「緩中」即溫暖中焦,緩解中焦虛寒所致的諸多症狀;「虛勞寒冷」則明確指出羊肉能改善體虛畏寒的狀況。此處更進一步說明羊肉能補益中氣,安定心神。

《千金食治》則側重羊肉的溫中止痛作用,並指出其「利產婦」,說明其溫補功效能改善產後虛弱。此外,「主風眩瘦疾,小兒驚癎,丈夫五勞七傷」則表明羊肉對因氣血不足、陽氣虛衰引起的各種症狀,如眩暈、消瘦、驚癇等均有療效。

《日華子諸家本草》和《日用本草》也從不同角度佐證了羊肉的溫補功效。《日華子諸家本草》提及羊肉「開胃肥健」,說明其能增進食慾,強健體魄;「治骨蒸,腦熱,頭眩,明目」則顯示其溫補作用能改善陰虛火旺引起的症狀。《日用本草》則強調羊肉「治腰膝羸弱,壯筋骨,厚腸胃」,說明其能改善腎虛腰膝酸軟,增強筋骨力量,並滋養腸胃。

李東垣在《蘭室祕藏》中更精闢地闡述了羊肉的溫補機理:「羊肉,甘熱,能補血之虛,有形之物也,能補有形肌肉之氣。」他認為羊肉性味甘熱,能補益血虛,更能滋養身體的有形組織,這與其「溫裡溫中」的功效相輔相成。總而言之,古代醫籍中對羊肉溫裡溫中的功效描述,從多個方面印證了其溫補作用,使其成為治療虛寒症候的常用藥物。

羊肉的現代功效


1. 營養豐富

羊肉性溫味甘,歸脾、腎經,在中醫藥理中被視為重要的溫補之品。其藥理功效主要體現在補中益氣、溫陽散寒、活血化瘀及滋陰補腎,對改善虛寒體質、促進身體機能有顯著助益。這份卓越的滋補效用,源於其極為豐富且均衡的營養組成。

羊肉富含優質蛋白質,其含量較高且易為人體消化吸收,為細胞生長、組織修復與更新提供不可或缺的原料。這對維持機體正常運作、增強免疫力及加速病後恢復,具有關鍵的構築作用。此外,羊肉蘊含多種必需維生素,包括維生素A、B1、B2、C、E等。其中,維生素A有助於維護視力健康與上皮細胞完整性;B族維生素則在能量代謝、神經功能及血細胞形成中扮演重要角色;維生素C和E作為強效抗氧化劑,能有效清除體內自由基,保護細胞免受氧化損傷,進而維護整體健康,具備抗衰老的潛在效益。

在礦物質與微量元素方面,羊肉同樣表現出色,提供鈣、磷、鐵、鋅、硒等對人體至關重要的元素。鈣與磷是骨骼與牙齒的基礎構成物質,對維持骨骼密度與預防骨質疏鬆至關重要;鐵質是血紅蛋白合成的必需成分,對預防缺鐵性貧血及保障氧氣運輸功能具有核心意義;鋅參與多種酶的活性,影響生長發育、傷口癒合及免疫功能;硒則以其強大的抗氧化作用,增強免疫防禦,保護細胞。這些豐富的營養素共同賦予羊肉顯著的溫補與修復功能,使其在營養學與中醫藥理上均呈現出「營養豐富」的卓越價值。

2. 豐富維生素和礦物質

羊肉自古以來便被視為溫補之食材,其豐富的營養成分使其具備獨特的滋補強健之效。探究其藥理機制,主要歸因於其蘊含的多種關鍵維生素與礦物質,對人體生理機能的維繫與優化扮演著重要角色。

首先,羊肉是維生素B12的極佳來源。此維生素對於人體的造血功能至關重要,它直接參與紅血球的形成與成熟,確保血紅蛋白水平正常,維持健康的血液循環系統,有效預防因B12缺乏所致的巨幼細胞性貧血,進而保障身體各組織與器官 O2 輸送的效率與穩定。

其次,羊肉亦富含維生素B6。維生素B6在人體代謝過程中扮演著多重輔酶的角色,廣泛參與蛋白質、脂肪及碳水化合物的分解與合成,促進能量的有效轉化與利用。不僅如此,維生素B6對於維持神經系統的健康功能亦不可或缺,它參與神經傳導物質的合成,有助於維持正常的認知功能與情緒平衡。

在礦物質方面,羊肉提供豐富的鋅。鋅作為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參與超過數百種酵素的活性,對細胞的生長、組織的修復以及基因表達均有著根本性的影響。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鋅在免疫系統的健全運作中扮演核心角色,能有效提升身體抵禦外來病原體入侵的能力,並對維持健康的皮膚與加速傷口癒合俱有助益。

最後,鐵質是羊肉中另一項重要的造血元素。鐵是構成血紅蛋白的關鍵成分,負責氧氣在血液中的運輸。經常攝取羊肉能有效補充體內鐵質儲備,對於預防缺鐵性貧血尤為重要,特別是對於成長中的青少年、孕婦及經期女性。充足的鐵質供應能確保身體各部位獲得足夠氧氣,進而維持充沛精力與正常的生理機能。

3. 預防心血管疾病

羊肉作為一種營養豐富的食材,其在預防心血管疾病方面展現出潛在的藥理功效。這主要歸因於其富含Omega-3脂肪酸及多種維生素B群。

Omega-3脂肪酸是一種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對心血管系統具有顯著的保護作用。具體而言,它能有效降低血液中的三酸甘油酯水平,調節血壓,並有助於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即「壞膽固醇」)的含量,同時可能提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即「好膽固醇」)的比例。這些作用共同協調,可顯著減少動脈粥樣硬化的風險,進而降低心臟病發作和中風等心血管事件的發生率。

此外,羊肉中的維生素B群,如維生素B6、B12及葉酸,在維持心臟健康方面亦扮演關鍵角色。這些維生素參與體內能量代謝的關鍵過程,確保心肌細胞獲得充足的能量供應以維持正常的收縮功能。特別是維生素B6和B12,它們有助於代謝血液中的同型半胱胺酸。高水平的同型半胱胺酸被視為心血管疾病的獨立危險因子,透過降低其濃度,維生素B群有助於保護血管內皮健康,減少血栓形成的風險。

基於上述藥理學效益,適量攝取羊肉對於預防心血管疾病具有積極意義,尤其適合關注心血管健康的人群作為均衡飲食的一部分。然而,仍應注意均衡飲食原則,避免過度食用,以維持整體健康。

4. 提升免疫力

羊肉以其豐富的營養價值,在提升人體免疫力方面展現出顯著的藥理功效。其中,其所蘊含的鋅和維生素B羣,是增強免疫系統功能、提高身體抵抗力的關鍵營養素。

鋅被譽為免疫系統的「核心礦物質」,在免疫反應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它不僅參與多種免疫細胞(如白細胞、T淋巴細胞、自然殺手細胞)的分化與增殖,更對其活性有顯著的增強作用。充足的鋅攝取能確保這些細胞有效識別並清除病原體,從而提升機體對抗感染的能力,縮短疾病的恢復期。鋅更作為多種免疫酶的輔助因子,對於維持免疫信號傳導和協調免疫應答至關重要。

維生素B羣,包括B6、葉酸和B12等多種亞型,對於免疫系統的穩健運作亦是必需。它們參與調節複雜的免疫反應,尤其對淋巴細胞的正常功能和抗體的產生有直接影響。維生素B羣有助於促進細胞介導免疫與體液介導免疫的協同作用,確保機體能有效生成針對病原體的抗體,強化免疫記憶,從而築起一道堅實的防禦屏障。羊肉所提供的這些營養素共同協作,顯著提升了人體抵抗疾病的能力。

5. 豐富的蛋白質

羊肉性溫,味甘,歸脾、腎經。其卓越的藥理功效之一,源於其豐富而優質的蛋白質含量。每百克羊肉蛋白質高達20.7克,顯著超越豬肉、牛肉約兩倍之多。此高密度蛋白質為人體提供了構成細胞與組織的關鍵「基石」。

蛋白質作為身體組織修復與生長髮育的核心物質,其攝取對維持整體健康扮演著重要角色。羊肉的溫補特性結合其蛋白質,能有效滋養脾胃,助其轉化為氣血,從而支持全身的運作與恢復。入腎經則意味著其蛋白質有助於充養腎精,維繫骨骼、髮膚健康,並促進生長髮育,特別適用於氣血虧虛、病後恢復及生長需求者。羊肉的溫性確保了這些寶貴營養素能被身體有效吸收利用,發揮其溫養益氣、滋補強身之效。

羊肉的運用方法與用量


內服:煮食或煎湯,125-250g;或入丸劑。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中藥「羊肉」注意事項重點

  1. 外感時邪禁止服用:

    • 感染風邪、發燒、咽喉腫痛等時,羊肉性溫熱,易助長病邪,不利於康復。
  2. 內有宿熱禁止服用:

    • 肺熱咳嗽、口乾舌燥、胃熱積食等時,羊肉性味溫熱,易加重熱象,不利於緩解症狀。
  3. 孕婦不宜多食:

    • 羊肉性溫熱,孕婦多食易上火,對胎兒不利。

羊肉相關的方劑


羊肉可治療的相關疾病


肺結核暈眩損傷腹痛貧血腹瀉營養不良虛弱缺鐵咳嗽缺鐵性貧血月經淋漓不止陰部感到寒冷腰膝軟弱無力腰部冷涼低血壓腹中感到寒冷男性勃起障礙胸部發冷面色發青面色發白陰囊濕冷月經稀少閉經白痰,白鼻涕腰骶痛怕冷忽冷忽熱手腳冰冷小便量多顏色像水月經延後到來呼吸氣短言語無力夜間遺尿不易流汗背部感覺冷頭部發冷怕吹到風月經顏色淺淡子宮崩漏性冷感月經腹痛

羊肉含有的化學成分


水分(Water), 蛋白質(Protein), 脂肪(Fat), 碳水化合物(Carbohydrate), 灰分(Ash), 鈣(Calcium), 磷(Phosphorus), 鐵(Iron), 硫胺素(Thiamine), 核黃素(Riboflavin), 煙酸(Nicotinic acid), 膽固醇(Cholesterol), 胰蛋白酶原(Trypsinogen)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