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性味屬於[熱性]的中藥或食物清單(2023年更新)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1-09-15

關於熱

中醫對中藥或食物區分為「四氣」與「五味」,四氣就是寒、熱、溫、涼四種藥性。「五味」是指食物或藥物的辛、甘、酸、苦、鹹等五種味道,除此之外還加上淡、澀,這裡討論「熱性」。

四氣之中含有陰陽,寒涼屬「陰」,溫熱屬「陽」。寒涼與溫熱是相對立的兩種藥性。藥性的寒熱溫涼是,與所治療疾病的性質是相對而言的。

如果病人表現為四肢厥冷、面色白、脘腹冷痛,脈微欲絕,這屬於陰寒證,用附子、肉桂、乾薑等藥物治療之後,這些症狀緩解或消除,代表這些藥物的藥性是溫熱的。

關於熱的13種常見中藥或食物

1. 丁香

丁香

丁香性辛、溫。主治溫中降逆、補腎助陽。用於脾胃虛寒、呃逆嘔吐、食少吐瀉、心腹冷痛、腎虛陽痿、脘腹冷痛、腰膝酸冷、陰疽等症。


2. 乾薑

乾薑

乾薑性味辛、性熱。主治溫中散寒、回陽通脈、燥濕消痰、溫肺化飲。常用於脘腹冷痛、嘔吐泄瀉、肢冷脈微、痰飲喘咳、四肢冰冷、寒飲喘咳、寒濕痹痛等症。


3. 高良薑

高良薑

高良薑性味辛、性熱。主治散寒止痛、溫中止嘔、溫中散寒、理氣止痛。用於脘腹冷痛、胃寒嘔吐、噯氣吞酸。


4. 硫磺

硫磺

硫磺性酸、熱、有毒。主治外用解毒殺蟲療瘡、內服補火助陽通便。外治用於疥癬、禿瘡、陰疽惡瘡、內服用於陽痿足冷、虛喘冷哮、虛寒便秘。


5. 吳茱萸

吳茱萸

吳茱萸性辛、苦、熱、小毒。主治散寒止痛、降逆止嘔、助陽止瀉。用於厥陰頭痛、寒疝腹痛、寒濕腳氣、經行腹痛、脘腹脹痛、嘔吐吞酸、五更泄瀉、外治口瘡、高血壓。


6. 烏頭

烏頭

烏頭性辛、苦、熱、大毒。主治祛寒濕、散風邪、溫經、止痛、治風寒濕痺、歷節風痛、四肢拘攣、半身不遂、頭風頭痛、心腹冷痛、陰疽腫毒、頭風頭痛、寒疝作痛、跌打損傷、瘀血腫痛、陰疽腫毒、麻醉止痛。


7. 羊肉

羊肉

性味甘,性熱。主治益氣補虛,溫中暖下。主治:脾胃虛寒,腹痛,少食,或時欲嘔吐;腎陽虛衰,腰膝酸軟,四肢不溫,尿頻,陽萎等。


8. 芥子

芥子

芥子性辛,熱,小毒。主要功效溫中散寒;豁痰利竅;通絡消腫。主風寒嘔吐;心腹冷痛;咳喘痰多;口噤;耳聾;喉痹;風濕痹痛;肢體麻木,婦人經閉;癰腫;瘰癧


9. 樟腦

樟腦

樟腦性辛、熱、有小毒。主要功效通關竅、利滯氣、闢穢濁、殺蟲止癢、消腫止痛。主熱病神昏、中惡猝倒、痧脹吐瀉腹痛、寒濕腳氣、疥瘡頑癬、禿瘡、凍瘡、臁瘡、水火燙傷、跌打傷痛、牙痛、風火赤眼


10. 巴豆

巴豆

巴豆性辛,熱,大毒。主治瀉下寒積;逐水退腫;祛痰利咽;蝕瘡殺蟲。主寒邪食積所致的胸腹脹滿急痛;大便不通;泄瀉痢疾;水腫腹大;痰飲喘滿;喉風喉痹;癰疽;惡瘡疥癬。


11. 砒霜

砒霜

砒霜性辛、酸、熱、有毒。主治劫痰截瘧、殺蟲、蝕惡肉。 治寒痰哮喘、瘧疾、休息痢、梅毒、痔瘡、瘰癧、走馬牙疳、癬瘡、潰瘍腐肉不脫。


12. 辣椒

辣椒

性味辛,性熱。主治果:溫中散寒,健胃消食。 用於胃寒疼痛,胃腸脹氣,消化不良;外用治凍瘡,風濕痛,腰肌痛。根:活血消腫。 外用治凍瘡。


13. 仙茅

仙茅

仙茅性辛、溫、有毒。主治補腎陽、強筋骨、祛寒濕。 用於陽痿精冷、筋骨痿軟、腰膝冷痺、陽虛冷瀉。


關於熱的50種中藥清單

請點選以下中藥按鈕,取得更多詳細資訊...

關於熱的6種食物清單

請點選以下食物按鈕,取得更多詳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