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磺

LIU HUANG

寒熱指數

45
  • 英文名稱: Sulphur Sulphur

  • 其他名稱:山石住,煩硫,黃牙,九靈黃童,硫黃花,硫黃粉,昆侖黃,硫黃,石硫黃,石流黃,石亭脂,黃硇砂,硫黃,白硫黃,流黃,石留黃,崑崙黃,將軍,天生黃,黃英

  • 藥品來源:本品為自然元素類礦物硫族自然硫 ,採挖後,加熱熔化,除去雜質;或用含硫礦物經加工製得。

  • 道地藥材:山西,陝西,四川,廣東,山東,河南,江蘇,湖南,湖北,台灣,

現代中藥典籍摘錄

(請登入點選開啟閱讀)

最後更新日:2022-09-13

硫磺的運用方法與用量

內服:入丸、散,1.5-3g。外用:適量,研末撒;或油調敷;或燒煙薰。

硫磺的炮製

  • 硫黃《聖惠方》:「細研,水飛過。」
  • 《博濟方》:「以柳木槌研三二日。」
  • 《孫尚藥方》:「(用)牛角研令極細。」
  • 《普濟方》:「去沙石,細研如飛塵。」「打碎。」現行,取原藥材,除去雜質,搗成小塊。生品有毒,多外用,以解毒殺蟲,治癬為主。
  • 豆腐制《醫學綱目》:「入豆腐中煮三五沸。」《本經逢原》:「入豆腐中煮七次。」現行,先將豆腐切成片,鋪一層於鍋內,再鋪上一層淨硫黃塊,如此層層鋪好,加清水沒過藥材,用文火加熱煮至豆腐顯黑綠色時,取出,除去豆腐,漂淨,陰乾。每硫黃100kg,用豆腐200kg。制後降低毒性,以助陽益火為主。
  • 蘿蔔制:取淨硫黃與蘿蔔共煮至蘿蔔爛時,取出,曬乾。每硫黃100kg,用蘿蔔40kg。
  • 豬大腸制《醫方集解》:「石硫黃一斤,豬大腸二尺,將硫黃為末,實豬大腸中,爛煮三時,取出去皮。」現行,取硫黃灌入豬腸內,煮後晾乾,或將硫黃放入生豬腸內,兩端扎緊,放熱湯中煮3小時,反復3次,每次均另換豬腸。 據報道,硫黃的毒性成分主要為As2O3。按《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昇華硫」項下砷鹽檢查方法測定As2O3含量,未經炮製過的為29.80×l0(-6),超過《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規定量的23.8倍。用溴-四氯化碳-硝酸濕法消解硫黃,二乙氨基二硫代甲酸銀比色法,測定5種制硫黃中的砷含量。結果表明,炮製可降低硫黃中的搗As2O3含量,並以豆腐炮製品最為顯著。說明豆腐制硫黃能降低其毒性。實驗證明,硫黃和豆腐以l:1.5的比例進行炮製,製品含硫量可達到98%以上,含砷量低於或等於1μg/ml,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關於砷鹽限量的規定。飲片性狀:硫黃參見"藥材鑒別"項。制硫黃形如硫黃,黃褐色或黃綠色,臭氣不明顯。 貯乾燥容器內,置乾燥處,防火。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品有毒,內服宜用制品,不宜多服、久服。陰虛火旺患者及孕婦禁用。
  • 徐之才(藥對):畏細辛、飛廉、樸消、鐵、醋。
  • (本草衍義):中病當便已,不可盡劑。
  • (本經逢原):久服傷陰,大腸受傷,多致便血。熱邪亢盛者禁用。濕熱痿痹,良非所宜。
  • (得配本草):忌禽獸血。陰虛者禁用。
  • (本草用法研究):陰虛有火者勿用。外瘡紅腫者、有內熱便閉者禁。
  •  禁忌症:全身衰弱或營養不良、活動性肺結核及糖尿病、心臟病及高血壓、肝腎功能障礙、血液病、孕婦及50歲以上的病人。

硫磺相關的方劑


硫磺可治療的相關疾病

霍亂細菌性食物中毒皮膚癬菌病(頭,鬍鬚)白癬男性勃起障礙(陽痿)咳嗽上吐下瀉疥癬遺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