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疥瘡散中加入硫磺,乃因其具有強烈的殺滅疥蟲功效。
硫磺性溫燥,外用可殺蟲止癢,且能滲透皮膚,直達疥蟲寄生處。疥蟲對硫磺十分敏感,接觸後會迅速死亡。
此外,硫磺還有消炎止癢作用,可緩解疥瘡引起的皮膚瘙癢和炎症。因此,硫磺是治療疥瘡的常用藥材,在疥瘡散中加入硫磺,可有效殺滅疥蟲,並減輕患者的痛苦。
疥瘡散中加入檳榔,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藥理作用:
- 殺蟲止癢:檳榔性溫,味辛,具有驅蟲、殺蟲之效。其所含檳榔鹼能有效抑制疥蟲的生長繁殖,並能消炎止癢,緩解疥瘡患者的瘙癢症狀。
- 活血化瘀:疥瘡患者常伴有局部組織發炎、腫脹、瘀血等症狀,檳榔具活血化瘀之功效,能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加速炎症消退,有助於疥瘡的康復。
疥瘡散中加入白礬,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一、燥濕殺蟲:白礬性寒、味苦澀,具有燥濕殺蟲之效。疥瘡乃由疥蟎寄生於皮膚所致,白礬可抑制疥蟎繁殖,減輕其對皮膚的刺激,達到止癢、消炎的作用。
二、收斂止癢:白礬還具有收斂作用,可使皮膚收縮,減少疥蟎寄生部位的滲出,同時減輕瘙癢症狀。
白礬與其他藥材配伍,共同發揮殺蟲止癢、消腫止痛的功效,有效治療疥瘡。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疥瘡散」分析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專治「疥瘡」,即由疥蟲(疥蟎)寄生皮膚引起的瘙癢性皮膚病,特徵為紅疹、水皰及夜間劇癢。古人認為疥瘡多與濕熱、蟲毒蘊結皮膚有關,故外用方劑以殺蟲、止癢、燥濕為主要治療方向。
組成藥物分析與治療原理
白椒(花椒)
- 性味辛溫,具殺蟲、止癢、散寒之效。
- 所含揮發油(如檸檬烯、芳樟醇)能麻痹疥蟲,緩解瘙癢。
樟冰(樟腦)
- 性味辛熱,能祛濕殺蟲、通竅止痛。
- 其強穿透性可深入皮膚殺滅疥蟲,並透過局部刺激減輕炎症。
硫黃
- 性味酸溫,為傳統殺蟲要藥,專治疥癬。
- 遇皮脂生成硫化氫與五硫磺酸,直接破壞疥蟲代謝。
檳榔
- 性味苦辛溫,能驅蟲、破積、行氣。
- 所含檳榔鹼可麻痹寄生蟲神經,協同他藥增強殺疥效果。
生明礬
- 性味酸澀寒,功擅燥濕、解毒、斂瘡。
- 收斂作用減少皮膚滲液,抑制細菌感染風險。
配伍邏輯與作用機制
- 殺蟲為君:硫黃、樟腦直攻疥蟲,花椒、檳榔輔助殺蟲。
- 止癢為臣:樟腦局部麻醉,花椒辛散止癢。
- 燥濕為佐使:明礬收濕斂瘡,硫黃亦能乾燥皮損。
- 載藥透皮:以豬油調和,既能潤澤皮膚防止乾裂,又能助藥力滲透。
現代理解與原理推論
此方結合「殺蟲-消炎-修復」三重作用:
- 神經毒性:硫黃、檳榔鹼、樟腦可破壞疥蟲神經系統。
- 角質溶解:硫黃促表皮角質軟化,利藥物深達蟲巢。
- 抗繼發感染:明礬抑菌,花椒抗炎,減少搔抓後感染。
總結
「疥瘡散」為典型外治殺蟲方,針對疥蟲生命周期(成蟲、蟲卵)多靶點攻擊,並調節皮膚濕熱環境。其組方簡潔,體現中醫「以毒攻毒」與「局部透藥」的實用思維。
傳統服藥法
白椒、樟冰、硫黃、檳榔、生明礬各等分。
上為末。
豬油調搽。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辛熱燥烈,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疥癬
相同名稱方劑
疥瘡散, 出處:《青囊秘傳》。 組成:白椒、樟冰、硫黃、檳榔、生明礬各等分。 主治:疥瘡。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