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粉膏

玉粉膏

YU FEN GAO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10

寒性指數

42

熱/寒比例

(0.24)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1%
肝經 21%
大腸經 21%
肺經 12%
膀胱經 12%
腎經 9%
脾經
肝經
大腸經
肺經
膀胱經
腎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玉粉膏方劑中加入白礬,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收斂止血:白礬性寒,味酸澀,具有收斂止血的功效。玉粉膏常用於治療外傷出血、潰瘍、濕疹等症狀,白礬可以幫助收縮血管,促進血液凝固,達到止血效果。
  2. 燥濕殺蟲:白礬還具有一定的燥濕殺蟲作用,可以抑制細菌和真菌的生長。玉粉膏中加入白礬,可以有效地抑制傷口感染,促進傷口癒合。

玉粉膏中包含硫磺,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作用:

1. 殺菌止癢:硫磺具有抗菌、抑菌、殺菌的功效,可有效抑制真菌、細菌等微生物的生長,對於皮膚瘙癢、溼疹、疥瘡等皮膚病具有顯著的止癢效果。

2. 燥溼止癢:硫磺性燥,能夠有效吸附皮膚表面的水分,乾燥潮溼的環境,從而抑制細菌滋生,減輕皮膚瘙癢的症狀。

因此,玉粉膏中加入硫磺,旨在發揮其殺菌止癢、燥溼止癢的功效,達到治療皮膚病的目的。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玉粉膏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劑主治「白癜」,即中醫所述皮膚白斑病(類似現代「白癜風」)。古代醫家認為,此症多因風邪外襲、氣血失和,或肝腎不足、肌膚失養所致,屬「白駁風」範疇。礬石與硫黃均具燥濕殺蟲、解毒斂瘡之效,外敷可直達病所,改善局部皮膚色素脫失。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礬石(明礬)

    • 性味酸澀寒,能收斂止血、燥濕解毒。其收斂特性可固表止癢,寒性助清局部鬱熱;現代藥理表明,礬石含硫酸鋁鉀,對皮膚真菌有一定抑制作用。
  2. 硫黃

    • 性味溫熱有毒,古代多外用治疥癬、瘡瘍。其溫通之性可促進氣血運行,解毒殺蟲;硫黃與皮膚接觸後生成硫化氫,或能刺激黑色素細胞活化,改善白斑。
  3. 配伍與劑型

    • 二藥等分合用,一寒一溫相互制約,共奏燥濕解毒、疏通局部氣血之效。以蠟調和成膏,既能緩和藥性、減少刺激,又可延長藥效滯留時間,增強滲透。

推論治療原理
此方通過外敷直接作用於皮表:

  • 殺蟲解毒:針對古代認為「蟲毒」致病的假說,抑制潛在病原。
  • 刺激局部代謝:硫黃溫通促進血液循環,礬石收斂固護,或調節色素沉著。
  • 調和陰陽:寒溫並用,平衡局部氣血失和狀態,契合中醫「白癜屬風邪搏於肌膚」的病機。

總結
玉粉膏以簡潔配伍標本兼顧,體現古代外治法「以毒攻毒」與「調和陰陽」的思路,其原理或與改善皮膚微循環、調節免疫相關,然具體機制需結合現代研究進一步驗證。

傳統服藥法


礬石、硫黃各等分。
上為末,蠟和。
敷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皮膚異色症

相同名稱方劑


玉粉膏, 出處:《千金》卷二十三。 組成:礬石、硫黃各等分。 主治:白癜。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