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閭茹散中加入白礬,主要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燥濕止癢: 白礬性寒、味酸澀,具有燥濕止癢的功效。閭茹散主要用於治療濕疹、皮膚瘙癢等症,白礬能有效去除濕氣,緩解皮膚炎症,止癢止痛。
2. 收斂生肌: 白礬還有收斂生肌的作用,能促進傷口癒合,使皮膚恢復正常狀態。對於濕疹等皮膚病引起的糜爛、滲出等症狀,白礬可以起到很好的收斂作用,加速皮膚修復。
白礬在閭茹散中起到重要的輔助作用,與其他藥材協同作用,共同發揮治療效果。
閭茹散中加入硫磺,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驅風止癢:硫磺性溫燥,具有驅風止癢之效,可用於治療風濕痺痛、皮膚瘙癢、疥瘡等症狀。在閭茹散中,硫磺與其他藥物配伍,能夠有效驅散風邪,止癢止痛,改善患者不適。
2. 燥濕殺蟲:硫磺具有燥濕殺蟲的功效,可以治療濕疹、癬瘡等皮膚病。在閭茹散中,硫磺與其他藥物配合,能夠有效地清除濕氣,殺滅病蟲,促進皮膚病的痊癒。
閭茹散中包含雄黃,主要源於其解毒殺蟲之效。
雄黃性溫,味辛,入肝經,具有解毒、殺蟲、燥濕之功效。其性燥烈,擅於驅除外邪,如蛇蟲咬傷、皮膚癬症等。
閭茹散主要用於治療瘡瘍腫毒、濕熱疥癬、蟲蛇咬傷等症,雄黃在其中起到殺滅病菌、消腫止痛、驅除毒蟲的作用。因此,雄黃的加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閭茹散的療效。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閭茹散」
「閭茹散」方劑組成:
- 白礬:具有止血、清熱解毒、止瀉、燥濕、解毒等功效。外用方面,白礬可以止血、消炎、收斂、抗菌、殺菌,可以治療皮膚瘙癢、痤瘡、水泡疹、燒傷、疤痕等症狀。
- 硫磺:具有清熱解毒、殺蟲止癢、補陽散寒、溫肺化痰、平喘止咳、通絡散結之功。中醫常用硫磺治療各種感染性疾病,如癰疽、疔瘡、瘡瘍、痢疾等,以及某些皮膚病,如濕疹、疥瘡等。
- 雄黃:具有止癢、清熱解毒、驅蟲殺蟲、解毒等功效。其辛、溫有毒,歸心、肝經。可治療皮膚瘙癢、蟲疥蟲癬、癰疽壞爛、諸瘡發毒、楊梅瘡等症狀。
「閭茹散」主治功效:
癰疽:指皮膚和皮下組織的急性化膿性炎症。
「閭茹散」方劑組成介紹:
白礬:
- 性味:澀、寒、酸。
- 歸經:肺、脾、大腸經。
- 功效:收斂止血、清熱解毒、燥濕止瀉、殺蟲止癢。
硫磺:
- 性味:辛、溫。
- 歸經:肝、腎、肺經。
- 功效:清熱解毒、殺蟲止癢、補陽散寒、溫肺化痰、平喘止咳、通絡散結。
雄黃:
- 性味:辛、溫、有毒。
- 歸經:心、肝經。
- 功效:止癢、清熱解毒、驅蟲殺蟲、解毒。
總結:
「閭茹散」是中藥方劑之一,由白礬、硫磺、雄黃組成,具有清熱解毒、殺蟲止癢、補陽散寒、溫肺化痰、平喘止咳、通絡散結之功,主治皮膚瘙癢、蟲疥蟲癬、癰疽壞爛、諸瘡發毒、楊梅瘡等症狀。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具有一定的毒性,不宜長期服用。
- 本方不宜用於孕婦和兒童。
- 本方不宜用於有出血傾向的患者。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閭茹散, 出處:《醫心方》卷十八引《錄驗方》。 組成:閭茹3兩,杏仁2兩。 主治:箭傷,血內漏,腹中瘀滿。
閭茹散, 出處:《鬼遺》卷五。 組成:漆頭閭茹2分,礬石2分,硫黃2分,雄黃2分。 主治:蝕惡肉。主治:癰疽。
閭茹散, 出處:《聖濟總錄》卷五十四。 組成:閭茹3兩,甘草(炙)2兩,消石(研)1兩。 主治:中焦熱痹,善忘不樂。
閭茹散, 出處:《聖惠》卷九十。 組成:閭茹1兩,桑螵蛸1兩,地龍1兩,乳香1兩,黃丹1兩,黃柏1兩(細研),麝香(細研)1兩,糯米粉1兩,膩粉1兩。 主治:小兒惡瘡久不癒。
閭茹散, 出處:《聖惠》卷六十二。 組成:閭茹3分,藜蘆半兩(去蘆頭),真珠末半兩,硫黃半兩(細銼,研),雄黃半兩(細研),白礬半兩(燒令汁盡),乾薑半兩(生用),麝香1分(細研)。 主治:蝕去瘡中惡肉。主治:緩疽。腫痛,肉堅厚如牛領皮。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