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昨葉荷草散」方中加入「白礬」,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燥濕止癢:白礬性寒,味酸澀,具有燥濕止癢的功效。此方用於治療濕疹、皮膚瘙癢等症,白礬能有效去除濕氣,緩解瘙癢,配合其他藥物達到清熱解毒、涼血止癢的效果。
- 收斂生肌:白礬還有收斂生肌的功效,能促進傷口癒合,防止感染。對於濕疹導致的皮膚損傷,白礬能幫助修復受損的皮膚,加速傷口癒合。
綜上所述,白礬在「昨葉荷草散」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既能燥濕止癢,又能收斂生肌,配合其他藥物,達到治療濕疹、皮膚瘙癢的效果。
「昨葉荷草散」中包含雄黃,其原因主要在於雄黃的解毒和殺蟲功效。
雄黃性溫,味辛,歸肝、脾經,具有解毒、殺蟲、燥濕等功效。古人認為雄黃可以驅邪辟疫,因此常用於治療蛇蟲咬傷、濕疹、疥瘡等病症。
在「昨葉荷草散」中,雄黃可能被用於治療皮膚病或驅蟲,配合其他藥材,達到清熱解毒、涼血止癢的效果。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昨葉荷草散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主治「一切癬,無間風濕氣血」,意指無論癬症成因屬風邪、濕滯、氣血失和,皆可通用。古代中醫認為「癬」多由風濕熱毒蘊結皮膚,或氣血凝滯、蟲蝕為患所致;而本方強調「不過2-3次即愈」,顯示其針對皮膚表層病灶的速效性,尤其擅長處理搔癢、脫屑、糜爛等癬症典型症狀。羊蹄菜根先以醋塗搽患處,意在軟化角質、滲透藥力,加強後續藥物吸收。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昨葉荷草(瓦松):
- 性味酸苦涼,傳統用於清熱解毒、止血斂瘡。其乾燥後研末外敷,能燥濕止癢,針對癬症濕熱膿水或滲出。現代研究顯示,瓦松含有机酸及黃酮類成分,具抗菌消炎作用,可能抑制癬菌生長。
枯礬:
- 為煅製白礬,性燥烈,功專收澀燥濕、殺蟲止癢。其收斂特性可快速乾瘡面,減少滲出,並破壞癬菌適宜生存的潮濕環境;同時對局部有輕微腐蝕性,助祛腐生新。
雄黃:
- 辛溫有毒,為傳統殺蟲攻毒要藥。《本草綱目》載其能「殺百毒,辟百邪」,對皮膚真菌、寄生蟲有強效抑制。此方用量謹慎(半錢),取其毒性直接殺滅癬源,輔助枯礬增強燥濕殺蟲之效。
配伍邏輯:
- 協同作用:瓦松清熱解毒為君,枯礬燥濕收澀為臣,雄黃殺蟲攻毒為佐使,三者形成「清熱—燥濕—殺蟲」聯動,覆蓋癬症核心病機。
- 外用增效:醋調羊蹄菜根先行刺激患處,令局部充血、毛孔開泄,促使藥末深達病所;醋本身亦有抑菌、軟化角質之效,與藥物相得益彰。
此方設計簡潔,緊扣癬症「濕、熱、蟲」病理關鍵,通過外用直達病所,體現中醫「祛邪務速」的治療思路。
傳統服藥法
昨葉荷草(即瓦松,曬乾)1兩,枯礬1錢,雄黃半錢。
上為末。
以羊蹄菜根先蘸醋揩癬上,令癢破,即以藥末乘濕塗敷。不過2-3次即愈。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皮膚癬菌病(鼠蹊肛門周圍)
相同名稱方劑
昨葉荷草散, 出處:《三因》卷十五。 組成:昨葉荷草(即瓦松,曬乾)1兩,枯礬1錢,雄黃半錢。 主治:一切癬,無間風濕氣血。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