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黃性辛、苦、溫、有毒。主治解毒殺蟲、燥濕祛痰、截瘧。用於癰腫疔瘡、蛇蟲咬傷、蟲積腹痛、驚癇、瘧疾。
白礬性酸澀、寒、有毒。主治祛痰燥濕、解毒殺蟲、止瀉止血。主中風、癲癇、喉痹、疥癬濕瘡、癰疽腫毒、水火燙傷、口舌生瘡、爛弦風眼、聤耳流膿、鼻中息肉、瘡痔疼痛、崩漏、衄血、損傷出血、久瀉玖痢、帶下陰癢、脫肛、子宮下垂。
雄礬散, 出處:《普濟方》卷三○六。 組成:雄黃、礬。 主治:一切蟲獸所傷。瘡癤疔毒、疥癬及蟲蛇咬傷等。
雄礬散, 出處:《醫級》卷八。 組成:雄黃5分,瓜蒂2個,明礬1錢,綠礬1錢,細辛5分,麝香1分。 主治:鼻癰、鼻息及鼻內生瘡。
雄礬散, 出處:《楊氏家藏方》卷十四。 組成:白礬(别研)、雄黃(别研)、乳香(别研)、五倍子末、膩粉(别研)各等分。 主治:金瘡血出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