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大風丹」方劑中包含「大風子」,主要源於其藥性與方劑主治的密切關係。
「大風子」味苦、性寒,具有清熱解毒、殺蟲止癢之效。其可有效治療皮膚病,如濕疹、癬症等,而「大風丹」正是專治風濕性疾病、皮膚病、瘡瘍腫毒的方劑。
因此,「大風子」的加入不僅可清熱解毒,抑制病原微生物,更能止癢消腫,促進病竈癒合,與方劑整體治療方向相符,成為方劑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大風丹方中包含硫磺,主要原因如下:
- 殺菌止癢:硫磺具有殺菌消炎功效,能抑制真菌、細菌的生長,有效治療皮膚真菌感染引起的皮膚病,例如濕疹、癬症等,並能止癢消腫。
- 祛風解毒:硫磺性溫,具有祛風解毒之效,能驅散體內風邪,治療風濕痺痛、麻木等症狀。
因此,硫磺在「大風丹」方劑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通過殺菌止癢、祛風解毒,有效治療皮膚病,並能緩解疼痛、麻木等症狀。
大風丹方劑中包含白礬,其原因主要有二:
- 燥濕止癢: 白礬性寒、味酸澀,具有燥濕止癢之功效。可治療因濕熱蘊結肌膚所致的各種皮膚病,例如濕疹、皮炎、癬症等,與方中其他藥物共同發揮清熱解毒、燥濕止癢的作用。
- 收斂止血: 白礬具有一定的收斂止血作用,可治療因外傷引起的出血、滲液等。在治療皮膚病時,可以起到收斂傷口、止血止癢的作用,促進傷口癒合。
大風丹是一種傳統中藥方劑,主要用於治療風邪所致的病症,如頭痛、目眩及皮膚瘙癢等。其組成中包含雄黃,是因為雄黃具有獨特的藥理特性,能有效地驅風解毒。
雄黃(Asparagus eucormis),作為一種重金屬所製成的礦物藥物,含有硫化砷成分,在中醫理論中被認為具有驅風解毒的作用。當風邪侵襲人體時,雄黃能夠幫助消散邪氣,緩解風熱引起的症狀。此外,雄黃還具備清熱瀉火的功能,對於由於風熱所導致的紅腫熱痛等症狀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
然而,由於雄黃含有砷,應用時必須謹慎,使用劑量需嚴格控制,以避免其毒性對人體造成影響。因此,在採用大風丹時,必須根據具體病情,恰當使用,以發揮其療效而不致於副作用。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大風丹」主治功效分析
根據《本草蒙筌》、《救生集》等古籍記載,以及方劑組成分析,可知「大風丹」主治以「風」為主,兼具解毒、燥濕、殺蟲止癢之功效,可廣泛應用於多種病症。
組成分析與治療原理:
- 大風子: 性味辛溫,歸肝、脾經。具有清熱解毒、祛風止癢、殺蟲之功。《本草綱目》記載其可「治風癩諸瘡。」此藥在此方中發揮清熱解毒,殺蟲止癢之效,針對皮膚的癬癢瘡瘍等症狀。
- 硫磺: 性味酸溫,有毒。歸腎、大腸經。具有溫陽補火、殺蟲止癢、解毒燥濕之功。針對皮膚濕疹、癬疾等,可溫通經脈、祛風散寒、殺蟲止癢。
- 白礬: 性味酸澀寒,歸肺、脾、肝、大腸經。具有清熱解毒、燥濕止癢、收斂止血之效。針對濕熱蘊結導致的皮膚病,有助於燥濕止癢,清熱解毒。
- 雄黃: 性味辛溫,有毒。歸肝、胃經。具有解毒殺蟲、燥濕祛痰之功。此藥在此方中,主要發揮其清熱解毒、殺蟲止癢之效,對於瘡瘍、疥癬等皮膚疾患具有療效。
主治功效分析:
綜合來看,「大風丹」組方以溫熱之藥為主,兼具清熱解毒之效,主要針對「風」邪所致之病症,包括:
- 皮膚疾患:
- 癬癢各瘡: 根據方劑原文「癬癢各瘡」可知,大風丹主要用於治療皮膚癬疾、瘙癢、瘡瘍等。其組成藥物如大風子、硫磺、白礬、雄黃皆具殺蟲止癢、解毒燥濕之功,可有效緩解皮膚瘙癢,抑制病原微生物生長。
- 癩疾: 《救生集》中提及大風丹可治「癩疾」,亦可見其對於頑固性皮膚疾病有一定療效。
- 風邪所致之疾患:
- 中風、癱瘓: 《本草蒙筌》引《普濟》記載,大風丹源於「治中風方」,《救生集》也提及可治「癱瘓」,可知此方對於風邪侵襲經絡導致的中風、癱瘓等症狀具有一定的治療作用。其藥性溫通經絡,可祛風散寒,活血化瘀,有助於改善肢體功能障礙。
- 腳氣: 《救生集》提及大風丹可治「腳氣」,此處腳氣可能是指風濕腳氣。其祛風燥濕之效,可緩解腳氣帶來的腫痛等不適。
- 跌打損傷、破傷風: 《救生集》提及大風丹可治「跌打損傷」和「破傷風」,推測此方可能具有消腫止痛、解毒之效,對於跌打損傷、破傷風等外傷症狀可能具有輔助治療作用。
- 其他風疾:
- 《救生集》中提到「雞爪風」,雖未明確說明是否為「大風丹」所治,但因其提及以白楊花穗貼敷患處,以熱熨斗熨烙,可見古時對於「風」的理解,多以外治為主,而大風丹也具有祛風之效,推測亦可應用於其他「風」疾。
綜合分析:
大風丹組方以溫散、解毒之藥為主,藥性較為峻猛,主攻「風」邪,兼顧清熱解毒、燥濕止癢。其應用範圍廣泛,可應用於皮膚疾患、風邪痹痛、跌打損傷等多種病症。根據古籍記載,服藥後「發汗」是主要的治療機理之一,通過發汗以祛風邪。
總之,「大風丹」的治療原理以祛風為主,輔以解毒、燥濕、殺蟲止癢。其療效之廣泛,可見古人對「風」邪的深刻理解,以及中醫藥在治療多種複雜疾病的獨到之處。
傳統服藥法
大風子肉3錢,土硫黃2錢,枯礬1錢,明雄2錢。
上為末。
燈油調搽。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大風丹, 出處:《血證論》卷八。 組成:大風子肉3錢,土硫黃2錢,枯礬1錢,明雄2錢。 主治:癬癢各瘡。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