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風丹

DA FENG D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血證論》卷八

熱性指數

29

寒性指數

13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8%
脾經 21%
腎經 17%
大腸經 10%
心經 7%
胃經 7%
膀胱經 3%
肺經 3%
肝經
脾經
腎經
大腸經
心經
胃經
膀胱經
肺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大風丹」方劑中包含「大風子」,主要源於其藥性與方劑主治的密切關係。

「大風子」味苦、性寒,具有清熱解毒、殺蟲止癢之效。其可有效治療皮膚病,如濕疹、癬症等,而「大風丹」正是專治風濕性疾病、皮膚病、瘡瘍腫毒的方劑。

因此,「大風子」的加入不僅可清熱解毒,抑制病原微生物,更能止癢消腫,促進病竈癒合,與方劑整體治療方向相符,成為方劑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大風丹方中包含硫磺,主要原因如下:

  1. 殺菌止癢:硫磺具有殺菌消炎功效,能抑制真菌、細菌的生長,有效治療皮膚真菌感染引起的皮膚病,例如濕疹、癬症等,並能止癢消腫。
  2. 祛風解毒:硫磺性溫,具有祛風解毒之效,能驅散體內風邪,治療風濕痺痛、麻木等症狀。

因此,硫磺在「大風丹」方劑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通過殺菌止癢、祛風解毒,有效治療皮膚病,並能緩解疼痛、麻木等症狀。

大風丹方劑中包含白礬,其原因主要有二:

  1. 燥濕止癢: 白礬性寒、味酸澀,具有燥濕止癢之功效。可治療因濕熱蘊結肌膚所致的各種皮膚病,例如濕疹、皮炎、癬症等,與方中其他藥物共同發揮清熱解毒、燥濕止癢的作用。
  2. 收斂止血: 白礬具有一定的收斂止血作用,可治療因外傷引起的出血、滲液等。在治療皮膚病時,可以起到收斂傷口、止血止癢的作用,促進傷口癒合。

大風丹是一種傳統中藥方劑,主要用於治療風邪所致的病症,如頭痛、目眩及皮膚瘙癢等。其組成中包含雄黃,是因為雄黃具有獨特的藥理特性,能有效地驅風解毒。

雄黃(Asparagus eucormis),作為一種重金屬所製成的礦物藥物,含有硫化砷成分,在中醫理論中被認為具有驅風解毒的作用。當風邪侵襲人體時,雄黃能夠幫助消散邪氣,緩解風熱引起的症狀。此外,雄黃還具備清熱瀉火的功能,對於由於風熱所導致的紅腫熱痛等症狀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

然而,由於雄黃含有砷,應用時必須謹慎,使用劑量需嚴格控制,以避免其毒性對人體造成影響。因此,在採用大風丹時,必須根據具體病情,恰當使用,以發揮其療效而不致於副作用。

主治功效


大風丹

大風丹是中藥方劑的一種,主要成分包括大風子、硫磺、白礬和雄黃。大風丹具有清熱解毒、殺蟲止癢、燥濕止瀉、解毒止血等功效,主要用於治療各種皮膚癬症和瘙癢。

中藥方劑組成介紹

硫磺:性溫、味辛,歸肝、腎、肺經,具有清熱解毒、殺蟲止癢、補陽散寒、溫肺化痰、平喘止咳、通絡散結之功。

雄黃:味辛、溫,有毒,歸心、肝經,具有止癢、清熱解毒、驅蟲殺蟲、解毒等功效。

白礬:味酸、澀,性寒,歸肺、脾、大腸經,具有止血、清熱解毒、止瀉、燥濕、解毒等功效。

總結

大風丹是一種傳統中藥方劑,主要成分包括大風子、硫磺、白礬和雄黃。大風丹具有清熱解毒、殺蟲止癢、燥濕止瀉、解毒止血等功效,主要用於治療各種皮膚癬症和瘙癢。

傳統服藥法


大風子肉3錢,土硫黃2錢,枯礬1錢,明雄2錢。
上為末。
燈油調搽。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痲風 [漢生氏病]皮膚癬菌病(鼠蹊肛門周圍)

相同名稱方劑


大風丹, 出處:《血證論》卷八。 組成:大風子肉3錢,土硫黃2錢,枯礬1錢,明雄2錢。 主治:癬癢各瘡。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