汞硫散

GONG LIU SAN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23

寒性指數

25

熱/寒比例

中性 (0.92)

複方歸經比例

腎經 30%
肝經 30%
心經 23%
脾經 7%
大腸經 7%
腎經
肝經
心經
脾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汞硫散」方劑中包含「硫磺」,主要原因有二:

  1. 相輔相成,增強療效: 硫磺與水銀(即「丹砂」)結合,形成硫化汞,其殺蟲、解毒功效比單獨使用更強。硫磺性溫,能助水銀之力,使其更易於發揮殺蟲、止癢、消腫的功效。
  2. 協調藥性,降低毒性: 硫磺的性溫,能緩解水銀的寒性,降低其毒性,使其更安全有效地治療疾病。同時,硫磺能促進水銀的吸收和代謝,減少其在體內的蓄積,減輕其副作用。

汞硫散中的[水銀],主要用於解毒、消腫。水銀具有強效的解毒和消腫作用,能夠清除體內的毒素,減少腫脹。然而,水銀具有高度毒性,使用時必須非常謹慎。其加入在[汞硫散]中,旨在提升對毒素和腫塊的處理能力,但應在專業指導下使用。

主治功效


汞硫散主治功效及治療原理分析

汞硫散,主治嘔吐,百藥不效者。

組成及功效:

成分功效
硫磺解毒、殺菌、止癢
水銀消炎、鎮痛、抑菌

古文內容分析及治療原理:

從多篇古文記載中可以歸納出汞硫散主要用於治療嘔吐,尤其是經久不癒、他藥無效的頑固性嘔吐。

  1. 《類證治裁》 中提到 "汞硫散以止吐",並在另一處記載 "硫黃,水銀,同研細如煤色,用陳酒薑汁調服,次日大便出黑物,即不吐"。這說明汞硫散通過口服後,經由腸道排泄,達到止吐的效果,且次日排出黑物應為水銀與硫磺反應後的產物。結合現代藥理知識,可以推測硫磺和水銀可能通過影響腸道菌群或直接作用於胃腸道,進而達到止吐效果。

  2. 《雜病心法要訣》 中兩次提及 "汞硫散",一次與 "人參利膈丸" 並列,暗示其可能用於治療與膈症相關的嘔吐;另一次與 "五汁飲"、"大黃湯" 等方劑並列,說明其亦可應用於熱結、燥乾所致的嘔吐。這提示我們汞硫散的止吐作用可能與清熱、通便、利膈有關。

  3. 《醫學集成》 則記載 "汞硫散見嘔吐",暗示其為嘔吐的常用方。

綜合分析:

結合汞硫散的組成,可以推測其治療嘔吐的原理可能包括:

  • 直接作用於胃腸道: 硫磺和水銀可能具有直接作用於胃腸道平滑肌或神經的作用,從而抑制嘔吐反射。
  • 抗菌作用: 某些嘔吐可能由細菌感染引起,汞硫散中的硫磺和水銀均有抑菌作用,可能有助於消除感染,緩解嘔吐。
  • 清熱通便: 針對熱結、燥乾引起的嘔吐,汞硫散可能有助於清熱、通便,從而間接達到止吐效果。
  • 利膈: 膈症常伴有嘔吐症狀,汞硫散可能通過疏通膈膜氣機,達到止嘔效果。

總結:

汞硫散主要用於治療頑固性嘔吐,其止吐機制可能涉及直接作用於胃腸道、抗菌、清熱通便、利膈等多個方面。

傳統服藥法


硫黃、水銀。
止吐。
同研細如煤色。
用陳酒、薑汁調服,次日大便出黑物即不吐。
《醫學集成》本方用水銀一錢,硫黃二錢,為末,薑汁開水調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慢性腎衰竭細菌性食物中毒嘔吐噁心反胃

相同名稱方劑


汞硫散, 出處:《類證治裁》卷三。 組成:硫黃、水銀。 主治:止吐。主治:嘔吐,百藥不效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