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火水銀硫黃紫粉丹

FU HUO SHUI YIN LIU HUANG ZI FEN D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8

寒性指數

31

熱/寒比例

偏寒 (0.58)

複方歸經比例

腎經 25%
脾經 25%
肝經 16%
大腸經 16%
心經 8%
胃經 8%
腎經
脾經
肝經
大腸經
心經
胃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伏火水銀硫黃紫粉丹是一種傳統中藥方劑,其組成中包含硫磺,這是因為硫磺在中醫理論中具有多重療效。首先,硫磺具有解毒作用,能夠清除體內的毒素,對於某些熱毒型疾病有輔助治療的效果。此外,硫磺在中藥中常被認為有驅風散寒的功能,適合用於治療由於外感風寒引起的病症。

再者,硫磺的燒灼作用有助於消腫止痛,對於某些炎症或腫塊具有良好的輔助療效。此外,它在化學反應中能夠與其他藥材產生相互作用,增強整體方劑的療效。因此,在伏火水銀硫黃紫粉丹中加入硫磺不僅可以提高其療效,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調和方劑的性質,以達到更好的臨牀效果。

伏火水銀硫黃紫粉丹是一個傳統的中藥方劑,主要用於治療某些特定的疾病。在這個方劑中,水銀的使用具有其歷史背景和醫療實踐的原因。首先,水銀在古代被認為具有驅邪、解毒的效果,常用於治療熱病、癲癇等症狀。其化學特性使其能夠影響人體的代謝過程,對某些病理狀況產生療效。

然而,水銀的毒性也使其使用需謹慎。在古代醫學中,醫師對水銀的使用有著嚴格的限制,通常是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來決定。隨著現代醫學的發展,水銀的使用越來越少,因為其潛在的副作用和毒性風險已被廣泛認識。現今,很多中藥方劑對於水銀的使用已經被禁用或替代,因此在使用此類古方時,應充分考慮其安全性及有效性。

伏火水銀硫黃紫粉丹方中添加鐵砂,主要原因有二:

  1. 助火性: 鐵砂屬金屬,性熱,可助藥力火性,提升藥效,加強驅除寒邪的作用。
  2. 重鎮性: 鐵砂質地堅硬,性沉重,可鎮住藥性,防止藥物過於燥烈,避免傷及正氣,達到溫而不燥的效果。

因此,鐵砂的加入既能增強藥物功效,又能控制藥性,使藥效更為安全有效。

「伏火水銀硫黃紫粉丹」方劑中包含「玄精石」的原因主要有二:

一、 清熱解毒: 玄精石性寒,味甘鹹,入肝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此方旨在伏火,即清熱,玄精石能輔助其他藥物達到此目的。

二、 鎮驚安神: 玄精石亦有鎮驚安神的功效。此方中水銀、硫黃等藥物若使用不慎可能引起毒副作用,玄精石可起到緩和作用,降低毒性,保護患者。

總體而言,玄精石的加入,一方面增強了方劑清熱解毒的作用,另一方面也提升了方劑的安全性,有助於患者的康復。

主治功效


伏火水銀硫黃紫粉丹方劑功效分析

根據《雞峯普濟方》與《太平聖惠方》記載,伏火水銀硫黃紫粉丹主治「一切冷氣,反胃吐食,冷熱血氣,冷勞傷風,一切冷病」。此方劑旨在溫陽散寒,理氣止痛,針對寒邪侵犯所致的諸多病症。

方劑組成分析及治療原理:

方中藥物組合,以溫陽散寒為主,兼顧理氣止痛、殺蟲解毒等作用。 藥物作用機理如下:

  • **硫磺:**性溫,味辛,歸肝、腎經。具有溫腎壯陽、暖腸止瀉的功效。其溫熱之性,可溫煦臟腑,驅散寒邪,緩解因寒邪凝滯所致的胃脘冷痛、腹瀉等症狀。 在方中,硫磺發揮著溫陽散寒的關鍵作用,是全方之主藥。

  • **水銀:**性寒,味甘,有毒。具有殺蟲解毒、利水消腫的功效。古方中常以少量水銀配合其他藥物,發揮其殺蟲解毒的作用,但需謹慎使用,劑量需嚴格控制,此處需注意其毒性,並非單純依靠其寒性來治療冷證。其作用機制可能與其抗菌消炎的作用相關,針對某些由寒邪夾雜邪毒所致的疾病。

  • **鐵砂(鐵粉):**性溫,味澀,歸肝、脾經。具有補血養心,化瘀止痛的功效。在方中,鐵砂可能用於補益氣血,緩解因寒邪侵襲所致的氣血虛弱,以及寒凝血瘀導致的疼痛。

  • **玄精石:**性寒,味苦,歸肝、肺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 此藥的寒性與方中其他溫熱藥材形成對比,可能意在平衡藥性,避免溫燥之弊,或者用於治療寒熱夾雜之證。

整體治療機理:

此方劑並非單純依靠溫熱藥物驅散寒邪,而是通過寒熱藥物的配伍,達到溫陽散寒、理氣止痛、殺蟲解毒的功效。方中溫熱藥物為主,溫陽散寒,驅除體內寒邪,而寒涼藥物則輔助調節,避免溫燥傷陰。水銀與鐵砂的加入則可能與當時的疾病觀念及治療方法有關,但需強調水銀的毒性及其使用風險。

總之,伏火水銀硫黃紫粉丹的治療機理,是基於古代醫家對寒邪致病的認識,通過寒熱藥物的配伍,達到調整陰陽平衡,最終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其有效性及安全性需要現代藥理學的進一步研究驗證,且需注意其成分中的水銀的毒性。 古方記載中的劑量和炮製方法,也應在專業人士指導下使用,不可自行嘗試。

傳統服藥法


硫黃6兩,水銀2兩半,針砂2兩(淘洗令淨),太陰玄精2兩(研入)。
上藥先細研硫黃,次下水銀,點少熱水,研如泥,候水銀星斷,即入鼎中,並玄精、針砂,以水煮七日七夜,常如魚目沸,水耗,即以暖水添之,時時以鐵匙攪,七日滿,即泣乾,仍以微火煿陰氣盡,即入盒子中,固之泥,法用:砂盆末、白堊土、鹽花,搗為泥,固濟乾了,入灰池內,埋盒子,兩邊以5兩火養六十日,日夜長令不絕;日滿,以大火十斤斷一日,任火自消,冷了,以甘草湯浸一日,出火毒,已鮮紫色,候乾,細研為末,以粳米飯為丸,如黍米大。
每服7丸,空心以溫酒送下;漸加至10丸。經旬日見效。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含有硫磺、水銀等有毒成分,使用時應注意用量,不可過量。
  •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引起副作用。
  • 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不宜服用本方。

相關疾病


肺結核嘔吐

相同名稱方劑


伏火水銀硫黃紫粉丹, 出處:《聖惠》卷九十五。 組成:硫黃6兩,水銀2兩半,針砂2兩(淘洗令淨),太陰玄精2兩(研入)。 主治:一切冷氣,反胃吐食,冷熱血氣,冷勞傷風。一切冷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