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神效癬藥」中包含硫磺,乃因其具備以下兩項特性:
- 殺菌消炎:硫磺具有抑菌、殺菌功效,能有效抑制引起皮膚癬症的真菌生長,並消炎止癢,減輕患處的炎症反應,達到治療效果。
- 促進角質剝落:硫磺能促進角質細胞的剝落,有助於清除感染真菌的角質層,減少真菌滋生,並改善患處的乾燥、脫屑症狀。
因此,硫磺在「神效癬藥」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能有效抑制真菌生長,並促進患處的癒合。
「神效癬藥」方劑中加入樟腦,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項藥理作用:
- 殺菌止癢: 樟腦具有揮發性,可滲透至皮膚深層,抑制真菌、細菌生長,減輕癬症引起的瘙癢症狀。
- 消炎止痛: 樟腦具有一定的消炎止痛作用,能緩解癬症引起的紅腫、灼熱等炎症反應,促進皮膚組織修復。
因此,樟腦在「神效癬藥」方劑中起到殺菌止癢、消炎止痛的功效,有助於治療癬症。
「神效癬藥」方劑中使用「密陀僧」的主要原因有二:
- 抗菌消炎: 密陀僧具有抗菌消炎的功效,能抑制細菌生長,減輕皮膚炎症,對於由細菌感染引起的皮膚病,如濕疹、癬症等,有一定的治療效果。
- 收斂止癢: 密陀僧性質寒涼,能收斂皮膚,減輕瘙癢,對皮膚瘙癢症狀有緩解作用。
然而,密陀僧含鉛,長期使用可能導致鉛中毒,因此使用時應謹慎,並遵醫囑。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此方劑「神效癬藥」的傳統功效主治為「蛇皮風癬」,即一種皮膚乾燥粗糙如蛇皮般的癬症,或風邪、濕毒蘊積所致之頑固皮膚癬瘡,可能伴隨鱗屑、瘙癢等症狀。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分析:
殺蟲攻毒,破積散結:
- 斑蝥(主藥)辛熱大毒,外用能蝕瘡攻毒,破血逐瘀,可殺滅皮膚寄生蟲及破其結滯,為治頑癬要藥。
- 川椒辛溫,殺蟲止癢,輔斑蝥增強殺蟲之效,兼能溫通血脈。
祛風燥濕,殺癬止癢:
- 土荊皮辛溫有毒,專攻皮膚風濕癬疥,為外用治癬常用藥。
- 楓子肉(大風子)辛熱有毒,祛風燥濕、攻毒殺蟲,古方多用以治麻風、疥癬。
- 檳榔行氣破滯,助藥物透入皮膚,其殺蟲之性亦協力除癬。
潤膚斂瘡,固藥留效:
- 白及苦甘澀寒,外用能生肌斂瘡,黏附藥液於患處,延緩藥效釋放,兼緩和諸藥刺激。
- 百部甘苦微溫,殺蟲止癢,潤肺之用或可緩解皮膚乾燥,協調攻補。
酒浸增效,透達病所:
- 燒酒辛烈走竄,溶解藥物有效成分並助其滲透肌膚,直達病所,增強殺蟲祛風之效。
綜合理路:
此方以毒性藥物為主,通過殺蟲(直接消滅病原)、祛風(解散外邪)、燥濕(清除濕毒)、破瘀(改善局部氣血瘀滯)的多重途徑,針對「蛇皮風癬」這類深層頑癬。外用頻擦(7-8次/日)使藥力持續作用,終至癬根拔除。「白及」的收斂與「百部」的潤緩,或可稍制諸藥峻烈,減輕對皮膚的刺激。整體為「以毒攻毒,峻力取效」之劑,契合古代對頑癬「非毒不克」的治療思維。
傳統服藥法
斑蝥5錢,百部2兩,檳榔1兩,土荊皮1兩,楓子肉1兩,白及1兩,川椒1兩。
燒酒浸透。
每日用鵝毛搽敷7-8次即愈,擦之亦可。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具有一定的毒性,不宜長期服用。
- 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不宜服用。
- 服用本方期間,應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
相關疾病
皮膚癬菌病(鼠蹊肛門周圍)
相同名稱方劑
神效癬藥, 出處:《飼鶴亭集方》。 組成:硫黃、樟腦、陀僧。 主治:蛇皮風癬。
神效癬藥, 出處:《飼鶴亭集方》。 組成:斑蝥5錢,百部2兩,檳榔1兩,土荊皮1兩,楓子肉1兩,白及1兩,川椒1兩。 主治:陰陽頑癬,無論遠年近日諸般癬瘡。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