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神異一搽光方劑中包含白芷,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 消炎止痛:白芷性溫,味辛,入肺、胃經,具有解毒消腫、止痛生肌之效。對於外傷引起的紅腫熱痛,以及各種皮膚炎症,白芷能有效消炎止痛,促進傷口癒合。
- 美白潤膚:白芷具有良好的美白功效,能抑制黑色素生成,淡化色斑,使皮膚白皙潤澤。同時,白芷還有滋潤肌膚的作用,能改善皮膚乾燥粗糙,使皮膚光滑細嫩。
因此,神異一搽光方劑中加入白芷,旨在發揮其消炎止痛、美白潤膚的功效,達到治療外傷、改善皮膚狀況的目的。
「神異一搽光」方劑中包含硫磺,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 殺菌止癢: 硫磺性溫燥,具有殺菌止癢功效。對於由真菌感染引起的皮膚病,如濕疹、癬症等,硫磺能抑制病菌生長,減輕皮膚瘙癢和紅腫。
- 祛風解毒: 硫磺還具有祛風解毒的功效。對於因風濕、毒邪入侵引起的皮膚病,硫磺能驅散風邪,清除毒素,促進皮膚康復。
因此,硫磺在「神異一搽光」方劑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能有效治療多種皮膚病,並促進皮膚健康。
神異一搽光方中加入白礬,主要出於以下兩點考慮:
- 收斂止癢: 白礬性寒,具有收斂止癢、燥濕止癢之效。對於皮膚瘙癢、溼疹等病症,白礬可起到收斂皮膚、減輕瘙癢的作用。
- 殺菌消炎: 白礬具有殺菌消炎的功效,可抑制細菌和真菌的生長,有效控制感染,避免病情惡化。
綜上,神異一搽光方中加入白礬,主要是利用其收斂止癢和殺菌消炎的功效,來治療皮膚瘙癢、溼疹等疾病。
神異一搽光方劑中包含樟腦,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驅風止癢:樟腦具有辛溫芳香之性,能透達肌膚,驅散風寒濕邪,止癢止痛。對於因風寒濕邪引起的皮膚瘙癢、紅腫等症狀,樟腦能有效緩解。
- 消炎止痛:樟腦具有一定的抗炎消腫作用,能減輕皮膚炎症,緩解疼痛。對於外傷引起的疼痛、腫脹等症狀,樟腦能起到一定的止痛消腫功效。
因此,神異一搽光方劑中加入樟腦,能夠有效發揮其驅風止癢、消炎止痛的作用,達到治療皮膚病的功效。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神異一搽光」主治小兒皮膚瘡癢性疾患,包含三類症狀:
- 諸般疥:泛指疥瘡及類似疥蟲引起的皮膚搔癢、丘疹,好發於指縫、腕部等處,夜間癢感加劇。
- 白禿瘡(白癬):即頭癬中的「白癬」,表現為頭皮圓形白屑斑塊,毛髮折斷,現代多與真菌感染相關。
- 肥爛瘡癢痛,如水流者:指濕疹或化膿性皮膚病,患處糜爛滲液(「如水流」),伴隨劇烈癢痛,可能含繼發性細菌感染。
此方特點在於針對「滲液性」與「劇癢」兩大症狀,外用劑型直接作用患處,符合古代「瘡瘍外治」的治療思路。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藥物配伍分析
硫黃(3兩):
- 核心藥物,性溫燥濕殺蟲。
- 硫黃傳統用於疥瘡、癬症,其硫化物成分可抑制疥蟲及部分真菌,現代亦用於脂漏性皮膚炎。
白芷(4兩,君藥):
- 用量最大,辛溫走表,祛風止癢。
- 含揮發油(如歐前胡素),能局部麻醉鎮痛,緩解「癢痛」;其抗菌作用輔助控制糜爛瘡面感染。
枯白礬(1兩):
- 煅製後燥濕力增強,針對「如水流」的滲液。
- 收斂瘡面,減少組織液滲出,形成保護層,其鋁離子亦有輕微抗菌效果。
樟腦(1兩):
- 辛香走竄,透皮助藥力深入,同時止癢。
- 揮發性成分刺激冷覺感受器,暫時抑制搔癢感,古稱「以痛止癢」。
調劑與用法增效
- 豬膏/生油調敷:油脂基質能軟化痂皮、潤澤乾裂瘡面(如疥瘡搔抓後),另可延緩藥物揮發(如樟腦),維持藥效。
- 皂莢蔥白湯先洗:加強清潔患處(皂莢去污、蔥白抗菌),去除腐敗組織,利於後續藥物吸收。
治療原理綜述
此方以「殺蟲、燥濕、止癢」為核心:
- 殺蟲:硫黃為主,針對疥蟲、真菌等病原體。
- 燥濕收斂:白礬減少滲液,避免瘡面持續潮濕惡化。
- 止癢鎮痛:白芷、樟腦協同阻斷搔癢-搔抓惡性循環。
- 載藥透皮:油脂與樟腦促進藥物滲透,直達病所。
整體配伍簡潔,符合古代外治方「藥專力猛」的特點,適用於急性滲出性、癢痛顯著的皮膚病,尤其針對小兒體表邪毒未深者。
傳統服藥法
白芷4兩,硫黃3兩,白礬(枯)1兩,樟腦1兩。
上為細末,生油或豬膏調成膏。
先以皂莢、蔥白熬,洗淨患處,於瘡上搽藥。再如此上3-5次,克日見效。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性味辛溫,有一定的刺激性,不宜長期使用。
- 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及過敏體質者慎用。
相關疾病
疥癬
相同名稱方劑
神異一搽光, 出處:《普濟方》卷四○八。 組成:白芷4兩,硫黃3兩,白礬(枯)1兩,樟腦1兩。 主治:小兒諸般疥、白禿瘡、肥爛瘡癢痛,如水流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