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白銀錠子方劑中包含白芷,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祛風散寒,通竅止痛:白芷性溫,味辛,入肺、胃經,具有祛風散寒、通竅止痛的功效。白銀錠子多用於治療風寒濕邪引起的頭風、鼻塞、齒痛等症狀,而白芷的藥性正好可以針對這些症狀,起到疏風散寒、通鼻竅、止痛的效果。
- 行氣活血,消腫止痛:白芷還具有行氣活血、消腫止痛的功效,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的血液供應,有利於消除炎症和腫痛。白銀錠子中,白芷配合其他藥物,可起到協同作用,更有效地治療相關疾病。
白銀錠子方劑中包含白礬,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燥濕止瀉: 白礬性寒燥,能清熱燥濕、止瀉止痢。白銀錠子多用於治療濕熱下注、脾虛泄瀉等病症,白礬的燥濕作用有助於消除腸道濕熱,固澀止瀉。
- 收斂生肌: 白礬具有收斂生肌的功效,能促進傷口癒合,減少分泌物。白銀錠子中常加入白礬用於治療濕疹、瘡瘍等皮膚病,白礬的收斂作用能減輕炎症,促進傷口癒合。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白銀錠子主治功效分析
主治: 痔漏,特別是只有單一孔道的痔漏。
治療原理分析:
從古文記載的「白銀錠子」藥方組成與用法來看,其治療痔漏的原理主要基於以下幾個方面:
強力收斂與止痛:
- 《萬病回春》與《濟陽綱目》記載的藥方中,主要成分皆為白礬(或是白砒,但劑量明顯錯誤,推測可能為白芷),白礬具有強力收斂的作用,能使痔漏的創面收縮,減少分泌物,並有助於止痛。
去腐生肌:
- 《濟陽綱目》中提到白銀錠子「插入漏內,直透里痛處為止」,並且後續使用「生肌散」,顯示此方有去腐肉,促使新肉增長的效果。
- 「生肌散」中的乳香、沒藥活血化瘀、止痛生肌;輕粉去腐;海螵蛸收濕斂瘡;寒水石清熱瀉火、收濕斂瘡;龍骨收斂固澀、生肌斂瘡。這些藥物共同作用,可以促進痔漏創面的癒合。
直接作用於病灶:
- 「白銀錠子」的用法是將藥物製成錠狀或條狀,直接插入痔漏的孔道內,這樣可以使藥物直接作用於病灶,達到較好的治療效果。
- 《濟陽綱目》特別強調「直透里痛處為止」,說明藥物需要深入到痔漏的根部,才能有效發揮作用。
綜合分析:
白銀錠子治療痔漏的原理,可以概括為:利用白礬的收斂作用,以及白芷的去腐排膿作用,直接作用於痔漏的創面,達到收斂止痛、去腐生肌的效果,從而促進痔漏的癒合。而後續使用生肌散,進一步促進新肉的生長,加速創面的癒合。
傳統服藥法
白芷3兩, 白礬1兩。
上為細末,鐵勺熔成餅,再入炭火,煅令煙盡取出,去火毒,為末,用面糊和為錠子成條。
插入漏內,直透里痛處為止。每日上3次,至7日為止,至9日瘡結痂而愈。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同名稱方劑
白銀錠子, 出處:《回春》卷四。 組成:白芷3兩,白礬1兩。 主治:痔漏。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