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應丸

SHEN YING W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百一》卷三

方劑配方組成

寒性指數

57

複方歸經比例

膀胱經 20%
脾經 20%
肝經 20%
肺經 20%
大腸經 20%
膀胱經
脾經
肝經
肺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神應丸方中加入白礬,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止嘔斂酸:白礬性寒,味酸澀,具有收斂止嘔、清熱止瀉、燥濕止癢之效。對於脾胃虛寒、寒濕內盛所致的嘔吐、腹瀉等症狀,白礬能起到止嘔斂酸、固澀止瀉的作用。

2. 解毒殺蟲:白礬還具有一定的解毒殺蟲作用。對於由蟲積、食積、濕熱等因素引起的腹痛、腹瀉、噁心等症狀,白礬能起到殺蟲解毒、消炎止痛的功效。

因此,神應丸中加入白礬,一方面可以緩解嘔吐、腹瀉等症狀,另一方面也能起到解毒殺蟲的作用,達到整體治療的效果。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神應丸」

中藥方劑「神應丸」,主要成分是:白礬,主治功效是:

  • 風癇:癲癇。
  • 暗風:癲癇。

中藥方劑組成介紹

  • 白礬:具有止血、清熱解毒、止瀉、燥濕、解毒等功效。止血方面,白礬可以治療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帶下等症狀。清熱解毒方面,白礬可以治療喉炎、扁桃體炎、口腔潰瘍、牙痛、痔瘡、痢疾等症狀。止瀉方面,白礬可以治療痢疾、脾胃虛弱引起的腹瀉。燥濕方面,白礬可以治療身重、倦怠、乏力、四肢不溫、皮膚黏膩等症狀。解毒方面,白礬可以治療中毒、熱毒引發的疾病。外用方面,白礬可以止血、消炎、收斂、抗菌、殺菌,可以治療皮膚瘙癢、痤瘡、水泡疹、燒傷、疤痕等症狀。

總結

中藥方劑「神應丸」,主要成分是白礬,具有止血、清熱解毒、止瀉、燥濕、解毒等功效。主治功效是風癇、暗風,也就是癲癇。

傳統服藥法


威靈仙(去土)20兩,當歸10兩,肉桂(去粗皮)10兩。
上為末,以酒煮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15丸,加至20丸,食前溫酒或煎茴香湯送下;婦人煎桂心湯送下。
孕婦不得服。忌食茗。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動脈粥樣硬化心絞痛肺結核坐骨神經痛前列腺炎胰臟炎癲癇瘧疾乳腺炎胃及十二指腸炎五十肩乳房腺體瘤類風濕性關節炎心肌梗塞肺性心臟病心包炎心肌炎慢性腎衰竭嗜眠症(嗜睡症)痢疾

相同名稱方劑


神應丸, 出處:《百一》卷三。 組成:好臘茶半兩,白礬1兩(生用)。 主治:風癇,暗風。

神應丸, 出處:《普濟方》卷二一○引《衛生寶鑑》。 組成:罂粟殼半兩,乳香4錢,木香半兩(煨),肉豆蔻1分(面裹煨)。 主治:噤口痢,全不進飲食,痢下不時。

神應丸, 出處:《內外傷辨》卷下。 組成:黃蠟2兩,巴豆5錢,杏仁5錢,百草霜5錢,乾薑5錢,丁香2錢,木香2錢。 主治:因一切冷物冷水及中(氵重)乳酪水所致腹痛腸鳴,米谷不化。

神應丸, 出處:《普濟方》卷二○七引《瑞竹堂方》。 組成:黃連2兩(1半生用,1半熟用,炒),吳茱萸(淨)2兩,罂粟殼1兩(去筋木十分,淨,炒黑色),木香2兩。 主治:水瀉,腸鳴腹痛,並赤白痢、休息痢,不問遠年近日。

神應丸, 出處:《局方》卷八。 組成:威靈仙(去土)20兩,當歸10兩,肉桂(去粗皮)10兩。 主治:腎經不足,風冷乘之,腰痛如折,引背膂俯仰不利,轉側亦難。或因役用過多,勞傷於腎;或因寢冷濕,地氣傷腰;或因墜墮傷損;或因風寒客搏,皆令腰痛。

神應丸, 出處:《普濟方》卷二一○引《餘居士選奇方》。 組成:厚朴汁3分,川當歸4分,枳殼8分,礬(煅)8分,乾薑10分,縮砂6分,赤石脂5分,黃連4分,龍骨10分,附子10分(去皮臍尖),訶子7分,五味子7分,茯苓6分,人參6分。 主治:脾胃氣虛,冷痛下痢不止,每食粘物及冷物酒面則瀉痢,往往氣膨,胸膈滿悶,微痛則溏瀉,或五更初則下泄。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