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立馬開關飲」方劑中包含白礬,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 燥濕止瀉:白礬性寒,味酸澀,具有收斂止瀉的作用,可有效控制因濕熱內蘊引起的腹瀉、痢疾等症狀。
- 清熱解毒:白礬還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能解暑熱、消炎止痛,對於濕熱蘊結導致的口瘡、咽喉腫痛等症狀也有一定的療效。
因此,在「立馬開關飲」中加入白礬,旨在通過其燥濕止瀉和清熱解毒的功效,達到治療濕熱蘊結、腹瀉痢疾等病症的目的。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立馬開關飲的傳統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專治「喉閉腫痛,湯水不下」之急證,屬中醫「喉風」「喉痹」範疇。古代醫家針對咽喉猝然腫塞、氣道閉阻之危候,需速開其閉、緩其痛,使藥力直達病所,方能挽救危急。其效標榜「立效」,強調「囫圇灌下」的給藥方式,反映急救方劑「單刀直入」的特性。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探析:
生雞子(生雞蛋)作用
- 性味甘平,古醫籍載其能「滋陰潤燥」「解毒護膜」。在此方中,生雞子未經攪拌的狀態形成黏稠流質,既可包裹白礬銳利之性,避免刺激口腔黏膜,又能附著於咽喉腫痛處,延長藥效停留時間。
- 《本草綱目》提及雞子「卵白象天,其氣清,其性微寒;卵黃象地,其氣渾,其性溫」,此方連黃白共用,取其清潤與溫護雙重特性。
生白礬(明礬)作用
- 性寒味酸澀,具「化痰開閉」「解毒斂瘡」「涌吐風痰」之效。研極細末使藥粉易滲入腫脹組織,直接作用於咽喉局部。
- 《神農本草經》謂礬石「主寒熱泄痢,陰蝕惡瘡,目痛,堅骨齒」,其收斂之性可減輕黏膜水腫,酸澀之味或刺激分泌以滑利痰涎,疏通閉塞。
配伍思維
- 物理協同:白礬粉末藉雞子液體載送,直達病位;雞子黏滯性緩解白礬刺激,形成「峻藥緩投」之妙。
- 藥理協同:白礬清熱毒、消腫痛為君,雞子潤燥護膜為佐,共成「開閉不傷正」之局。此方體現「急證用猛藥,然猛中有柔」的古方設計智慧。
給藥方式的關鍵性
- 「囫圇灌下」使藥液以整體狀態快速通過口腔,避免患者因吞咽困難而藥力不達。未經攪拌的雞子與礬粉形成分層或局部高濃度接觸,可能增強對咽喉腫脹處的滲透壓作用,促進消腫。
此方簡潔峻急,充分展現中醫急救「單捷效宏」的用藥哲學,針對咽喉氣道閉塞之急,以局部直接作用為主, bypass 脾胃吸收途徑,實為古代喉科急救之巧思。
傳統服藥法
生雞子1枚(去殼,傾入碗內,不攪), 生白礬56分或1錢(研極細末,挑入雞子黃內,勿攪)。
將病者扶起正坐,囫圇灌下。立效。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立馬開關飲, 出處:《喉證指南》卷四。 組成:生雞子1枚(去殼,傾入碗內,不攪),生白礬56分或1錢(研極細末,挑入雞子黃內,勿攪)。 主治:喉閉腫痛,湯水不下諸急證。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