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溺白散中加入白礬,主要原因有二:
其一,白礬性寒,味酸澀,具有燥濕止癢、解毒殺蟲的功效。溺白散主要用於治療濕疹、瘡瘍等皮膚病,白礬可有效抑制濕邪,止癢止痛,促進傷口癒合。
其二,白礬具有收斂作用,可使患處組織收縮,減少滲出,利於病竈的乾燥和癒合。此外,白礬亦可與其他藥材相配伍,增強其藥效,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主治功效
溺白散
溺白散,是由白礬組成的中藥方劑,主治走馬牙疳。走馬牙疳是指牙齦潰爛,疼痛劇烈,迅速蔓延,如走馬一般,故稱走馬牙疳。
中藥白礬
*功效:止血、清熱解毒、止瀉、燥濕、解毒 *止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帶下 *清熱解毒:喉炎、扁桃體炎、口腔潰瘍、牙痛、痔瘡、痢疾 *止瀉:痢疾、脾胃虛弱引起的腹瀉 *燥濕:身重、倦怠、乏力、四肢不溫、皮膚黏膩 *解毒:中毒、熱毒引發的疾病 *外用:止血、消炎、收斂、抗菌、殺菌。治療皮膚瘙癢、痤瘡、水泡疹、燒傷、疤痕等症狀。
總結
中藥方劑「溺白散」的主要成分是白礬,具有止血、清熱解毒、止瀉、燥濕、解毒等功效。白礬可以治療多種疾病,如: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帶下、喉炎、扁桃體炎、口腔潰瘍、牙痛、痔瘡、痢疾、皮膚瘙癢、痤瘡、水泡疹、燒傷、疤痕等。
傳統服藥法
溺垢(即婦人尿桶中白鹼,火煅)5錢,白霜梅(燒存性)2錢,枯白礬2錢。
上研細末。
先用韭根、松蘿茶煎成濃汁,乘熱以雞翎蘸洗患處,去淨腐肉,見津鮮血,再敷此藥,日敷3次。若爛至咽喉,以蘆筒吹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溺白散, 出處:《金鑑》卷六十五。 組成:溺垢(即婦人尿桶中白堿,火煅)5錢,白霜梅(燒存性)2錢,枯白礬2錢。 主治:走馬牙疳。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