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八丹

二八丹

ER BA DAN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0

寒性指數

57

熱/寒比例

極寒 (0.02)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0%
脾經 20%
膀胱經 20%
肝經 20%
大腸經 20%
肺經
脾經
膀胱經
肝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二八丹方劑中加入白礬,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燥濕止癢: 白礬性寒涼,具有燥濕止癢功效,可有效抑制濕熱引起的皮膚瘙癢、紅腫等症狀。二八丹常用於治療濕疹、癬等皮膚病,白礬的加入有助於改善皮膚狀況。
  2. 收斂止血: 白礬具有收斂止血作用,能促進傷口癒合,減少滲出。對於伴隨出血的皮膚病,白礬的加入可起到輔助止血的作用。

總之,白礬在二八丹方劑中起到燥濕止癢、收斂止血的功效,有助於治療濕熱引起的皮膚病。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二八丹方劑分析

一、傳統功效主治

此方主治「翳膜」,即眼翳(眼瞼或角膜上的混濁遮蔽物),屬古代眼科外治方劑。其作用機理側重於「退翳明目」,通過藥物局部滲透,化解翳障、促進目翳消散。

二、組成藥物分析

1. 主藥比例:陰丹與陽丹

  • 陰丹(2分):多指清熱涼血、滋養陰液之品,可能含甘石(爐甘石)或黃連等,清肝熱以緩解目赤腫痛。
  • 陽丹(8分):多為辛溫走竄、散結消翳之藥,如硇砂或烏賊骨,能化瘀通絡,攻逐翳膜。
    比例邏輯:陽丹為主(8分),陰丹為輔(2分),體現「以辛溫攻邪為主,清潤為佐」的治則,符合古代「翳乃邪凝」的病理觀點。

2. 輔助藥物

  • 硼砂(8釐):清熱解毒、防腐消腫,助主藥化解翳膜黏滯。
  • 生礬(4釐):收斂燥濕,防止濕濁上擾目竅,兼固翳膜潰後瘡面。

3. 引經藥與增效劑

  • 麝香(3釐):芳香透竅,引藥直達病所,增強滲透力。
  • 冰片(1分):清涼止痛,緩解眼部不適,協同退翳。

三、治療原理推論

  1. 辛溫散結:陽丹配合麝香,辛散力強,可逐瘀通絡,針對「翳屬瘀滯」的病機。
  2. 清熱防腐:陰丹、硼砂清肝熱,防止熱毒加重翳障;礬石收斂,避免邪毒擴散。
  3. 芳香透達:冰片與麝香開竅,助藥力穿透角膜屏障,直接作用於翳膜。

四、與傳統眼科的契合

此方結構符合古代「外翳宜攻,內障宜補」的原則,以「攻散」為主,適用於實證翳膜(如風熱或瘀血所致)。陰陽丹配伍彰顯「剛柔並濟」思維,既能破結,又不傷陰血,為典型外治法的邏輯展現。

傳統服藥法


陰丹2分,陽丹8分,硼8釐,礬(生)4釐。
上用麝香3釐,片腦1分,研勻。
點眼。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同名稱方劑


二八丹, 出處:《準繩·類方》卷七。 組成:陰丹2分,陽丹8分,硼8厘,礬(生)4厘。 主治:翳膜。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