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神效百子丸」中加入硫磺,其用意並非單純藥性,而是基於古人對藥物配伍的理解,以及對疾病的認識。
首先,硫磺性溫熱,具有燥濕殺蟲之效,能祛除體內濕邪,並抑制寄生蟲生長。古人認為,百子丸主要用於治療小兒疳積、脾胃虛弱等病症,而這些病症往往與濕邪、寄生蟲有關。
其次,硫磺還具有促進血液循環、疏通經絡的作用。古人認為,小兒體質嬌嫩,容易受寒邪入侵,導致氣血運行不暢,影響脾胃功能。硫磺的溫熱之性,能溫通經絡,促進氣血運行,有助於改善脾胃功能,達到治療目的。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神效百子丸」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與主治
此方載於古籍,主婦人無子(不孕)。其使用時機為月經過後,以酒送服,劑量遞增(25丸→35丸→40丸,共百丸),旨在短期集中用藥,促進「交合成胎」。若未孕而月經復潮,則重複療程,待孕後轉服清熱養血之劑調理。
二、組成與邏輯推理
核心藥物:硫黃
- 性味功效:硫黃性溫,味酸,有毒,歸腎、脾經。傳統用於補火助陽、溫通經脈,尤善治下元虛冷之證。
- 方中應用:
- 以甘草湯煮一日,可減其毒性,緩和藥性,增強入腎助陽之效。
- 硫黃之「火」能溫煦胞宮,改善虛寒性不孕(如宮冷、月經後期、經血色黯等)。
- 酒送服,取其溫通血脈、助藥力行散之功,協同硫黃激發腎中陽氣,促進受孕。
劑型與服法設計
- 漸進式劑量:初期25丸,漸增至40丸,總量百丸。此設計可能意在逐步激發腎氣,避免驟補傷陰,同時累積藥效至排卵期(古人謂「交合成胎」之時)。
- 面糊為丸:麵粉性平,能和中緩峻,佐制硫黃之烈性,兼護脾胃。
三、治療原理推論
此方以「溫腎助陽」為核心理念,契合中醫「胞宮虛寒致不孕」的病機。
- 腎陽不足可能導致排卵障礙、子宮內膜容受性下降,硫黃溫補腎火,或可改善此狀態。
- 時機選擇:月經後服藥,對應卵泡發育期,助陽化氣以促卵泡成熟;劑量遞增可能模擬「促排卵」作用。
- 療後調理:孕後改服清熱養血之劑,意在平衡硫黃之溫燥,預防胎熱動血,體現「攻補有序」思路。
四、侷限與思考
硫黃為有毒之品,雖經甘草制仍須謹慎。此方可能僅適用於「腎陽虛衰」體質,若陰虛火旺或濕熱瘀滯者誤用,反致傷陰助火。古代受限於醫學認知,以「百丸盡即成胎」為效,實則受孕機理複雜,非單一藥物可保證。
(註:分析基於古籍記載與中醫理論推演,未涉及現代藥理及臨床驗證。)
傳統服藥法
明淨硫黃1兩。
求嗣。
銅銚內甘草湯煮一日,取出陰乾,研極細末,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約200粒。
每遇婦人月經過後,每服25丸,空心酒送下,次日服35丸,又次日服40丸,100丸盡,交合成胎矣。如此月經復行,再如前服100丸,必然有孕,可服清熱養血之劑。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女性不孕症
相同名稱方劑
神效百子丸, 出處:《女科指掌》卷二。 組成:明淨硫黃1兩。 主治:求嗣。主治:婦人無子。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