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其蓁

女科指掌

《女科指掌》是一部集大成的中醫婦科專著,涵蓋了調經、保胎、產後護理及其他婦科疾病的診療方法。此書以清晰的理論結構、實用的治療方劑和深入的病理分析,為後世婦科學提供了重要指導。


一、婦女疾病的基本病因

書中指出,婦女疾病的發生與「氣血失調」密切相關,並詳細討論了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內傷與六淫(風、寒、暑、濕、燥、火)外感對婦女健康的影響。作者特別強調氣血的平衡對維持女性健康的重要性,並分析了脾胃虧損、腎氣不足等內因在婦科疾病中的關鍵作用。


二、調經的重要性

《女科指掌》將調經列為首要內容,認為經水的正常與否直接關係到婦女的身體健康。書中詳細分類了經期相關的病症及其成因,包括:

  1. 經水不調:經期提前多因熱盛,延遲則因氣血虛弱;量多多與氣虛相關,量少則涉及血虛或氣滯。
  2. 痛經:主要分為寒凝、氣滯、血瘀等類型,針對不同病因提出了對症治療方劑,如「溫經湯」治寒凝型痛經,「四物湯」調血活血。

書中特別提到,「經水異常」需辨別虛實寒熱,避免誤治。經行不暢時,適當使用活血化瘀的藥物是關鍵。


三、保胎與安胎

保胎與安胎是書中的重要部分,提出了多種針對胎動不安的調理方案:

  1. 安胎飲:適用於先兆流產。
  2. 膠艾湯:針對孕期下腹疼痛和見紅等症狀。

書中還特別強調孕期的飲食與情志調理,認為「胎氣穩定」的關鍵在於孕婦氣血的充盈和平和的情緒。


四、產後護理與疾病防治

產後調理在本書中佔有重要地位,特別討論了產後虛弱、惡露不盡等常見問題:

  1. 產後虛弱:推薦「十全大補湯」以補氣養血。
  2. 惡露不盡:應使用活血化瘀的藥物,如「生化湯」。
  3. 產後瘧疾:書中記錄了「回生丹」等經驗方劑。

書中特別提醒,產後需避免受寒和過早勞動,以防虛勞或崩漏。


五、帶下病的分類與治療

書中將帶下病分為五類,根據其顏色、質地與病因進行詳細分類,如白帶、黃帶、赤帶等,並提出針對性的治療方法:

  • 白帶:多因脾虛濕盛,宜補脾燥濕。
  • 黃帶:由濕熱下注所致,需清熱利濕。
  • 赤帶:與肝鬱血熱有關,應疏肝解鬱。

六、病症的診斷方法

《女科指掌》強調中醫傳統診斷方法的重要性,特別是「脈診」與「望診」的結合。書中特別提到「脈象辨證」與「經色異常」的關聯:

  • 經色鮮紅為正常,紫色為熱證,暗黑色提示瘀血。
  • 脈象沉細多見於虛寒,洪數則與熱證相關。

七、書中的經典方劑

《女科指掌》收錄了大量實用性強的經典方劑,如:

  1. 四物湯:補血活血的經方。
  2. 十全大補湯:適用於產後虛弱。
  3. 膠艾湯:用於安胎和止血。

這些方劑簡單實用,經過後世醫家的多次驗證,至今仍被廣泛應用於婦科診療中。


八、對後世的影響

作為中醫婦科的經典著作,《女科指掌》不僅在婦科診療的理論體系中占據重要地位,其對疾病分類、病理分析及治療方法的探索,也對後世中醫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


結語

《女科指掌》以其詳實的內容和科學的理論,成為中醫婦科學的典範之作。書中提出的治療方法,注重辨證施治與整體調理的結合,體現了中醫「未病先防、既病防變」的思想。對於現代婦科醫學的研究與臨床實踐,《女科指掌》仍具有重要的指導價值。


凡例 (1)

凡例 (2)

卷之一 (1)

卷之一 (2)

卷之一 (3)

卷之一 (4)

卷之一 (5)

卷之一 (6)

卷之一 (7)

卷之一 (8)

卷之一 (9)

卷之一 (10)

卷之一 (11)

卷之一 (12)

卷之一 (13)

卷之一 (14)

卷之一 (15)

卷之一 (16)

卷之一 (17)

卷之一 (18)

卷之一 (19)

卷之一 (20)

卷之一 (21)

卷之一 (22)

卷之一 (23)

卷之二(佚)

卷之三 (1)

卷之三 (2)

卷之三 (3)

卷之三 (4)

卷之三 (5)

卷之三 (6)

卷之三 (7)

卷之三 (8)

卷之三 (9)

卷之三 (10)

卷之三 (11)

卷之三 (12)

卷之三 (13)

卷之三 (14)

卷之三 (15)

卷之三 (16)

卷之三 (17)

卷之三 (18)

卷之四(佚)

卷之五(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