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其蓁

《女科指掌》~ 卷之一 (19)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一 (19)

1. 調經方

生地黃丸

生地(四兩,摘碎曬乾),赤芍(二兩),柴胡,黃芩,秦艽(各一兩)

煉蜜丸桐子大,烏梅湯下三十丸,日三服。

柏子仁丸

澤蘭葉(二兩),柏子仁,牛膝,卷柏(各一兩),加續斷(二兩),熟地(三兩)

煉蜜丸飲下三十丸。

衛生湯

黃耆(三錢,蜜炙),當歸,白芍(各二錢。酒炒),甘草(一錢)

水煎。

通關散

豬牙皂(一錢),細辛(二分),麝香(少許)

為末搐鼻取嚏。

倉公散

皂莢(一錢),藜蘆(五分),雄黃(三分),枯礬(少許為末)

吹鼻取嚏。

白薇湯

白薇,當歸,人參,甘草

八珍散

防風,川芎,生地,細辛,石菖蒲,人參,硃砂,薄荷

蘇合香丸

訶黎勒,白朮,香附,犀角,硃砂,青木香,白檀香,沉香,丁香,麝香,蓽茇(各二兩),安息香(為末酒熬膏),龍腦,蘇合油(各一兩入安息膏內)

為末,安息香膏加煉蜜和丸,溫酒化服,薑湯亦可。

八寶丹

琥珀,沒藥,當歸,赤芍,細辛(各一兩),硃砂(五錢,另研),冰片,麝香(各二分)

煉蜜丸,芡實大,石菖蒲湯化服一丸。

琥珀調經丸

香附(一斤,四制),艾葉(八兩,醋製),琥珀(五錢,另研),四物(各二兩)

醋糊丸,飲下七十丸。

烏骨雞丸

八珍加沉、木香,香附,砂仁,厚朴,海金砂,柏葉,姜蠶

將雞去毛、腸、頭、足、翅,入藥在雞肚內,酒煮爛去骨,炙用其藥,肉搗曬重磨,余汁打糊丸。

烏雞丸

蛤粉炒阿膠,穀芽,麥芽,蘇木,龍衣,艾葉

用艾鋪石臼中,一層艾一層藥,鋪訖用火緩緩燒過存性,以缽蓋口,令密勿通風,待冷取出,為末丸服。

鶴頂丹

艾葉(五兩,醋煮),牡蠣(煅),龍骨(各三兩,煅),當歸(二兩),附子(一兩炮),赤石脂(三兩煅研)

醋糊丸,石脂為衣,烏梅湯下五十丸。

四物三補丸

四物,黃芩,黃連,黃柏,山梔,香附,荊芥穗,龜板炙

為末煉蜜丸。

滋血湯

四物湯加人參,黃耆,山藥,茯苓

當歸飲

四物加白朮,黃芩,地榆,阿膠

澀少四物湯加木香,炮姜

甘瀾水煎,空心頓服。

固經丸

白芍,黃柏,黃芩,龜板(醋炙),香附(醋炒黑),樗根白皮(酒炒焦)

酒糊丸。

芩心丸

條芩

米醋浸七日炙乾,又浸又炙,七次,為末醋糊丸,空腹酒下七十丸。

拱辰丹

孫琳方,葛丞相夫人年少時服之有效。

鹿茸(酥炙),山萸肉,當歸(各四兩),麝香(三錢)

酒糊丸,每服七十丸,溫酒淡鹽湯任下。

加味柴胡湯

小柴胡湯加紅花、牡丹皮

白話文:

調經方

  • 生地黃丸 生地黃(約150克,切碎曬乾),赤芍(約75克),柴胡、黃芩、秦艽(各約37.5克),將藥材搗碎,用蜂蜜煉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用烏梅湯送服30丸,每日三次。
  • 柏子仁丸 澤蘭葉(約75克),柏子仁、牛膝、卷柏(各約37.5克),另加續斷(約75克),熟地(約112.5克),將藥材搗碎,用蜂蜜煉製成丸子,每次服用30丸。
  • 衛生湯 黃耆(約11克,用蜂蜜炙過),當歸、白芍(各約7.5克,用酒炒過),甘草(約3.75克),用水煎煮服用。
  • 通關散 豬牙皂(約3.75克),細辛(約0.75克),麝香(少量),將藥材研磨成粉末,吸入鼻腔以引發噴嚏。
  • 倉公散 皂莢(約3.75克),藜蘆(約1.9克),雄黃(約1.1克),枯礬(少量,研磨成粉末),吹入鼻腔以引發噴嚏。
  • 白薇湯 白薇、當歸、人參、甘草,具體劑量不明,用水煎煮服用。
  • 八珍散 防風、川芎、生地、細辛、石菖蒲、人參、硃砂、薄荷,具體劑量不明。
  • 蘇合香丸 訶黎勒、白朮、香附、犀角、硃砂、青木香、白檀香、沉香、丁香、麝香、蓽茇(各約75克),安息香(研磨成粉末,用酒熬製成膏狀),龍腦、蘇合油(各約37.5克,加入安息膏內),將藥材研磨成粉末,再將安息香膏加入蜂蜜煉製成丸子,用溫酒化開服用,也可以用薑湯送服。
  • 八寶丹 琥珀、沒藥、當歸、赤芍、細辛(各約37.5克),硃砂(約18.75克,另行研磨),冰片、麝香(各約0.75克),將藥材搗碎,用蜂蜜煉製成芡實大小的丸子,用石菖蒲湯化開服用一丸。
  • 琥珀調經丸 香附(約600克,四次炮製),艾葉(約300克,用醋炮製),琥珀(約18.75克,另行研磨),四物湯(各約75克),用醋調和成糊狀製成丸子,每次服用70丸。
  • 烏骨雞丸 八珍湯(原方基礎上加上沉香、木香),香附,砂仁,厚朴,海金砂,柏葉,姜蠶,將雞去除毛、內臟、頭、腳、翅膀,把藥材放入雞腹中,用酒煮爛後去骨,將藥材烘乾後研磨,雞肉搗碎曬乾再次研磨,剩餘汁液打糊製成丸子。
  • 烏雞丸 蛤粉炒過的阿膠,穀芽,麥芽,蘇木,龍衣,艾葉,在石臼中鋪上一層艾葉,再鋪上一層藥材,重複鋪放,然後用火緩緩燒過,蓋上缽,使其密閉不通風,待冷取出,研磨成粉末製成丸子服用。
  • 鶴頂丹 艾葉(約187.5克,用醋煮過),牡蠣(煅燒過)、龍骨(各約112.5克,煅燒過),當歸(約75克),附子(約37.5克,炮製過),赤石脂(約112.5克,煅燒研磨),用醋調成糊狀製成丸子,再以赤石脂做外衣,用烏梅湯送服50丸。
  • 四物三補丸 四物湯,黃芩,黃連,黃柏,山梔,香附,荊芥穗,龜板(炙過),將藥材研磨成粉末,用蜂蜜煉製成丸子。
  • 滋血湯 四物湯,加上人參、黃耆、山藥、茯苓,具體劑量不明,用水煎煮服用。
  • 當歸飲 四物湯,加上白朮、黃芩、地榆、阿膠,具體劑量不明,用水煎煮服用。

另有加減方:澀少四物湯,加上木香、炮姜,用甘瀾水煎煮,空腹服用。

  • 固經丸 白芍、黃柏、黃芩、龜板(用醋炙過)、香附(用醋炒黑)、樗根白皮(用酒炒焦),用酒調和成糊狀製成丸子。
  • 芩心丸 條芩,用米醋浸泡七日後烤乾,重複浸泡、烤乾七次,研磨成粉末,用醋調和成糊狀製成丸子,空腹用酒送服70丸。
  • 拱辰丹 據說是孫琳的藥方,葛丞相夫人年輕時服用有效。 鹿茸(用酥油炙過),山萸肉、當歸(各約150克),麝香(約11.25克),用酒調和成糊狀製成丸子,每次服用70丸,可用溫酒或淡鹽湯送服。
  • 加味柴胡湯 在小柴胡湯的基礎上,加上紅花、牡丹皮。具體劑量不明,用水煎煮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