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科指掌》~ 敘
敘
1. 敘
周禮醫師之政令邦有疾,則使分而治之,自四海九州莫不仰瞻其盛,所以民無夭札,並樂昇平迨三代,降而廢棄不講,而《漢史》郭玉、《魏志》華佗、《晉》皇甫士安孫思邈得龍禁方,皆非常人也。五代至唐而恆不復世觀宜乎,居世之士不能留神醫學,而斯道之難明也。
今吾聖天子廢政施仁,睿智好學,經史百家,博極群書,特諭太醫將靈、素、金匱藥性定為三書,一時醫林大振,教飭極其精,風雅極其盛,咸登春臺而躋壽域,被樂育而歌不老矣。甲辰春杪楚林王甥,挈伴心培葉子來京就試,葉子復出其尊人手著《脈鏡》及《十三科指掌》,纘緒《內經》方,法《金匱》,而藥性志在是矣。
一覽明瞭,如指諸掌韻葉回言,使讀者開卷對鏡,心領神會,鬚眉相映,毫髮炳然,亦可云應運挺生仰體。
大聖人愛育黎元之至,意播九州四海,生生不已,豈僅民無夭札,抑爾共樂,休明之盛也夫。
雍正甲辰春五月成都張鵬翮書
白話文:
周朝的制度,醫師的職責是國家百姓有疾病時,就分科診治,當時四海九州沒有不仰慕他們興盛的,因此人民沒有早夭或疾病,都快樂地生活在太平盛世。但到了夏、商、周三代之後,這些制度被廢棄不講究,漢朝史書記載的郭玉、魏國的華佗、晉朝的皇甫士安、孫思邈等人得到宮廷秘方,都是非常傑出的人才。從五代到唐朝,醫學的盛況卻沒有再出現,可見當時的讀書人不能專心研究醫學,也說明了這個學問的艱深難明。
現在,我們英明的皇帝施行仁政,睿智好學,對經史百家等書籍都廣泛研究,特別指示太醫院將《靈樞》、《素問》、《金匱要略》等醫學著作以及藥性理論整理成三本書,一時之間醫學界大為振奮,教學內容極為精詳,學術風氣極為興盛,大家都像登上春天的舞台一樣,邁向長壽的境界,受到教育的恩惠,並且歌頌不老。甲辰年春末,楚林王先生的外甥帶著同伴心培和葉子來到京城參加考試,葉子又拿出他父親寫的《脈鏡》和《十三科指掌》,承襲《內經》的理論,效法《金匱要略》的方劑,並且闡述藥性,都在這本書中。
這本書內容清晰明瞭,如同看著自己的手掌一樣清楚,作者文筆流暢,讓讀者打開書本就如同照鏡子一樣,能夠心領神會,理解到書中的精髓,並且能清楚地看到醫理的細節,這本書的出現,也可以說是順應時代的需要。
聖明的皇帝愛護百姓的心意,廣布在九州四海,生生不息,不只是要讓人民沒有早夭或疾病,更是要讓大家共同享受太平盛世的繁榮昌盛啊。
雍正甲辰年五月,成都張鵬翮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