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其蓁

《女科指掌》~ 卷之三 (12)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三 (12)

1. 胸腹痛

【歌】,上下攻衝胸腹疼,陰陽邪正互相爭,當歸芍藥原方治,香附砂仁亦有能。

【論】,胸腹痛者,或宿有冷痛,或新觸風寒,皆由臟虛而致也。邪正相搏而並於氣,隨氣上下,上衝於胸則胸痛,下攻於腹則腹痛也。

張仲景曰:婦人懷娠腹中疼痛,當歸芍藥散。

【方】

當歸芍藥散

當歸(三兩),白芍(一斤),茯苓(四兩),白朮(四兩),澤瀉(八兩),川芎(三兩)

末服一錢。

縮砂飲

砂仁(炒)

為末酒調二錢,覺腹中熱胎即安。

白話文:

[胸腹痛]

[歌訣] 上下的氣流互相衝擊,導致胸部和腹部疼痛,這是體內陰陽之氣與邪氣互相爭鬥的結果。用當歸芍藥散這個原方可以治療,加入香附和砂仁也會有效果。

[理論] 會出現胸腹痛的原因,可能是本來就有舊的寒冷疼痛,或是新近感受了風寒,這些都是因為身體的臟腑虛弱而導致的。邪氣和正氣在體內互相搏鬥,並影響到氣的運行,氣隨著經絡上下流動,向上衝擊到胸部就會引起胸痛,向下攻擊到腹部就會引起腹痛。

醫聖張仲景說過:婦女懷孕時腹部疼痛,可以用當歸芍藥散來治療。

[藥方]

當歸芍藥散 當歸(12克),白芍(60克),茯苓(16克),白朮(16克),澤瀉(32克),川芎(12克)

將藥材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錢。

縮砂飲 砂仁(炒過)

將砂仁磨成粉末,用酒調服二錢,如果感覺腹中發熱,胎兒就會安穩。

2. 腰痛

【歌】,妊婦胞胎系腎經,一毫觸犯不安寧,青蛾通氣調肝腎,還恐胎元不久停。

【論】,何松庵曰:腰痛脈大而痛不已者,腎虛也,青蛾丸。脈澀而日輕夜重者,氣血凝滯也,縮砂飲。脈浮者,為風邪所乘,大豆紫湯。脈實者,閃挫也,通氣散,總以安胎為主。

【方】

通氣散

補骨脂

炒為末,嚼胡桃以酒服三錢。

青娥不老丸

杜仲(一斤,姜炒),補骨脂(四兩,鹽酒炒),桃肉(十枚)

蜜丸服。

鹿角散

鹿角長六寸,燒赤淬酒中,又燒又淬,取酒服。

白話文:

【歌訣】

懷孕婦女的腰痛,是因為胎兒與腎經有所關聯,只要稍微觸犯就會感到不適。要用青蛾丸來疏通氣機、調和肝腎,但也要擔心胎兒會因此而無法安穩。

【論述】

何松庵說:腰痛,如果脈象大而痛持續不停,是腎虛的表現,用青蛾丸來治療。如果脈象澀,而且白天較輕、晚上較重,是氣血凝滯的現象,用縮砂飲來治療。如果脈象浮,是受到風邪侵襲,用大豆紫湯來治療。如果脈象實,是閃挫造成的,用通氣散來治療。總之,治療時都以安胎為主。

【藥方】

通氣散

將補骨脂炒過磨成粉,用酒送服三錢,同時嚼食胡桃。

青娥不老丸

杜仲(一斤,用薑炒過)、補骨脂(四兩,用鹽和酒炒過)、桃肉(十枚)

將以上藥材搗成泥,用蜂蜜做成藥丸服用。

鹿角散

取六寸長的鹿角,燒紅後放入酒中淬火,反覆燒、淬數次,取酒服用。

3. 妊娠傷寒

【歌】,妊娠傷寒先保胎,六經表裡次安排,若然不解生傳變,自有專科莫亂猜。

【論】,妊娠傷寒專以散風清熱安胎為主,如發表香蘇飲,半表半裡黃龍湯,清火黃連解毒湯,余詳傷寒本科。

【方】

香蘇飲

香附,蘇葉,陳皮,甘草,砂仁

姜水煎服。如太陽經加羌活、防風,陽明經加葛根、知母,少陽加柴胡。

黃連解毒湯

黃連,黃芩,山梔,黃柏

水煎。

黃龍湯

柴胡,黃芩,人參,甘草

實熱去參加砂、桔。

白話文:

妊娠傷寒

【歌訣】

懷孕期間得了傷寒,首先要保護胎兒,然後再按照六經辨證來安排治療,如果不能解除病情,導致病情變化,就要找專科醫生,不要自己胡亂猜測治療。

【論述】

懷孕期間得了傷寒,主要的治療原則是以疏散風邪、清熱安胎為主。例如,可以使用香蘇飲來發散表邪,黃龍湯來治療半表半裡的病症,黃連解毒湯來清除火熱,其他的詳細內容可以參考傷寒學的相關書籍。

【藥方】

香蘇飲

使用香附、蘇葉、陳皮、甘草、砂仁,加薑片用水煎服。如果是太陽經的病症,可以加入羌活、防風;如果是陽明經的病症,可以加入葛根、知母;如果是少陽經的病症,可以加入柴胡。

黃連解毒湯

使用黃連、黃芩、山梔、黃柏,用水煎服。

黃龍湯

使用柴胡、黃芩、人參、甘草。如果是實熱的症狀,可以加入砂仁、桔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