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科指掌》~ 卷之三 (17)
卷之三 (17)
1. 小產
【歌】,婦人小產可寒心,或用芎歸或用參,去血過多宜大補,停痰昏悶服烏金。
白話文:
【歌】,婦人小產可寒心,或用芎歸或用參,去血過多宜大補,停痰昏悶服烏金。
【歌】,婦女遭遇小產,可能會感到心寒。在治療上,可以選擇使用川芎和當歸,或者用人參。若出血量過多,則應適度滋補。對於因痰液積聚導致的頭暈、混亂,則適合服用烏金(可能是指烏梅、金銀花等具清熱化痰作用的藥材)。
【論】,《產寶》曰:凡驢馬有孕,牡者近身則蹄之,名曰護胎,所以絕無小產之患。人之胎,系胞中氣血養之,靜則神藏,躁則消亡,欲火一動則精神走泄,火擾於中則胎墜矣。齊仲甫曰:小產有下血不止、血凝不出二症,蓋血得寒則凝,得熱則行,若墜胎損經,其血不止,必煩悶而死。或因風冷墜胎,血冷相搏,氣虛血逆,甚則血結不出,搶上攻心,悶絕而死。當溫經逐寒,其血自行。若血淋瀝不止,是衝任氣虛,不能約束,宜膠艾湯。大抵腹痛者為實,按之更痛,手不可近者,宜逐瘀生新,芎歸湯、失笑散之類是也。不腹痛者為虛,按之痛減者亦為虛,宜用溫補,四神湯、炮薑、肉桂之類。
【方】
烏金散
白話文:
【解釋】:
《產寶》中說:凡是驢馬懷孕,公的靠近牠的身體就會用蹄子踢牠,這是為了保護胎兒,所以這些母驢馬絕對不會有流產的煩惱。人的胎兒,依賴胞衣中氣血的滋養,安靜就神氣完備,躁動就會衰亡。如果情慾的火氣一興起,精神就會走失,火氣在體內擾亂,胎兒就會掉落了。
齊仲甫說:流產有下體出血不止、血凝結不出兩種症狀。大抵來說,血受寒則凝結,遇熱則流動。如果流產損傷經絡,血就不會停止,必定會煩悶而死。或者因為受風寒而流產,寒血相互作用,氣虛血逆,嚴重時血凝結不出,衝上攻心,悶絕而死。這時應溫熱經絡,驅散寒氣,血就會自行流出。
如果血淋瀝不止,是衝任的氣虛弱,不能約束血液,應使用膠艾湯。一般來說,腹部疼痛的是實證,按壓更痛,手無法靠近的,應驅散瘀血,生出新血,芎歸湯、失笑散等藥方就是這種情況。不腹痛的是虛證,按壓疼痛減輕的也是虛證,應使用溫補藥方,四神湯、炮薑、肉桂等藥方就是這種情況。
好墨(二兩燒赤醋淬七次,又燒赤放冷研),沒藥,血竭(各五錢),麝(一分)
為末每服溫酒調一錢,如血迷,童便調服二錢立醒。
當歸散
白話文:
上等墨汁(兩錢用燒紅的醋淬煉七次,再燒紅後放涼研磨),沒藥、血竭(各五錢),麝香(一錢)。
當歸(一兩五錢),阿膠(三兩),艾葉(一兩),川芎(一兩)
每用四錢水煎入薑汁一匙,生地汁五合煎五六沸,溫服。
白話文:
-
當歸:1兩5錢
-
阿膠:3兩
-
艾葉:1兩
-
川芎:1兩
2. 異產
【歌】,風雷晦冥合陰陽,惡氣乘胎產異常,更有異中還異者,相期博學漫推詳。
白話文:
【歌】,風雷晦冥合陰陽,惡氣乘胎產異常,更有異中還異者,相期博學漫推詳。
【詩歌】,風雨雷電暗合陰陽之象,邪氣侵入胎中導致生育異常,甚至在異常之中還有更異常的情況出現,期待著廣博的學識來詳細探究和解讀。
【論】,李時珍曰:胎十月而生常理也。而有七月、八月生者,十二、三月生者,十四、五月生者,或云氣虛也。《醫學正傳》言:有十七、八月至二十四、五月生者。劉敬叔異死言太源溫盤古,孕三年乃生,豈亦氣虛耶。今孕七月生者多育,八月生者多夭,是七變而八不變也。《晉書》符堅母孕十三月而生,《漢書》堯及昭帝皆孕十四月生,劉聰母孕十五月而生,搜神記云黃帝孕二十五月而生,皆常中之異者也。胞門子臟為奇恆之府,所以為生人之戶,常理也。而有自脅產,自額產,自背產,自髀產者何也。豈子臟受氣駁離,而其繫有不同。如宋史所記,男陰生於脊,女陰生於頭之類耶。《史記》云:陸終氏娶鬼方之女,孕而左脅出三人,右脅出三人。如修已背坼而生禹,簡狄胸坼而生契也。魏黃初六年,孔羨表言汝南屈壅妻王氏生男,從右脅下小腹上出,子母全安。異死曰:晉時李宣妻樊氏義熙中懷孕不生,而額上有瘡,兒從瘡出。又趙宣母妊,股髀作癢,搔之成瘡,兒從瘡出。嵩山記陽翟有婦人妊三十月,兒從母背出,五歲便入山學道去。琅琊鈔云成化中宿州,婦孕脅腫如癰,及期兒從癰出,瘡痏隨合,其子名佛記兒。隆慶五年二月唐山縣民婦有孕,左脅腫起,兒脅生,子母俱無恙,此皆產理異中之異者也。女子二七天癸至,任脈通,故有子。七七天癸絕,無子常理也。乃有十二歲而生子者,如褚記室所載,平江蘇達卿之女類是也。有婦人五十、六十而生子者,如遼史所載,亟普妻年六十生二男一女,此則異中之常者也。《玄珠密語》曰:人生三子主太平,人生三女主淫失,政人生十子,諸侯競位。人生肉塊,天下饑荒,此就人事而論,氣化所感,別有所關也。如西樵野記載,嘉靖己酉橫涇傭農孔方忽患膨脹,憒憒幾數月,自脅產一肉塊,剖視之,一兒肢體,毛髮悉具也。又有人生於卵,生於馬之類,徐偃王之母產卵,棄之,孤獨老母取伏之,出一兒。漢末有馬生人,名曰馬異,此皆造化無窮之變異也。
白話文:
論胎產:
李時珍說:胎兒在母體中十月懷胎而出生是常理。然而,也有一些嬰兒在七月、八月、十二、三月、十四、五月出生,有人認為這是由於母親氣虛所致。《醫學正傳》中記載,甚至有十七、八月到二十四、五月出生的嬰兒。劉敬叔在《異死》中提到,太原有一位溫盤古,懷孕三年才生下孩子,難道這也是因為氣虛嗎?如今,懷孕七個月出生的嬰兒大多能夠健康成長,而懷孕八個月出生的嬰兒則容易夭折,這似乎驗證了「七變而八不變」的說法。
《晉書》記載,符堅的母親懷孕十三個月才生下他;《漢書》中提到,堯帝和昭帝皆懷孕十四個月出生;劉聰的母親則懷孕十五個月才生產;《搜神記》雲黃帝懷孕二十五月而生,這些都是常理中的異數。
胞門子臟是人體奇恆之府,是生命的門戶。常理上,嬰兒從子宮中出生。然而,也有一些嬰兒從脅部、額頭、背部、大腿出生。難道這是因為子臟受氣駁離,胎兒繫帶不同所致嗎?就像《宋史》中記載的,有男性生殖器長在脊背上,女性生殖器長在頭上的案例。
《史記》中記載,陸終氏娶了鬼方之女,懷孕後左脅生出三人,右脅生出三人。就像禹是從修己的背部破裂而生,契是從簡狄的胸部破裂而生。魏黃初六年,孔羨表奏,汝南屈壅的妻子王氏生了一個男孩,從右脅下小腹上出生,母子平安。
《異死》中記載,晉朝時李宣的妻子樊氏在義熙年間懷孕不生產,額頭上卻長了一個瘡,結果孩子從瘡中出生。還有趙宣的母親懷孕時,大腿根部發癢,抓破後形成瘡口,孩子從瘡口中出生。嵩山記中記載,陽翟有一名婦女懷孕三十個月,孩子從母親的背部出生,五歲時便進入山林學習道術,離家而去。琅琊鈔中提到,成化年間宿州有一名婦女,懷孕時脅部腫脹如癰,到了生產期,孩子從癰瘡中出生,瘡口隨即癒合。這個孩子名叫佛記兒。隆慶五年二月,唐山縣有一名婦女懷孕,左脅腫脹,孩子從脅部出生,母子安然無恙。這些都是產理中的例外。
女子在十四歲時,天癸至,任脈通,因此能夠生育。到了四十九歲,天癸斷絕,無法生育這是常理。但是,也有一些女子在十二歲時就生了孩子,如褚記室所記載的平江蘇達卿之女就是如此。還有婦女在五、六十歲時生了孩子,如《遼史》中記載的,亟普的妻子在六十歲時生下兩個男孩和一個女孩。這些都是常理中的非常規情況。
《玄珠密語》中說:一個人一生三個兒子,會使天下太平;一生三個女兒,會使政權淫亂;一生十個兒子,諸侯會競爭地位;一生一塊肉,天下會饑荒。這都是根據人事而論,氣化所感,另有所關。
《西樵野記載》中記載,嘉靖己酉年,橫涇的一位傭農孔方突然患上膨脹病,狂亂了幾個月,後來從脅部生出一個肉塊,剖開一看,是一個嬰兒的肢體,毛髮俱全。還有人從卵中出生,從馬腹中出生。如徐偃王之母生下一個卵,被丟棄,一位孤獨老婦將它孵化,結果孵出了一個孩子。漢末時有一匹馬生下了一個孩子,名叫馬異。這些都是造化無窮的變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