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其蓁

《女科指掌》~ 卷之一 (4)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一 (4)

1. 婦人三十六病

【脈】,寸口脈微而澀,微則衛氣不足,澀則榮血無餘,衛不足其息短,榮不足其形燥,榮衛俱虛,言語乏力。跌陽脈微而澀為虛,虛則短氣咽燥口苦,澀則津液少。少陰脈微遲而澀,微則無積,遲則陰中寒,澀則血不流而經閉。此為居經三月一來,脈虛,氣血俱虛,年少者,亡血也。脈微弱而澀,年少得此為無子,中年得此為絕產。六脈沉弦細數者,其病已成,元氣榮衛俱虛。形衰神怯者,雖藥勿效。

孫真人曰:婦人腹中十二疾,經水不時,經如清水,經水不通,不周時,生不乳,絕無子,陰陽減少,瘕痛如刺,陰中冷,子門引背痛,經水凍如葵汁,腰急痛,凡此十二病皆因經行內虛時,或冷水洗浴,或坐臥濕地,或當風取涼,或誤食生冷,或瘡痍未瘥便合陰陽,或早起作勞,衣單席薄,寒從外入也。

【方】

赤石脂丸

赤石脂(煅另研,二兩),半夏,炮姜,當歸,防風,丹參(各一兩),吳茱萸(鹽湯泡炒),蜀椒,桂心,萑蘆(各五錢),白蘞(一兩)

為末煉蜜丸,空心酒下十丸,日三服,不知稍加丸數,以知為度。

千金白堊丸

白堊,龍骨,芍藥,黃連,當歸,茯苓,黃芩,白蘞,瞿麥,石葦,細辛,牡蠣,藁本,甘草,甘皮,附子,大黃,人參,白石脂,禹餘糧,烏賊骨

蜜丸餘下二十丸。十二症倍牡蠣、龍骨、禹糧、石脂、烏賊骨。九痛倍黃連、白蘞、當歸、甘草。七害倍細辛、藁本、甘皮加蜀椒、吳萸。五傷倍大黃、石葦、瞿麥。三痼倍人參加巴戟、石脂。

白話文:

【脈象】

寸口的脈象摸起來微弱且澀滯,微弱表示衛氣不足,澀滯表示營血匱乏。衛氣不足時,呼吸會短促;營血不足時,身體會乾燥。當營衛之氣都虛弱時,說話會感到乏力。跌陽脈微弱且澀滯,代表身體虛弱。虛弱會導致氣短、咽喉乾燥、口苦;澀滯則代表津液不足。少陰脈微弱、遲緩且澀滯,微弱表示沒有積聚,遲緩表示體內陰寒,澀滯表示血液循環不暢,導致月經閉止。這種情況如果月經三個月才來一次,且脈象虛弱,氣血都虛弱,如果發生在年輕女性身上,多半是失血所致。如果脈象微弱、軟弱又澀滯,年輕女性出現這種情況,通常表示無法生育;中年女性出現這種情況,則表示已經絕經。六脈呈現沉、弦、細、數的脈象,表示疾病已經形成,元氣和營衛之氣都已經虛弱。如果身體衰弱,精神萎靡,即使服藥效果也不佳。

孫思邈說:女性腹部常見的十二種疾病,包括月經不規律、月經血像清水一樣稀薄、月經不來、月經週期不正常、產後無乳汁、無法生育、陰道分泌物減少、腹部疼痛如針刺、陰道內寒冷、子宮牽引背部疼痛、月經血像葵菜汁一樣凝結、腰部劇烈疼痛。這十二種疾病都是因為女性在經期身體虛弱,或者用冷水洗澡、坐在潮濕的地方、在風中受涼、誤食生冷的食物、瘡瘍還沒好就進行性生活、早起勞動、穿著單薄的衣服和睡在薄席上,導致寒邪從外侵入身體所致。

【藥方】

赤石脂丸

配方:煅燒過的赤石脂(另外研磨成粉)二兩、半夏、炮薑、當歸、防風、丹參(各一兩)、鹽水泡過後炒過的吳茱萸、蜀椒、桂心、萑蘆(各五錢)、白蘞(一兩)。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用蜂蜜調和成藥丸。每天空腹用酒送服十丸,每天三次。如果效果不佳,可以逐漸增加藥丸數量,以有效為度。

千金白堊丸

配方:白堊、龍骨、芍藥、黃連、當歸、茯苓、黃芩、白蘞、瞿麥、石葦、細辛、牡蠣、藁本、甘草、甘皮、附子、大黃、人參、白石脂、禹餘糧、烏賊骨。

將以上藥材用蜂蜜調和成藥丸,每次服用二十丸。治療上述十二種疾病,牡蠣、龍骨、禹餘糧、白石脂、烏賊骨的用量要加倍。治療九種疼痛,黃連、白蘞、當歸、甘草的用量要加倍。治療七種損害,細辛、藁本、甘皮的用量要加倍,同時加入蜀椒、吳茱萸。治療五種損傷,大黃、石葦、瞿麥的用量要加倍。治療三種頑固疾病,人參的用量要加倍,同時加入巴戟、白石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