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其蓁

《女科指掌》~ 卷之一 (6)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一 (6)

1. 經病疼痛

【歌】,臨病疼痛有多般,不識根源治便難,未至先疼因實積,去空覺痛是虛寒,復庵治血先調氣,產寶臨經莫嗜酸,氣滯風寒兼血澀,更參脈證下湯丸。

【論】,經水者,行血氣,通陰陽,以榮於身者也。若外虧衛氣充養,內乏榮血灌溉,而被風寒勞役,經候欲行先身痛也。其或風冷客於胞中,而動衝任之脈,故腹痛也。

【脈】,沉緊細動皆主腹痛,陽弦頭痛,陰弦腹痛,肝脈若弦月水不利,腰腹疼痛,月水不通,繞臍寒疝痛。其脈沉緊,此由血積不散,為氣所沖,新血與故血相搏故痛。

腹痛

腹痛雖云衝任傷,須分氣血與陰陽,風寒濕熱參虛實,看脈推源用古方。

風冷:經來衝任傷風冷,腹內綿綿痛不停,足冷脈遲頻欲嘔,桂枝桃核及溫經。

溫經湯

寒濕:經水如同豆汁形,腹中㽲痛不安寧,脛浮兩尺皆沉細,四物湯煎合五苓。

血澀:臨經先有腹中疼,血澀因而即不行,漸漸痛來移趨下,調榮順氣可和平。

八物湯

氣滯:氣滯胞門經不通,腹中疼痛往來攻,脈沉走注牽腰脅,抑氣延胡大有功。

食積:婦女炎天臨月經,誤傷生冷忽然停,後來欲至先疼痛,琥珀延胡及胡苓。

小琥珀散

虛痛:經來腰腹痛悠悠,過後緣何反不休,脈弱痛綿手可按,必然血少是根由。

八珍湯加延胡、香附、炮姜。

實痛:痛陣攻衝血不行,按之破滿手難迎,便知裡實宣通好,氣血流行痛自平。

瓦壟子丸,玉燭散

頭痛

臨經頭痛著風寒,莫作尋常一樣看,發表必須兼養血,一七五積自能安。

身痛

臨經身痛如何斷,或冒風邪氣血虛,調衛祛風兼補血,古方趁痛飲堪除。

腰痛

經病如何腰亦疼,只因兩腎系胞門,內經具載今拈出,化育根基在一元。

琥珀散

失血心痛

失血心疼人罕知,只因血統在心脾,去多治本歸脾好,治標先將補血脾。

2. 經病發熱

【歌】,勞熱神思多困倦,客邪口燥及心煩,內傷有瘀成潮熱,外感無時熱又溫,平昔經前實積看,去多經後作虛論,實宜清解虛溫補,寒熱譫言另立門。

【論】,王太僕曰:如大寒而甚,熱之不熱,是無火也。熱來復去,晝見夜伏,夜發晝止,是無火也,當治其心。如大熱而甚,寒之不寒,是無水也,當助其腎。心盛則生熱,腎盛則生寒,腎虛則寒動於中,心虛則熱伏於內。李氏曰:潮熱有時為內傷、為虛熱,無時為外感、為實。虛者,大溫經湯。實者,四物湯柴胡黃芩。經閉者,滋血湯。骨蒸者,大胡連丸烏雞丸。五心煩熱,四物加胡連、川連。無汗者,茯苓補心湯。有汗者,加味逍遙散

【脈】,洪數有力是為實熱,細數無力即是虛熱。浮主外邪,沉乃里熱,表裡虛實,以此分別,臟腑經絡,具在脈訣。

平時發熱

平時發熱必偏陽,人瘦陰虛火自狂,能戒五辛如淡食,勝如煎服地黃湯

臨經發熱

血去陰虛內熱生,口乾煩躁不和平,行過初至須分治,客實虛潮另有名。

勞熱

因勞發熱為勞熱,肢體痠痛盜汗多,煩躁不寧神困倦,急投良劑免沉疴。午前熱屬氣分,清心蓮子飲。午後熱屬陰分,地黃湯。若勞心者,天王補心丹。勞力者,加味逍遙散

客熱

客熱皆由元氣虛,衛家淺薄外邪居,心煩口渴肌膚燥,加味逍遙治有餘。《良方》曰:經行體虛,溫暖過度,外邪乘之,故曰客熱,其狀上焦胸膈之間虛熱,口燥心煩,手足壯熱是也。

潮熱

要知潮熱陽明實,熱至如潮不失期,若是太衝停瘀血,桃仁承氣可行之。

實熱

脈洪有力名為實,熱在先前經未行,便閉唇焦兼口渴,可煎玉燭把衣更。

虛熱

脈來無力便知虛,陰不足兮氣有餘,必是去多經水後,六神補血自能除。

寒熱

寒熱雖云外中風,陰虛陽弱不相同,更尋氣血分虛實,寒熱交爭又一宗。經曰:陽虛則惡寒,陰虛則發熱,陽不足則先寒後熱,陰不足則先熱後寒。陰陽不調之,故當分氣血虛實治之。寸口脈微為陽不足,則陰氣上入於陽中,宜補中益氣湯。尺部脈弱為陰不足,則陽氣下陷於陰中,宜益陰地黃丸。若怒動肝火者,小柴胡湯。寒熱交爭,生地黃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