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其蓁

《女科指掌》~ 卷之一 (5)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一 (5)

1. 帶下

【歌】,婦人帶下有多般,風冷驚痰濕熱寒,五臟三焦俱病此,七情六慾總相干。木乘土位因虛入,積滯胞門作實看,損耗精神形體瘦,重亡津液腎源干。臨經房事傷衝任,恚怒悲衰動肺肝,升舉補中益氣飲,澀敗樗白固真元。莫言久病醫無效,識得樞機治不難,攻補寒溫隨症用,不須九轉鍊金丹。

【論】,《素問》曰:任脈為病,男子內結七疝,女子帶下瘕聚。又曰:脾傳之腎,名曰疝瘕,小腸冤結而痛出白,名曰白蟲,出白溲。又曰小腹冤熱,溲出白液,又曰思想無窮,所願不得意,淫於外,入房太甚,發為白淫。

仲景曰:婦人年五十,病下利,暮即發熱,腹滿小腹裡急,手掌煩熱,唇口乾燥,此屬帶下,曾經半產,瘀血在小腹不去,故唇口乾燥也,溫經湯。帶下經水不利,小腹滿痛,一月再見者,土瓜根散。婦人陷經漏下黑不解,膠薑湯,一作膠艾湯。婦人小腹滿如敦狀,小便微難而不渴;生後者,此為水與血結在血室也,大黃甘遂湯。

婦人經水不利,下抵當湯。經閉不利,藏堅癖不止,中有乾血,下白物,礬石圓。六十二種風,腹中血氣刺痛,紅藍花酒。婦人腹中痛,當歸芍藥散、小建中湯。

《良方》曰:帶下有五,由經行、產後風邪乘虛入內,傳於臟腑而致之,傷肝膽色如青泥。傷脾胃黃如爛瓜。傷心、小腸色如赤津。傷肺、大腸形如白涕。傷腎、膀胱黑如衃血。人有帶脈橫於腰間,如束帶之狀,因名曰帶,故《難經》曰:帶脈者,起於季脅,回身一周。帶脈為病,腹滿腰溶溶,若坐水中。

《產寶》曰:處女三病,一者經水初下,陰中熱,或當風臥。怖三者有一,後必帶下,神仙聚寶散。河間曰:帶下由任脈濕熱甚,津液溢而為帶也。如火鍊金,熱極反兼火化,六月熱極,則萬物反出津而潤澤。宜苦寒正治之,有用辛溫從治而愈者,辛能發散故也。丹溪曰:赤屬血,白屬氣,俱是胃中濕痰積痰,流而下滲入膀胱,宜用升提,星、半、蒼朮、海石、黃柏、青黛、樗根皮之類。

《家秘》曰:大腸主津,小腸主液,清氣上升,濁氣下降,則津液化為氣血,而填骨髓,養五臟,充肌膚,何疾之有。其或七情內傷,六淫外感,陰陽乘戾,清濁不分,逆於經遂,流於衝任,津液不能四布,何以奉心化赤而為血哉,故帶下也。宜補中益氣湯送青黛牡蠣雞子清丸。

【脈】,右手寸平尺浮,浮為陽,陽絕者,無子。若足冷帶下,輕則漏下,重則崩中,皆心不榮血,肝不藏血所致。帶下六極之病,脈浮則腸鳴、腹滿,緊則腹中痛,數則陰中生瘡,弦則掣痛。尺寸俱虛者,漏血帶下。帶下漏血脈浮惡寒者不治。

經行衝任已虛空,登廁乘涼易中風,浮緩頭痛流鼻涕,急尋蒼柏與辛芎。

白話文:

【歌謠】 婦女的帶下問題種類繁多,可能因風、冷、驚嚇、痰濕、熱、寒等因素引起。五臟與三焦都可能成為病因,情緒起伏和過度慾望皆相關聯。肝氣旺盛影響脾臟功能,導致實證在胞宮門戶累積,損害精神與身體,導致消瘦,流失大量體液,腎臟功能衰退。性行為期間生病影響衝脈和任脈,憤怒和悲傷影響肺臟和肝臟。使用升舉補中益氣飲和樗白固真元來治療。不要以為久病無法治療,瞭解核心機制,治療並非難事。根據病情選擇攻補、寒溫治療,不必追求九轉金丹。

【討論】 《素問》提到,任脈病變,男子可能出現七疝,女性可能出現帶下和癥瘕聚集。脾臟疾病傳至腎臟,形成癥瘕,小腸結塊疼痛,排尿時排出白色分泌物。小腹灼熱,排尿時流出白色液體。思慮無盡,願望無法實現,性行為過度,引發白色分泌物。張仲景指出,婦女五十歲時,可能出現下痢,傍晚發燒,腹部飽脹,小腹緊繃,手掌煩熱,脣口乾燥,這屬於帶下,可能是因為曾經流產,瘀血留在小腹未清除,所以脣口乾燥。溫經湯可用於治療。帶下問題,月經不順,小腹滿痛,每月出現兩次,可使用土瓜根散。婦女月經出血黑且不易止住,可用膠薑湯。婦女小腹腫脹如球狀,小便困難但不渴,產後出現此情況,這是水與血液在血室結塊,使用大黃甘遂湯。婦女月經不順,可使用抵當湯。月經閉塞不順,腹部有硬塊,有乾血,排出白色物質,可用礬石圓。風邪引發的62種疾病,腹部血氣刺痛,可用紅藍花酒。婦女腹部疼痛,使用當歸芍藥散或小建中湯。

《良方》提到,帶下有五種類型,因為經期或產後風邪乘虛而入,影響臟腑。傷肝膽,顏色像青泥;傷脾胃,顏色像爛瓜;傷心和小腸,顏色像赤津;傷肺和大腸,形態像白涕;傷腎和膀胱,顏色像衃血。人體有帶脈環繞腰部,像束帶一樣,因此命名為帶。《難經》說:帶脈起於季脅,繞身一週。帶脈病變,腹部飽脹,腰部軟弱,感覺像坐在水中。

《產寶》指出,處女有三種疾病,一種是月經初來時,陰部熱,或者在風中躺臥。害怕這三種情況之一,後續可能會出現帶下,可用神仙聚寶散。河間認為,帶下是由任脈濕熱過重,津液過多而引發的。就像火煉金,熱度極高時會伴隨火化,六月熱度極高,萬物會產生津液而變得滋潤。適合使用苦寒藥物來治療,也有使用辛溫藥物治療而痊癒的情況,因為辛能促進散發。丹溪認為,紅色屬血,白色屬氣,都是胃中濕痰和積痰,向下流入膀胱,應使用提升方法,如星、半、蒼朮、海石、黃柏、青黛、樗根皮等。

《家祕》指出,大腸負責津液,小腸負責液體,清氣上升,濁氣下降,津液會轉化為氣血,填補骨髓,滋養五臟,充盈肌膚,就不會有疾病。如果受到內傷或外感,陰陽失調,清濁不分,逆向經絡,流入衝脈和任脈,津液無法均勻分佈,如何能供應心臟轉化為血液呢?因此出現帶下。適合使用補中益氣湯配合青黛牡蠣雞蛋清丸。

【脈象】 右手寸部脈象平穩,尺部脈象浮動,浮動為陽,如果陽氣消失,就無法生育。如果腳冷、帶下,輕微的會出現漏下,嚴重的會出現崩中,都是因為心臟無法滋養血液,肝臟無法儲存血液所導致。帶下有六種極端情況,脈象浮動會出現腸鳴、腹部飽脹,緊繃會出現腹部疼痛,數動會在私密部位出現瘡,弦動會出現牽扯疼痛。寸部和尺部脈象都虛弱,會出現漏血和帶下。帶下漏血,脈象浮動且怕冷,無法治療。

【風】 月經期間衝脈和任脈虛弱,上廁所時受涼容易中風,出現頭痛、流鼻涕,應立即使用蒼柏和辛芎。

蒼柏辛芎散。

【涼】 經常悲傷、不快樂,腳部冰冷,腰腹部偶爾疼痛,嘔吐、崩漏,脈象沉遲或虛火,按下無力,這是寒冷的徵兆。

酒煮當歸丸。

【驚】 失血後心臟虛弱,容易受到驚嚇,精神恍惚,脾臟功能減弱,脈象虛浮,已經表明帶下問題。

歸脾湯。

【痰】 脈象滑動,肌肉肥厚,氣息不清,濕痰向下流入,像傾倒一樣,頭暈、噁心、麻木,多是因為體內有痰。

樗皮丸,嚴重的使用小胃丹。

【濕】 脈象緩慢,肌肉黃色,腳面浮腫,腰胯沉重,帶下問題持續,偶爾會出現腹瀉,小便困難,喜臥,腸鳴,這是濕氣過重的表現。

四神丸,雙白丸,香附散。

【熱】 陽氣旺盛,陰氣虛弱,火氣容易上升,煎熬津液,消耗元氣,身體衰弱,脈象數動,皮膚乾燥,口苦、咽喉乾燥,耳內嗡鳴。

三黃三白丸,白朮丸。

【寒】 脈象沉遲,比寒冷輕微,怕冷、腹部疼痛,飲食困難,偶爾會嘔吐、腹瀉,吞酸水,腳冷、腰痛,面色不佳。

大溫經丸。

【虛】 長期漏下,內部一定虛弱,應立即補益,脈象細小、芤微、澀,烏骨雞丸在古籍中有記載。

烏骨雞丸。

【實】 敗精、濁血在胞宮門戶滯留,氣滯、痰凝形成實證,腹部堅硬疼痛,脈象弦實,石瘕、痃癖、賁豚等疾病。

晞露丸。

【漏帶】 帶下像月經一樣來,每半年或三個月一次,應健脾補氣,同時收斂,否則無法懷孕。

白馬蹄丸,樗皮丸。

【附方】 地榆膏治療紅白帶,嚴重者使用。

【針灸】 三陰交穴在內踝上方三寸,天樞在肚臍旁兩寸,氣海在肚臍下方一寸半,血海兩個穴位在膝蓋上方內側,中樞在肚臍下方四寸,豐隆在外踝上方八寸,水道在天巨下方三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