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獨煉硫方劑中包含硫磺,其原因主要有二:
- 硫磺性溫,能殺蟲止癢:硫磺具有溫熱之性,能驅散寒濕,並能殺滅皮膚表面的寄生蟲,對於疥瘡、濕疹等皮膚病具有顯著療效。
- 硫磺外用,可解毒消腫:硫磺外用可發揮解毒消腫之效,能消散局部炎症,促進傷口癒合。
因此,獨煉硫方劑中加入硫磺,主要利用其溫熱殺蟲、解毒消腫的特性,以達到治療皮膚病的目的。然而,硫磺藥性較強,需謹慎使用,並在專業醫師指導下服用或外用。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獨煉硫」主治功效與治療原理分析
組成
- 硫磺
古代主治
- 疥瘡濕瘡癢者
功效分析
獨煉硫,顧名思義,即為單味硫磺經過反覆提煉而成。硫磺性溫,歸腎、大腸經,具備以下功效:
- 溫腎壯陽:硫磺能入腎經,溫補腎陽,可用於腎陽不足引起的陽痿、早洩、腰膝痠軟等症狀。
- 散寒止痛:硫磺辛溫,能祛除體內寒邪,緩解寒凝引起的疼痛,如脘腹冷痛、肢體關節冷痛等。
- 燥濕殺蟲:硫磺具有較強的燥濕和殺蟲作用,能燥化體內濕氣,殺滅寄生蟲,因此常用於治療濕疹、疥瘡、癬等皮膚病。
- 祛痰止咳:硫磺能溫化寒痰,適用於寒痰壅肺引起的咳嗽、氣喘等症狀。
- 利尿消腫:硫磺能溫通腎陽,利水消腫,可用於腎陽不足引起的水腫、小便不利等症狀。
治療原理
根據《瘍科綱要》記載,獨煉硫治療疥瘡濕瘡,主要取其燥濕殺蟲之功。疥瘡和濕瘡皆因濕邪浸淫肌膚,或感染蟲疥所致。硫磺經過反覆提煉,純度提高,燥濕殺蟲之力更強。外用可直接作用於患處,迅速燥化濕邪,殺滅蟲疥,從而達到止癢療瘡的效果。
此外,獨煉硫經過多次熔化淬取,其性更趨峻烈,藥力也更為集中,故能取得「捷效」。其製備方法亦有深意,以雞子黃油調敷,不僅能保護皮膚,減少硫磺的刺激性,還能增強藥物的潤澤性和滲透性,有利於藥效發揮。
綜上所述,獨煉硫以其峻烈的燥濕殺蟲之力,成為治療疥瘡濕瘡的良方。其治療原理在於針對病因,直接祛除濕邪、殺滅蟲疥,從而達到標本兼治的目的。
傳統服藥法
明淨硫黃。
入鐵鍋,文火熔化,傾入鹽滷中,凝定取出,再熔再淬數十次,侯硫色深紫為度,為細末。
熬雞於黃成油調敷。先須洗滌淨,挹乾敷藥,每日1洗,再敷。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疥癬
相同名稱方劑
獨煉硫, 出處:《瘍科綱要》卷下。 組成:明淨硫黃。 主治:疥瘡濕瘡癢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