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藋塗方

HUI DI TU F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7

寒性指數

20

熱/寒比例

偏寒 (0.85)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2%
脾經 18%
心經 14%
腎經 11%
肺經 11%
大腸經 11%
小腸經 3%
膀胱經 3%
胃經 3%
肝經
脾經
心經
腎經
肺經
大腸經
小腸經
膀胱經
胃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灰藋塗方中包含雄黃,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殺蟲止癢: 雄黃性溫,具有殺蟲止癢的功效。灰藋塗方主要用於治療皮膚癬症,而雄黃可以有效殺滅真菌,抑制其生長,從而達到止癢的效果。
  2. 消腫止痛: 雄黃亦具消腫止痛的功效,可以緩解因癬症引起的皮膚紅腫、疼痛等症狀。灰藋塗方中的其他藥物,例如石膏、滑石等,也具有消腫止痛的作用,與雄黃協同作用,增強療效。

總而言之,雄黃在灰藋塗方中起著殺蟲止癢、消腫止痛的作用,是藥方中不可或缺的成分。

灰藋塗方中加入硃砂,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清熱解毒,涼血止痛:硃砂性寒,入心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痛的功效,能有效抑制炎症反應,減輕疼痛。對於灰藋所致的熱毒、疼痛等症狀,硃砂可以起到很好的治療作用。
  2. 鎮靜安神,止癢止癢:硃砂還具備鎮靜安神、止癢止癢的功效,能夠緩解因灰藋引起的瘙癢、不安等症狀。其鎮靜安神作用可以幫助患者安眠,緩解心理壓力。

因此,灰藋塗方中加入硃砂,旨在通過其清熱解毒、涼血止痛以及鎮靜安神、止癢止癢的功效,達到治療灰藋所致各種症狀的目的。

灰藋塗方中的[輕粉],主要用於外用治療皮膚病。輕粉具有很強的燒灼作用,能夠幫助去除皮膚上的死皮、異物,並且對一些皮膚病,如癬病、濕疹等,有很好的療效。它可以幫助乾燥、去屑,促進皮膚的癒合。這些特性使得輕粉在[灰藋塗方]中,用於治療各種皮膚問題,達到清潔、治療的效果。

灰藋塗方中包含麝香,主要原因如下:

  1. 活血化瘀: 麝香性溫通開竅,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之效,可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加速傷口癒合。
  2. 消炎止痛: 麝香具有抗炎、鎮痛作用,可有效緩解傷口疼痛,並抑制細菌感染,避免傷口惡化。

灰藋塗方中麝香的加入,可提升其活血化瘀、消炎止痛的效果,促進傷口癒合,加速恢復。

「灰藋塗方」中加入「蝦蟆」,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解毒消腫: 蝦蟆性寒,入心、脾、腎經,具有解毒消腫、止痛生肌的功效。其毒性可破壞膿腫,促進膿液排出,配合其他藥物,能有效治療瘡瘍腫毒、皮膚病等。
  2. 活血化瘀: 蝦蟆的毒素能活血化瘀,散瘀消腫,對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狀有較好的療效。

因此,「灰藋塗方」中加入「蝦蟆」,是為了增強其解毒消腫、活血化瘀的功效,以達到治療瘡瘍腫毒等皮膚疾病的目的。

灰藋塗方中包含硫磺,主要原因如下:

  1. 殺菌止癢: 硫磺具有殺菌消炎的作用,能有效抑制皮膚表面細菌和真菌的生長,對於灰指甲、濕疹等皮膚病引起的瘙癢症狀具有明顯的緩解效果。
  2. 燥濕止癢: 硫磺性燥,能有效吸附皮膚表面多餘水分,減少濕氣滋生,並抑制皮膚瘙癢。

因此,硫磺在灰藋塗方中起著殺菌止癢、燥濕止癢的作用,是治療灰指甲等皮膚病的重要組成部分。

灰藋塗方中加入白礬,主要原因如下:

  1. 燥濕殺蟲: 白礬性寒,味酸澀,具有燥濕、殺蟲之效。灰藋塗方常用於治療濕疹、疥瘡等皮膚病,白礬可抑制皮膚真菌及寄生蟲,有效控制感染。
  2. 收斂止癢: 白礬能收斂皮膚,減少滲出,並具有止癢作用,能緩解皮膚病引起的瘙癢、疼痛等不適症狀。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灰藋塗方」主治功效分析

根據《聖濟總錄》的記載,灰藋塗方主要用於治療紫癜風。紫癜風在中醫概念中,屬皮膚疾病,其特徵為皮膚上出現紫紅色或暗紅色斑點或斑塊。透過分析方劑組成與古代醫家的應用,可推斷灰藋塗方的治療機理如下:

方劑組成與藥理分析:

  • 雄黃: 雄黃具有解毒、殺蟲、祛痰、截癲之功效。在紫癜風的治療中,可能主要發揮其解毒殺蟲作用,針對可能存在的皮膚局部感染或病理產物進行清除。
  • 紅砂: 紅砂具安神、鎮靜、解毒、止血之效。紫癜風常伴有局部炎症反應,紅砂的解毒鎮靜作用可緩解症狀。其止血作用,可推測用於治療因皮膚微細血管病變而引起的出血性皮疹。
  • 輕粉: 輕粉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之功。其清熱解毒之性,可應對紫癜風的炎熱特徵;消腫止痛之效,則有助於減輕局部不適。
  • 麝香: 麝香開竅醒腦,散結活血。在紫癜風的治療中,其活血功效可能針對局部微循環障礙,促進血液循環,有助於改善病竈的血液供應,加速疾病恢復。
  • 蝦蟆: 蝦蟆有利尿、消腫、解毒、止咳之效。此藥可能針對紫癜風引起的局部腫脹,利尿以促使水濕排出,同時其解毒功效也可能協助清除病理產物。
  • 硫磺: 硫磺殺蟲止癢,溫陽通便。紫癜風的某些類型可能與濕熱或蟲邪相關,硫磺可針對性地清除此類病邪,同時其溫陽之性可能對陽虛體質的紫癜風患者有益。
  • 白礬: 白礬具清熱、解毒、燥濕、止痛之功。其燥濕作用,可能針對濕邪導致的皮膚病變;清熱解毒之效,則可減輕局部炎症,輔助其他藥物發揮作用。

治療原理推測:

灰藋塗方由多味藥材組成,其作用機理可能為多途徑、多靶點的綜合效應。

  1. 清熱解毒: 輕粉、白礬等藥物清熱解毒,可清除皮膚的炎熱之邪,改善皮膚紅腫、瘙癢等症狀。
  2. 活血化瘀: 麝香等藥物活血散結,可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改善微循環障礙,使病竈部位氣血暢通,從而促進病變組織修復。
  3. 解毒殺蟲: 雄黃、硫磺等藥物解毒殺蟲,可清除皮膚表面的毒邪及蟲邪,針對由外邪入侵引起的紫癜風有較好的效果。
  4. 燥濕消腫: 白礬、蝦蟆等藥物利水滲濕,可消除局部腫脹,同時針對濕邪引起的皮膚病變有良好的療效。
  5. 鎮靜安神: 紅砂等藥物具安神鎮靜之效,可緩解因皮膚疾病而引起的焦慮、煩躁等精神症狀。

綜合分析:

灰藋塗方結合了清熱、解毒、活血、殺蟲等多種功效,可針對紫癜風的複雜病因和多樣症狀進行綜合治療。此方劑透過多種藥物的協同作用,達到疏通氣血、祛除病邪、修復皮膚的目的,從而有效地治療紫癜風。古代醫家將此方用於紫癜風的治療,不僅是經驗總結,更是對中醫整體觀念和辨證論治思想的體現。

傳統服藥法


灰藋不拘多少(燒灰,用紙襯,淋取汁,煉令如膏,約2匙許),雄黃1錢,丹砂膩粉1錢,麝香1錢,蛤蟆灰1錢,石硫黃1錢,礬石灰1錢。
後七味為末,與煉了灰藋濃汁攪,煎如膏。
塗之,乾即易,膏硬以醋潤之。
灰藋膏(《準繩·瘍科》卷五)。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1. 本方具有一定的毒性,孕婦、小孩、體弱者慎用。
  2.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
  3. 服用本方期間,應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

相關疾病


腎及輸尿管結石前列腺增生腎盂腎炎尿道膿傷小便疼痛

相同名稱方劑


灰藋塗方, 出處:《聖濟總錄》卷十八。 組成:灰藋不拘多少(燒灰,用紙襯,淋取汁,煉令如膏,約2匙許),雄黃1錢,丹砂1錢,膩粉1錢,麝香1錢,蛤蟆灰1錢,石硫黃1錢,礬石灰1錢。 主治:紫癜風。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