硃砂的主治功效
硃砂的運用方法與用量
內服:研末,1-3分;入丸、散或伴染他藥同煎。並作丸藥之掛衣。外用:合他藥研末乾撒。
硃砂的炮製
1.用吸鐵石吸淨鐵屑,研成細粉,或用水飛法製成極細的粉末。
2. 《綱目》:今法惟取好砂研末,以流水飛三次用,其末砂多雜石末、鐵屑,不堪入藥。又法,以絹袋盛砂,用蕎麥灰淋汁煮三伏時,取出,流水浸洗過,研粉飛曬用。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品有毒,內服不可過量或持續服用,以防汞中毒;忌火煅,火煅則析出水銀,有劇毒。
- 不宜久服、多服。
- 惡磁石,畏鹽水,忌用火煅。
- 《吳普本草》:畏磁石。惡鹹水。
- 《藥對》:忌一切血。
- 《本草從新》:獨用多用,令人呆悶。 金屬汞口服吸收差(<0.01%),血中之正常濃度為3~4mg/dl。代謝氧化為Hg2+具有親油性,進入體內的汞,主要分佈在肝腎,而引起肝腎損害,并可透過血腦屏障,直接損害中樞神經系統。半衰期長、而且會累積。慢性中毒常見頭昏、頭痛、惡心、納呆、腹部不適、牙齦出血、肌肉震顫。有的出現腹痛、腹瀉、嘔吐、黑水樣物大便,咖啡色,少尿甚至無尿。損害神經系統的則出現頭痛、頭昏、失眠、恐驚、四肢發麻、無力、震顫,下肢癱瘓,腰部及下肢疼痛,小便失禁。急性中毒引致急性腐蝕和腸胃和腎功能損害、心窩燒灼樣或刀絞痛、腰痛、無尿、氣短。
硃砂相關的方劑
硃砂可治療的相關疾病
扁桃腺炎
糖尿病
心內膜炎
膀胱炎
腎炎
原發性高血壓
心包炎
心肌炎
低血壓
慢性喉炎和喉氣管炎
慢性腎衰竭
痢疾
志賀桿菌病
阿米巴病
鏈球菌性咽喉炎
喉聲門之惡性腫瘤(喉癌)
妄想狀態
梅尼爾氏病
風濕性心臟病
二尖瓣狹窄
高血壓性心臟病
高血壓性腎臟病
心臟衰竭
口腔炎及相關病灶
口瘡嘴破口角炎
睡眠障礙
肺結核
暈眩
眼睛模糊
心情煩燥
心胸煩熱
腹痛
心悸
疥癬
癲癇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新增討論留言
...顯示更多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