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竺牙消散
TIAN ZHU YA XIAO S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聖濟總錄》卷一六八
熱性指數
寒性指數
熱/寒比例
寒 (0.21)複方歸經比例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天竺牙消散方劑中加入天竹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天竹黃味苦性寒,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可有效抑制牙齦炎症,緩解牙痛、牙齦腫脹等症狀。
- 專治牙齒疾病: 天竹黃在中醫典籍中被記載為治療牙齒疾病的良藥,能有效消炎殺菌,針對牙齦炎、牙周炎等疾病具有良好的療效。
因此,天竺黃作為天竺牙消散方劑的組成成分,是為了發揮其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專門針對牙齒疾病進行治療。
天竺牙消散中包含芒硝,主要原因有二:
- 消腫止痛:芒硝性寒,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之效。牙痛常伴隨腫脹疼痛,芒硝可有效緩解這些症狀,幫助牙齒消腫止痛。
- 引藥下行:芒硝味鹹,入膀胱經,有引藥下行之效。牙痛時,藥物需要到達患處才能發揮作用,芒硝可引導其他藥物直達牙齒,提高藥效。
「天竺牙消散」方劑中包含「硃砂」,其主要原因有二:
-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硃砂性寒,味甘,入心經,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可有效抑制牙痛、牙齦腫痛等症狀。
- 鎮靜安神: 硃砂亦具有鎮靜安神之效,能緩解因牙痛引起的煩躁不安、失眠等症狀,有助於患者身心穩定。
然而,硃砂屬重金屬,使用需謹慎,需遵醫囑,不可自行服用。
天竺牙消散方中加入冰片,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冰片性寒,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對於牙痛、牙齦腫痛等症狀,冰片可有效緩解炎症,降低疼痛感,起到清熱解毒的作用。
2. 芳香開竅,止痛止癢: 冰片具有芳香開竅的特性,可有效穿透皮膚,直達病竈,起到止痛止癢的效果。對於牙痛伴隨的耳鳴、頭脹等症狀,冰片也能起到緩解作用。
總而言之,冰片在中藥方劑天竺牙消散中,發揮著清熱解毒、消腫止痛、芳香開竅的多重功效,有助於治療牙痛及相關症狀。
天竺牙消散方劑中包含天花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天花粉性寒,味甘,歸肺、胃經,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天竺牙消散所治之症多為牙痛、口臭、牙齦腫痛等,而天花粉可有效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緩解牙齦炎症,達到治療目的。
- 利濕通淋,清熱利咽: 天花粉亦具有利濕通淋、清熱利咽的功效。牙痛、口臭等症狀有時伴隨濕熱內蘊,天花粉可利濕通淋,清熱利咽,從內而外改善牙齒及口腔環境,促進康復。
天竺牙消散方劑中加入滑石,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滑石性寒,味甘,入肺、膀胱經,具有清熱解毒、利濕止痛之效。牙痛多因熱毒上攻、濕熱內蘊所致,滑石可清熱解毒,消散腫痛,緩解牙痛症狀。
- 利水消腫: 滑石還具有利水消腫之功效,可排泄體內濕熱,消除牙周腫脹,幫助牙齒恢復健康。
因此,滑石在天竺牙消散方劑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可有效治療牙痛症狀,緩解患者痛苦。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天竺牙消散之傳統功效與組成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劑主治「小兒風熱」,即小兒因風熱之邪侵襲所致的病症,常見症狀包括發熱、煩躁、痰涎壅盛、面赤口渴,或伴隨驚風抽掣等表現。風熱為陽邪,易化火傷津,小兒臟腑嬌嫩,熱盛易擾心神、生風動痰,故需清熱化痰、息風鎮驚。此方以散劑調服,取其藥力輕揚,便於小兒服用。
二、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清熱化痰
- 天竺黃:甘寒,入心肝經,善清熱豁痰、涼心定驚,為小兒痰熱驚風常用藥。
- 栝樓根(天花粉):甘微寒,清熱生津、潤燥化痰,助天竺黃緩解熱邪傷津。
瀉火通腑
- 馬牙消(芒硝):咸寒,瀉熱通便,導風熱下行從二便出,兼軟堅散結,防痰熱內結。
鎮心安神
- 丹砂(硃砂):甘微寒,重鎮安神、清心解毒,可抑心火亢盛,防驚風發作。
利竅透熱
- 滑石:甘淡寒,清熱利濕,引熱從小便出,與芒硝上下分消熱邪。
開竅醒神
- 生龍腦(冰片):辛苦涼,芳香走竄,開竅醒神、清熱止痛,助諸藥透達熱邪。
三、整體配伍特點
此方以「清熱化痰」為主軸,結合「瀉下利竅」與「鎮驚開竅」:
- 天竺黃、栝樓根清熱化痰,針對風熱痰壅之病機;
- 馬牙消、滑石通利二便,使熱邪有外出之徑;
- 丹砂、冰片鎮靜開竅,防熱極生風,適合小兒體質易驚之特性。
全方寒涼而不過峻,兼顧津液(天花粉生津),契合小兒「陽常有餘、陰常不足」之生理特點。
四、現代理解推論
從現代醫學角度,此方可能適用於小兒上呼吸道感染伴隨高熱煩躁、黏膜乾燥或痰黏難咯者,滑石、芒硝之滲利通便作用可能有助退熱,而冰片、硃砂之鎮靜效果或緩解神經興奮症狀。然須注意,硃砂含汞,現代臨床須謹慎評估用法用量。
此方體現中醫「熱者寒之」「驚者平之」的治則,以輕清之劑調和氣機,不用大苦大寒,反映小兒用藥「輕靈透達」的特色。
傳統服藥法
天竺黃半兩(研),馬牙消半兩(研),丹砂半分(別研),生龍腦半分(別研),栝樓根1分,滑石1分。
上為細散。
每服半錢匕,新汲水調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
相同名稱方劑
天竺牙消散,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六八。 組成:天竺黃半兩(研),馬牙消半兩(研),丹砂半分(别研),生龍腦半分(别研),栝樓根1分,滑石1分。 主治:小兒風熱。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