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辰砂六一散中加入滑石,主要有兩方面原因:
- 清熱利濕,解毒止痛: 滑石性寒,味甘,入肺、膀胱經,具有清熱利濕、解毒止痛的功效。可與辰砂、雄黃等藥物協同作用,清熱解毒,利濕止痛,用於治療濕熱蘊結所致的尿路感染、濕疹、瘡瘍等疾病。
- 潤滑腸道,通便排毒: 滑石的潤滑作用可以促進腸道蠕動,有助於排泄體內的毒素和代謝廢物。這對於辰砂六一散治療濕熱蘊結引起的便祕等症狀具有輔助作用。
辰砂六一散中加入甘草,主要原因如下:
- 調和藥性: 辰砂六一散的主要成分為辰砂、雄黃,性寒毒烈。甘草性甘平,具有緩解藥物毒性、調和藥性、增強藥效的作用。加入甘草可以降低藥物對胃腸道的刺激,減輕副作用,使其更安全有效。
- 保護脾胃: 辰砂六一散的藥性較為燥烈,容易傷及脾胃。甘草能健脾益氣,保護脾胃,避免藥物對脾胃的損傷,使藥物更好地發揮療效。
辰砂六一散中包含硃砂,主要原因如下:
- 鎮驚安神: 硃砂性寒,味甘,入心經,具有鎮驚安神之效。辰砂六一散主要用於治療小兒驚風、夜啼、癲癇等症,硃砂在此發揮鎮驚安神的作用,幫助安撫驚悸不安,緩解抽搐發作。
- 解毒消腫: 硃砂還具有解毒消腫之效。辰砂六一散中常搭配其他清熱解毒藥物,如黃芩、黃連等,共同發揮解毒消腫的作用,治療小兒熱毒壅盛、口舌生瘡等症。
辰砂六一散中添加冰片,主要基於其以下兩個原因:
一、清熱解毒,消腫止痛:冰片性寒,味辛,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能有效緩解因濕熱、病毒等引起的牙齦腫痛、口舌生瘡、牙周炎等口腔疾病。辰砂六一散本身也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作用,冰片的加入可加強其療效。
二、增效作用:冰片能促進藥物吸收,並使藥效迅速發揮。辰砂六一散中含有辰砂、雄黃等具有較強刺激性的藥物,冰片的加入可以緩解這些藥物的刺激性,同時也能幫助藥物更好地滲透到患處,達到更好的療效。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辰砂六一散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主治「痘瘡熱毒太盛,狂言引飲,紅紫黑陷」,屬中醫溫病學中痘疹(如天花、水痘等)熱毒熾盛的危重證候。熱毒內擾心營,故見狂言譫語;熱灼津液,則引飲不解;痘色紅紫黑陷,乃毒邪深重、氣血壅滯不暢之象。方劑以清熱解毒、鎮心安神、透邪外達為核心,針對熱毒熾盛兼見神志不寧者。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解析:
滑石(主力藥)
性寒質滑,善清暑濕、利六腑,導熱毒從小便而解。此處選白膩者,取其質純效專,水飛去雜質以增藥效。針對痘瘡熱毒壅遏三焦,尤能通利水道,使邪有出路。粉草(即甘草,頭末為精選)
甘緩和中,調和滑石寒滑之性,防其峻利傷正。甘草生用更偏清熱解毒,助滑石緩解熱毒熾盛之勢。辰砂(硃砂,水飛製)
重鎮安神,清心解毒。痘瘡熱毒擾及心神則狂言,辰砂鎮攝浮越之火,兼能解毒,直接針對神志症狀與熱毒本質。冰片(龍腦)
辛香走竄,開竅散鬱火。熱毒壅滯致痘瘡黑陷,冰片透達氣機,助滑石、辰砂宣散鬱熱,亦能醒神。與辰砂相配,一鎮一散,調節心神。
全方配伍邏輯:
- 清利並行:滑石、甘草(六一散基礎)清熱滲濕,從下焦分消熱毒;辰砂、冰片從上焦鎮心開竅,形成「上下分消」之勢。
- 解毒鎮驚:辰砂解熱毒而安神,冰片散火鬱以透邪,對治熱毒內陷之危象。
- 標本兼顧:滑石、甘草治本(熱毒),辰砂、冰片治標(神昏、痘陷),共奏清熱解毒、鎮心透疹之效。
適用證機理延伸:
此方適用於實熱證,痘瘡熱毒未虛者。若見氣陰兩虛之黑陷,則需加入人參等補益之品。其組方思路亦啟發後世治療溫病熱入心包之證,如紫雪丹等方,皆可見清熱與鎮神並用之軌跡。
傳統服藥法
滑石(白膩者,研細,水飛,曬乾)3兩,粉草(頭末,細研)3錢,辰砂(研細,水飛)3錢,冰片3分(同炒和勻)。上為散。
每服2-3歲者1錢,10歲者2錢,春、秋用燈心湯調下,夏用新汲水調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消腫的功效,但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傷陰耗血。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辰砂六一散, 出處:《準繩·幼科》卷四。 組成:桂府滑石(水飛過)6兩(淨),大甘草(去皮,爲末)1兩,制辰砂3錢。 主治:小兒狂言,發搐,驚悶。
辰砂六一散, 出處:《醫統》卷九十一。 組成:滑石(白膩者,研細,水飛,曬乾)3兩,粉草(頭末,細研)3錢,辰砂(研細,水飛)3錢,冰片3分(同炒和勻)。 主治:痘瘡熱毒太盛,狂言引飲,紅紫黑陷。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